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近三届国会涉华立法议程变迁:特点、动因及前景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腾军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2年第1期17-36,123,124,共22页
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走向深入,美国国会涉华立法议程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到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国会民主、共和两党(尤其是共和党)空前提高涉华立法的频度与强度,全面加强战略谋划,显著突出制衡中国影响力和推动对华经... 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走向深入,美国国会涉华立法议程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到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国会民主、共和两党(尤其是共和党)空前提高涉华立法的频度与强度,全面加强战略谋划,显著突出制衡中国影响力和推动对华经贸竞争两大重点,并在新冠疫情、“人权民主”、新兴科技和台湾问题等关键议题上加强联动、集中发力,试图主导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容与方向。美国国会涉华立法议程的变迁,植根于持续走强的两党对华战略共识,借力于中国议题对打通美国国内外叙事的关键作用,也与共和党及对华“鹰派”加大策动对华遏制与打压紧密相关。从近中期看,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长期性与选举政治的周期性,将共同推动国会及共和党深度介入涉华事务,在对华决策过程中扮演更加显性和负面的角色。但两党之间及民主党内不同派别对华立场差异的逐步显露,也将为国会推进涉华议程及持续发挥影响增添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国会 涉华提案 拜登政府 特朗普政府
下载PDF
美国国会涉台提案的发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光 刁大明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7年第2期22-31,84,共11页
对1977年至2006年共15届美国国会共计240余件涉及台湾问题的提案进行了分析,发现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发展.共和民主两党斗争、利益集团和选区利益压力、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台独"势力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接触、利益收买,是决定美... 对1977年至2006年共15届美国国会共计240余件涉及台湾问题的提案进行了分析,发现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发展.共和民主两党斗争、利益集团和选区利益压力、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台独"势力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接触、利益收买,是决定美国国会涉台提案出现的主要原凶。国会的涉台提案行为,对中国的统一大业、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起了极其消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它们无法改变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涉台提案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下载PDF
香港回归以来美国国会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建 张哲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35,共11页
香港回归以来,美国加大了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力度,"香港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内容。美国国会在美国介入香港事务方面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国会通过举行涉港问题听证会、推动涉港法案、发布涉港报告、向白宫施压、支持香... 香港回归以来,美国加大了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力度,"香港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内容。美国国会在美国介入香港事务方面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国会通过举行涉港问题听证会、推动涉港法案、发布涉港报告、向白宫施压、支持香港反对派的诉求以及资助非政府组织的涉港活动等方式介入香港事务。美国国会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干扰了中美关系的大局、损害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加剧了香港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同时也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长期来看,美国国会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存在激化中美关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香港事务 介入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政治极化与2020年美国国会选举:背景、过程与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信强 余璟仪 《美国问题研究》 2021年第1期1-25,212,共26页
政治极化是当代美国政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极化程度不断加深,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内部在意识形态、政党归属、公共政策等政治领域的分歧日益增强。经过特朗普四年任期的发酵,政治极化的程度在2020年美国大... 政治极化是当代美国政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极化程度不断加深,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内部在意识形态、政党归属、公共政策等政治领域的分歧日益增强。经过特朗普四年任期的发酵,政治极化的程度在2020年美国大选前达到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政治极化与2020年美国国会选举的互动进行研究,指出从意识形态、政党归属、公共政策这三个因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来看,政党归属总体上最为重要;意识形态与政党归属呈正相关关系,但产生的影响不如政党归属显著;公共政策则与国会选举"选择性"相关,部分议题的重要性明显大于其他议题。随着政党忠诚度的提高,选民在普选中的投票行为更多是基于意识形态与政党立场的选择,而非候选人的个人能力。就选举结果而言,两党之间由于席位差距缩小所带来的结构性僵持,国会议员在立法过程中基于意识形态立场的投票,以及选后两党内部分歧的凸显等因素,都将使美国政治极化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极化 2020年美国大选 美国国会 选民极化 政党归属
原文传递
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及其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27,共6页
文章介绍了美国《萨班尼斯-奥克斯雷法案》(即《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制订的具体过程,并讨论了该法案的内容、结构及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这一法案的出台,更多地是美国特定政治制度的产物;正确认识、把握该法案,... 文章介绍了美国《萨班尼斯-奥克斯雷法案》(即《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制订的具体过程,并讨论了该法案的内容、结构及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这一法案的出台,更多地是美国特定政治制度的产物;正确认识、把握该法案,有助于理性地看待发生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事件以及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法案 美国国会 政府监管 公司丑闻 公司高管
