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文学边界——弗·索罗金空间书写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洪敏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当代俄罗斯作家索罗金是时代的反叛者,其写作是一种空间诗学观念的生发。苏联时期的文化空间是其内部空间,具有文化同一性,是自我界定的文化先进地带,是一种被迫的自我隔离,是拟建立平均主义的等级制度和帝国综合症候。而当代俄罗斯文... 当代俄罗斯作家索罗金是时代的反叛者,其写作是一种空间诗学观念的生发。苏联时期的文化空间是其内部空间,具有文化同一性,是自我界定的文化先进地带,是一种被迫的自我隔离,是拟建立平均主义的等级制度和帝国综合症候。而当代俄罗斯文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空间,索罗金的中国书写使得这一空间建构成为一种文学的可能。中国形象作为一种文学边界在作家笔下呈现出一定的物质存在,是俄罗斯文化的一种现实,而非他者书写,是索罗金对俄罗斯新文化空间的未来写作,是克服俄罗斯文化时间断裂,建构空间永恒性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索罗金 空间书写 中国形象 文学边界
原文传递
论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2
作者 魏家文 李建红 《语文学刊》 2023年第4期72-77,共6页
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与他对故乡的空间记忆密切相关。在贾平凹的笔下,具有隐喻意义的自然“风景”、兼具地理性和精神性的人文“风水”,以及作为作家生命印记的方言土语,共同建构起商州这一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空间... 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与他对故乡的空间记忆密切相关。在贾平凹的笔下,具有隐喻意义的自然“风景”、兼具地理性和精神性的人文“风水”,以及作为作家生命印记的方言土语,共同建构起商州这一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空间。对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式微的担忧,传达了作家对现代化负面性的反思及文化寻根之意。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商州”实际上是贾平凹在真实地理空间基础上用文字创造出来的文学空间,既是贾平凹“精神望乡”的产物,又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商州系列长篇小说 空间书写 精神望乡
下载PDF
空间书写的叙事法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绘图与现代性
3
作者 向洁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罗伯特·塔利提出的“文学绘图”概念结合了空间研究与叙事学,以之为视角,陀氏的空间书写在思想隐喻和叙事功能中的多重意蕴得以浮现。一方面,陀氏的文学绘图解构了其所属时代主流的“地图”式空间观,经由对主人公在彼得堡“行走”... 罗伯特·塔利提出的“文学绘图”概念结合了空间研究与叙事学,以之为视角,陀氏的空间书写在思想隐喻和叙事功能中的多重意蕴得以浮现。一方面,陀氏的文学绘图解构了其所属时代主流的“地图”式空间观,经由对主人公在彼得堡“行走”体验的描述,陀氏展现了彼得堡空间复杂的现代性维度。另一方面,出于对现代性语境的认知,陀氏在使用空间书写表征宗教主题时陷入了“绘图焦虑”,这也决定了作家在表现救赎主题时绘图策略的转变。不同于书写彼得堡空间时对主体性视角的强调,陀氏在描绘具有宗教救赎意味的自然风景时刻意转变了叙事视角,在与东正教圣像画类似的对主体性视角的搁置中,陀氏完成了对救赎主题的文学绘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空间书写 文学绘图 现代性
下载PDF
《日出》中的空间书写
4
作者 胡芮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5-101,共7页
曹禺的《日出》以旅馆、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主要场所,描绘了活动其间的各色人物,而透过旅馆的“窗户之眼”,所及之处更是给读者呈现了都市空间的横切面。作者借人物与空间形成的同构性关系展开了都市文明批判。而主人公陈白露幻想中的... 曹禺的《日出》以旅馆、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主要场所,描绘了活动其间的各色人物,而透过旅馆的“窗户之眼”,所及之处更是给读者呈现了都市空间的横切面。作者借人物与空间形成的同构性关系展开了都市文明批判。而主人公陈白露幻想中的家空间与旅馆空间相映照的隐喻,反映了城、乡之间的价值、文化冲突。最后,作者将两大空间并置,展开阶级话语批判,揭露了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都市华丽外表下的“吃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出》 曹禺 陈白露 空间书写 阶级话语批判
下载PDF
