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扎根理论的职教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昊昊 章春筱 张棉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47-53,共7页
基于扎根理论质性研究范式,对Z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五名职教师范生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总结出职教师范生从教意愿主要受到两类影响因素的作用:一类是内部因素,即师范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认同;另一类... 基于扎根理论质性研究范式,对Z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五名职教师范生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总结出职教师范生从教意愿主要受到两类影响因素的作用:一类是内部因素,即师范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认同;另一类是外部因素,即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质量、职业匹配度以及外部吸引力。各影响因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决定与制约职教师范生从教意愿。根据分析结果最终构建了职教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以期为激发新时代职教师范生从教积极性,改善职教师范生"消极"从教现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师范生 从教意愿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模型构建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解读 被引量:8
2
作者 曹晔 《职教发展研究》 2021年第3期86-91,共6页
国家首次制定了五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促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在教育领域就业,从源头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本... 国家首次制定了五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促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在教育领域就业,从源头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本文基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分析了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介绍了标准的框架体系、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剖析了五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共性特色和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旨在帮助理解标准,更好地指导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师范生 教师职业能力 标准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职教师范生教育情怀培育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路海萍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滋养与提升职教师范生教育情怀,既是反映国家职教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应然举措,也是提高中职师资培养质量的必然举措。职教师范生教育情怀由认同之感、热爱之情、坚守之志三要素构成。认知建构是其生成基础,实践体悟是催发媒介,人文陶冶... 滋养与提升职教师范生教育情怀,既是反映国家职教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应然举措,也是提高中职师资培养质量的必然举措。职教师范生教育情怀由认同之感、热爱之情、坚守之志三要素构成。认知建构是其生成基础,实践体悟是催发媒介,人文陶冶和德性自觉是生成的外在和内在条件。针对其培育课程文本薄弱、培育方式传统低效、培育主体合力不足的现实困境,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遵循生成机制的逻辑,从课程调整,筑强文本;教学渗透,夯实认知;实践引导,深化体悟;环境熏陶,潜移默化;自育自建,自觉提升;多方支持,加强保障等方面探索改革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职业教育 师范生 教育情怀
下载PDF
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的层次结构、对接困境与建设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继平 唐慧 杨影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2,共7页
系统的职前培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环节,是职教教师教育的奠基阶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作为师资补充主渠道的地位远未确立,与职教教师资格获取过度开放的现实相呼应,在制度层面就已将我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入职规范... 系统的职前培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环节,是职教教师教育的奠基阶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作为师资补充主渠道的地位远未确立,与职教教师资格获取过度开放的现实相呼应,在制度层面就已将我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入职规范、职后发展割裂开来。系统审视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内部衔接缺失、对外匹配错位的生态困境,通过树立统筹性教育理念和设计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培养机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师标准、教师资格等方面逐项突破制约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难点,可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 职教师范生 培养体系 职前培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师范生高质量就业: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5
作者 王蕊 宋羿昊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3-27,共5页
职业教育师范生高质量就业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优化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就业育人的本质要求。但职业教育师范生就业仍存在就业对口岗位吸引力不足、职业能力欠缺等问题。通过优化职业教育师范生培... 职业教育师范生高质量就业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优化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就业育人的本质要求。但职业教育师范生就业仍存在就业对口岗位吸引力不足、职业能力欠缺等问题。通过优化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路径,以“高质量就业”为着力点,坚定职教师范生培养定位,深化师资培养改革,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凝聚学生、学校、社会的力量,打造高标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营造和谐的职业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师范生 高质量 就业
下载PDF
化工职教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
作者 杨连利 张卫红 +1 位作者 孟小华 孙智慧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化工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化工职教师范生是我国化工职教师资的重要来源。培养既具有师范教育能力,又具有职业教育能力,还具有优良职业德行的化工职教师范生是发展高质量现代化工职业教育的需要。文中阐述了目...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化工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化工职教师范生是我国化工职教师资的重要来源。培养既具有师范教育能力,又具有职业教育能力,还具有优良职业德行的化工职教师范生是发展高质量现代化工职业教育的需要。文中阐述了目前化工职教师范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化工职教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职教 师范生 培养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标准视域下职教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若梅 陈冬冬 +1 位作者 钟唯 李娅玲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3年第4期36-42,共7页
