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患者病灶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
作者 施香 沈婷 +3 位作者 钟颖 张秋琴 周远航 廖志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患者病灶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病灶的32例患者,分别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配合。结果内镜黏膜下纳米...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患者病灶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病灶的32例患者,分别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配合。结果内镜黏膜下纳米碳标记定位术在全部3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都得到了良好的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以及主治医生的反馈,均能明显标记病灶,且大部分病例均可有效示踪淋巴结,对术中快速找到病灶、术中辅助淋巴结定位和缩短手术时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出血、穿孔和腹痛等并发症。结论内镜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患者病灶采用高效、优质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纳米碳 结直肠肿瘤 病灶护理
原文传递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27
2
作者 黄琦 周远航 +5 位作者 廖芝伟 易辉 李玥 张男男 董建 吴钢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因急性胆囊炎行急诊LC的患者1 025例。其中按计划完整切除胆囊973例,未按计划施行完整胆囊切除(包括中转开腹手术...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因急性胆囊炎行急诊LC的患者1 025例。其中按计划完整切除胆囊973例,未按计划施行完整胆囊切除(包括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术和单纯胆囊造瘘术)52例。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按原计划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胆囊的影响因素。比较手术时距起病≥72h和<72h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体温≥38.5℃、胆囊周围有积液、胆囊壁厚度≥6mm、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有反复发作史、手术时距起病≥72h、术前白细胞计数≥15×10~9/L均与手术中转率显著相关(P值分别<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细胞计数≥15×10~9/L(OR=2.877,95%CI为1.531~3.934)、胆囊壁厚度≥6 mm(OR=2.221,95%CI为1.503~3.565)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OR=1.947,95%CI为1.458~3.121)是影响LC中转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01)。手术时距起病≥72h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行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或造瘘术率均显著高于手术时距起病<72h者(P值均<0.05)。结论术前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是急性胆囊炎患者成功施行LC的影响因素。发病超过72h者行LC的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但并非手术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发病时间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男男 吴钢 +4 位作者 周远航 廖芝伟 郭金星 黄琦 李晓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396-400,406,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145例老年患者(65岁以上...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145例老年患者(65岁以上)择期行LC联合LCBDE手术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分为ERAS组(55例)和传统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的应激反应指标、肝肾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康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传统组比较,ERAS组术后1 d应激反应指标WBC[(10.83±2.06)×109/L vs(11.94±1.68)×109/L,t=3.53,P<0.01]、CRP[(25.22±8.38)mg/L vs(28.42±9.29)mg/L,t=2.09,P=0.04]、血糖水平[(4.91±1.02)mmol/L vs(6.01±1.10)mmol/L,t=5.99,P<0.01]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肝肾功能指标(ALT、TBIL及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15/55 vs 71/90,χ2=37.6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ERAS组恶心呕吐(3/55 vs 18/90,χ2=5.83,P=0.02)、戳孔疼痛(2/55 vs 18/90,χ2=7.69,P<0.01)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术后ERAS组肛门排气时间[(1.2±0.4)d vs(1.6±0.5)d,t=4.45,P<0.01]、住院时间[(7.2±1.1)d vs(9.0±2.4)d,t=5.36,P<0.01]、住院费用[(1.75±0.31)万元vs(1.96±0.26)万元,t=4.29,P<0.01]及患者满意度[(94.34±13.42)分vs(82.78±10.71)分,t=5.73,P<0.01]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AS应用于老年患者LC联合LCDBE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管理 老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
下载PDF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及治疗(附90例报告) 被引量:15
4
作者 邱云峰 陈晓军 +1 位作者 田发林 杨维良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脾外伤保脾治疗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芝伟 田发琳 +3 位作者 翁皖 陈晓军 黄琦 邱云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保脾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 31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保脾治疗,其中非手术保脾21例,手术保脾10例(8例行脾破裂修补或脾部分切除,2例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结果非手术保脾组19例成功,...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保脾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 31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保脾治疗,其中非手术保脾21例,手术保脾10例(8例行脾破裂修补或脾部分切除,2例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结果非手术保脾组19例成功,2例中转行脾切除术治愈,无并发症;手术保脾组10 例均治愈,其中2例出现脾血肿、膈下感染。结论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合理选择适应证与方法,保脾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非手术治疗在保脾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外伤 保脾治疗 非手术保脾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8例报告 被引量:9
6
作者 邱云峰 许世吾 +3 位作者 陈晓军 范晓峰 周远航 杨维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 8例均经手术和 /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 19例 ,恶性肿瘤 39例。主要表现为腹痛 ,腹部肿块 ,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 8例均经手术和 /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 19例 ,恶性肿瘤 39例。主要表现为腹痛 ,腹部肿块 ,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 2 0例 ,其余均误诊 ,误诊率 65 .5 %。本组均手术治疗 ,19例良性肿瘤均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 ;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 2 8例 ,姑息性切除 6例 ,捷径手术 5例。术后近期死亡 1例 ,其余均出院。恶性肿瘤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 7.1% ,2 8.6% ,9.5 %。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 ,容易误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和BUS ,CT及胶囊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一经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诊断 肠肿瘤/治疗