《蓝衣魔鬼》中的空间书写与生存困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瑞 王绍平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98-501,501,共5页
分析了沃尔特·莫斯里小说《蓝衣魔鬼》中典型的空间意象,认为小说从物理空间变换后的自我迷失、心理空间异化中的精神畸变及社会空间压迫下的奋力抗争三个特定层面呈现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图景,再现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与社... 分析了沃尔特·莫斯里小说《蓝衣魔鬼》中典型的空间意象,认为小说从物理空间变换后的自我迷失、心理空间异化中的精神畸变及社会空间压迫下的奋力抗争三个特定层面呈现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图景,再现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与社会压迫境遇下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们为构建生存空间,争取自由、平等、尊严而进行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衣魔鬼》 空间书写 生存困境
下载PDF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女主人公的成长与空间书写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34-37,共4页
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部成长小说。从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这三个空间维度,剖析了空间对于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空间与女主人公成长的关系。伊莎贝尔打破空间的束缚与限制,在异... 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部成长小说。从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这三个空间维度,剖析了空间对于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空间与女主人公成长的关系。伊莎贝尔打破空间的束缚与限制,在异国他乡,从一个天真的女孩成长为一名心理道德成熟的女士,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位女士的画像》 伊莎贝尔 空间书写
下载PDF
在坚守与转换中思索人性:刘庆邦小说的空间书写
7
作者 刘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3-51,共9页
刘庆邦着眼于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多年来坚持书写农村题材和普通矿工的平凡生活,新世纪以来创作的“保姆在北京”系列小说则将创作视点转移至进城打工的保姆群体,不变的是他对底层百姓的人道主义关怀及对人性问题的深入思索。不论... 刘庆邦着眼于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多年来坚持书写农村题材和普通矿工的平凡生活,新世纪以来创作的“保姆在北京”系列小说则将创作视点转移至进城打工的保姆群体,不变的是他对底层百姓的人道主义关怀及对人性问题的深入思索。不论是城乡交叉地带的煤矿叙事所呈现出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还是“保姆在北京”系列小说中空间权力对进城乡下女性的规约与限制,都表现出刘庆邦小说明显的空间意识,也体现了他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小说创作 空间书写
下载PDF
论《青春咖啡馆》的空间书写与生存困境 被引量:1
8
作者 莫林湛 陈金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1期84-86,94,共4页
《青春咖啡馆》通过女主人公露姬等人的空间漫游之旅,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都市巴黎,书写了都市青年们在面临精神危机时的迷惘与追寻。借助空间批评方法,从空间场所与空间体验两个维度来探析小说的空间书写以及空间书写背后对都市中人... 《青春咖啡馆》通过女主人公露姬等人的空间漫游之旅,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都市巴黎,书写了都市青年们在面临精神危机时的迷惘与追寻。借助空间批评方法,从空间场所与空间体验两个维度来探析小说的空间书写以及空间书写背后对都市中人生存困境的折射,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现代社会人类普遍性的生存状态的担忧和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迪亚诺 《青春咖啡馆》 空间批评 空间书写 空间焦虑 生存困境
下载PDF
黎紫书小说的梦魇氛围与异质空间
9
作者 蒋成浩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5-34,共10页
