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饥饿与磷饥饿促使缺刻缘绿藻花生四烯酸含量增加的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童牧 于水燕 +1 位作者 欧阳珑玲 周志刚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3-773,共11页
以富含花生四烯酸(AA)的缺刻缘绿藻H430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氮饥饿与磷饥饿对藻生物量、AA及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发现氮饥饿与磷饥饿均降低了藻类的生长速率与生物量,当在60μmol photons/(m2.s)的低光照强度下,磷... 以富含花生四烯酸(AA)的缺刻缘绿藻H430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氮饥饿与磷饥饿对藻生物量、AA及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发现氮饥饿与磷饥饿均降低了藻类的生长速率与生物量,当在60μmol photons/(m2.s)的低光照强度下,磷饥饿时的藻类平均生长速率最低[0.025 g/(d.L)],不足BG-11完全培养基中该藻生长速率的一半;氮饥饿与磷饥饿均能提高藻细胞总脂肪酸及AA的含量,但在低光照强度下磷饥饿的促进效果比较差;无论是完全培养基中还是饥饿处理时,200μmol photons/(m2.s)的高光照强度都不利于藻细胞A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与积累;随着饥饿时间的不断持续,AA占总脂肪酸的百分含量逐渐增加,而亚油酸的百分含量逐渐降低,但在磷饥饿时,油酸的百分含量也增加,特别在高光照强度下,以油酸为主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第27天时占细胞干重的5.28%,以致AA含量的增加没有氮饥饿时的显著。从脂肪酸成分的变化来分析,该藻在氮或磷饥饿过程中主要是从亚油酸到γ-亚麻酸再到20∶3ω6这个途径来合成并积累AA,其中Δ6去饱和酶是限速酶,而ω3去饱和酶催化步骤受饥饿处理的负调控对确保AA的合成与积累有较大的积极作用。氮饥饿使藻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以及磷饥饿使核酸合成、糖类与能量代谢产生障碍,从而阻止藻类的生长并迫使细胞代谢流转向不含氮和磷的脂肪酸合成代谢,以提高藻细胞总脂肪酸及A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刻缘绿藻 生物量 花生四烯酸(AA) 氮饥饿 磷饥饿
下载PDF
以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志刚 阙有清 +3 位作者 纪连元 郭子好 成永旭 曾奇韬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用塑料围网将一个池塘分隔成6个100 m2的小池塘,每池放养100只体质量为(10.01±1.02)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杂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180 d后随机采样,称量体质量,测量壳长和壳宽,计算肝胰腺指数... 用塑料围网将一个池塘分隔成6个100 m2的小池塘,每池放养100只体质量为(10.01±1.02)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杂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180 d后随机采样,称量体质量,测量壳长和壳宽,计算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肌肉营养成分和消化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两种饲料的中华绒螯蟹的体质量、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壳长、壳宽及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以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配合饲料组蟹胃的类胰蛋白酶和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杂鱼组(P<0.05),杂鱼组蟹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两种饲料对蟹消化道其他各部位消化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配合饲料 杂鱼 生长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亚东鲑线粒体COⅠ与COⅡ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福贵 邹曙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10-7713,共4页
[目的]分析亚东鲑线粒体COⅠ与COⅡ基因遗传多样性。[方法]分别从西藏亚东河与亚东鲑养殖站采集野生与养殖亚东鲑各15尾样品,对其线粒体DNA COⅠ、COⅡ基因全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结果]序列长度分别为631、634 bp。序列分析结... [目的]分析亚东鲑线粒体COⅠ与COⅡ基因遗传多样性。[方法]分别从西藏亚东河与亚东鲑养殖站采集野生与养殖亚东鲑各15尾样品,对其线粒体DNA COⅠ、COⅡ基因全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结果]序列长度分别为631、634 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0条亚东鲑线粒体DNA COⅠ、COⅡ序列分别检测到1种、3种单倍型,均无碱基插入、缺失,COⅡ序列有2个位点出现碱基替换;COⅠ、COⅡ序列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9.5%、28.97%,30.6%、28.47%,22.5%、27.03%和17.4%、15.53%,其中A+T的含量(52.0%、56.0%)均显著高于G+C含量(48.0%、44.0%),均表现出明显的碱基偏倚;COⅠ、COⅡ单倍型多态性(h)与核苷酸多态性(π)值分别为0、0.80与0、0.000 1;根据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基于线粒体COⅠ、COⅡ序列的系统进化树,两亚东鲑鱼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2 4。