下载PDF
国会研究:美国研究的新支点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哲 王义桅 赵可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5,共9页
美国国会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石。冷战结束以后 ,国会在美国对外政策 ,包括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把握美国国会及美国国内政治 ,成为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学者对国会的研究视... 美国国会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石。冷战结束以后 ,国会在美国对外政策 ,包括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把握美国国会及美国国内政治 ,成为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学者对国会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对美国国会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分析当代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发展的两个角度与分析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中美关系 国会研究 美国研究
下载PDF
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国会的角色及其影响
7
作者 丁思齐 白语诺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8,共10页
大国竞争时代,国会走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前台,在美国对华科技竞争中扮演着复合型角色。国会是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叙事的构建者,对华科技竞争体系的设计者,对华科技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者。介入姿态的积极主动、介入内容的广泛、两党持有共... 大国竞争时代,国会走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前台,在美国对华科技竞争中扮演着复合型角色。国会是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叙事的构建者,对华科技竞争体系的设计者,对华科技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者。介入姿态的积极主动、介入内容的广泛、两党持有共识、与行政部门有良好的合作与协调关系是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战略层面的新兴与关键技术的重要性、美国国内对华竞争共识的形成,国会内部的专门委员会与核心“鹰派”议员的推动以及院外利益集团的施压是促使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主要原因。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不仅会改变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决策环境、推动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长期化与制度化、增加中国应对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复杂性与困难度,而且还可能促使形成国会与行政部门在对华政策互动上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科技竞争 美国国会 府会合作 竞争共识
下载PDF
对华战略竞争下的美国国会涉台立法及对策思考
8
作者 周文星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05,I0004,共20页
近年来美国国会持续以日益激进的姿态干涉台湾问题,在提案总数、修正案与法案以及专项对台法案数量、提案议题、立法进度、成法数量等涉台立法方面,呈现出一系列历史罕见的重大变化。分析美国会涉台立法提案发起的时间、议题和内容,可... 近年来美国国会持续以日益激进的姿态干涉台湾问题,在提案总数、修正案与法案以及专项对台法案数量、提案议题、立法进度、成法数量等涉台立法方面,呈现出一系列历史罕见的重大变化。分析美国会涉台立法提案发起的时间、议题和内容,可见其持续以立法手段干涉台湾问题的关键诱因是对华战略竞争,而新冠疫情冲击和乌克兰危机升级,则是促使美国会发起数量更多、危害性更大的涉台提案的“双引擎”。当前美国会空前负面的角色,不仅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加剧中美在台海对抗态势,而且危及地区和平稳定、冲击全球治理发展与国际秩序走向。为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应从学理与政策层面加强对美国会涉台立法研究,思考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涉台立法 对华战略竞争 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
下载PDF
美国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员会”的活动及影响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佳骏 《当代美国评论》 2023年第4期1-22,123,共23页
美国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员会”自2023年1月10日成立至今已近一年。成立以来,该委员会利用自身的调查与监督权力,高调召开一系列听证会推进涉华议题,主要涉及中美经济竞争、“台湾安全”和新疆“人权”等,将相关立法建议转化成具体法案,... 美国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员会”自2023年1月10日成立至今已近一年。成立以来,该委员会利用自身的调查与监督权力,高调召开一系列听证会推进涉华议题,主要涉及中美经济竞争、“台湾安全”和新疆“人权”等,将相关立法建议转化成具体法案,引导国会增加对华关注,意图在美国全社会打一场反华“认知战”。本文研究发现,目前该委员会对涉台议题的立法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其成员资历较浅,立法推进相对缓慢。同时,由于其成员在涉华议题上的立场出现分化,美国国内外也出现了对其不满的声音,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制约着该委员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中国特设委员会 中美关系 对华战略竞争
下载PDF
政党属性、决策主导权与美国对缅甸政策的变迁 被引量:4
10
作者 祝湘辉 秦羽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54,159,160,共25页
随着中美竞争日益加剧,美国在东南亚针对中国全方位出击,给中国周边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而与此形成悖论的是,美国对缅政策却反其道而行之,美国并未随着中美竞争而加紧拉拢缅甸。通过比较研究冷战后四届美国政府对缅政策的变迁,... 随着中美竞争日益加剧,美国在东南亚针对中国全方位出击,给中国周边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而与此形成悖论的是,美国对缅政策却反其道而行之,美国并未随着中美竞争而加紧拉拢缅甸。通过比较研究冷战后四届美国政府对缅政策的变迁,本文发现美国对缅政策的形成受到政党属性和决策主导权的影响,两者共同决定了美国对缅施压的强度。政党属性影响了总统偏好,决策主导权转移是对缅政策调整的主要动力。如果美国修改对缅政策的首要目标,以阻遏中国崛起取代民主和人权,美国在缅甸的行为模式和手段将有深度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缅甸政策 美国国会 政党属性 对外决策主导权
原文传递
克林顿总统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形成的特点——以总统、国会在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争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君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8,共5页