1990年代以来,黎紫书多次获得“花踪文学奖”,以耀眼的文学实绩成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家。黎紫书的创作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她在小说中建构了不同的艺术空间,家宅、阁楼、旅馆成为常见的空间场景,它们深刻影响了人物的性格心理,... 1990年代以来,黎紫书多次获得“花踪文学奖”,以耀眼的文学实绩成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家。黎紫书的创作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她在小说中建构了不同的艺术空间,家宅、阁楼、旅馆成为常见的空间场景,它们深刻影响了人物的性格心理,并营造出浓重的梦魇氛围。黎紫书不只是把空间看作故事发生的物理容器,而是利用空间来超越时间,利用空间来安排小说结构,甚至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的节奏和进程。在她的小说里,具体的空间充满隐喻与象征,人物置身其间如同走进黑洞,它们神秘、深不可测、吞噬一切,成为人性的试验场,也成为黎紫书小说中最具魅力的艺术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紫书 空间书写 异质性 梦魇氛围
下载PDF
戴维·洛奇小说中的双重意识空间写作研究
10
作者 张扬 《外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81-86,共6页
通过对戴维·洛奇不同时期作品的剖析,明确了其前期文学创作是创作意识呈割裂态的独立个体,而中后期则是双重意识空间写作体系再建构的全新过程。洛奇中后期作品着重展现了对桎梏于信仰救赎框架中死亡与生命"双重意识空间"... 通过对戴维·洛奇不同时期作品的剖析,明确了其前期文学创作是创作意识呈割裂态的独立个体,而中后期则是双重意识空间写作体系再建构的全新过程。洛奇中后期作品着重展现了对桎梏于信仰救赎框架中死亡与生命"双重意识空间"的思考,以及在创作后期对自我治疗与超越的启迪过程;通过深入剖析洛奇后期创作中对生命危机主题的犹疑与摇摆不定,明确了洛奇小说创作中的感悟与自省双重意识空间,以及他重新建构新文学创作意识空间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洛奇 双重意识 空间写作 认知空间
下载PDF
论清代江南家族女性的空间书写
11
作者 娄欣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6-157,共12页
不同的时空环境可以孕育不同的人格特质和地域特性,家族女性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江南特定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到了清代,江南家族女性依赖其独特的从宦、谋生以及结社经历,创造了多样的空间书写类型,进而形成了个性化的空间书写特征,表现... 不同的时空环境可以孕育不同的人格特质和地域特性,家族女性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江南特定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到了清代,江南家族女性依赖其独特的从宦、谋生以及结社经历,创造了多样的空间书写类型,进而形成了个性化的空间书写特征,表现出审美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审美感受的丰富性。"空间形态"已逐渐成为家族女性的一种"生存形态",在空间互动中表达女性复杂的生命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不同空间以及不同空间内自我身份的认知,充分展现个体的思想认识和生命价值。同时,江南家族女性的空间书写也进一步深化了女性文学的社会文化价值,成为女性文学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家族女性 空间书写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菲利普·雅格泰的《具象缺席的风景》中的地中海空间
12
作者 苑宁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0年第1期60-68,93,共10页
诗人菲利普·雅格泰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定居在法国南部小镇格里尼昂,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对地中海这一空间的热爱与好奇。在散文诗集《具象缺席的风景》中,雅格泰明确把地中海热土与心目中的"理想家园"结合起来,指出其... 诗人菲利普·雅格泰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定居在法国南部小镇格里尼昂,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对地中海这一空间的热爱与好奇。在散文诗集《具象缺席的风景》中,雅格泰明确把地中海热土与心目中的"理想家园"结合起来,指出其三大基本要素--"热烈"、"完美"、"阳光",并将其看作古希腊、古罗马的人类生存空间在当代的投影。雅格泰赋予了地中海"家园"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描摹这一空间呈现出理想中的宇宙模型,从而最终跳出时空局限,领悟到自己一直寻找的生命本源不在幻想或回忆中,而在自然万物当中,在一草一木所呈现出的严谨优美的宇宙秩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 空间 家园 宇宙 秩序语 菲利普·雅格泰