[结论]西藏亚东鲑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且养殖和野生群体无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鲑 COI基因 COⅡ基因 序列特征 遗传机制 遗传分化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健懿 杨志刚 +3 位作者 魏帮鸿 施秋燕 杨筱珍 成永旭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3-1222,共10页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组的蜕壳间隔和肝胰腺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3组的胃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1组、F2组和F4组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的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肝胰腺和肌肉中的亚油酸(LOA)(C18:2n-6)、亚麻酸(LNA)(C18:3n-3)、EPA(C20:5n-3)和DHA(C22:6n-3)等主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呈正相关关系,F1组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F2组的LO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F3组的LN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以50%的豆油或亚麻油替代鱼油能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但可能使幼蟹的成活率降低。以豆油或亚麻油替代鱼油会影响幼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和肝胰腺、肌肉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幼蟹 脂肪 生长 消化酶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海洋无脊椎动物补体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彭茂潇 牛东红 李家乐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0-328,共9页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补体的研究可以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提供病害防治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海洋无脊椎动物补体系统中已报道的C1q、MBL、ficolin、MASP、B因子、C3和C6等成分,比较了海洋无脊椎...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补体的研究可以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提供病害防治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海洋无脊椎动物补体系统中已报道的C1q、MBL、ficolin、MASP、B因子、C3和C6等成分,比较了海洋无脊椎动物补体成分的功能,描述了其补体激活途径和补体系统进化情况。目前,海洋无脊椎动物补体的研究发展很快,揭示可能存在与脊椎动物差异较大的补体系统,但是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而未能构建起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无脊椎动物 补体系统 补体途径 系统进化
下载PDF
育成规格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可食部分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志刚 纪连元 +3 位作者 阙有清 成永旭 郭子好 杨筱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358,共6页
本实验通过投喂不同饵料后,研究不同育成规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肝胰腺、性腺和肌肉等可食部分含量、营养成分及脂类组成的变化。肌肉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l... 本实验通过投喂不同饵料后,研究不同育成规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肝胰腺、性腺和肌肉等可食部分含量、营养成分及脂类组成的变化。肌肉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胰腺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胆固醇和磷脂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性腺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粗蛋白、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和磷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杂鱼组三种规格粗脂肪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总体试验结果表明:育成规格以及饵料对中华绒螯蟹雄蟹可食部分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 规格 饵料 营养成分 脂类组成
下载PDF
应用于miRNA靶标检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印翠 张俊玲 +2 位作者 施志仪 孙文慧 孙近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185,共6页
以牙鲆空通气孔同源框2基因(empty spiracles homeobox 2,emx2)为例,构建包含emx2 3'UTR区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重组报告表达载体,以期应用于mi RNA靶标的检测。利用Trizol法提取牙鲆成鱼精卵巢混合组织总RNA,参照已克隆出来... 以牙鲆空通气孔同源框2基因(empty spiracles homeobox 2,emx2)为例,构建包含emx2 3'UTR区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重组报告表达载体,以期应用于mi RNA靶标的检测。利用Trizol法提取牙鲆成鱼精卵巢混合组织总RNA,参照已克隆出来的emx2基因c DNA序列,设计并合成emx2 3'UTR片段的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基因片段和psi CHECK-2载体双酶切后,用T4 DNA Ligase酶进行连接反应,并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后得到野生型重组质粒;同时采用定点诱变法对emx2基因进行体外定点诱变并采用同样的方法形成突变型重组质粒。对野生型和突变型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及测序分析。成功克隆了emx2 3'UTR区,并将emx2 3'UTR区的mi RNA靶点序列GACTTGA突变为AGTCCAG,成功构建了野生型和突变型包含emx2 3'UTR区的mi RNA靶标检测载体。通过RT-PCR、基因重组及定点诱变技术成功构建了应用于mi RNA靶标验证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si CHECK-emx2-3'UTR和psi CHECK-mutated-emx2-3'U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MIRNA emx2 定点诱变 psiCHECK-emx2-3'UTR psiCHECK-mutated-emx2-3'UTR