通过对克林顿时期总统与国会围绕是否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的争论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在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形成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行政与立法机构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关键时刻总统和国会两院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最终... 通过对克林顿时期总统与国会围绕是否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的争论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在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形成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行政与立法机构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关键时刻总统和国会两院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最终总能达成共识;第二,从行政和国会与两党之间及两党相互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对经济问题的考虑是它们的共同点,也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政治利益往往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第三,从政策实现的途径来分析,总统靠游说国会和呼吁公众支持来实现自己的政策,国会则靠立法来体现其主张,而且国会在大多时候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而总统则在多数时候保持反应式的决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顿总统 美国国会 贸易最惠国 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 对华政策
下载PDF
美国国会议员赴台活动动向、特征及其影响(2012—2022)
12
作者 郭永虎 马鸣扬 《台湾研究集刊》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美国国会议员在策动涉台立法提案的同时频繁赴台活动,非法与中国台湾方面进行官方接触。2012年至2022年美国国会议员赴台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赴台活动频率与两岸局势变化呈现密切关联性;赴台活动议员与涉台提案议员高度契... 美国国会议员在策动涉台立法提案的同时频繁赴台活动,非法与中国台湾方面进行官方接触。2012年至2022年美国国会议员赴台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赴台活动频率与两岸局势变化呈现密切关联性;赴台活动议员与涉台提案议员高度契合;议员赴台活动动机多元化。美国国会议员赴台活动不仅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而且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与台海和平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议员赴台活动 中美关系
下载PDF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与新一届国会对华政策走向
13
作者 张腾军 《美国问题研究》 2023年第1期77-94,249-250,共20页
在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后,共和党重夺众议院控制权,民主党保住参议院多数席位,美国府会出现“弱分立”格局。在美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这次选举进一步凸显并加剧了长期以来的政治极化趋势。而两党各执一院的微弱多数优势,更... 在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后,共和党重夺众议院控制权,民主党保住参议院多数席位,美国府会出现“弱分立”格局。在美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这次选举进一步凸显并加剧了长期以来的政治极化趋势。而两党各执一院的微弱多数优势,更令新一届国会的国内立法议程如履薄冰,从而推动两党加紧借助中国议题实现转移内部矛盾、凝聚本党团结、推进政策议程的多重目标。在近几届国会涉华议程的基础上,新一届国会将持续加强对华战略谋划,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在诸多涉华议题上密集出招,推动对华政策持续剑走偏锋,进而将中美关系推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 政治极化 美国国会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美国国会对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阳 龚洪烈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51,共11页
进入2015年,中国在南沙部分岛礁的建设工程在美国等相关国家的持续炒作下成为地区"热点"问题,中国这一合理合法的行动遭到美国政府高层的强烈指责。美国国会近年来逐步涉足南海问题,2015年其更积极介入到南海岛礁建设议题中... 进入2015年,中国在南沙部分岛礁的建设工程在美国等相关国家的持续炒作下成为地区"热点"问题,中国这一合理合法的行动遭到美国政府高层的强烈指责。美国国会近年来逐步涉足南海问题,2015年其更积极介入到南海岛礁建设议题中。美国国会通过其拥有的立法权、监督权等权力,在南海岛礁建设议题上表明了自己的政策倾向和立场,发挥了特定的影响。持续关注美国国会在包括岛礁建设议题在内的南海问题上的动向,并尽量防止其对美国南海政策产生更多消极影响,应是中国的一个基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南海问题 岛礁建设 中美关系
下载PDF
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1972~1977年)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红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1-26,75,共7页
尼克松访华之后至中美建交前夕 ,大量美国国会议员访问中国 ,使国会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极大地提高。此间国会有关中国问题的辩论表明 ,台湾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绝大多数美国人在赞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同时 ,反对“抛弃”台湾... 尼克松访华之后至中美建交前夕 ,大量美国国会议员访问中国 ,使国会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极大地提高。此间国会有关中国问题的辩论表明 ,台湾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绝大多数美国人在赞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同时 ,反对“抛弃”台湾。国会的对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行政部门改善对华关系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下载PDF
美国数字基建立法的党派分野与政策困境
16
