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湿温、湿热辨析及其临证意义 |
宁百乐
邓启粤
纪雪梅
周登威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
2023 |
3
|
|
2
|
探析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
戚瑜清
郑洪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
2023 |
2
|
|
3
|
卫气营血理论在无汗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张冬梅
关怿
崔翰博
|
《医学综述》
CAS
|
2024 |
0 |
|
4
|
任达然论治温热病经验探析 |
戴尔珣
戴金梁
王雯珺
徐海荣
|
《新中医》
CAS
|
2024 |
0 |
|
5
|
《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一) |
刘景源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5 |
4
|
|
6
|
读《温病条辨》,思羽翼伤寒 |
杜磊
徐萍利
杨学惠
杨国汉
|
《中医学报》
CAS
|
2020 |
2
|
|
7
|
从汗法论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 |
佟晓红
谷松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8
|
温病学在治疗SARS中的运用 |
周耀庭
|
《湖南中医药导报》
|
2004 |
4
|
|
9
|
温病学——湿温病提要 |
周丽雅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4 |
2
|
|
10
|
论“邪伏阴分”思想在内伤病诊疗中的应用 |
孔柄坛
朱晓云
黄毅君
王程娜
刘喜明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1
|
辨温病“春温”与伤寒“少阳病” |
满天
姬永宽
|
《河南中医》
|
2019 |
2
|
|
12
|
温病学考试成绩分析 |
马登尚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8 |
0 |
|
13
|
寒温之争主因误读传统 |
冯世纶
|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4
|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
刘景源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4 |
6
|
|
15
|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 |
刘景源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4 |
6
|
|
16
|
叶薛二氏论治湿温之异同 |
钟燕春
杨进
|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7
|
温病寒温同施法临床应用 |
张思超
|
《山东中医杂志》
|
2017 |
5
|
|
18
|
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 |
尹相乾
马文辉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9 |
3
|
|
19
|
论络病与温病营血证 |
柴守范
杨进
|
《中医药导报》
|
2010 |
3
|
|
20
|
《温热经纬》辨治痢疾刍议 |
董君莹
赵兴杰
李晓红
史瑞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