下载PDF
斑马鱼下颌损伤后的再生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及神经递质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昊 李利 +3 位作者 李先瑞 王箕雨 陈丹群 严继舟 《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73-80,共8页
斑马鱼(Danio rerio)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是生物再生研究的良好模型,尤其是下颌组织和尾鳍有复杂的组织学结构。本文结合形态观察检测递质类化合物的动态变化。斑马鱼下颌组织被切除掉约1/3后,2小时创面细胞收缩,神经递质类化合物的释放... 斑马鱼(Danio rerio)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是生物再生研究的良好模型,尤其是下颌组织和尾鳍有复杂的组织学结构。本文结合形态观察检测递质类化合物的动态变化。斑马鱼下颌组织被切除掉约1/3后,2小时创面细胞收缩,神经递质类化合物的释放增加。在修复的第2天创面形成较完整的表皮组织,递质类物质如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以及甘氨酸(Gly)等的含量达到峰值。到5天的时候下颌被剪除部位外部形态已经大部分恢复,且递质类化合物的含量呈现高位维持或缓慢下降。结果提示神经递质在斑马鱼下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下颌 修复 神经递质
下载PDF
Minifish dazl和dn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克让 丁天宜 李名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95-2803,共9页
Minifish(Paedocypris progenetica)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小的鱼,是探索生物进化及多样性的优良脊椎动物。当前,受人类活动影响,其生存空间日渐压缩,种群数量快速减少,研究该物种的生殖发育对维持及扩大其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Minifish(Paedocypris progenetica)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小的鱼,是探索生物进化及多样性的优良脊椎动物。当前,受人类活动影响,其生存空间日渐压缩,种群数量快速减少,研究该物种的生殖发育对维持及扩大其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次克隆了minifish dazl(Pp-dazl)和dnd(Pp-dnd)基因,Pp-dazl c DNA长为678 bp核酸,编码218个氨基酸;Pp-dnd c DNA长为1 071 bp核酸,编码352个氨基酸。氨基酸比对分析显示,Pp-Dazl和Pp-Dnd蛋白含有保守的RNA结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p-dazl和Pp-dnd与鲤科鱼类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近。RT-PCR表明Pp-dazl和Pp-dnd RNA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仅在成体组织中的性腺如卵巢中表达。本研究预示了Pp-dazl和Pp-dnd RNA在minifish性腺及生殖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为minifish的生殖发育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ZL DND Minifish Paedocypris progenetica
原文传递
牙鲆dazl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近近 张俊玲 +1 位作者 孙文慧 施志仪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1-399,共9页
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基因是多种物种精子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为探讨该基因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性腺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牙鲆dazl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其... 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基因是多种物种精子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为探讨该基因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性腺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牙鲆dazl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其序列结构,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牙鲆成体组织和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牙鲆dazl cDNA序列全长2 031 bp,包括105 bp的5'端非翻译区,1 275 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217个氨基酸残基的651 bp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显示该序列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RRM(RNA recognition motif)结构域,且该结构域在鱼类中具有100%的序列一致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dazl基因主要在牙鲆性腺中表达,且在精巢中的表达高于卵巢;在牙鲆早期发育阶段,dazl基因在未受精卵、受精卵及囊胚期均有较高的转录本,而在原肠胚期表达开始降低,至孵化后3 d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这些丰富表达的母源性dazl mRNA可能参与了胚胎发育中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dazl基因在牙鲆生殖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DAZL CDNA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Perlucin蛋白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静云 白志毅 李家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118,共5页