下载PDF
《包法利夫人》中的空间书写与身份建构
13
作者 陈雨昕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7-20,57,共5页
空间与人相互作用,互为表征。《包法利夫人》中的空间书写可大致分为以侯爵府和巴黎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异托邦空间和以婚后家宅为代表的乡镇生活空间两类。两者的强烈比照彰显出不同阶级身份的权力差异,使爱玛厌弃乡镇环境和村妇身份,继... 空间与人相互作用,互为表征。《包法利夫人》中的空间书写可大致分为以侯爵府和巴黎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异托邦空间和以婚后家宅为代表的乡镇生活空间两类。两者的强烈比照彰显出不同阶级身份的权力差异,使爱玛厌弃乡镇环境和村妇身份,继而为追求贵族身份展开了改造、逃离与构建空间的一系列实践。但两类空间都体现了女性是男性附庸的意识形态,也导致了爱玛空间实践的失败与身份追寻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空间书写 身份建构
下载PDF
欲望、符号、虚构--关于《围城》中城市空间书写的阐释
14
作者 霰忠欣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0-54,共5页
钱钟书在小说中建造起了一座“虚构之城”,《围城》中被“包围”的人物角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其所处的城市进行着记忆的动态加工、保存、互换,并通过“欲望”与“符号”将文本中隐匿的空间转向显现出来,城市以可作为回忆延拓的审美对... 钱钟书在小说中建造起了一座“虚构之城”,《围城》中被“包围”的人物角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其所处的城市进行着记忆的动态加工、保存、互换,并通过“欲望”与“符号”将文本中隐匿的空间转向显现出来,城市以可作为回忆延拓的审美对象被呈现,其间个人跌宕的命运与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历史的更替变迁与城市的遗忘与印迹,在《围城》之内外同时出现并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围城》 城市 空间书写
下载PDF
从物理空间到精神空间: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地下空间书写 被引量:1
15
作者 花敏洁 金玉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3,共8页
“地下”是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也是他一直在发展的文学意象,“地下”既是物理性的地下世界,又是精神性的地下世界。村上春树作品中物理性的地下空间,作为一个现实场所,发生着现实和非现实事件。在精神性的地下空间中,“地下”既... “地下”是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也是他一直在发展的文学意象,“地下”既是物理性的地下世界,又是精神性的地下世界。村上春树作品中物理性的地下空间,作为一个现实场所,发生着现实和非现实事件。在精神性的地下空间中,“地下”既可看作通往潜意识的通道,也可视为一种“异质空间”。在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地下空间”书写部分可以捕捉到他对社会整体形态的审视,村上春树选择用故事的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潜入“地下”,下到“地下二层”,用“故事的力量”与社会之“恶”战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文学意象 地下空间书写 物理性的地下空间 精神性的地下空间
下载PDF
异空间、深层空间与科外幻空间——论《沙丘》中的怪诞场域书写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媛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21,共7页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在《沙丘》中不仅提供了一种典型的空间建构模式,更在此模式基础上为文本审美效应的生成提供了契机。置于怪诞美学理论视域下,《沙丘》中的空间建构实为“怪诞场域书写”,包含由“异空间—深层空间—...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在《沙丘》中不仅提供了一种典型的空间建构模式,更在此模式基础上为文本审美效应的生成提供了契机。置于怪诞美学理论视域下,《沙丘》中的空间建构实为“怪诞场域书写”,包含由“异空间—深层空间—科外幻空间”构成的三元结构及其运作:异空间形成的美学异托邦,将怪异的事物“正常化”;他异性的深层空间对异空间的僭越,为文本生产出强烈的怪诞效果;二者的相互作用使科幻小说变成一个落在科学之外的“科外幻空间”。“怪诞场域书写”作为《沙丘》书写现实的一种策略,使得科幻小说走向了独特的现实主义路径,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 科幻小说 怪诞场域书写 空间 异托邦
