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敏 翟林峰 杨保俊 《化工管理》 2018年第19期18-20,共3页
学生是高校本科教学实验室使用的主体,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实验室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目前高校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分析,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工安全教育体系。正确理解学生在实验室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将理论... 学生是高校本科教学实验室使用的主体,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实验室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目前高校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分析,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工安全教育体系。正确理解学生在实验室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传授学生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获得安全进入实验室的权限,从而更好的实现实验室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学生主体 体系建设 教育
下载PDF
警务化管理模式与学生主体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钟新宏 张成 《政法学刊》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在公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对警务化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有着多种探讨,但从阐释学和制度发生学上看,警务化管理模式无一定之规,它只是一种教育管理理念而并非是唯一的制度,它具有地方性、历时性。因此... 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在公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对警务化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有着多种探讨,但从阐释学和制度发生学上看,警务化管理模式无一定之规,它只是一种教育管理理念而并非是唯一的制度,它具有地方性、历时性。因此,在不同时期它有不同的内涵,究其原因是社会的需求和公共选择的结果。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大学生以及市场经济社会对公安教育的要求,从内外两个方面促使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兼具管理、教育、服务的职能,其契合点就是在警务化管理中凸现学生主体性。通过将学生主体性与警务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并适当把握原则,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务化管理 警务化管理模式 学生主体性
原文传递
在双语教学中的教学互动与以学生主体的教改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梅秀 田国忠 +3 位作者 赵勇 王培军 王淑英 王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5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在高校理论大班制和实习小班制授课教学活动中进行双语教学应采取的最佳形式和方法。方法:在医学导论理论课和局部解剖学实习课中采用双语授课,同时分别进行教学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结果:在理论大课双... 目的:研究在高校理论大班制和实习小班制授课教学活动中进行双语教学应采取的最佳形式和方法。方法:在医学导论理论课和局部解剖学实习课中采用双语授课,同时分别进行教学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结果:在理论大课双语教学中采取教学互动,学生参与配合,反应积极,课堂学习气氛生动活泼,教学效果佳;在小班制双语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方式授课,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程度高,学习成绩普遍提高。结论:在医学本科高等教育中进行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也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在理论大课和小班制授课中进行双语教学的最佳教改方式分别是教学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小班授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互动 以学生为主体 小班制 大班制
下载PDF
基于“以生为本”理念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奕文 葛萍 +1 位作者 孙玲先 朱丽华 《职业技术》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劳动教育评价作为劳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体现劳动教育情况最重要的抓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随着劳动教育实践的推进也在不断发展变革,目前呈现出“多主体”“多指标”“多方式”“多模型”的“四多”杂糅的趋势。文章旨... 劳动教育评价作为劳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体现劳动教育情况最重要的抓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随着劳动教育实践的推进也在不断发展变革,目前呈现出“多主体”“多指标”“多方式”“多模型”的“四多”杂糅的趋势。文章旨在回归教育本质,利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基本原则、组成要素、策略与实施、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入手探索构建“以生为本”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劳动教育 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
下载PDF
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康永军 王荣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新世纪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以元问题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以化学学科为例,从元问题的特征、元问题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元问题的教...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新世纪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以元问题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以化学学科为例,从元问题的特征、元问题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元问题的教学设计过程三个方面呈现实现深度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对于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提出了“知识问题化”、“问题体系化”、“体系学生化”的“三维一核”的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元问题 深度学习 知识问题化 问题体系化 体系学生化
下载PDF
基于生本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17期52-55,共4页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深入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态。然而由于各种...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深入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态。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具有的课程实效性难以提升。将生本理念合理结合其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核心的教育力度,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对学生个人以及实际生活的关心程度,从而使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笔者针对在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效开展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以及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本理念 高校 思想政治 课程体系 教育模式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本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5
7
作者 沈辉香 巫春华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实效性较低。生本理念强调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和主体,以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为基点,有助于建构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生本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体系
