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综合监测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苑廷刚 王国杰 +4 位作者 郑富强 黄俊红 胡水清 米奕祥 吕婕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104,共9页
通过多学科和综合性理论知识,对我国田径女子铅球项目备战世界大赛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建立适合我国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综合监测和研究系统,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等重大比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采用实验测试... 通过多学科和综合性理论知识,对我国田径女子铅球项目备战世界大赛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建立适合我国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综合监测和研究系统,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等重大比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采用实验测试法、仪器研制法、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结论:1)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综合监测和研究系统的建立,帮助了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提高了竞技能力,并为该项目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科学的保障。2)铅球项目出手速度与成绩之间相关系数为r=0.94(P<0.01),与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为中度相关(P<0.05);世界级优秀女子运动员的出手速度达到13.80 m/s以上,最佳出手角度为38°。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整体出手速度相对较低,除巩立姣外外普遍小于13.50 m/s。3)高水平女子铅球运动员训练负荷具有个性化特征,在奥运会备战周期中专项技术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所占比重较大。4)上肢专项力量能力与铅球运动员的成绩高度相关(r=0.80),下肢蹬伸专项力量与铅球成绩中度相关(r=0.40)。原地投平均下肢最大合力值F相当于体重的1.45倍,垂直方向上的Fz相当于运动员体重的1.40倍;优秀铅球运动员有着强大的投掷臂肘关节力量素质(P<0.05)。5)专项信息反馈、最佳竞技心理素质和视频图像快速反馈能很好地帮助提高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6)田径专项视频技术分析软件和铅球专项力量训练仪器研制,对女子铅球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出手参数 专项肌力 基础肌力 视频图像系统 专项训练仪器 竞技能力监测
原文传递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国祥 刘生杰 樊晓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84,87,共5页
就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作为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定量的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的顺序基本正确,右髋转动合理有效;但是,左膝角偏小,缓冲过大,造成左侧支撑不理想,铅球运行距离短,影响了髋... 就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作为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定量的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的顺序基本正确,右髋转动合理有效;但是,左膝角偏小,缓冲过大,造成左侧支撑不理想,铅球运行距离短,影响了髋部和身体重心的侧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球"系统的速度叠加和动量的传递。从而,导致出手条件不理想,影响了专项成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技术 运动学
下载PDF
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下肢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瑞鹏 李金刚 陈小龙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105,共4页
以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李梅菊、李玲、刘向荣和巩立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三维摄像和录像解析等,结合运动技术诊断原理从运动学角度对其滑步阶段左侧和右侧下肢技术特征、左右下肢配合状况及动量传递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 以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李梅菊、李玲、刘向荣和巩立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三维摄像和录像解析等,结合运动技术诊断原理从运动学角度对其滑步阶段左侧和右侧下肢技术特征、左右下肢配合状况及动量传递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右离时,李梅菊和刘向荣的蹬摆配合时机不理想,臀部后移幅度不够;(2)这4名队员在右离时左腿间动作链不同程度遭到破坏,不符合人体运动链的原理;(3)除李梅菊之外的其他运动员,右离时右腿间的动量传递效果较好,符合人体运动链的原理;(4)巩立娇右着时右髋速度明显偏小;(5)在滑步阶段结束时4名运动员的重心过高,尤其是李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学 女子铅球 滑步阶段 下肢技术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我国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瑞鹏 陈小龙 李金刚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1-124,共4页
以我国现役的3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和录像解析法对其在萧山、苏州的田径大奖赛和石家庄全国田径锦标赛中最好成绩动作的技术进行解析,从时间、空间和时空三方面特征对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特... 以我国现役的3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和录像解析法对其在萧山、苏州的田径大奖赛和石家庄全国田径锦标赛中最好成绩动作的技术进行解析,从时间、空间和时空三方面特征对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1)李梅菊的右脚蹬转的不够积极,左脚的有效制动和积极蹬伸的能力欠缺;李玲的主要用力点不突出,左侧肌群预先拉紧程度不够;李玲的左脚距抵趾板距离较大;巩立娇的上体抬起和发力较早,出手角度偏低,但是出手速度大于其他两名队员。2)现役的三名队员与前优秀铅球运动员相比,出手的高度没有差距,但是出手的速度仍有较大的差距。3)在最后用力的过程中,铅球做功的距离和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优秀运动员 最后用力阶段技术 运动学特征