作者 史泽华 邢跃帅 《当代美国评论》 2023年第2期60-82,128,129,共25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数字基建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从特朗普政府执政开始,美国加快了数字基建战略部署,对内在5G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对外以精密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和供应链为依...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数字基建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从特朗普政府执政开始,美国加快了数字基建战略部署,对内在5G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对外以精密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和供应链为依托,对中国展开全方位的打压和围堵。本文基于对美国第115~117届国会提案的数据分析结果认为,民主、共和两党在数字基建领域的“跨党派共识”并不牢固,双方在数字技术应用方向及重点布局问题上分歧明显,美国数字基建战略在每一发展阶段都呈现出明显的党派特性。这一政党政治格局严重削弱了美国数字基建战略的决策效率和联盟成效,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对华“数字基建外交”的非理性倾向,给全球数字基建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可能会削弱美国数字基建的长期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建战略 美国国会 美国两党制 拜登政府 美国政治
下载PDF
经贸合作、府会政治与中美关系的张力——基于美国国会涉华提案数据库(2001—2019)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凯 朱昀晖 张绍铎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56,I0002,共34页
长期以来,美国国会通过涉华提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该议题的研究已有高质量成果,但既有研究还存在描述性多过解释性,且偏重典型的、成功立法的、负面案例的倾向。本文构建并介绍了新的2001—2019年美国国会涉华... 长期以来,美国国会通过涉华提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该议题的研究已有高质量成果,但既有研究还存在描述性多过解释性,且偏重典型的、成功立法的、负面案例的倾向。本文构建并介绍了新的2001—2019年美国国会涉华提案数据库,并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展示了该数据库中涉华提案的类型、议题领域、涉华态度、生存历程等关键变量的特征和趋势。借助解释性的统计工具可以发现,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各州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有助于减少该州国会议员所提涉华消极提案的数量。在府会政治方面,执政党议员在一致政府期间提出的涉华提案远多于分立政府时期,而在野党议员在分立政府时期提出了更多的涉华提案。本文的数据和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美国国会涉华行为的原因、趋势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涉华提案 经贸合作 府会政治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美国国会影响南海决策的机制及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伊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36-154,158-159,共20页
本文旨在对美国国会在南海问题决策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作为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中的一极,国会近年来在美国南海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与国会分享外交权力,这成为国会影响美国对外安全政策... 本文旨在对美国国会在南海问题决策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作为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中的一极,国会近年来在美国南海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与国会分享外交权力,这成为国会影响美国对外安全政策的基础。本文认为,在涉及南海问题的对外决策上,美国国会往往通过出台法案和决议案、召开听证会、要求提交报告以及控制财政拨款权等方式干预美国南海政策的决策过程。为进一步探讨美国国会如何影响美国南海政策的决策过程,本文将分别选取美国贯彻落实'自由航行'政策,以及扩大美国同南海周边国家合作这两个分属于不同对外安全政策类型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美国国会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归纳出美国国会影响南海政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南海 美国政府 安全政策
原文传递
美国国会涉台立法的新进展及其影响——基于第111—115届国会涉台法案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永虎 王梦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92,共11页
第111-115届国会期间(2009—2018),美国国会涉台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提出涉台法案的核心诉求与上一个十年相比,立法意图更加具有指向性——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分别紧随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 第111-115届国会期间(2009—2018),美国国会涉台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提出涉台法案的核心诉求与上一个十年相比,立法意图更加具有指向性——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分别紧随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两大主题。美国国会在相关法案中核心诉求主要包括:强化与台湾的“军事关系”、促进提升美台关系实质、协助台湾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美国国会涉台立法产生了多方面的破坏性影响,一方面,对美国政府的涉台政策施加了“刚性”约束力,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增加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这些涉台法案助长了“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台湾 涉台法案
原文传递
美国制裁缅甸政策的形成过程与路径——以国会与政府互动为视角(1988—2008)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宏伟 吴思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106,共13页
缅甸问题自1988年产生后,一直延续至今。在随后的20年中,美国的缅甸政策逐渐强硬,出台了四部制裁缅甸的支柱法案,形成了对缅制裁政策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政策形成过程中,府院之间、不同政党之间因在价值观外交与现实利益方面上界定的分歧... 缅甸问题自1988年产生后,一直延续至今。在随后的20年中,美国的缅甸政策逐渐强硬,出台了四部制裁缅甸的支柱法案,形成了对缅制裁政策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政策形成过程中,府院之间、不同政党之间因在价值观外交与现实利益方面上界定的分歧,华盛顿的外交决策充满了矛盾、妥协以及协调。在国会方面,两党虽在对缅问题积极性上有所不同,但由于美国与缅甸间利益关联较小,两党整体上在对缅强硬上拥有较高共识;在政府方面,由于利益较少以及官僚机构政策的延续性,将政策制定的主动权较多让渡给国会,同时基于措施的有效性和利益相关性,而又与国会有所冲突。国会内部,民主党的党派属性在推出对缅制裁法案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政党属性也影响到政府对缅接触和施压的强度。相比之下,克林顿的民主党政府对缅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接触与外交斡旋,而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则更倾向于对缅强硬和施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缅甸 制裁 国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