以S高校为例,对标《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调查分析专升本职教师范生职业能力现状和培养状况。结果表明,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契合度不够、教师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割裂、跨界协作欠... 以S高校为例,对标《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调查分析专升本职教师范生职业能力现状和培养状况。结果表明,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契合度不够、教师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割裂、跨界协作欠稳固、师资队伍双师素质缺乏等问题。因此,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应以“三性”培养为主线,深化高本“三二分段”职教师资联合培养;以专业发展为导向,增强教师教育课程与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的契合度;以实践技能为重点,构建稳固深层的跨界协作培养模式;以双师素质为基础,加强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师范生 职业能力 教师教育
下载PDF
实践哲学视角下职教师范生培育的现实阻梗与路径重构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海华 闫孟宇 宋怡宁 《职教通讯》 2022年第6期32-41,共10页
职教师范生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后备力量,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通过梳理中西方实践哲学发展脉络及其特征,基于实践哲学视角对职教师范生培育现状进行评析审视,发现当前职教师范生培育主要... 职教师范生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后备力量,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通过梳理中西方实践哲学发展脉络及其特征,基于实践哲学视角对职教师范生培育现状进行评析审视,发现当前职教师范生培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教师范生培育目标重学科导向而忽视学生的专业发展与全面发展;二是职教师范生培育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与现实世界的连接;三是职教师范生的评价方式过多指向毕业结果而忽视过程发展。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从三个方面重构新时代职教师范生的培育路径:一是培育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兼顾职教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二是培育过程坚持实践导向,践行多元协同的“教学做合一”培育模式;三是评价方式坚持多元主体,注重过程性、真实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视角 职教师范生 培育路径
下载PDF
职教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概念建构、发展现状与培育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小华 朱甜甜 《职教通讯》 2023年第6期84-93,共10页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师范生的关键能力。根据职教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对职教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职教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上表现一般,教学中关键...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教师范生的关键能力。根据职教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对职教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职教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上表现一般,教学中关键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掌握不牢固,信息技术主动应用的意识比较淡薄,有关职业教育和新兴技术的资源设计利用能力偏低,信息技术支持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能力不强,以及教学实施的规范化程度和研究反思意识有待提升,有必要从能力分层的顶层设计、内容融合的课程改革和多维协同的治理创新三个方面提升职教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师范生 信息化教学能力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云英 《职教通讯》 2022年第12期12-17,共6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以课程思政为价值引领开展“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可从整体上提升职教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阐述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剖析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教师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以课程思政为价值引领开展“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可从整体上提升职教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阐述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剖析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内容普教化且思政内容融入不够充分、课程思政育人价值有待充分挖掘、缺乏评价机制等现实问题,并从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加大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力度、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心理学 课程思政 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
下载PDF
职教师范生双实践性知识建构的困境、原因及化解策略
11
作者 胡重庆 廖翠兰 高淑敏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0,共8页
技术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性知识是职教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承载体。研究分析了实践性知识建构的两个基本条件--实践与反思,揭示了职教师范生双实践性知识建构遭遇的现实困境及困境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化解职教师范生双实践性知识建构困境... 技术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性知识是职教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承载体。研究分析了实践性知识建构的两个基本条件--实践与反思,揭示了职教师范生双实践性知识建构遭遇的现实困境及困境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化解职教师范生双实践性知识建构困境的策略:为职技高师院校的发展予以经济和政策上的扶持,以加强完善校内和校外双实训基地建设;培育有职教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职教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激发双实践性知识建构的强烈动机;大力发展研究生层次的职教教师教育,构建实践导向的职教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职教师范生建构双实践性知识提供充裕的时间保障、课程保障以及充分的实践和反思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实践性知识 教育实践性知识 职教师范生 实践导向课程模式 师范性
下载PDF
职业教育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芬芬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6-19,共4页
职教师范教育是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明晰职教师范生的角色定位,仔细分析职教教师的专业化结构,从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等方面开展职前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活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师范生 教师教育 专业化发展
下载PDF
高职师范生教师资格面试内容和训练形式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迎新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第5期70-74,共5页