原文传递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宋××旋转投掷技术的加速特征研究
5
作者 霍跃榕 董海军 +1 位作者 刘翠娟 张凯雯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宋××6场投掷比赛,对宋××旋转式投掷技术的速度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女子旋转投掷技术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宋××旋转投掷过程时间节奏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宋××6场投掷比赛,对宋××旋转式投掷技术的速度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女子旋转投掷技术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宋××旋转投掷过程时间节奏较稳定,但在腾空旋转阶段、最后用力阶段的时间节奏控制不稳定;(2)宋××在进入腾空旋转阶段时,身体重心速度低于器械速度,左侧轴的压紧效果较好;(3)在第二单支撑阶段结束阶段铅球速度未出现明显的“延缓器械速度”现象,器械速度起伏较大,对器械控制不稳定;(4)在左脚着地时刻,左肩速度迅速提高,右肩速度较稳定,有助于稳定器械速度;(5)在第一单支撑阶段两侧肩关节速度变化差值较大,不利于上肢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旋转投掷技术 加速特征
下载PDF
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嘉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3-59,共7页
以12名中外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26次较为理想的试掷为依据,对铅球衔接技术的平均球迷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技术状态下过渡阶段铅球平均球迷理想值大小的球迷模式,并以此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铅球球速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女子铅球 衔接技术 球速 理想值 铅球
下载PDF
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温杰 王艺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4-78,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2009年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前八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优越的身体形态条件是成为世界一流铅球运动员的基础;在滑步开始阶段奖牌获得者就具备了较高的身体重...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2009年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前八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优越的身体形态条件是成为世界一流铅球运动员的基础;在滑步开始阶段奖牌获得者就具备了较高的身体重心速度,滑步和最后用力阶段与其他运动员没有太大区别,过渡阶段要高于其他运动员;过渡阶段奖牌获得者的肩轴和髋轴平均角速度大于其他运动员,两者之差呈减小趋势;在最后用力阶段奖牌获得者能在最短的时间获得较大的速度增量和加速度;出手速度是获得较好运动成绩的主导因素,出手角度、出手高度与运动员各自技术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推铅球技术 生物力学 位移 重心
下载PDF
我国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瑞鹏 陈小龙 李金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和录像解析法等,从时间、空间和时空3方面特征对我国现役的3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除李梅菊外的2名队员身体重心最大速度值较小,铅球速度加速提升的时机较早... 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和录像解析法等,从时间、空间和时空3方面特征对我国现役的3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除李梅菊外的2名队员身体重心最大速度值较小,铅球速度加速提升的时机较早;2)虽然这3名运动员的出手高度都比较理想,但除巩立娇外其余2名队员的出手速度值偏小,除李梅菊外的2名队员的出手角度偏小;3)铅球做功的距离和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优秀运动员 最后用力阶段技术 运动学特征
下载PDF
巩立娇背向滑步推铅球关键运动技术参数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富强 郭元奇 +1 位作者 苑廷刚 李爱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126,共6页
为了探索巩立娇在比赛中的运动技术变化特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三维录像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巩立娇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运动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最大缓冲至右脚着地阶段,身体质心最大速度均值提高的最大幅度为159%... 为了探索巩立娇在比赛中的运动技术变化特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三维录像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巩立娇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运动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最大缓冲至右脚着地阶段,身体质心最大速度均值提高的最大幅度为159%,左脚着地时相,身体质心最大速度均值达到了(2.557±0.046)m/s;左脚着地至出手瞬间,铅球最大速度均值与平均速度的均值提高幅度为别304.4%、76.4%,巩立娇双支撑距离与滑步距离比例系数为1.94。结论:1)身体质心制动减速的时机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竞技水平较高时,巩立娇质心最大速度减速时机出现的晚,但是制动效果明显。2)同一水平上铅球与质心速度均值节奏变化明显,表现出较好的连续加速能力。3)不同水平上铅球出手高度、做功距离差异显著。过渡时间短、做功蹬伸时间长、出手速度快是制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巩立娇 速度 高度 位移 时间
原文传递
第32届夏季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投掷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10
作者 巩立姣 董海军 +3 位作者 张建 丁晨光 郝勇霞 丛玉珍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3,共10页
