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守妇女”的生存困境及其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邱秀珍 肖芳艳 刘行一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我国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留守家庭”问题,剩下只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他们守住寂寞的农村。其中“留守妇女”是职业教育巨大的潜在市场。本文从如何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职业技...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我国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留守家庭”问题,剩下只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他们守住寂寞的农村。其中“留守妇女”是职业教育巨大的潜在市场。本文从如何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出发,使留守妇女能自立、自强。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从而真正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创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妇女 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培训 留守家庭 农村
下载PDF
二度母亲: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老年妇女抚育角色的变化——以湖北省浠水县L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孔海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0-66,共7页
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父母纷纷去城市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交给祖父母抚育。通过对湖北省浠水县L村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年妇女抚育角色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带来了农村家庭结构及家庭关系的转变:祖辈... 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父母纷纷去城市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交给祖父母抚育。通过对湖北省浠水县L村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年妇女抚育角色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带来了农村家庭结构及家庭关系的转变:祖辈与孙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家庭三角"和"跨代的拟核心家庭";祖孙两代关系密切;婆媳关系也有所改善。农村留守老年妇女"二度母亲"角色的再承担,虽然使年轻父母能安心顺利外出务工,但对儿童的养育有消极影响,对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度母亲 留守老年妇女 隔代抚养 抚育角色 家庭结构
下载PDF
农村留守妇女现象与问题的社会性别差距分析
3
作者 刘黎红 李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社会性别差距是社会性别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任何领域内,在参与程度与参与机会、权利、能力、影响力以及工资报酬、福利等方面,都存在着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距。运用此概念分析农村妇女留守现象与问题发现:家庭中的性别分工固化... 社会性别差距是社会性别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任何领域内,在参与程度与参与机会、权利、能力、影响力以及工资报酬、福利等方面,都存在着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距。运用此概念分析农村妇女留守现象与问题发现:家庭中的性别分工固化和社会性别差距是农村留守妇女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其内在生成机制为留守妇女自我牺牲、男性利益优先固化、女性排斥"外领域"。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一些伴生问题,如自我意识较弱、家庭与社会地位低、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政治参与率低,既表现出了明显的社会性别差距,其形成原因也与社会性别差距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差距
下载PDF
丈夫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影响分析 被引量:82
4
作者 吴惠芳 叶敬忠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微观社会学研究视角,可分析农村男性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的心理影响及其原因。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有较大的生活压力感;两地分居的婚姻状态也导致她们处于性压抑状态,且具有强烈的孤单感;她们的不良情绪如烦躁、压抑等... 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微观社会学研究视角,可分析农村男性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的心理影响及其原因。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有较大的生活压力感;两地分居的婚姻状态也导致她们处于性压抑状态,且具有强烈的孤单感;她们的不良情绪如烦躁、压抑等在丈夫外出务工后明显加剧;不安全生活事件、性骚扰以及对丈夫的担心导致她们的安全感很低。这种丈夫流动、妻子留守的家庭策略使得农村婚姻和家庭的情感满足功能大大削弱。为了缓解留守妇女承受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外务工的丈夫应尽量为妻子提供情感支持和慰藉;农村社区应组织留守妇女互助小组,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留守妇女 心理影响
下载PDF
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综述 被引量:72
5
作者 吴惠芳 饶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8-23,共6页
文章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综述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农村妇女留守原因、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留守妇女的婚姻关系与心理状况、家庭决策与性别关系、子女教育、社会网络与自我发展几个方面。文章认... 文章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综述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农村妇女留守原因、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留守妇女的婚姻关系与心理状况、家庭决策与性别关系、子女教育、社会网络与自我发展几个方面。文章认为,目前的留守妇女研究存在界定模糊、理论构建不足、缺少对留守妇女多元性关注等问题,而且忽略了她们生活中重要的相关利益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妇女 劳动力流动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留守妇女的新特点与突出问题 被引量:38
6
作者 汪淳玉 叶敬忠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5,55,共10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留守妇女 新特点 突出问题
原文传递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 被引量:38
7
作者 顾红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实施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保健。方法对河南省南阳200名农村留守妇女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农村...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实施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保健。方法对河南省南阳200名农村留守妇女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妇女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16.40,21.22,33.25,12.30,9.32,11.91,21.41,8.81,31.14,5.30,6.67;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总分(r=-0.316,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而且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许传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文章采用西部地区24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项研究发现,虽然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不及非留守妇女,但高稳定性仍然是两类妇女婚姻的共同特征。分析表明,"留守"将通过扩大夫... 文章采用西部地区24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项研究发现,虽然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不及非留守妇女,但高稳定性仍然是两类妇女婚姻的共同特征。分析表明,"留守"将通过扩大夫妻之间的人格特质差异,促进农村妇女婚育观念的现代化,增加其精神压力,降低其婚姻关系和性生活满意度,进而对婚姻稳定产生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 留守妇女 婚姻稳定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村留守妇女的抑郁症状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被引量:23
