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温、湿热辨析及其临证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宁百乐 邓启粤 +1 位作者 纪雪梅 周登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20-223,共4页
历代医家对湿温、湿热的概念出处和认知等存在较大争议,这使得时人及后人对二者的差异混淆不清,从而影响临证。该研究通过辨析湿温和湿热的概念出处及其内涵演变,探讨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结果显示,金元时期的医家们认为“湿热”多为内伤... 历代医家对湿温、湿热的概念出处和认知等存在较大争议,这使得时人及后人对二者的差异混淆不清,从而影响临证。该研究通过辨析湿温和湿热的概念出处及其内涵演变,探讨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结果显示,金元时期的医家们认为“湿热”多为内伤杂病,“湿温”则多为外感热病;从病因来看,二者皆是湿热为患。明清之后的医家将二者的区别逐渐淡化,湿温被统一在湿热中,统称为“外感湿热证”。历代医家对湿温与湿热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从病因或病机到病证名的变迁。湿温与湿热内涵的演变拓展了中医对疾病病因、病机、病证的认识。通过辨析“湿温”与“湿热”,可明确疾病的病因与病证发展,从而正确指导用药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温 湿热 外感热病 内伤杂病 病因 病机 病证
原文传递
探析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被引量:2
2
作者 戚瑜清 郑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83-489,共7页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伤寒论》中的清热法、攻下法与滋阴法,化裁经方,立新治法,并拓展了临床运用范围。两者区别之处在于,在解表祛邪方面,伤寒以汗法为治疗手段,而温病以汗法为治疗目的;伤寒并有温阳、利水、通津等其他治法,温病以清热存阴、滋阴养血法治疗动风病证;伤寒治疗“护阳气”思想占主要地位,“存津液”则处次要地位,而温病治疗“救阴”思想占主要地位。[结论]在《伤寒论》中,阴液损伤可以是某一经病的病机,也可以是某病证的主症之一,或者可作为防患于未然思想,寓于解表祛邪之中;而温病阴伤作为病机,贯穿病程始终。伤寒部分存阴治法,被温病医家继承并发展,形成了温病坚阴育阴的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温病 存津液 救阴 治法 方药
下载PDF
卫气营血理论在无汗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张冬梅 关怿 崔翰博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7期2138-2142,共5页
卫气营血理论是重要的中医学理论,其在揭示无汗症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无汗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既往汗症相关理论研究多集中在自汗症、盗汗症,而对无汗症研究较少。以卫气营血理论指导辨证治则,结合无汗症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临床特点,... 卫气营血理论是重要的中医学理论,其在揭示无汗症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无汗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既往汗症相关理论研究多集中在自汗症、盗汗症,而对无汗症研究较少。以卫气营血理论指导辨证治则,结合无汗症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初期、进展期、缓解期3个阶段,初期、进展期施以调和营卫、扭转病势,缓解期除邪务尽、维持病情稳定。未来,探索卫气营血理论在无汗症中的应用将为无汗症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汗症 温热病 卫气营血理论
下载PDF
任达然论治温热病经验探析
4
作者 戴尔珣 戴金梁 +1 位作者 王雯珺 徐海荣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221-226,共6页
任达然先生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从医60余载,始终坚守临床一线,师法古贤家学,博采历代医著之精华,且能融汇贯通,对于温病的辨治独具匠心。任老擅治温热时病,精研疑难杂证,主张温热时病从痰、热、虚入手,认为温热病起病必见... 任达然先生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从医60余载,始终坚守临床一线,师法古贤家学,博采历代医著之精华,且能融汇贯通,对于温病的辨治独具匠心。任老擅治温热时病,精研疑难杂证,主张温热时病从痰、热、虚入手,认为温热病起病必见热象偏重,邪热鸱张,传变迅急,当须“治未病”遏阻病路,尤以温病初起时颇为效验,同时应顾护津液及胃气,正确理解并灵活应用“汗法”和“下法”,若失治误治,后果不堪,而若救治得当,则应手取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病 临床经验 任达然
原文传递
《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一)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7期22-24,共3页
清代吴瑭(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此书问世已200余年,因其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指导意义,所以一经刊行,即为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人们视为学习和研究温病... 清代吴瑭(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此书问世已200余年,因其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指导意义,所以一经刊行,即为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人们视为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但因其体例独特,内容纵横交织,初学者往往难于掌握要领.笔者仅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此书及其作者做一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吴鞠通 学术思想 温病学 湿热病