目的:对影响巩立姣成绩和技术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巩立姣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备战周期内的重要比赛中的32次19.20 m以上试投,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法、生物力学解析法对投掷技术影响因素与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巩立... 目的:对影响巩立姣成绩和技术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巩立姣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备战周期内的重要比赛中的32次19.20 m以上试投,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法、生物力学解析法对投掷技术影响因素与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巩立姣投掷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滑步距离、用力时间、滑步结束后右着地角、两大腿摆动的最大角度、滑步过程中左膝速度、用力距离、器械出手瞬间垂直速度、出手角度、过渡阶段身体重心位移距离、两脚着地距离和过渡时间。结论:第32届夏季奥运会备战周期内,巩立姣投掷技术存在滑步距离过短、过渡阶段身体重心前移幅度大、用力阶段上肢加速时机偏早、器械出手瞬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配比例不理想等问题。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及技术改进完善,巩立姣投掷技术已发生较大改变,并逐渐趋于合理。2024年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内巩立姣投掷技术的改进方向建议为:稳定滑步距离和提高滑步速度,减小身体上下起伏的程度;控制过渡阶段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幅度,加快左脚着地速度;用力阶段延迟上肢,特别是右肩和投掷臂对器械加速时机,提高在垂直方向的用力效果,减小水平方向用力幅度,适当增加器械出手角度,提高身体“鞭打”用力的效果;研究巩立姣投掷技术在2017—2022年的技术改进和变化过程,形成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技术特征,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女子铅球 投掷技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在模式训练监控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雄 月王迎 +2 位作者 许世岩 王小宁 马德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119,122,共6页
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获得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原始数据,并运用特尔菲法、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专项身体素质5项典型指标、专项身体素质5项典型指标的训练路径图和多元方程... 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获得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原始数据,并运用特尔菲法、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专项身体素质5项典型指标、专项身体素质5项典型指标的训练路径图和多元方程,制定了11项专项身体素质的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然后把得出的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如何运用到模式训练监控中,对于以上问题的研究目的是为教练员进行模式训练、板块训练提供途径、方法和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 优秀女子 铅球 专项身体素质 评价体系 模式训练
原文传递
第32届夏季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成绩突破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海军 史东林 +1 位作者 巩立姣 丛玉珍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12,共6页
采用高速摄像和三维运动学解析等研究方法对第32届夏季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备战奥运会期间(2017—2020年)的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巩立姣成绩突破的主要技术特征:1)过渡阶段时间缩短、用力时间延长,过渡阶段通过加快左脚着... 采用高速摄像和三维运动学解析等研究方法对第32届夏季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备战奥运会期间(2017—2020年)的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巩立姣成绩突破的主要技术特征:1)过渡阶段时间缩短、用力时间延长,过渡阶段通过加快左脚着地的速度,减小身体重心在水平方向移动幅度。2)用力阶段上肢用力时机出现“延迟”现象,对提高鞭打用力幅度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世界级水平运动员具有的典型技术特征。3)用力阶段加快右髋加速时机、延迟右肩转动时机、控制用力阶段器械运行的直线(低点到出手点)轨迹,减少左右方向的运动。以上因素也是巩立姣成绩能否进一步突破21 m的关键技术环节,以及未来技术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巩立姣 女子铅球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世界优秀女子铅球选手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以2017年伦敦田径世锦赛女子铅球决赛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胜利 秦雄 《体育科学研究》 2019年第3期56-62,共7页
运用录像解析和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决赛选手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提供借鉴。结果表明:2017年伦敦田径世锦赛女子铅球决赛中,第1—3名与第4—12名选手在人体测量学参数、出手角... 运用录像解析和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决赛选手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提供借鉴。结果表明:2017年伦敦田径世锦赛女子铅球决赛中,第1—3名与第4—12名选手在人体测量学参数、出手角度、出手高度、前出抵趾板距离以及不同技术阶段位移、时间和重心高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出手速度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其中,第1—3名出手速度为(13.17±0.19m/s),第4—12名选手出手速度为(12.46±0.10m/s)。出手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则与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铅球 技术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刘相蓉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辛锋 李金纲 《山东体育科技》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以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刘相蓉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其推铅球技术的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发现:在滑步阶段,刘相蓉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出现的时机过早,蹬摆技术动作之间连接不理想,右腿离地时小腿与地面夹角过大;在过渡步阶段... 以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刘相蓉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其推铅球技术的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发现:在滑步阶段,刘相蓉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出现的时机过早,蹬摆技术动作之间连接不理想,右腿离地时小腿与地面夹角过大;在过渡步阶段,重心速度起伏过大,单支撑时间过长;在最后用力阶段,超越器械姿势比较充分,但躯干用力动作操之过急、髋部动作向前不够,表现在用力点不是很突出,加速效果不是很显著、出手时的速度不够快、出手角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背向滑步 技术动作 生物力学分析