下载PDF
生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生命周期培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先 王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31-33,共3页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周期受到方向与目标相左、资源与诉求不匹配以及理念与实践脱节的制约。贯彻生本理念向全生命周期培育转变的策略是:统一目标方向,培养多专合一人才;资源供求相匹配,设立人性化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衔接,建立创新实验...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周期受到方向与目标相左、资源与诉求不匹配以及理念与实践脱节的制约。贯彻生本理念向全生命周期培育转变的策略是:统一目标方向,培养多专合一人才;资源供求相匹配,设立人性化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衔接,建立创新实验探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生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全生命周期 课程体系
下载PDF
阿尔伯塔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付晓容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8,共3页
阿尔伯塔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具有"以学生为本",课程体系设置融入创新理念,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思维,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特点,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借鉴阿尔伯塔大学的经验,落实"以学生为本... 阿尔伯塔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具有"以学生为本",课程体系设置融入创新理念,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思维,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特点,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借鉴阿尔伯塔大学的经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开展学术诚信教育,重视实践训练质量,夯实质量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阿尔伯塔大学 以学生为本 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 实践训练
下载PDF
对生本教育之浅思
10
作者 刘静 曾金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尊重学生生命的自然,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让他们主动去创造性的认知、获取和感悟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感悟和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令他们身心愉悦的成就感.
关键词 生本教育体系 教学特色 教学效率
下载PDF
论以生为本的高校现代学生服务体系的建构
11
作者 张继明 《山东高等教育》 2017年第2期47-52,共6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求高校构建以生为本的现代学生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学生服务体系反映了大学的教育组织属性和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趋势。从内容上看,现代学生服务体系应是全面的,涉及学生...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求高校构建以生为本的现代学生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学生服务体系反映了大学的教育组织属性和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趋势。从内容上看,现代学生服务体系应是全面的,涉及学生学业专业、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从构建路径看,应加快推进管理型资源向服务型资源的转变,促使教师服务与学生自我服务实现共建,积极拓展应用市场及社会服务资源,综合运用新设施及新技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以生为本 人才培养 现代学生服务体系
下载PDF
博洛尼亚大学学生型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民主性辨析
12
作者 何振海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博洛尼亚大学是中世纪学生型大学的典范,其学生型管理体制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传统研究关于中世纪大学民主性特征的认识是对这一大学群体的整体判断,而在博洛尼亚大学,其民主制度与其他中世纪大学有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博洛尼亚大学 学生型管理制度 民主性
下载PDF
“以生为本”:高校学业考试管理规定之检视
13
作者 万圆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2016年第1期92-100,共9页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包括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落脚于学生的多层次发展。通过文本查找及访谈验证,本研究发现取消补考制、考试作弊最高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不给学生提供试卷反馈三项规定有悖'...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包括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落脚于学生的多层次发展。通过文本查找及访谈验证,本研究发现取消补考制、考试作弊最高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不给学生提供试卷反馈三项规定有悖'以生为本'理念,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是多种学业成绩补救制度并行,完善作弊处分规定,做好试卷反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补考制 学籍 试卷反馈
原文传递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探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叶枝 付沙 《未来与发展》 2020年第11期10-13,共4页
教育管理在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系,有助于解决高校在教育管理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亦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催化剂。通过分析传统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发展路径... 教育管理在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系,有助于解决高校在教育管理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亦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催化剂。通过分析传统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发展路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培养民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的服务功能。在保障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的效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本理念 教育管理 体系构建 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
下载PDF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社会制度约束
15
作者 臧兴兵 《高等理科教育》 2011年第6期99-105,共7页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社会制度约束主要表现为经济制度约束、法制约束、行政的不当干预、政府债务危机等。必须突破现有社会制度的不利约束,以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源地助学贷款 社会制度 约束
下载PDF
广西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策略探讨
16
作者 莫云仙 《柳州师专学报》 2013年第2期71-74,共4页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广西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成因基础上,对高校如何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广西 高校 生源地贷款 贷后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