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翻译策略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曾祥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3-77,共5页
翻译活动中译者在归化还是异化翻译策略之间的能动选择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以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对象、文本功能及类型和出版者因素四个方面可以建构出分析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基本框架,... 翻译活动中译者在归化还是异化翻译策略之间的能动选择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以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对象、文本功能及类型和出版者因素四个方面可以建构出分析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基本框架,得出译者应该采取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摘要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 归化 异化 翻译目的 译文读者对象 文本功能及类型 出版者
下载PDF
翻译的斡旋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因素 被引量:9
2
作者 崔永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翻译是一个译者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斡旋过程 ,是一个译者进行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可包括翻译的目的 ,对原文社会意义的认识 ,对翻译性质本身的认识及对译文读者接受能力的考虑等。了解这些因素可加深对翻译性... 翻译是一个译者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斡旋过程 ,是一个译者进行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可包括翻译的目的 ,对原文社会意义的认识 ,对翻译性质本身的认识及对译文读者接受能力的考虑等。了解这些因素可加深对翻译性质的理解 ,促进翻译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斡旋过程 翻译目的 原文的社会意义 翻译的性质 读者接受能力
下载PDF
武术的语体特征与翻译——目的论视角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应喜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武术文本具有武哲交融、语义模糊、文学色彩浓和标准化水平低等多重语体特征,给翻译造成巨大的障碍,加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标准,武术翻译中一词多译、死译硬译、望文生义等现象较为普遍。鉴于此,作者认为翻译武术文本前应该首先确... 武术文本具有武哲交融、语义模糊、文学色彩浓和标准化水平低等多重语体特征,给翻译造成巨大的障碍,加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标准,武术翻译中一词多译、死译硬译、望文生义等现象较为普遍。鉴于此,作者认为翻译武术文本前应该首先确定译本的主要目的是传播技击技巧,还是要再现武术中蕴涵的文化信息。然后再根据译文的交际目的选择"工具性翻译"或"文献性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本 语体特征 翻译目的 翻译模式
下载PDF
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对比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敏虹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2-55,共4页
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红楼梦》的两种译本(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大卫.霍克斯的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对原著中文化信息的翻译,两种译本的译者由于翻译目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用了不... 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红楼梦》的两种译本(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大卫.霍克斯的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对原著中文化信息的翻译,两种译本的译者由于翻译目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杨宪益译本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忠实于原文,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而大卫.霍克斯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入语的特色和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 文化信息 异化 归化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制约因素及译者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乔幪 周玉忠 王全瑞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7-58,63,共3页
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语言层面上对比两个文本的传统做法并不能揭示这一复杂过程。本文提出 ,应该分析制约文学翻译的意识形态和文学传统方面的因素 ,以及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对翻译目的、译入语文化的地位和读者审美期待的定... 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语言层面上对比两个文本的传统做法并不能揭示这一复杂过程。本文提出 ,应该分析制约文学翻译的意识形态和文学传统方面的因素 ,以及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对翻译目的、译入语文化的地位和读者审美期待的定位。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译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 文化研究 审美 读者需求
下载PDF
许渊冲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青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对许渊冲先生中西文化交流的实践研究讨论了许先生文学翻译的目的、主张和标准。他翻译的目的是把一个国家的美转化为另一个国家的美,他翻译的主张是发挥译语优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目的 翻译标准 优势 再创造
下载PDF
从译者主体性看《红楼梦》中死亡委婉语的翻译 被引量:6
7
作者 胡君 贾文波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0-102,共3页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红楼梦》死亡委婉语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制约译者主体性的因素——文化取向及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红楼梦》 死亡委婉语 译者主体性 文化取向 翻译目的
下载PDF
浅析《红楼梦》诗词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意识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9-101,共3页
译者的主体意识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为此,以杨译及霍译《红楼梦》中诗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从译者主体... 译者的主体意识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为此,以杨译及霍译《红楼梦》中诗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从译者主体意识发挥的主客观方面表现出发,可看出译者的主体性必然地体现和贯穿于翻译过程中,而译者的翻译目的、文化取向则影响和决定了译者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红楼梦》诗词 主体意识 翻译目的 文化取向
下载PDF
谈旅游外宣文本中闽南特色文化词语英译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才英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0-32,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世界文化趋于全球化,但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马可.波罗笔下"东方第一大港"这一辉煌历史,再加上泉州现有的经济实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闽南独特的文化民俗,都吸引着越来越...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世界文化趋于全球化,但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马可.波罗笔下"东方第一大港"这一辉煌历史,再加上泉州现有的经济实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闽南独特的文化民俗,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泉旅游观光。根据归化与异化的翻译原则,旅游外宣文本中闽南特色文化词语英译时既要考虑翻译的交际效果,也要注意适时、适当地推广闽南特色文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翻译时要做到归化与异化的动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 旅游文本 翻译方法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词牌名英译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洁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4期167-173,203,共8页
对英语文化圈读者而言,“词”是“彼有我无”的文体。词牌名因较强的异质性给翻译工作带来难度,在英译中易产生谬误。这些谬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源语典故考证之失;词汇差异阐释之失;翻译目的过度介入。在与世界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 对英语文化圈读者而言,“词”是“彼有我无”的文体。词牌名因较强的异质性给翻译工作带来难度,在英译中易产生谬误。这些谬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源语典故考证之失;词汇差异阐释之失;翻译目的过度介入。在与世界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我们需要以翻译的方式逐步将词学在异质文化圈推广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词学 词牌名 典故 翻译目的
下载PDF
中餐菜谱的翻译原则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洁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9-61,共3页
