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律赋论体 被引量:6
1
作者 邝健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4,共7页
律赋是唐代的新文体 ,其名大概出自唐五代之际。律赋的主要特征是声音 ,不仅指平仄 ,还深入讲四声病犯 ;另外 ,隔句对又要比限韵和对偶更能显示律赋的特色。认清了律赋的标准体式 ,则不难分辨律赋与其它赋体的区别。
关键词 律赋 骈赋 四声 平仄 体式
下载PDF
汉语“四声”之形成与佛经“转读”无关论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顺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关于汉语四声形成的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是由于"转读"佛经与古印度声明论之传入所致。通过对六朝时期"转读"材料的专门考察证明,"转读"不仅不是源自天竺之梵音,反而是僧人入晋后"适时"的结果,... 关于汉语四声形成的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是由于"转读"佛经与古印度声明论之传入所致。通过对六朝时期"转读"材料的专门考察证明,"转读"不仅不是源自天竺之梵音,反而是僧人入晋后"适时"的结果,加之"转读唱导"在佛界中地位低下,因此"转读"既没有、也不能对汉语四声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 转读 四声
下载PDF
论永明体的出现与音乐之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相洲 《中国诗歌研究》 2002年第1期117-145,325,共30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永明体的出现是诗与乐分离的产物,本文通过大量事实证明,永明体的出现正是诗与乐结合的产物。文章分七个问题,从理论和事实两个方面考察了永明体的产生与诗歌入乐的关系,指出:沈约等人提出的以“四声”、“八病”...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永明体的出现是诗与乐分离的产物,本文通过大量事实证明,永明体的出现正是诗与乐结合的产物。文章分七个问题,从理论和事实两个方面考察了永明体的产生与诗歌入乐的关系,指出:沈约等人提出的以“四声”、“八病”、“清浊”、“轻重”为主要内含的声律说,不仅仅出于方便诵读的考虑,也是出于方便入乐的考虑,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近体诗是适合入乐歌唱的最佳形式;永明声律说提出的巨大意义在于为那些不擅长音乐的人找到了一种便于合乐的作诗方法,即通过音韵的合理组合便可写出达到合乐要求的诗歌,从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永明体的创立与诗歌入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创立和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歌词的创作中完成的;那种认为永明体的创立只是为了追求“内在音乐”,以便诵读的说法很不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体 沈约 四声 八病 音乐
原文传递
沈约“声律论”再审视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50,共6页
 沈约是发明四声的重要奠基者,也是将"四声"引入诗歌理论的首创者。"用四声以制韵"是"永明体"诗歌的核心特征,其具体内容是指:一句之中,必须避免同声同韵的字重复使用,并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沈约是发明四声的重要奠基者,也是将"四声"引入诗歌理论的首创者。"用四声以制韵"是"永明体"诗歌的核心特征,其具体内容是指:一句之中,必须避免同声同韵的字重复使用,并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为标准达到字调的相间。"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不仅不是"病犯"而是"用四声以制韵"的"韵",它只有在并提时才具有意义。沈约没有提出过"八病"之说,"八病"是后人基于"八体"言论而产生的一种附会,而将"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归入"八病"则是附会之上的附会。沈约的《答陆厥书》等文章廓清了"四声"与"五音"的区别。他的"声律论"建立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过渡的桥梁,也导致了"拘声韵"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永明体 四声 八病
下载PDF
“永明声律论”百年研究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48-54,共7页
永明声律论的出现,实现了从自然声律向人为声律的转变,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它出现之时起,历代文士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新思潮及新的文学研究方法的涌入,对永明声律论的研究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 永明声律论的出现,实现了从自然声律向人为声律的转变,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它出现之时起,历代文士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新思潮及新的文学研究方法的涌入,对永明声律论的研究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综观20世纪对永明声律说的研究,在四声究竟肇始于何人、四声与五音之关系、四声八病产生的具体时间以及“八病”的具体内容等问题上,仍存在诸多的分歧,需要对其进行归纳梳理,以期明其源流,究其原因,推动未来的永明声律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声律论 四声 五音 八病
下载PDF
梁武帝“不知四声”辨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宝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65-69,共5页
梁武帝并非不知四声,而是主观上排抑四声。有关文献关于梁武帝不知四声的记载是不可靠的。梁武帝排抑四声,与沈约有关。萧、沈之间,既存在着音乐、文学上的观念差异和文坛宗主的地位之争,也存在着由政权更迭而带来的心理猜忌。永明声律... 梁武帝并非不知四声,而是主观上排抑四声。有关文献关于梁武帝不知四声的记载是不可靠的。梁武帝排抑四声,与沈约有关。萧、沈之间,既存在着音乐、文学上的观念差异和文坛宗主的地位之争,也存在着由政权更迭而带来的心理猜忌。永明声律论在梁初三十年左右之所以未能大行其道,与武帝排抑四声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 声律论 沈约 萧衍
下载PDF
宛敏灏《词学概论》字声之学探赜
7