下载PDF
读《温病条辨》,思羽翼伤寒 被引量:2
6
作者 杜磊 徐萍利 +1 位作者 杨学惠 杨国汉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525-2528,共4页
《温病条辨》开篇即指出:"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温病条辨》不仅广泛运用《伤寒论》之法,而且结合实际,或师承伤寒而有所变通,或补其未备而有所创新,对温病做了全面的理论总结,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伤寒... 《温病条辨》开篇即指出:"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温病条辨》不仅广泛运用《伤寒论》之法,而且结合实际,或师承伤寒而有所变通,或补其未备而有所创新,对温病做了全面的理论总结,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伤寒与温病、太阴与太阳、风寒与温热、辛温解表与透凉解表进行了仔细全面的鉴别;补充了阳明上焦卫分证的清法,完善了阳明腑实证的下法;丰富了厥阴经的辨治,大大发展了《伤寒论》,既羽翼伤寒,又透说温病,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伤寒论》 温病 伤寒 太阳表证 太阴表证 阳明证 厥阴病 吴鞠通 张仲景
下载PDF
从汗法论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 被引量:5
7
作者 佟晓红 谷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76-1677,共2页
以中医治法八法中的"汗法"为切入点,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伤寒"护阳气"、温病"存津液"一直备受注视,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讲治疗大法"以平为期"... 以中医治法八法中的"汗法"为切入点,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伤寒"护阳气"、温病"存津液"一直备受注视,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讲治疗大法"以平为期",而固护阴阳对于二者皆应重视。故从伤寒对汗法应用的原则,即汗不可过、禁汗之证,两点剖析伤寒"存津液",其中汗不可过包括微微汗出、中病即止及借药物、食物之力固护津液,禁汗之证包括津液亏虚、阴血不足,阐释温病应用汗法以达辛温卫阳、祛湿通阳的功效,呈现其"护阳气"的学术思想,进而证实伤寒与温病具有互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温病 存津液 护阳气
下载PDF
温病学在治疗SARS中的运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周耀庭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4年第4期5-7,20,共4页
文章从温病学的角度 ,对SARS的疾病性质、病因病机与温疫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运用温病学治疗温病的原则和方法 ,针对SARS发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温病学 SARS 温疫
下载PDF
温病学——湿温病提要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丽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第8期23-24,共2页
湿温是感受湿热邪气引起的急性热病,多发生于夏秋之季.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为主要特征.其特点为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变部位重心在脾胃,邪热稽留气分.
关键词 温病学 湿温病 中医药疗法 湿温正局 湿温变局 白虎加苍术汤 独参汤 参附汤
下载PDF
论“邪伏阴分”思想在内伤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柄坛 朱晓云 +2 位作者 黄毅君 王程娜 刘喜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04-1306,共3页
“邪伏阴分”作为温病后期正虚邪恋的典型证型为医者所知,然而其病机特点和临床运用并不仅限于温病,其在内伤病中亦可被灵活应用。内伤病中,邪伏阴分之邪不止温邪,还包括内热、瘀血、气滞等;邪伏阴分之邪是深藏的,常与正气胶结难解;邪... “邪伏阴分”作为温病后期正虚邪恋的典型证型为医者所知,然而其病机特点和临床运用并不仅限于温病,其在内伤病中亦可被灵活应用。内伤病中,邪伏阴分之邪不止温邪,还包括内热、瘀血、气滞等;邪伏阴分之邪是深藏的,常与正气胶结难解;邪伏阴分之阴分也不止营血分还在三阴,重在三阴之阴;邪伏阴分的内伤病证型常见有心肝肾阴虚热伏、肝阴虚气滞火伏、厥阴血络瘀结、下焦蓄热伏阴;邪伏阴分的内伤病治法为清伏邪补阴液兼疏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伏阴分 内伤病 温病 阴分
下载PDF
辨温病“春温”与伤寒“少阳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满天 姬永宽 《河南中医》 2019年第4期496-499,共4页
春温是一种因"冬伤于寒"导致"热气内伏","伏热"入春发于少阳,而具有明显季节特征,以温热为主要性质的疾病;少阳病是一种"气郁"引起"邪热"稽留少阳的疾病。二者病邪均属"郁火、... 春温是一种因"冬伤于寒"导致"热气内伏","伏热"入春发于少阳,而具有明显季节特征,以温热为主要性质的疾病;少阳病是一种"气郁"引起"邪热"稽留少阳的疾病。二者病邪均属"郁火、伏热",病位均在"少阳",治疗上的主方分别为"黄芩汤"和"小柴胡汤",二方在方义上亦有诸多同源。然而,较之于临床辨证,两病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春温病因单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冬伤于寒,春发于少阳",而成为一种特有的疾病形式,因属"伏热"而无外感,故可直清里热;少阳病的疾病来源相对较多,如《伤寒论》中所讲的"表证传变"或"误下、误治"等所导致的邪入少阳。少阳病来源虽多,但疾病性质却统一为"邪伏少阳",治法统称"和解",并依据邪热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兼有表证,而有变方、合方、加减及缓急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温” 温病 “少阳病” 伤寒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温病学考试成绩分析
