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师专业发展效果评价模型评析——以Guskey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为例 |
陈霞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19
|
|
2
|
国际视野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理论、特点与展望 |
陈霞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3
|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建设 |
于素红
|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4
|
培训迁移理论视角下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策略 |
陈霞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5
|
学校发展中的校长领导力——兼谈校长领导力理解的误区 |
英配昌
|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6
|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PYP的课堂教学为例 |
陈霞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7
|
三种不同教育安置模式中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
于素红
曾凡林
|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8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英配昌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9
|
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内涵、特征与操作模式 |
陈霞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0
|
《专业标准》指引下的中小学校长胜任力培训 |
李敏
|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1
|
论学校文化建设理念的转变 |
杨全印
李敏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2
|
伙伴合作 共同发展——上海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
赵洁慧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3
|
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问题 |
章家谊
胡笙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4
|
关于校长如何专业引领校本研修的若干思考 |
李敏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5
|
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
英配昌
|
《基础教育》
|
2009 |
5
|
|
16
|
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案调查 |
于素红
|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7
|
提高“种子”教师研修质量探索 |
郑百伟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8
|
论中小学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变革 |
英配昌
孙克红
|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9
|
美国选择性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实施现状初探 |
赵中建
李敏
|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试析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以NSDC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为例 |
陈霞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0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