作者 沈文凡 刘钦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宛敏灏先生是20世纪词坛的重要学者之一,其凝聚心力所撰成的《词学概论》历经数次出版,至今仍能为当代研究者们指点迷津。其中《字声在词里的运用》一章不仅涵盖了四声发展的始末,还对字声的具体用法及搭配作出经典阐释。宛先生的词学... 宛敏灏先生是20世纪词坛的重要学者之一,其凝聚心力所撰成的《词学概论》历经数次出版,至今仍能为当代研究者们指点迷津。其中《字声在词里的运用》一章不仅涵盖了四声发展的始末,还对字声的具体用法及搭配作出经典阐释。宛先生的词学研究析毫剖厘,鞭辟入里;从音与声的多重维度思考词与音乐的关系,以音乐性为线索,归纳总结出词的发展路径,同时为字声之学贡献了新的观点与论据,对“入派三声”的语音现象作出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将字声之学更为自然地融入到词学研究整体之中。全书从布局中见宏大开阔,从字声处察匠心巧思,是具有词学理论意义之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敏灏 字声 《词学概论》
下载PDF
浅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建平 张蕾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39-140,共2页
声乐艺术通过旋律和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涵,民族声乐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本文分析和了解了歌唱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做到字正,和咬字吐字不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咬字吐字 读字 语言 字正 四声
下载PDF
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音乐性的变迁 被引量:2
9
作者 沈亚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8-144,共7页
诗乐套语是诗歌和音乐的共同源头 ,但诗歌的材料——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两部分组成的 ,因而诗歌和音乐的分离具有必然性。乐府的“采诗”行为是诗乐分离的契机之一 ;对于“文气”的自觉和四声的归纳 ,使得语言发现了自身的节律 ,诗歌文... 诗乐套语是诗歌和音乐的共同源头 ,但诗歌的材料——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两部分组成的 ,因而诗歌和音乐的分离具有必然性。乐府的“采诗”行为是诗乐分离的契机之一 ;对于“文气”的自觉和四声的归纳 ,使得语言发现了自身的节律 ,诗歌文本脱离外在的曲调存在成为可能。对于永恒的追求 ,进一步成为诗歌摆脱音乐瞬间生灭这一宿命的契机 ,促使诗歌通过寂静抵达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共生 乐府 文气 四声
下载PDF
浅谈语文中的备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潞宁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40-41,共2页
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语感 四声 正音 教学 体会
下载PDF
关于“四声”与佛经转读关系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共5页
由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四声"受到佛经转读影响的观点,在学界影响深远。百年来吸引众多学者围绕此对四声与印度古声明论、梵文悉昙、江南民歌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四象"理论的关系,以及"四声"的创立时... 由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四声"受到佛经转读影响的观点,在学界影响深远。百年来吸引众多学者围绕此对四声与印度古声明论、梵文悉昙、江南民歌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四象"理论的关系,以及"四声"的创立时间及其发明者等问题展开探讨。这些研究不仅全面整理了"四声"形成背景的相关史料,丰富了"四声"形成与中印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理性认识,而且厘清了概念上的模糊和因此带来的认识误区,推动着关于"四声"问题的学术研究在前沿领域跨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四声 佛经转读
下载PDF
六朝佛经翻译的文饰倾向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刚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六朝时期佛经翻译的发展趋势是由重质实的直译转向重文饰雅正的意译 ,此种转向促成了六朝人崇尚华丽藻采的文学思潮的形成 ,并对四声的发明具有催生之功。
关键词 鸠摩罗什 佛经 文饰 翻译 四声
下载PDF
“五声”汉字字调标示法略考——兼谈永明声律论与音乐之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兵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9-63,共5页
“五声”(宫、商、角、徽、羽)是否曾经作为汉字字调的一种标示方法?它与“四声”字调标示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考证“五声”作为古代的一种数字序号曾被用于给汉字按照字调分类的事实,来证明早在沈约的四声说之前,汉字便拥... “五声”(宫、商、角、徽、羽)是否曾经作为汉字字调的一种标示方法?它与“四声”字调标示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考证“五声”作为古代的一种数字序号曾被用于给汉字按照字调分类的事实,来证明早在沈约的四声说之前,汉字便拥有了“五声”字调标示法。并通过探讨“五声”字调标示法与音乐的联系,进一步揭示永明声律论的产生同音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 四声 永明声律论 音乐
下载PDF
古诗词谱曲的字调与歌腔关系探析——以黄沾粤语歌曲《有谁知我此时情》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谷甘 黄杰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汉语是声调语言,天生地作几近音乐,益于入乐。先秦诗乐相合的"歌诗",唐代取名士诗句唱入歌曲的"声诗",传承的是"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传统。千载唐音听粤腔,粤语素有唐宋音韵古遗。香港作曲家黄... 汉语是声调语言,天生地作几近音乐,益于入乐。先秦诗乐相合的"歌诗",唐代取名士诗句唱入歌曲的"声诗",传承的是"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传统。千载唐音听粤腔,粤语素有唐宋音韵古遗。香港作曲家黄沾谱写的粤语歌曲《有谁知我此时情》,歌词是南宋女词人聂胜琼写的《鹧鸪天·寄别李生》,该歌曲以粤语的四声阴阳九调自然化成音乐旋律,实现了声腔与字调的高度和谐。古诗词谱曲应坚持和创新音乐配合汉字的四声及阴阳,乐化字词的声调为旋律,"依字行腔"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诗 谱曲 唐音 粤腔 四声 阴阳 依字行腔
下载PDF
