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乙烯生产技术发展动向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宗会 李保华 +2 位作者 刘永杰 谢中权 刘跃进 《化学工程师》 CAS 2005年第11期26-28,共3页
对醋酸乙烯传统的生产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乙炔法和乙烯法的工艺流程,在催化剂、原料路线等方面介绍了生产醋酸乙烯的技术进展。
关键词 醋酸乙烯 乙烯法 乙炔法 催化剂 技术进展
下载PDF
聚硅氧烷-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争光 朱杰 +2 位作者 李盛彪 范德勤 黄世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采用功能性聚硅氧烷 (PMS)、醋酸乙烯酯 (VAc)及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进行乳液聚合 ,得到了PMS -VAc共聚乳液胶粘剂。讨论了PMS用量对聚合反应转化率、乳液流变性、冻融稳定性及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共聚物乳液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
关键词 聚硅氧烷-醋酸乙烯酯 共聚乳液 研究 功能性 乳液共聚 胶粘剂
下载PDF
乙炔法合成乙酸乙烯中乙酸锌/活性炭催化剂生产中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子政 杨林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乙酸乙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单体,我国当前乙酸乙烯生产装置共13套,总生产能力在4.36×105t/a以上。这13套生产装置中除两套装置为乙烯路线外,其余11套为乙炔路线。乙炔法的生产能力近(2.8~3.0)×... 乙酸乙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单体,我国当前乙酸乙烯生产装置共13套,总生产能力在4.36×105t/a以上。这13套生产装置中除两套装置为乙烯路线外,其余11套为乙炔路线。乙炔法的生产能力近(2.8~3.0)×105t/a,其中沸腾床乙炔路线有10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烯 乙炔 催化剂 乙酸锌 活性炭
下载PDF
辐照法制备PVAc/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6
4
作者 丁运生 张志成 +1 位作者 刘亚军 史铁钧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4-508,共5页
蒙脱土有机化后 ,片层结构间距离增大 ,对有机物的亲和性有所增强 .采用VAc单体渗入有机化蒙脱土层间 .经γ 射线辐照引发原位插层聚合 ,使蒙脱土片层结构发生剥离 ,形成无机 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并用X衍射、红外光谱。
关键词 辐照 制备 PVAC 纳米复合材料 表征 插层聚合 γ-射线 聚醋酸乙烯酯 蒙脱土
下载PDF
PHMS/VAc/NMA复合乳液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鲁琴 黄世强 《有机硅材料》 CAS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用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PHMS)与醋酸乙烯酯 (VAc)、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共聚 ,合成出稳定的PHMS/VAc/NMA复合乳液 ,详细研究了该聚合体系的动力学特征 ,讨论了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对聚合速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 用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PHMS)与醋酸乙烯酯 (VAc)、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共聚 ,合成出稳定的PHMS/VAc/NMA复合乳液 ,详细研究了该聚合体系的动力学特征 ,讨论了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对聚合速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单体连续滴加法 ,乳液聚合速率平缓 ,转化率较高 ;随着PHMS用量的增加 ,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降低 ,随着反应温度、NMA用量、过硫酸铵用量的增加 ,乳液聚合速率和单体转化率都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MS/VAc/NMA复合乳液 动力学 研究 醋酸乙烯酯 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下载PDF
含氢聚硅氧烷/醋酸乙烯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三元共聚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争光 李盛彪 +3 位作者 朱杰 罗诚浩 暴峰 黄世强 《有机硅材料》 CAS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采用含氢聚硅氧烷 (PHMS)、醋酸乙烯酯 (VAc)及N -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进行三元乳液共聚反应 ,得到了PHMS/VAc/NMA共聚乳液。讨论了PHMS用量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稳定性、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PHMS用量的增加 ,单体转化率下降 ,... 采用含氢聚硅氧烷 (PHMS)、醋酸乙烯酯 (VAc)及N -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进行三元乳液共聚反应 ,得到了PHMS/VAc/NMA共聚乳液。讨论了PHMS用量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稳定性、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PHMS用量的增加 ,单体转化率下降 ,体系粘度增加 ,机械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增加 ,电解质稳定性下降 ;该共聚物乳液为假塑性流体 ,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机械稳定性和耐冻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聚硅氧烷 醋酸乙烯酯 N-羟甲基丙烯酰胺 共聚乳液
下载PDF
木薯淀粉/VAc接枝共聚塑料薄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华 汪志芬 +1 位作者 全正武 符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7,共3页
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木薯淀粉/VAc接枝共聚塑料薄膜,研究了增塑剂PVA用量、交联剂种类及用量、交联时间、交联温度及原料配比等对淀粉/VAc接枝共聚降解塑料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先接枝共聚、后增塑交联的薄膜制备工艺... 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木薯淀粉/VAc接枝共聚塑料薄膜,研究了增塑剂PVA用量、交联剂种类及用量、交联时间、交联温度及原料配比等对淀粉/VAc接枝共聚降解塑料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先接枝共聚、后增塑交联的薄膜制备工艺过程,改变了淀粉原有形态结构,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获得了优良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VAC 薄膜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两种不同引发体系在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华 汪志芬 符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8,共4页