采用PCR方法从三角帆蚌外套膜cDNA中扩增perlucin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pET-28a-Hcperlucin。通过优化培养温度、IPTG浓度以及诱导时间,得出重组融合蛋白的最佳表... 采用PCR方法从三角帆蚌外套膜cDNA中扩增perlucin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pET-28a-Hcperlucin。通过优化培养温度、IPTG浓度以及诱导时间,得出重组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分别为:37℃、0.1 mmol/L IPTG、6 h。重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与预测值相符,约为21 kD,并能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表明重组融合蛋白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Perlucin 原核表达 WESTERN BLOT分析
下载PDF
不同Ca^(2+)浓度养殖环境下三角帆蚌外套膜和内脏团组织钙调蛋白基因的表达
12
作者 尚朝 施杨 +2 位作者 李文娟 周子睿 施志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159,共8页
为了探索钙调蛋白基因(Ca M)在淡水贝类珍珠形成中的作用,研究0、0.5、1.25、2和3 mmol/L 5个不同Ca^(2+)浓度水环境下养殖三角帆蚌,并在插核后的0、20、50、90和120 d对外套膜和内脏团组织采样,采用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组织Ca M表达量。... 为了探索钙调蛋白基因(Ca M)在淡水贝类珍珠形成中的作用,研究0、0.5、1.25、2和3 mmol/L 5个不同Ca^(2+)浓度水环境下养殖三角帆蚌,并在插核后的0、20、50、90和120 d对外套膜和内脏团组织采样,采用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组织Ca M表达量。结果表明:(1)在不同Ca^(2+)浓度中,Ca M基因外套膜和内脏团组织在0 mmol/L Ca^(2+)浓度下始终处于过低表达水平;0.5 mmol/L浓度下先降低后升高并维持稳定;1.25 mmol/L浓度下在20 d内脏团出现降低,之后升高至0 d水平并保持稳定;在2mmol/L浓度下表达量在20 d时显著上升达到各浓度中最高后保持高表达量状态;3 mmol/L浓度下在插核后20 d表达量升高,之后时期表达量开始不断降低(P<0.05)。(2)在插核后不同天数中,0 d各浓度表达差异不明显;之后各天数的表达出现明显差异。(3)相同条件养殖下,内脏团Ca M基因表达量高于外套膜。研究发现,0.5 mmol/L和2 mmol/L Ca^(2+)浓度会促进Ca M基因的表达,但0mmol/L和3 mmol/L的浓度则会抑制Ca M基因的表达。内脏团部位更有利于珍珠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钙调蛋白 钙浓度 内脏团 外套膜
下载PDF
牙鲆甲状腺素受体β互作蛋白的鉴定及其受甲状腺素调控的分析
13
作者 喻杰 付元帅 施志仪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甲状腺素(TH)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变态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通过与甲状腺素受体结合并在甲状腺素受体结合蛋白的共同作用下发挥生物学功能。利用免疫沉淀和质谱分析法鉴定了牙鲆甲状腺素受体β(TRβ)的结合蛋白,... 甲状腺素(TH)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变态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通过与甲状腺素受体结合并在甲状腺素受体结合蛋白的共同作用下发挥生物学功能。利用免疫沉淀和质谱分析法鉴定了牙鲆甲状腺素受体β(TRβ)的结合蛋白,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结合蛋白在牙鲆变态过程中受外源甲状腺素调控的变化。从TRβ多克隆抗体与牙鲆胚胎细胞总蛋白的免疫沉淀复合物中鉴定得到了21个牙鲆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它们参与到多种生命活动中。对其中7个代表性蛋白的基因在出膜后第21天(21 dph)和第28天(28 dph)的牙鲆仔鱼体内的转录水平检测发现,它们的表达在外源甲状腺素处理后均表现出显著变化,其中beta-F1-ATPase、Hsp90β、Cct6A、RPS15A、Slc25a5和EF1a的表达受外源甲状腺素处理显著下调,CK1截然相反,它的表达受甲状腺素处理显著上调;硫脲处理对所分析的基因则几乎都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甲状腺素受体介导甲状腺素调控牙鲆变态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甲状腺素受体β 结合蛋白 免疫沉淀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延伸因子EF-2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
14
作者 郭子好 杨志刚 +4 位作者 刘志伟 纪连元 阙有清 杨筱珍 成永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9-1246,共8页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中华绒螯蟹延伸因子EF-2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EF-2全长2752bp,编码846个氨基酸。经BLASTX分析表明,EF-2核苷酸序列与镶边拟蠢蟹EF-2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为88%;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甲壳动物EF-2的氨...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中华绒螯蟹延伸因子EF-2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EF-2全长2752bp,编码846个氨基酸。经BLASTX分析表明,EF-2核苷酸序列与镶边拟蠢蟹EF-2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为88%;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甲壳动物EF-2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都在90%以上。聚类分析显示,中华绒螯蟹EF-2的氨基酸序列与镶边拟蠢蟹EF-2聚为一支,并与其它甲壳动物聚为一体。