“永明体”一联声律规则还原——以比照不同时期“齐梁调诗”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大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6-14,共9页
永明体的特征是"四声"调和五言句,以此分析沈约诸人两组《赋鼓吹曲名》,并比照唐代所称"齐梁调诗",说明永明体崇尚平、上、去、入四声具备的句子,并有一定的规则。
关键词 永明体 四声 音韵尽殊
下载PDF
永明诗新论——以沈约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燕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7,共9页
永明诗人将"四声"运用到文学写作当中,不过短短十来年,就令中国诗歌转向了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新主流。在沈约等人的努力建设之下,永明诗不但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并且付诸大量的创作实践,同时还编制有配合新诗理念而又服务... 永明诗人将"四声"运用到文学写作当中,不过短短十来年,就令中国诗歌转向了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新主流。在沈约等人的努力建设之下,永明诗不但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并且付诸大量的创作实践,同时还编制有配合新诗理念而又服务于创作实践的工具性的韵书,甚至于,对于诗歌是否符合新的理论以及新的审音办法的评判标准,似乎也在计划之中。像这样有一套完整设计的诗歌改革,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是第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诗 齐梁文学 沈约 四声 声律
下载PDF
数理统计视角下的五言诗早期声律特征——以宋齐五言诗为样本
17
作者 程悦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97-217,共21页
本文讨论并优化了数理统计法在诗歌声律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应当用诗歌字频数计算四声字的理论概率,且应当用“排序概率”作为声调格式的理论概率。本文用优化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宋齐五言诗中每字位上四声字使用倾向和声调格式使... 本文讨论并优化了数理统计法在诗歌声律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应当用诗歌字频数计算四声字的理论概率,且应当用“排序概率”作为声调格式的理论概率。本文用优化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宋齐五言诗中每字位上四声字使用倾向和声调格式使用倾向。四声字使用倾向方面,宋齐五言诗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使用倾向呈现出明显的互补分布,第一、第四字位有出现平声字的偏好,第二、第三字位有出现仄声字的偏好。声调格式使用偏好方面,刘宋到南齐五言诗声调格式规律性逐渐增强。高频四声格式倾向于集中在特定几类平仄格式中,存在使用偏好的平仄格式中符合近体诗律的格式增加。这种使用倾向为诗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诗 四声 平仄 数理统计法
原文传递
普通话轻声音高性质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华 李亚男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80-82,87,共4页
普通话轻声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现象,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本实验使用Praat软件对普通话轻声进行了声学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客观说明普通话轻声音高方面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轻声与四声关系的角度,探讨普通话轻声的音高的特征,并通过对... 普通话轻声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现象,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本实验使用Praat软件对普通话轻声进行了声学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客观说明普通话轻声音高方面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轻声与四声关系的角度,探讨普通话轻声的音高的特征,并通过对比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的两类双音节词——重重型双音节词和重轻型双音节词调域上的差别,分析普通话轻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声 四声 音高 调域
下载PDF
《文心雕龙》“声律”说辨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戚悦 《汉籍与汉学》 2021年第2期141-156,共16页
《文心雕龙》的"声律"说是齐梁声律理论之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中存在不少较为难解的问题,需要我们充分利用音韵学的理论和成果予以分析。如对"商徵响高,宫羽声下"之解读,应当在厘清五音和四声相关问题... 《文心雕龙》的"声律"说是齐梁声律理论之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中存在不少较为难解的问题,需要我们充分利用音韵学的理论和成果予以分析。如对"商徵响高,宫羽声下"之解读,应当在厘清五音和四声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把握刘勰"音以律文"的特点;对"抗喉矫舌""攒唇激齿"以及"可以数求"之"数"的认识,则需恰如其分而确凿无疑。刘勰以音韵学的发展为背景,着眼语言运用和文章写作的实际,有意建构自己系统精密的"声律"说,这一方面与其长期接触梵语佛经有关,另一方面亦与其或曾亲身参与过校对翻译佛经的活动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声律 五音 四声 佛经翻译
原文传递
明人袁子让的音韵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玉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92-195,共4页
袁子让是明末著名的音韵学家,他在《字学元元》里杂论了汉语语音结构及语言、音韵、文字等问题,阐述了他的丰富的音韵学理论:音有正音、俗音(时音)和方音。声母有大母、小母,有呼有吸,有独清独浊。韵母有翕闢、有四呼。四声中平中、上... 袁子让是明末著名的音韵学家,他在《字学元元》里杂论了汉语语音结构及语言、音韵、文字等问题,阐述了他的丰富的音韵学理论:音有正音、俗音(时音)和方音。声母有大母、小母,有呼有吸,有独清独浊。韵母有翕闢、有四呼。四声中平中、上老、去嫩而入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子让 音韵学 《字学元元》 声母 韵母:四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