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边缘文化主流化中的妇女——明清时期的云南"列女群 |
沈海梅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2
|
论《世说新语·贤媛》之“贤” |
欧阳孙琳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4
|
|
3
|
民国时期华北地方志蕴含的性别图景 |
侯杰
陈文君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4
|
困境中的幻境——元代贤妇戏与杂剧作家创作心理研究 |
刘竞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5
|
列女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道光《乐清县志》为例 |
侯杰
闫荣娇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22 |
0 |
|
6
|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妇女形象及其时代特征 |
张智华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7
|
理学贞节观的强化与传播——清代闽西客家地区列女群骤兴的原因探析 |
许莹莹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2
|
|
8
|
德与色,贞女贤妇与“自由”女性——《聊斋志异》“人类”与“非人类”正面女性形象比较 |
陶祝婉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1
|
|
9
|
清代闽西客家地区列女群现象分析——以乾隆《汀州府志》记载为例 |
许莹莹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0
|
话语变迁与华山畿传说“义妇”形象的历史演化及当代非遗保护研究 |
余红艳
张哲
|
《上海视觉》
|
2022 |
0 |
|
11
|
规矩与方圆——“关东州”日本女子教育探析 |
刘晶辉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2
|
从女性墓碑文看晚明节烈妇的表彰 |
黄曼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2 |
0 |
|
13
|
赞美掩盖下的死亡阴影——解读魏晋节烈妇女的自杀行为 |
刘洁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4
|
对《列女仁智图》的新认识 |
杨新
|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5
|
清代徽州贤媛的治家和生存术 |
冯尔康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6
|
《世说新语·贤媛篇》中所见的古代“高明妇人” |
陆静卿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7
|
两汉文化视域下女性贞节观流变--从刘向《列女传》到武梁祠“列女”画像 |
马国贤
王卫东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8
|
明代华北烈女群地域分布探析 |
郭海东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9
|
“六列”考释 |
孙艳庆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20
|
贤妇精神与保守政治——东汉蜀中豪强婚姻对蜀中政治的影响 |
王瑰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