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F-2在正常成熟中华绒螯蟹肌肉中表达量最高,精巢、肝胰腺中有少量表达,心脏、卵巢、胃、肠、鳃中有微量表达。检测了不同发育状态的幼蟹、早熟蟹和正常成熟蟹EF-2在肝胰腺、鳃以及肌肉中的相对表达情况;同时也检测了在不同pH处理下幼蟹EF-2在肝胰腺和鳃中随时间变化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H胁迫对幼蟹EF-2表达有一定的诱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EF-2 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邢思华 华雪铭 +4 位作者 朱站英 沈彦萍 王军 于宁 沈文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1-736,共6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溶菌酶制品0(对照)、100、200、300、400和500mg/kg,每组设置5个重复,饲喂草鱼(6.93±0.27g)60d,旨在根据草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评价溶菌酶的添加效果,并确定其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草...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溶菌酶制品0(对照)、100、200、300、400和500mg/kg,每组设置5个重复,饲喂草鱼(6.93±0.27g)60d,旨在根据草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评价溶菌酶的添加效果,并确定其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有显著影响。试验前45d,试验组的草鱼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d时,100~300mg/kg组的草鱼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400mg/kg组和500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草鱼的饲料系数随饲料中溶菌酶含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200mg/kg组饲料系数最低。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对草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结果表明,200~500mg/kg组的草鱼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mg/kg组。饲用溶菌酶对草鱼内源免疫酶活性和内源消化酶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溶菌酶制品对常见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综合草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认为该试验条件下溶菌酶制品在草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00~3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草鱼 生长性能 抗感染 内源酶
下载PDF
蟹寄江氏伪钟虫Pseudovorticella jiangi防治药物的筛选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磊 陆宏达 余伟楠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9-123,共5页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研究8种药物对蟹寄江氏伪钟虫(Pseudovorticella jiangi)的杀灭效果,并探讨苯扎溴铵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各药物对江氏伪钟虫24 h LC50依次为:结晶紫0.18 mg/L,苯扎溴铵0.26mg/L...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研究8种药物对蟹寄江氏伪钟虫(Pseudovorticella jiangi)的杀灭效果,并探讨苯扎溴铵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各药物对江氏伪钟虫24 h LC50依次为:结晶紫0.18 mg/L,苯扎溴铵0.26mg/L,高锰酸钾1.53 mg/L,月苄三甲氯铵1.81 mg/L,硫酸锌2.31 mg/L,亚甲基蓝3.53 mg/L,磺胺甲氧嘧啶钠5.96 mg/L,甲醛23.04mg/L。苯扎溴铵对江氏伪钟虫2 h LC50为6.57 mg/L;对大眼幼体2、12、24、48、72、96 h LC50分别为54.78、14.81、5.5、3.64、2.78、2.94mg/L,安全浓度为0.48 mg/L;对Ⅰ期仔蟹12、24、48、72、96 h LC50分别为21.46、14.7、7.78、5.44、4.02 mg/L,安全浓度为0.65 mg/L。依据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和方便性为渔药选择原则,苯扎溴铵最适合作为河蟹养殖生产中江氏伪钟虫的防治药物,建议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阶段采用泼洒浓度为0.35 mg/L进行防治,大眼幼体阶段也可采用药浴浓度为8.0 mg/L、时间为2 h的药浴法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 江氏伪钟虫 大眼幼体 Ⅰ期仔蟹 药物筛选
下载PDF
不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亲本群体的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勇 赵金良 +4 位作者 简伟业 郭金涛 罗明坤 李传阳 梁从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8-161,共4页