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面试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必备条件。教师资格面试内容有八项: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面试形式有三种:结构化问答、试讲和答... 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面试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必备条件。教师资格面试内容有八项: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面试形式有三种:结构化问答、试讲和答辩。教师资格的面试步骤、训练原则、训练模式、注意事项等是考生比较关注的问题。这些内容对报考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和从事教师资格证面试培训的教师,很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师范生 教师资格证 面试 训练
下载PDF
高职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以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4
作者 韩晓镭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6-58,共3页
为提升高职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措施.结合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提出构建“1+X”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培养手段、建立多样化的考核体系、完... 为提升高职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措施.结合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提出构建“1+X”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培养手段、建立多样化的考核体系、完善软硬件设施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有力提高了师范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了高职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师范生 信息技术 课程体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视域下的师范生“跟岗制”教学模式探索
15
作者 杨保红 《科教导刊》 2020年第35期18-19,共2页
"跟岗制"是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一种实践形式,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后每一学期到小学进行跟岗实习,全方位参与基础教育过程,高职院校教师和小学班主任、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在跟岗中遇到的各... "跟岗制"是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一种实践形式,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后每一学期到小学进行跟岗实习,全方位参与基础教育过程,高职院校教师和小学班主任、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在跟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跟岗结束后双方联合进行双重考核,校校合作,凸显高职院校双主体育人的办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岗制 职业教育 师范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职教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育初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16
作者 刘欢 彭欣莉 +1 位作者 曹柏营 王莹 《中国轻工教育》 2024年第5期71-78,共8页
职业教育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质量,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食品职教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育面临着培育模式过于单一、培育环节缺乏管理和形式化、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现实挑战。对职... 职业教育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质量,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食品职教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育面临着培育模式过于单一、培育环节缺乏管理和形式化、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现实挑战。对职业教育师范院校推行多元化课程设置、建立个性化培养模式、加大实践训练管理、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校—企—校”合作和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等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推动食品职教师范生培育改革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师范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能力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高师院校职业规划体系构建探赜——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17
作者 程骁 《成才之路》 2023年第8期57-60,共4页
杭州师范大学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了“一体三维六翼”职业规划教育体系,融合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以制度力量将职业规划教育的各要素拧成一股绳,用好力、借好力,最终形成积极向上、切实有效、信仰坚定的职业规划育人氛... 杭州师范大学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了“一体三维六翼”职业规划教育体系,融合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以制度力量将职业规划教育的各要素拧成一股绳,用好力、借好力,最终形成积极向上、切实有效、信仰坚定的职业规划育人氛围。其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范生职业发展的总目标,以锤炼师范生三个职业发展维度“职业品质、职业能力、职业潜力”为核心,以培养师德、师魂、师能、师艺、师基、师道六个师范生职业发展要素为内容,构建了“一体三维六翼”的师范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职业规划教育 师范生 立德树人
下载PDF
高职英语专业师范生课堂口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婷婷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9-62,83,共5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英语教师的课堂口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课堂口语表现中存在语音面貌差、语言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他们从业将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培养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中小学合格教师,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英语教师的课堂口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课堂口语表现中存在语音面貌差、语言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他们从业将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培养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中小学合格教师,提高师范生从业素质,应从课堂口语教学改革及评价机制等两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育 师范生口语 课堂口语问题 口语教学策略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高职师范生“诗教”研究
19
作者 崔士岚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第12期32-37,80,共7页
“诗教”是通过诗词的教学、教育实现一定教育目标的方式、方法,它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切入点。“双减”政策下高职师范生的“诗教”要确立大“诗教”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服务于学生及未来的工作、生活与交往,重专业实践教学... “诗教”是通过诗词的教学、教育实现一定教育目标的方式、方法,它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切入点。“双减”政策下高职师范生的“诗教”要确立大“诗教”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服务于学生及未来的工作、生活与交往,重专业实践教学,充分发挥自身塑造健全人格、示范教学、培养实践能力、锻炼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师范生 诗教 “双减”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