在中外交流中,中华饮食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各国餐饮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中文菜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笔者从中餐菜名入手,结合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中餐菜谱英语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和应遵循的求实、简洁、音译和增补等基... 在中外交流中,中华饮食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各国餐饮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中文菜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笔者从中餐菜名入手,结合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中餐菜谱英语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和应遵循的求实、简洁、音译和增补等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菜肴 翻译目的 英译原则
下载PDF
从目的论角度谈汉语电影片名的英译 被引量:4
12
作者 陶丹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采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汉语电影片名英译的现状,并从目的论角度对此进行解读。译名频繁采用增补?删减?归纳和改译策略而很少使用直译策略,主要原因在于制片人追求商业利润的目的。本研究的启示是如果“叛逆”(如使用改译策... 采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汉语电影片名英译的现状,并从目的论角度对此进行解读。译名频繁采用增补?删减?归纳和改译策略而很少使用直译策略,主要原因在于制片人追求商业利润的目的。本研究的启示是如果“叛逆”(如使用改译策略)能更好地实现译名的预期目的,“忠实”应当让位于“叛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片名 翻译目的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汉学家闵福德的翻译策略探赜——基于《鹿鼎记》英译本的个案考察
13
作者 徐赛颖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闵福德披荆斩棘,耗时十年有余,终完成金庸小说《鹿鼎记》的英译并出版。研究发现,闵福德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他之所以选择最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学——《鹿鼎记》加以译介,是为了能给西方读者呈现“最好的中国”。在翻译过程中,他... 闵福德披荆斩棘,耗时十年有余,终完成金庸小说《鹿鼎记》的英译并出版。研究发现,闵福德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他之所以选择最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学——《鹿鼎记》加以译介,是为了能给西方读者呈现“最好的中国”。在翻译过程中,他秉持文化传递和读者关怀的立场,通过改编文本结构、解构章回标题、直译武功招式、建构副文本等多样化翻译策略,成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实现了《鹿鼎记》的顺利“西游”,为中国武侠文学“走出去”并“走进去”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福德 中国武侠文学 《鹿鼎记》 翻译目的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关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林语堂英译《桃花源记》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鸽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已经逐渐引起了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林译《桃花源记》在翻译中进行"创造性叛逆"是由其独特的翻译观和翻译目的决定的。
关键词 林语堂 翻译 创造性叛逆 翻译目的
下载PDF
清末翻译语言的伦理抉择 被引量:3
15
作者 涂兵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26-129,共4页
清末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也是重要的翻译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译者为实现政治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以及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而进行翻译。译者各自的预期社会功能决定了译者的翻译行为尤其是在翻译语言上表现了... 清末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也是重要的翻译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译者为实现政治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以及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而进行翻译。译者各自的预期社会功能决定了译者的翻译行为尤其是在翻译语言上表现了艰难的伦理抉择。其翻译所用的语言既有古文、半文半白,也有纯用白话文,甚至还有韵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翻译目的 翻译功能 翻译语言 伦理抉择
下载PDF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卞建华 《德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3-38,共6页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翻译教学方面多有建树。本文在总结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弗米尔、诺德对翻译教学相关论述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翻译教学现状、不足以及该派理论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翻译教学 翻译目的 翻译类型 翻译标准
下载PDF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角度看中餐菜名的翻译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群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根据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观点,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一些中餐馆翻译菜名的目的主要是告知顾客菜肴的基本信息,因此,翻译时多采用异化法,用"食材+制作方法"的模式直译或意译出菜肴的名称。而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 根据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观点,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一些中餐馆翻译菜名的目的主要是告知顾客菜肴的基本信息,因此,翻译时多采用异化法,用"食材+制作方法"的模式直译或意译出菜肴的名称。而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菜名的翻译也应注意保留文化因素,借助菜肴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这样,就需要多采用归化法。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根据需要运用"直译+释译"的方法来翻译中餐菜名;而菜名中一些简单的元素概念可以用音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目的论 目的 中餐菜名 翻译方法
下载PDF
《诗经》西译的演进与分期 被引量:3
18
作者 左岩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79-84,共6页
按照译本的翻译形态,《诗经》向西方翻译的演进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17至18世纪末)、确立阶段(19世纪)、转型阶段(20世纪初至80年代)、逆译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均形成了... 按照译本的翻译形态,《诗经》向西方翻译的演进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17至18世纪末)、确立阶段(19世纪)、转型阶段(20世纪初至80年代)、逆译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均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呈现出继往开来的发展脉络与分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海外汉学 译者身份 翻译目的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从译者的目的看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扬 胥瑾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1X期182-184,共3页
费米尔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行为。译者的目的不同,采用的翻译策略必然不同。文章以目的论中译者目的为基础,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策略,从... 费米尔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行为。译者的目的不同,采用的翻译策略必然不同。文章以目的论中译者目的为基础,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策略,从而说明,在佛经翻译不同时期,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随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米尔 翻译目的论 译者目的 翻译策略 古代佛经翻译
下载PDF
论文摘要翻译的编辑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亚亚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6期63-66,共4页
论文摘要翻译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要求,也是期刊编辑对投稿作者的要求。然而,在摘要翻译的过程中,因为翻译主体的多元化,翻译标准难以统一。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作者、译者、编辑和读者在摘要翻译过程中各自不同的目的在编辑身上实现... 论文摘要翻译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要求,也是期刊编辑对投稿作者的要求。然而,在摘要翻译的过程中,因为翻译主体的多元化,翻译标准难以统一。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作者、译者、编辑和读者在摘要翻译过程中各自不同的目的在编辑身上实现了视域融合。摘要翻译应该从编辑的视角出发,将编辑目的作为论文摘要翻译行为的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满足期刊编辑对英文摘要的独立性、国际性、专业性、流畅性和规范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摘要 翻译 编辑视角 翻译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