从86对尼罗罗非鱼遗传图谱标记中筛出17对种间差异性微卫星引物,分别对杂交亲本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新吉富群体,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茂名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罗非鱼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新吉富(2.8)>苏丹(2.7... 从86对尼罗罗非鱼遗传图谱标记中筛出17对种间差异性微卫星引物,分别对杂交亲本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新吉富群体,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茂名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罗非鱼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新吉富(2.8)>苏丹(2.72),以色列(2.96)>茂名(2.6);遗传杂合度:苏丹(0.73)>新吉富(0.68),以色列(0.89)>茂名(0.56);多态性含量:苏丹(0.58)>新吉富(0.51),以色列(0.56)>茂名(0.52),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分别以新吉富、茂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057,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与新吉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07,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与茂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68,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与奥利亚罗非鱼茂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 亲本群体 遗传特征 微卫星
下载PDF
牙鲆kiss2基因的分子鉴定及表达分析
18
作者 于善坤 张俊玲 +2 位作者 施志仪 付元帅 张红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3,共8页
为克隆与牙鲆生殖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因子kiss2基因,并检测该基因在牙鲆成体不同组织及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Trizol法提取牙鲆成鱼各组织及早期不同发育阶段样品总RNA;参照其他物种的kiss2 c DNA序列,设计并合成kiss2引... 为克隆与牙鲆生殖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因子kiss2基因,并检测该基因在牙鲆成体不同组织及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Trizol法提取牙鲆成鱼各组织及早期不同发育阶段样品总RNA;参照其他物种的kiss2 c DNA序列,设计并合成kiss2引物进行PCR扩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ss2基因在牙鲆成鱼各组织及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获得长度为449 bp的牙鲆kiss2 c DNA序列,其中编码区序列为366 bp,编码121个氨基酸。在该序列中发现了高度保守的"FNYNPLTLRF"序列,此序列可以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合成与释放。定量PCR结果显示,牙鲆kiss2基因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卵巢和精巢中也均有表达;牙鲆kiss2基因在胚胎阶段表达量相对较低,而在孵化后第7 d其表达量显著增高,且在孵化后的第29 d达到高峰。说明牙鲆kiss2基因具有明显的时期和组织差异性表达,其在牙鲆脑中的丰富表达及在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表明该基因可能在牙鲆神经系统与生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kiss2 组织分布 发育表达
下载PDF
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脊椎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华雪铭 王世忠 +2 位作者 陈瑶琴 钟国防 周洪琪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在全植物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研究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脊椎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设6个等氮(37.50%粗蛋白)等能(17.00kJ/g总能)的实验组,分别是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无机磷(CaHPO4);... 在全植物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研究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脊椎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设6个等氮(37.50%粗蛋白)等能(17.00kJ/g总能)的实验组,分别是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无机磷(CaHPO4);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PC)组:NC组再添加1%无机磷(CaHPO4);4个植酸酶组:NC组中添加4种不同水平的植酸酶(250,500,1 000,2 000U/kg).每组设5个平行,对斑点叉尾鮰[(5.78±0.07)g/尾]进行为期60d的饲喂实验.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添加植酸酶组增质量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U/kg时,增质量率显著高于PC组(P<0.05)并达到最大值117.42%;植酸酶组鱼体蛋白保留率显著高于NC组(P<0.05),而与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植酸酶添加水平的提高,鱼体磷保留率显著提高(P<0.05);在NC组中,明显发现鱼体脊椎中部出现弯曲和侧凸现象;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500U/kg时,肝溶菌酶(lysozyme,LSZ)活力显著高于NC组(P<0.05),而2 000U/kg植酸酶组头肾LSZ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000U/kg时,头肾LSZ活力显著高于PC组(P<0.05);PC组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500 U/kg时,肝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力与P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植酸酶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 000U/kg,在全植物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能促进斑点叉尾鮰的生长和鱼体蛋白保留,并能预防脊椎畸形和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斑点叉尾鮰 生长反应 蛋白保留率 磷保留率 脊椎形态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