12
作者 马登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温病学考试成绩,从中找出教学中的不足点,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对我校2013级中医专业温病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S=0.88,难度P=0.77,区分度D=0.66;不同生源学生学习成绩比较,P>0... 目的分析温病学考试成绩,从中找出教学中的不足点,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对我校2013级中医专业温病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S=0.88,难度P=0.77,区分度D=0.66;不同生源学生学习成绩比较,P>0.05。结论全年级温病学成绩呈正态分布,整份试卷易难度适中,能较好地区分学生用功学习程度。不同生源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对温病理论掌握得较好,临床应用能力较差,今后教学工作需增加临床见习,改进案例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成绩分析 教研改革
下载PDF
寒温之争主因误读传统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世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2-486,共5页
文章分析了出现寒温之争的主要原因,认为其根源是经方(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伤寒和温病与医经(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伤寒和温病概念不同。由于部分学者误读传统,认为一切理论皆来源于《黄帝内经》,用医经的伤寒、温病概念,附会经方... 文章分析了出现寒温之争的主要原因,认为其根源是经方(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伤寒和温病与医经(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伤寒和温病概念不同。由于部分学者误读传统,认为一切理论皆来源于《黄帝内经》,用医经的伤寒、温病概念,附会经方的伤寒、温病概念,从而造成思维理念紊乱,不但导致了对《伤寒论》的理解困难,还引起了寒温之争。争论的起因是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同,因而用中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观点再认识寒温之争,则可认清其原因,亦可正确对待其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温病 寒温之争 经方 医经 黄帝内经 伤寒论
原文传递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第11期12-14,共3页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有关温病学的论述,收入清代王士雄(字孟英)所著<温热经纬>一书中,题名为<外感温热篇>,分为37条.此篇充分反映了叶天士对温病学理论的建树和辨证论治的实践经验,对后世有重大指导意义.尤...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有关温病学的论述,收入清代王士雄(字孟英)所著<温热经纬>一书中,题名为<外感温热篇>,分为37条.此篇充分反映了叶天士对温病学理论的建树和辨证论治的实践经验,对后世有重大指导意义.尤其是篇中的1至10条,集中体现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为研究温病学所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外感温热篇》 温病学 辨治 伤寒 发生发展规律 名医 建树 重大 异同
下载PDF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第12期13-14,共2页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二条和第三条中集中地对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叶天士 《外感温热篇》 伤寒 温热病 湿热病 中医
下载PDF
叶薛二氏论治湿温之异同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燕春 杨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4-536,共3页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通过对叶天士、薛雪论治湿温病的思想和方法作比较,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方法等异同之处,提出重视湿与热合邪侵犯人体,重视患者体质差异对疾病传变和转归的影响,侧重舌诊,在三焦分治...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通过对叶天士、薛雪论治湿温病的思想和方法作比较,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方法等异同之处,提出重视湿与热合邪侵犯人体,重视患者体质差异对疾病传变和转归的影响,侧重舌诊,在三焦分治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表里辨治,提倡分治湿热平衡阴阳,选用质轻灵动的药物治疗湿温病,意在为湿温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谨守病机,随机策应,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温 治疗 温病学 中医
原文传递
温病寒温同施法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思超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5期355-357,共3页