9
作者 钟斌 姚树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妇女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使用人口学资料调查、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感知压力量表对987名农村留守妇女、984名对照妇女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妇女的负性情绪、...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妇女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使用人口学资料调查、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感知压力量表对987名农村留守妇女、984名对照妇女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妇女的负性情绪、正性情绪、躯体症状因子分及抑郁症状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妇女(P<0.001)。②留守妇女与对照妇女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包括是否留守、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婚姻安全感、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结论:留守妇女表现出较高的抑郁症状,并与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婚姻安全感、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妇女 抑郁症 横断面调查
原文传递
留守妇女现象与农村社会性别关系的变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惠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04-111,共8页
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家乡的现象使得农村社会性别分工第一次脱离了地域限制,并由性别分工变化引起性别关系变化。以性别主义和家庭策略理论为分析视角,讨论"男工女耕"引起的农村社会性别关系变化,可以发现,在性别资源占有... 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家乡的现象使得农村社会性别分工第一次脱离了地域限制,并由性别分工变化引起性别关系变化。以性别主义和家庭策略理论为分析视角,讨论"男工女耕"引起的农村社会性别关系变化,可以发现,在性别资源占有不平等基础上产生的丈夫流动、妻子留守的家庭策略,因地域割裂、妇女行动自主性、夫妻双方的主观评价等原因促进了妇女家庭决策权的提高,农村性别关系趋于平等,并且在日益撼动我国农村传统的性别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妇女 性别关系 家庭策略
下载PDF
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被引量:20
11
作者 钟斌 姚树桥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浏阳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人口学资料调查、SF-36健康调查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感知压力量表对987名农村留守妇女、984名对照妇女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浏阳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人口学资料调查、SF-36健康调查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感知压力量表对987名农村留守妇女、984名对照妇女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妇女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及生理、心理健康综合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妇女(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妇女生理健康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是否留守、年龄、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农村妇女心理健康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是否留守、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结论:留守妇女的生活质量较非留守妇女差,是否留守、年龄、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为其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妇女 生活质量 横断面调查
原文传递
农业女性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农村性别关系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四川及山西三省的村庄实地调研 被引量:19
12
作者 梁栋 吴惠芳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7,共13页
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数据调查和微观个案透视,本研究认为农业女性化是劳动力流动背景下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农业女性化遵循着家庭集体主义理性决策的路径,在性别劳动分工中,家庭再生产任务在女性劳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先序,农业生产实... 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数据调查和微观个案透视,本研究认为农业女性化是劳动力流动背景下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农业女性化遵循着家庭集体主义理性决策的路径,在性别劳动分工中,家庭再生产任务在女性劳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先序,农业生产实际上是其承担家庭再生产责任时的一种顺势行为,代际抚养与陪读现象也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在传统性别文化和家庭观念、村庄舆论的共同作用下,留守务农往往是农村妇女基于现实的自主选择,并成为农业女性化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女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决策权,夫妻异地的性别分工由于共同支持家庭的正常运转而成为维系农村婚姻关系的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留守妇女 动力机制 性别关系
原文传递
农村留守妇女的村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以16省660村的留守妇女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吕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8,共6页
在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留守妇女群体,她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然而,关于留守妇女在村庄中的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却非常少见。本文利用16个省份2414名留守妇女... 在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留守妇女群体,她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然而,关于留守妇女在村庄中的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却非常少见。本文利用16个省份2414名留守妇女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对留守妇女在村庄中的政治参与现状以及个体、家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留守妇女的整体政治参与率较低,相较于丈夫外出务工前虽略有提高,但变化不显著;留守妇女所拥有的闲暇时间、健康状况、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等都会对其政治参与产生影响。为了提高留守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一要扩大留守妇女的参与范围,参与治理与参与选举两者并重,二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三要重视留守妇女互助组织的能力培育作用和合作生产公共产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妇女 政治参与 社会组织 农村公共产品
下载PDF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身份认同与组织化发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6,共8页
关注留守妇女组织化这一新的发展路径,分析其结社的制度环境及推进路径。结合对全国4个省份709份问卷的调研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组织化程度较低,留守妇女个人的结社行为仍受制于父权观念、政府依赖心理及留守身份认同感缺失... 关注留守妇女组织化这一新的发展路径,分析其结社的制度环境及推进路径。结合对全国4个省份709份问卷的调研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组织化程度较低,留守妇女个人的结社行为仍受制于父权观念、政府依赖心理及留守身份认同感缺失等非正式制度和社团双重管理改革时滞、现有妇女组织示范效应较差及民间传统组织挤占发展空间等正式制度层面的双重制约;推进农村留守妇女结社需要依靠正式制度的强力推进和非正式制度的渐进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组织化 结社 制度环境 生存困境 身份认同感
下载PDF