研究了以硝酸铈铵、Fe2+-H2O2为引发体系引发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对一些反应条件如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进行了考察,并比较分别以硝酸铈铵、Fe2+-H2O2为引发体系引发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 研究了以硝酸铈铵、Fe2+-H2O2为引发体系引发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对一些反应条件如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进行了考察,并比较分别以硝酸铈铵、Fe2+-H2O2为引发体系引发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的反应,结果表明用Fe2+-H2O2为引发体系的引发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醋酸乙烯酯 接枝共聚 硝酸铈铵 Fe^2+-H2O2
下载PDF
以Fe^(2+)-H_2O_2氧化还原体系引发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华 李超 符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研究了以Fe2+-H2O2为引发剂的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并对重要的反应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单体与淀粉的质量配比为1.0~2.0,引发剂浓度为1.0 mmol/L,H2O2与Fe2+的摩尔比为2,反应温度为40°C,反应时间为3 h,采用F... 研究了以Fe2+-H2O2为引发剂的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并对重要的反应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单体与淀粉的质量配比为1.0~2.0,引发剂浓度为1.0 mmol/L,H2O2与Fe2+的摩尔比为2,反应温度为40°C,反应时间为3 h,采用Fe2+→单体→H2O2的加料顺序时,可以得到较高的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分别为86.47%、55.30%及31.98%,并探讨Fe2+-H2O2的引发机理。通过Srectrum One红外光谱及电镜对接枝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醋酸乙烯酯 接枝共聚 Fe^2+-H2O2
下载PDF
PHMS/VAc/NMA复合乳液流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艳萍 鲁琴 《有机硅材料》 CAS 2005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了聚甲基氢硅氧烷(PHMS)/醋酸乙烯酯(VAc)/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复合乳液,研究了反应温度、PHMS用量、NMA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该乳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MS/VAc/NMA复合乳液的粘度与PHMS用量、NMA...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了聚甲基氢硅氧烷(PHMS)/醋酸乙烯酯(VAc)/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复合乳液,研究了反应温度、PHMS用量、NMA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该乳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MS/VAc/NMA复合乳液的粘度与PHMS用量、NMA用量呈正比关系,与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呈反比关系;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即该乳液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乳液 醋酸乙烯酯 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下载PDF
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热熔胶粘剂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介生 林松柏 林惠蓉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采用聚乙烯与己烯-醋酸乙烯醋共聚物共混,用正交设计研究二者聚合物的比例及添加剂松香和石腊等因素对粘接性能的影响,获得一种对金属及塑料等粘接力强的热熔胶粘剂的最佳配方。
关键词 热熔胶 聚乙烯 醋酸乙烯酯
下载PDF
AN-VAc-MAS三元溶液连续共聚的研究
12
作者 严国良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29,共3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异丙醇(IPA)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制得丙烯腈(AN)/醋酸乙烯酯(VAc)/甲基丙烯磺酸钠(MAS)三元共聚物。结果表明:当AN:VAc质量比为88:12,MAS,AIBN,IPA质量分数(相对于单体总质量)分别为0.43...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异丙醇(IPA)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制得丙烯腈(AN)/醋酸乙烯酯(VAc)/甲基丙烯磺酸钠(MAS)三元共聚物。结果表明:当AN:VAc质量比为88:12,MAS,AIBN,IPA质量分数(相对于单体总质量)分别为0.43%,1%,2%,聚合温度78℃条件下,可获得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76×104的AN-VAc-MAS三元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丙烯腈 醋酸乙烯酯 甲基丙烯磺酸钠 聚合反应
下载PDF
车间空气中醋酸乙烯酯监测方法的研究
13
作者 夏玄颖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本文主要探讨用气相色谱测定车间空气中醋酸乙烯酯的方法。该法利用岛津GC - 14B型气相色谱仪 ,采用注射器采样后直接进样 ,PEG - 6 0 0 0作固定相 ,氮气作载气 ,FID检测器 ,对现场空气中的醋酸乙烯酯进行测定 ,并用纯物进行标准曲线的... 本文主要探讨用气相色谱测定车间空气中醋酸乙烯酯的方法。该法利用岛津GC - 14B型气相色谱仪 ,采用注射器采样后直接进样 ,PEG - 6 0 0 0作固定相 ,氮气作载气 ,FID检测器 ,对现场空气中的醋酸乙烯酯进行测定 ,并用纯物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 ,进而用外标法计算出其含量。该方法简便、实用、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可用于车间空气中醋酸乙烯酯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空气 醋酸乙烯酯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仪
原文传递
复合型原油降凝降粘剂EMS的研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付生 王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由EVA、MVA和表面活性剂复配成功了一种复合型降凝降粘剂EMS,它对大庆、江汉和冀东石蜡基原油均有良好的降凝和降粘作用,对冀东沥青基稠油有一定降粘作用。本文报导了EMS的研制和室内性能测定结果。