温病以清热为正治,但通过佐以温性药物,寒温同施,可起到调畅气机、开通内外、迅速恢复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上焦温病温邪犯肺、中焦温病湿热阻滞及温病发热、温毒疮痈病证的寒温同施法意义和方药应用,并提出了使用... 温病以清热为正治,但通过佐以温性药物,寒温同施,可起到调畅气机、开通内外、迅速恢复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上焦温病温邪犯肺、中焦温病湿热阻滞及温病发热、温毒疮痈病证的寒温同施法意义和方药应用,并提出了使用本法的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寒温同施 上中焦病证 疮痈病证 温病发热
下载PDF
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相乾 马文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7期122-126,共5页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用来辨治外感热病。宋时,因六经辨证的提出使后人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其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外感热病的辨治,于是温病理论逐渐兴起,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的不足。至清代,温...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用来辨治外感热病。宋时,因六经辨证的提出使后人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其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外感热病的辨治,于是温病理论逐渐兴起,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的不足。至清代,温病基本成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中医诊疗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繁多,包括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六经辨证等。这给广大医生辨治外感热病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如果把温病学中温热病的方证归纳到三阴三阳辨证体系中,统一寒温的辨证方法,将能够简化中医对外感热病的辨证思维,提高临床疗效。笔者通过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温病学的历史著作、病因、辨证、治疗范围以及前人试图统一寒温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概述其研究进度,以期对本课题研究方法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三阴三阳辨证 三部六病 温热病 寒温统一 《伤寒论》
下载PDF
论络病与温病营血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柴守范 杨进 《中医药导报》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就温病营血证与络病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络脉是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营血的主要途径,络脉病变是温病营血证的病理基础,"通"络的治则贯穿于温病营血证的治疗中,营血证即是温病后期极期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脏腑阴络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物... 就温病营血证与络病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络脉是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营血的主要途径,络脉病变是温病营血证的病理基础,"通"络的治则贯穿于温病营血证的治疗中,营血证即是温病后期极期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脏腑阴络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物质基础是络脉及络脉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脉 络病 外感温热之邪 温病营血证
下载PDF
《温热经纬》辨治痢疾刍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君莹 赵兴杰 +1 位作者 李晓红 史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总结《温热经纬》对痢疾辨证论治的特点。从发病时节、病因、病位、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方面进行阐述,强调痢疾大多由湿热引起。在辨证中重视四诊及整体情况,辨寒热、气血、虚实,寒者辛温疏利,热者宣通祛热;在血分者重用行血,在气... 总结《温热经纬》对痢疾辨证论治的特点。从发病时节、病因、病位、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方面进行阐述,强调痢疾大多由湿热引起。在辨证中重视四诊及整体情况,辨寒热、气血、虚实,寒者辛温疏利,热者宣通祛热;在血分者重用行血,在气分者偏于导气;实者可疏利清热、导气行血,虚者不可一味攻积清夺。在对不同治法的运用上,淡渗注重寒温并用,强调兼气虚下陷表现者方可升提,反对滥用补虚之法,提倡以通腑之法因势利导。在对不同分型痢疾的辨治方面,强调小便通畅者,疫毒痢可治;对噤口痢,治以清热益气;对湿热痢,治以清热燥湿行气;认为虚寒痢少见,应慎用补涩。强调大便时间长而仍欲便不得者为阴虚痢,腹内窘迫欲解,便后仍不舒者为里实,认为食欲恢复者预后较好。提出泄泻多寒,痢疾多热,故治疗泄泻常用温燥,治疗痢疾多用清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 《温热经纬》 王孟英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湿热痢 温燥 清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