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病学——湿温病提要
被引量:
2
Warm febrile diseases--A synopsis of damp-warm diseas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湿温是感受湿热邪气引起的急性热病,多发生于夏秋之季.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为主要特征.其特点为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变部位重心在脾胃,邪热稽留气分.
作者
周丽雅
机构地区
长春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第8期23-24,共2页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关键词
温病学
湿温病
中医药疗法
湿温正局
湿温变局
白虎加苍术汤
独参汤
参附汤
warm febrile disease
a synopsis of damp-warm 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1
朱建君,周银亭.
浅论薛生白《湿热病篇》的学术特点[J]
.河北中医,2005,27(6):470-471.
被引量:5
2
毛德西.
余听鸿医案分析[J]
.河南中医,2006,26(2):73-73.
被引量:3
3
彭胜权.
SARS的辨病与辨证论治[J]
.江苏中医药,2006,27(4):14-15.
被引量:3
4
陈德,洪永贵.
蒋宝素治疗湿证特色探要[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8):57-58.
被引量:1
5
徐光星.
何任教授学术成就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601-603.
被引量:4
6
刘玉玮.
《治温阐要》及其温病证治特点[J]
.陕西中医,2006,27(12):1593-1595.
被引量:1
7
杨爱东,郭永洁,严世芸.
《温病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1):12-13.
被引量:9
8
邹会宁,史圣华,莫日根.
浅析中医湿热病[J]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4):42-43.
被引量:5
9
苏云放.
以不变之法,应万变之证——《餐芝轩医集》湿温门“个案”探析[J]
.中医研究,2007,20(6):1-3.
被引量:2
10
徐文平,马斯风.
浅议小儿湿温病的发病特点[J]
.黑龙江中医药,2008,37(4):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曹丽英,曹洪欣.
湿温病理论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6):466-468.
被引量:5
2
邢颖,周燕萍,刘林,陈琳,刘斌斌.
浅谈图表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116-1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武少玮,陈守强,张铁峰,部帅,高蕾,马艳.
基于多维宏观量化方法的湿温证清热化湿方组方规律初探[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6):751-757.
被引量:2
2
刘运泽,罗禹珩,李志军.
浅析《古今医案评议》湿温病治疗特点[J]
.环球中医药,2017,10(4):494-495.
被引量:2
3
袁杭海,何立群.
海派名医童少伯治疗湿热病经验[J]
.吉林中医药,2018,38(7):756-759.
被引量:5
4
丁鑫,钱占红,任存霞,白雅雯,荣宝山,樊烜婷.
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温病学》教学方法新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7):137-138.
被引量:2
5
张军,李汉永,罗卫东,喻灿,刘静,李旭成,刘清泉,张伯礼.
中药阻断高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危并治愈1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0):1699-1701.
被引量:2
6
周莉,廖华君,钟逸敏,文小敏.
王氏连朴饮治疗湿热病举隅[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4):65-67.
被引量:3
1
杨翠玉,徐振华,韩芳.
白虎加苍术汤治疗小儿高热7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4,12(5):58-58.
被引量:2
2
胡建岳,章明.
白虎加苍术汤加减合用四黄散外敷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64例[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30-30.
被引量:9
3
白鸿飞.
暑湿感冒药茶[J]
.东方药膳,2011(6):30-31.
4
李斯文.
湿温病身热不扬之我见——附36例湿温病临床资料和热型分析[J]
.云南中医杂志,1993,14(2):38-39.
被引量:1
5
邹会宁,史圣华,莫日根.
浅析中医湿热病[J]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4):42-43.
被引量:5
6
夏卫明.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湿温80例治疗体会[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3):407-408.
被引量:2
7
刘爱玲.
湿温病的饮食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2):192-192.
被引量:2
8
文小敏,廖荣鑫,彭胜权,林培政.
脾胃湿热证湿偏重、热偏重型大鼠模型脾脏超微结构观察[J]
.新中医,2008,40(3):93-94.
被引量:5
9
张芙蓉.
“身热不扬”刍议[J]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7):316-316.
10
湿温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6):42-42.
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