留守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公共参与及其影响——来自苏、鄂、甘地区的一项研究报告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亦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移,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妇女群体。目前,她们不但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也是参与村民自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人们始料不及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移,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妇女群体。目前,她们不但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也是参与村民自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人们始料不及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表现出了以往农村妇女从来没有过的主体性和重要作用。本文以苏、鄂、甘地区的实证研究资料为依据,探讨了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在公共生活参与等方面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影响,进而引发促进农村留守妇女积极发展的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留守妇女 村民自治 公共参与
下载PDF
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述评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余益兵 方明 +1 位作者 王莉 王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13,共5页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农村家中的已婚妇女。以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社会发展为主线,对以往研究的相关结果进行系统回顾,并指出已有研究的"弱势群体"假设和"男性主义"视角所带来的不足。未来研究,要...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农村家中的已婚妇女。以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社会发展为主线,对以往研究的相关结果进行系统回顾,并指出已有研究的"弱势群体"假设和"男性主义"视角所带来的不足。未来研究,要在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和"流动—留守"联结的框架下,考察既有家庭功能连续性暂时中断的条件下,不同类型留守妇女发展的历时轨迹,挖掘家庭生态系统的弹性机制,以期为留守妇女发展的家庭干预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心理-社会发展 弹性机制 干预
下载PDF
“被围困”:返乡青年的创业困境及其原因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怡琳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少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年选择返乡开设工厂。返乡青年正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基于对山东、河南七个乡镇返乡青年的研究发现,返乡创业是青年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基于回归家庭与维持生计相结合的微...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少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年选择返乡开设工厂。返乡青年正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基于对山东、河南七个乡镇返乡青年的研究发现,返乡创业是青年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基于回归家庭与维持生计相结合的微观主体动因作出的选择。但他们的经营实践面临双重困境,具体表现为乡村工人的强流动性特征限制工厂发展,青年自身能动性有限使其难以从困境中突围。以政治经济学四大关键问题为突破口探究困境成因,乡村工人具有“退出成本低”的结构性力量,对其控制力弱是青年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深层原因则在于转移产业与乡村的结构性矛盾。政府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引导返乡青年摆脱困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创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青年 乡村工厂 留守妇女 经营困境
下载PDF
村庄虚空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多元角色分析——基于河南范庄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梁振华 齐顾波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留守妇女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劳动力流动不完全引起夫妻两地分居而产生的特殊人口现象。本文基于河南范庄近七年来的村庄变迁和村民访谈资料,就村庄虚空化背景下的留守妇女多元角色进行了细致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在丈夫缺席的情况下... 留守妇女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劳动力流动不完全引起夫妻两地分居而产生的特殊人口现象。本文基于河南范庄近七年来的村庄变迁和村民访谈资料,就村庄虚空化背景下的留守妇女多元角色进行了细致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在丈夫缺席的情况下,家庭内部分工从传统的"男耕女织"转变为"男工女守"、"男工女耕",留守妇女独自在家承担农业生产者、子女抚养者、老人赡养者、人情维系者、社区事务参与者等多元角色。这仍然可以归于传统"三重"角色的范畴,而且,这些角色在促进留守妇女对家庭和村庄贡献的同时,却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在家庭、村庄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留守妇女 多元角色 村庄发展
下载PDF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构成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牛芳 康翠云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33-44,共12页
留守妇女是具有多元性的群体。当前在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研究中,对"民族"这一重要的人口学特征缺少特殊关注,对汉族留守妇女的研究较多,对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的研究很少。本文在对西北五省(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作实证调查的... 留守妇女是具有多元性的群体。当前在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研究中,对"民族"这一重要的人口学特征缺少特殊关注,对汉族留守妇女的研究较多,对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的研究很少。本文在对西北五省(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作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及其特征。研究发现: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的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社会交往性支持网络都主要是由家人、邻居和亲戚朋友提供的非正式社会支持构成,来自政府、村委会、妇联等的正式社会支持严重不足。在外务工的丈夫依然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最重要的情感性支持来源,邻居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的工具性支持和社会交往性支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婆家"和"娘家"在对少数民族留守妇女提供社会支持网络中作用的大小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留守妇女 社会支持网络 特征
原文传递
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再造与路径创新--以“赣南新妇女”运动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崔盼盼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当前中西部农村的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严重阻碍了乡村社会发展的步伐。基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江西省赣州市的“新妇女”运动开创了以家庭为组织载体的乡村文化建设实践,在留守群体日益成为乡村社会主体的背景下,... 当前中西部农村的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严重阻碍了乡村社会发展的步伐。基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江西省赣州市的“新妇女”运动开创了以家庭为组织载体的乡村文化建设实践,在留守群体日益成为乡村社会主体的背景下,通过赋予留守妇女群体以合法的体制性身份,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化,再造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治理主体。在具体实践中,行政力量的外部引导、家庭事务的公共治理和村庄舆论的内部激活,可有效拓展村庄社会的自治实践,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新妇女”运动不仅实现了乡村社会的内部动员,还推动了村庄治理主体的内部供给,激活了村庄内部活力和村庄发展动力,提升了自治水平,为基层社会有效治理和乡村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建设 留守妇女动员 主体再造 再组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