下载PDF
胃神经鞘瘤:附9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邱云峰 许世吾 +1 位作者 陈晓军 杨维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分析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近 1 5年来收治的 9例胃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是上腹部隐痛 (9例 )、腹部肿块 (5例 )和上消化道出血 (3例 )。 9例均手术治疗 ,但无 1例术前确诊... 目的 分析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近 1 5年来收治的 9例胃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是上腹部隐痛 (9例 )、腹部肿块 (5例 )和上消化道出血 (3例 )。 9例均手术治疗 ,但无 1例术前确诊。 1例恶性胃神经鞘瘤术后只生存了 8个月 ,良性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胃神经鞘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术前确诊困难 ,误诊率高 ,一经确诊 ,应及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神经鞘瘤/诊断 肝肿瘤/外科学 神经鞘瘤/外科学
下载PDF
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秦学潜 翁皖 +1 位作者 郭晶晶 吴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86-1789,共4页
目的探讨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0例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ZF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ZFX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0例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ZF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ZFX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组织细胞的胞核,在胰腺癌组织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63.3%,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0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ZFX蛋白在胰腺癌组织(0.61±0.05)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0.25±0.08)。ZFX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转移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分析显示ZFX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ZFX的异常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 免疫组化 WESTERN BLOT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冬 陈原华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22年3月收住的胃癌根治术患者210例,将其中114例早期复发转移者(≤1年)作为A组,另96例晚期复发转移者(>1年)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将...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22年3月收住的胃癌根治术患者210例,将其中114例早期复发转移者(≤1年)作为A组,另96例晚期复发转移者(>1年)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将其中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清扫范围、浆膜浸润、阳性淋巴结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清扫范围、浆膜浸润、阳性淋巴结数量均是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引起临床重视,尽早予以对应干预,从而减少或者延缓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转移 胃癌根治术 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原华 周冬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9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 探讨女性发生早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间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早期乳腺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为健康组。对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 目的 探讨女性发生早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间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早期乳腺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为健康组。对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早期乳腺癌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5、初潮年龄<13岁、有乳腺增生、长期口服避孕药、精神压抑、无饮茶习惯及无哺乳史均多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女性发生早期乳腺癌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BMI≥25、初潮年龄<13岁、有乳腺增生、长期口服避孕药、精神压抑、无饮茶习惯及无哺乳史为女性发生早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BMI≥25、初潮年龄<13岁、有乳腺增生、长期口服避孕药、精神压抑、无饮茶习惯及无哺乳史为女性发生早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减轻体重、提早对女童规律饮食、定期体检、规范使用避孕药、保持心情开朗、培养饮茶习惯及哺乳等措施,降低癌变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早期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真性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世吾 陈晓军 《腹部外科》 2002年第6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真性脾囊肿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脾囊肿11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云峰 许世吾 +1 位作者 宋兆东 杨维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手术治疗 ,行全脾切除 6例 ,其中 1例保留副脾 ,3例行脾片移植 ;行半脾及囊肿切除 5例 ,均治愈。结论 脾囊肿少见 ,目前病因仍未完全明了 ,...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手术治疗 ,行全脾切除 6例 ,其中 1例保留副脾 ,3例行脾片移植 ;行半脾及囊肿切除 5例 ,均治愈。结论 脾囊肿少见 ,目前病因仍未完全明了 ,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B超及CT检查。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方式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性质 ,分别选择全脾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囊肿 脾切除术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云峰 许世吾 杨维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336-338,共3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空肠肿瘤 回肠肿瘤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25例报道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世吾 田发琳 +2 位作者 陈晓军 周远航 唐宏杰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们非手术方法治疗 2 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 1例并发肠间隙脓肿外余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平均住院日为 10 .5天 ,此后均经正规内科药...