关键词 降凝剂 配方 原油 降粘 油气集输
下载PDF
EVA的技术进展及开发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曾正荣 司徒洁 区毅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9-23,共5页
叙述了国内外EVA生产的状况及其应用发展,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家的EVA产品及其应用、EVA生产技术的改进,建议国内增加开发EVA树脂及其产品。
关键词 乙烯 醋酸乙烯酯 技术进展
下载PDF
膨胀型双环笼状磷酸酯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昕 欧育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0-654,共5页
以自行合成的两种双环笼状磷酸酯 Trimer和 PEPA为基的膨胀型阻燃剂阻燃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测定了阻燃 EVA的 L OI和 U L- 94阻燃性能 ,并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测试了其释热速率 (HRR)、总释热量 (THR)、质量损失速率 (ML R)... 以自行合成的两种双环笼状磷酸酯 Trimer和 PEPA为基的膨胀型阻燃剂阻燃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测定了阻燃 EVA的 L OI和 U L- 94阻燃性能 ,并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测试了其释热速率 (HRR)、总释热量 (THR)、质量损失速率 (ML R)、生烟量 (TSP)及有毒气体释放量等多种阻燃参数 .阻燃 EVA与纯 EVA相比 ,HRR,THR及 ML R分别降低 5 0 %~ 70 %,30 %~ 40 %及 5 0 %,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此外 ,燃烧时生成均匀而致密的闭孔结构炭层 ,孔径大约在 5~ 30 μm之间 ,孔壁为 6~ 9μm.燃烧残炭呈片层结构且燃烧过程中有类石墨结构炭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笼状磷酸酯 膨胀型阻燃剂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阻燃性能 释热速率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塑料制品中甲酰胺残留量 被引量:20
17
作者 肖道清 马明 +1 位作者 关荣发 曹国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塑料制品中甲酰胺的残留量。加速溶剂萃取条件: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在160℃下循环萃取3次,每次6min。用Agilent J&W 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氮磷检测器检测。甲酰胺的质量...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塑料制品中甲酰胺的残留量。加速溶剂萃取条件: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在160℃下循环萃取3次,每次6min。用Agilent J&W 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氮磷检测器检测。甲酰胺的质量浓度在0.20~10.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8mg·kg-1。加标回收率在85.2%~91.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4.5%~7.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甲酰胺 乙烯-乙酸乙烯 加速溶剂萃取
下载PDF
导电碳黑填充EVA半导电电极对聚乙烯中空间电荷注入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冶文 牛奋英 +3 位作者 安振连 郑飞虎 马朋 雷清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04-1909,共6页
为探索导电碳黑填充EVA半导电电极对聚乙烯中空间电荷注入的影响,分别将碳黑以3种不同的比例填充到EVA中作为聚乙烯的电极,碳黑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7%,32%和34%。高压下,采用压力波法研究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注入情况,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定... 为探索导电碳黑填充EVA半导电电极对聚乙烯中空间电荷注入的影响,分别将碳黑以3种不同的比例填充到EVA中作为聚乙烯的电极,碳黑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7%,32%和34%。高压下,采用压力波法研究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注入情况,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聚乙烯样品中空间电荷的注入量随着电极中碳黑填充率的增大,空间电荷的注入量反而减小。这与理论预测相符,电极中碳黑的填充率越大,与聚合物接触的界面处碳黑颗粒的排列就越密集,颗粒表面最高场强就越低,且表面局部高场区在平均场强的延伸范围就越小,从而就减少了空间电荷的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电电极 空间电荷 碳黑 低密度聚乙烯(LDPE)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局部电场 填充率
下载PDF
交联无卤阻燃LLDPE/EVA电缆料的研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应启广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以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基体树脂,ATH(氢氧化铝)、MH(氢氧化镁)为主阻燃剂,有机硅为阻燃增效剂,EVA-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高分子相容剂,DC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无... 以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基体树脂,ATH(氢氧化铝)、MH(氢氧化镁)为主阻燃剂,有机硅为阻燃增效剂,EVA-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高分子相容剂,DC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无卤阻燃LLDPE/EVA电缆料。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时有机硅能促进玻璃态无机炭化层隔氧膜的形成,有效地提高共混物的氧指数。以EVA-g-MAH作为共混体系的相容剂能够改善交联无卤阻燃LLDPE/EVA电缆料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 无卤阻燃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电缆
下载PDF
EVA共聚物的生产工艺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邹丹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9期99-100,104,共3页
主要介绍了EVA共聚物的产品特性;按照VA含量不同,分为EVA树脂(VA含量小于40%)、EVA弹性体(VA含量为40%-70%)及EVA乳液(VA含量为70%-95%)三大类,并分别介绍了其用途和生产工艺。同时,简述了国内外乙烯-醋酸乙烯的生产现状和消费情况。
关键词 EVA 性能 生产工艺 应用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