下载PDF
广西大学生田径竞技实力分析与现状反思
15
作者 吴申智 潘聚仟 +1 位作者 韦杨遮 张韦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第11期207-212,共6页
为了解广西大学生田径竞技实力,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不同组别运动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相应组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第一,跑类项目中除... 为了解广西大学生田径竞技实力,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不同组别运动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相应组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第一,跑类项目中除了男子100m、本科组男子800m项目上无显著性差异,其他项目运动水平均低于全国大学生运动水平;第二,跳跃类项目中除了专业组男子跳高和普通组女子跳高外,广西大学生跳跃类运动水平远低于全国大学生;第三,投掷类项目中,体育专业组男子成绩相对比较落后,女子标枪在投掷类项目中有一定的潜力,广西本科组与全国大学生的成绩相比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广西大学生田径竞技实力总体低于全国大学生田径竞技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短跑项目 女子铅球 大学生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16
作者 黄群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选定进入201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苏州站)女子铅球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滑步阶段摆蹬动作协调,右脚蹬离地面瞬间蹬地角偏大,左腿摆动偏高,两大腿间夹角偏小,身体重心起伏较大,影响人—球系... 选定进入201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苏州站)女子铅球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滑步阶段摆蹬动作协调,右脚蹬离地面瞬间蹬地角偏大,左腿摆动偏高,两大腿间夹角偏小,身体重心起伏较大,影响人—球系统的整体效果;研究对象滑步阶段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均出现在右脚蹬离地面之前,即在右腿积极蹬伸的阶段;滑步时间稍长,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差距;滑步中上体上抬较大,影响了躯干扭紧程度和超越器械的动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 滑步阶段技术 运动学
下载PDF
我国女子铅球的显赫成绩与主要经验
17
作者 陈兴胜 《湖北体育科技》 1997年第2期15-16,14,共3页
我国女子铅球的快速进展,与正确认识铅球项目特点,坚持系统的大运动量、高质量、大强度训练密不可分,也是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的结果。
关键词 女子铅球 成绩 经验
下载PDF
世界与中国女子铅球成绩发展态势及预测研究
18
作者 张华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第5期428-430,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系统预测等方法,根据23-30届奥运会女子铅球前3名成绩变化对世界女子铅球运动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根据2002-2012年度世界排名成绩预测2013年世界与中国年度成绩。研究表明,世界与中国在女子铅球成绩走势...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系统预测等方法,根据23-30届奥运会女子铅球前3名成绩变化对世界女子铅球运动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根据2002-2012年度世界排名成绩预测2013年世界与中国年度成绩。研究表明,世界与中国在女子铅球成绩走势相似,24届奥运会是该项目的巅峰,中国女子铅球黄金期也恰好处于这一阶段,在世界女子铅球成绩下滑过程中,中国也处于低谷;中国女子铅球世界排名成绩将上升,有望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好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铅球 灰色预测 GM(1 1)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平 屈胜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69,共3页
本文对黄志红等国家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理论分析表明,左脚着地后的制动是左腿用力充分快速蹬仲的基础;力梯度、垂直冲量与投掷效果是高度相关;身体左侧的转动与鞭打是提高投掷远度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 左侧支撑用力 制动 蹬伸 技术效果
下载PDF
第11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冠、亚、季军推铅球技术三维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臣 冯国群 陈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3-467,共5页
采用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济南全运会前3名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解析。结果表明:滑步阶段李玲左腿摆动与右腿蹬伸配合不合理,李玲与李梅菊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差值较大,影响了超越器械动作的... 采用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济南全运会前3名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解析。结果表明:滑步阶段李玲左腿摆动与右腿蹬伸配合不合理,李玲与李梅菊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差值较大,影响了超越器械动作的效果。过渡阶段3名运动员右髋速度均大于左髋速度,有利于髋横轴对肩横轴的超越和身体肌群的有效拉长。最后用力阶段3名运动员右髋、右肩、右肘和铅球4个环节的速度逐渐增加,用力顺序合理,但加速能力不同。3名运动员铅球离手时左侧撑蹬技术均不甚理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屈髋屈膝现象,影响了用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 女子铅球 推铅球技术 三维运动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