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们非手术方法治疗 2 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 1例并发肠间隙脓肿外余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平均住院日为 10 .5天 ,此后均经正规内科药物治疗和胃镜检查 ,14例获访中 2例再发溃疡出血而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 年轻患者消化性溃疡空腹早期穿孔 ,可试行非手术治疗。症状不缓解、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消化性溃疡 急性穿孔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乙状结肠扭转40例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云峰 陈维 +2 位作者 许世吾 田发林 杨维良 《消化外科》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1月-2002年5月诊治的40例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明确诊断31例、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3例、绞窄性小肠梗阻2例。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2例、腹痛待...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1月-2002年5月诊治的40例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明确诊断31例、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3例、绞窄性小肠梗阻2例。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2例、腹痛待查2例。行非手术治疗8例,其中4例复发;手术治疗32例,其中单纯复位术11例,2例复发;复位加固定术8例,1例复发;复位加系膜折叠术6例;Hartmann术3例;乙状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4例。治愈38例,死亡2例。结论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腹部X线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可根据病情及扭转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 扭转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7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云峰 许世吾 +2 位作者 廖之伟 田发林 杨维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7-238,共2页
报告 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其中误诊 6例 ,仅 1例经肝穿刺确诊 ;手术治疗 6例 ,行左外叶切除 1例 ,右肝第V段切除 1例 ,局部切除 4例 ;非手术治疗 1例 ,均治愈。随访 1~ 1 3年 ,无复发。提示该病少见 ,病因尚不清楚 ,诊断需... 报告 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其中误诊 6例 ,仅 1例经肝穿刺确诊 ;手术治疗 6例 ,行左外叶切除 1例 ,右肝第V段切除 1例 ,局部切除 4例 ;非手术治疗 1例 ,均治愈。随访 1~ 1 3年 ,无复发。提示该病少见 ,病因尚不清楚 ,诊断需依靠肝穿刺活检或术中术后病理检查。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如术前已经病理确诊 ,可行非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性假瘤/诊断 肝炎性假瘤/治疗 误诊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脑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17
作者 周远航 董建 +2 位作者 许世吾 廖芝伟 施维锦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出现脑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脑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低镁、低磷出现脑功能障碍2例,低钠出现脑功能障碍1例,碱中毒出现脑功能障碍3例,...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出现脑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脑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低镁、低磷出现脑功能障碍2例,低钠出现脑功能障碍1例,碱中毒出现脑功能障碍3例,酸中毒合并低钠出现脑功能障碍2例,真菌性脑病5例,胆道感染、中毒性脑病6例,韦尼克脑病(VitB1缺乏)3例,间质性脑水肿2例,血糖紊乱出现脑功能障碍2例。死亡4例,其余全部治愈。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脑神经功能障碍,应尽早查明原因和机制,采取针对性治疗,绝大多数脑功能障碍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脑功能障碍 胰性脑病
下载PDF
保脾脾门淋巴清扫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范晓峰 陈原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保脾脾门淋巴清扫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淋巴清扫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保脾组和切脾组,各30例。保脾组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 目的探讨保脾脾门淋巴清扫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淋巴清扫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保脾组和切脾组,各30例。保脾组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给予保脾脾门淋巴清扫治疗,切脾组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给予切脾脾门淋巴清扫治疗。比较两组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免疫功能指标、全血指标、健康状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清扫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脾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切脾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保脾组的VAS评分、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低于切脾组,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CD4+/CD8+高于切脾组(P<0.05)。术后,两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均降低,卡氏评分(KPS)评分均升高(P<0.05);术后,保脾组的WBC、NEUT、LYM、KPS评分均高于切脾组(P<0.05)。术后,两组的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物质(TAM)水平均降低,且保脾组低于切脾组(P<0.05)。术后,两组的P物质(SP)、生长抑素(SS)、神经肽Y(NPY)水平均降低,但保脾组高于切脾组(P<0.05)。结论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保脾脾门淋巴清扫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稳定免疫功能指标及全血指标,改善健康状况,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脾 脾门淋巴清扫 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胶囊内镜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世吾 陈晓军 田发琳 《腹部外科》 2003年第3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临床应用 使用方法 小肠出血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黄叶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9期255-256,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普外日间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门诊收治并行日间手术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采用舒适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相关资料。结... 目的总结分析普外日间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门诊收治并行日间手术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采用舒适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护理后的满意度、术后VAS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身心健康,使得患者在术中处于舒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普通外科 日间手术 应用效果 护理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