下载PDF
姜夔词虚拟空间书写与词人心态分析
17
作者 彭淑慧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67-473,共7页
姜夔词空间书写表现着词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其高频率的虚拟空间将词风引入浪漫缥缈、孤寂隐约的境界。姜夔词的虚拟空间可概括为以回忆为主的现实虚拟空间和以梦境为主的纯粹虚拟空间两类,考察虚拟空间书写,对把握姜夔词的词体特点、考... 姜夔词空间书写表现着词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其高频率的虚拟空间将词风引入浪漫缥缈、孤寂隐约的境界。姜夔词的虚拟空间可概括为以回忆为主的现实虚拟空间和以梦境为主的纯粹虚拟空间两类,考察虚拟空间书写,对把握姜夔词的词体特点、考察词人文化心理大有裨益。在塑造虚拟空间的方法上,姜夔往往采用视点变换、视线交织和画面切换的三维立体构架,营造出动态、秩序、冲突等美感效果。这些画面饱满、设计精良的虚拟空间书写恰恰是词人文学创作理念与艺术追求的寄托,是坎壈人生与铭心际遇的追忆,也是在江湖和心灵中寻找出口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夔词 虚拟空间书写 绘画 词人心态
下载PDF
沈连洙《满鲜日报》所载诗歌的时空书写与精神隐喻
18
作者 张文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23-127,共5页
沈连洙(1918-1945)是东北沦陷时期我国朝鲜族知名的反日诗人。诗人生前曾因向学生灌输反日与独立思想被捕两次,并最终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日帝爪牙杀害,英年谢世。时空书写是沈连洙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诗人的精神濡养与文学审美性,... 沈连洙(1918-1945)是东北沦陷时期我国朝鲜族知名的反日诗人。诗人生前曾因向学生灌输反日与独立思想被捕两次,并最终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日帝爪牙杀害,英年谢世。时空书写是沈连洙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诗人的精神濡养与文学审美性,但在沈连洙《满鲜日报》所载作品里,几乎捕捉不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直面抨击,他将真实情感隐蔽编入对殖民地时空景观的描绘里,通过对自我与“满洲”时空环境的冲突与阻隔书写,含蓄出乡愁、现实抵触与民族情怀,将反殖抵日情愫幽隐在文本精神的最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连洙 满鲜日报 诗歌 时空书写 精神隐喻
下载PDF
詹姆士·鲍德温的跨空间写作
19
作者 俞睿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詹姆士·鲍德温是一位重要的非裔美国作家,他一生都在穿梭于欧洲与美洲大陆之间,试图把非裔美国人放在跨空间的背景下进行冷静地审视,并着力于讨论多重身份杂糅的非裔美国人在建构自我意识时遇到的种种挑战。詹姆士·鲍德温的... 詹姆士·鲍德温是一位重要的非裔美国作家,他一生都在穿梭于欧洲与美洲大陆之间,试图把非裔美国人放在跨空间的背景下进行冷静地审视,并着力于讨论多重身份杂糅的非裔美国人在建构自我意识时遇到的种种挑战。詹姆士·鲍德温的跨空间写作对于其自我身份、种族身份及文化身份的意义建构都有着特殊意义,使他能够摆脱美国国内的种族仇恨,以更为开放的视角看待美国国内种族关系的发展趋势,重新肯定自我的非裔文化之根,从而达到从"边缘"向"自我"主体的强调和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士·鲍德温 跨空间写作 非裔文化 自我身份 种族身份 文化身份
原文传递
北周鲜卑宇文家族诗人的地理分布与空间书写
20
作者 唐星 高人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82-92,共11页
北周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目前文学研究界在北周断限划分这样的基本问题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研究取公元532年—公元589年这个断限。在北周多族共处共融的境况下,宇文鲜卑占据主导地位。北周宇文家族中现可考存诗者有4人... 北周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目前文学研究界在北周断限划分这样的基本问题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研究取公元532年—公元589年这个断限。在北周多族共处共融的境况下,宇文鲜卑占据主导地位。北周宇文家族中现可考存诗者有4人,存诗6首。宇文家族诗人主要活动在秦晋文化区,秦晋文化区对诗人们文化心理的影响是最频繁、最深刻的。宇文家族诗人的流动兼有主动流动和被动流动两种性质,呈现出交互型、离心型、向心型三种形态,交互型是其主要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宇文家族诗人 地理分布 空间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