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足三里、上巨虚治疗术后腹胀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1
1
作者 杨玉平 安宝泉 谭奇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56-257,共2页
[目的]对比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及二穴配伍对术后腹胀患者的影响,及二穴配伍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术后患者分为足三里组、上巨虚组、配伍组、空白组。观察各组针刺治疗前后肠鸣音、腹胀、伴随症... [目的]对比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及二穴配伍对术后腹胀患者的影响,及二穴配伍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术后患者分为足三里组、上巨虚组、配伍组、空白组。观察各组针刺治疗前后肠鸣音、腹胀、伴随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配伍组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结论]电针足三里、上巨虚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对因手术产生的不适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胀 足三里 上巨虚 电针
下载PDF
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霞 王宇 +3 位作者 仝理 吴立斌 李难 储浩然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3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艾灸组和模型组...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3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艾灸组和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束缚联合番泻叶溶液灌胃的方法制备IBS-D模型。艾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干预治疗,穴位选取两侧天枢和上巨虚,每日灸30 min,连续治疗14 d;空白组和模型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采集各组大鼠的结肠及下丘脑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的SP、VIP的相对表达量;于造模结束后和干预结束后分别计算各组大鼠当日的稀便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的SP、VI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的SP、VI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稀便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天枢、上巨虚穴可降低IBS-D模型大鼠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的SP、VIP表达水平,从而延缓痛觉传递、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胃肠功能紊乱,这可能是艾灸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艾灸 天枢穴 上巨虚穴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稀便率 大鼠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电针天枢不同配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荣 白海霞 +2 位作者 冀来喜 金晓飞 闫丽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11期639-64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筛选治疗UC活动期较佳的腧穴处方。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天枢组、电针天枢+中脘组、电针天枢+上巨虚组、电针天枢+中脘+上巨虚...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筛选治疗UC活动期较佳的腧穴处方。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天枢组、电针天枢+中脘组、电针天枢+上巨虚组、电针天枢+中脘+上巨虚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结果:模型组溃疡溃疡较大,充血、水肿明显,黏膜损伤指数较高,各电针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黏膜损伤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NO明显增加,SOD明显减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电针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MDA、NO,提高SOD的含量,但各组间存在差异,以天枢+中脘+上巨虚组效果明显。结论: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UC大鼠结肠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天枢、中脘、上巨虚三穴配伍疗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溃疡性结肠炎 天枢 中脘 上巨虚
下载PDF
电针上巨虚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严杰 张泓 +3 位作者 陈楚淘 杨茜云 廖文峰 陈平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上巨虚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探讨电针上巨虚治疗UC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上巨虚组、非穴组4组,每组10只。以三硝基苯... 目的观察电针上巨虚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探讨电针上巨虚治疗UC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上巨虚组、非穴组4组,每组10只。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观察电针上巨虚后UC模型大鼠IL-1β及IL-4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上巨虚能使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1β含量明显降低,IL-4含量明显增高,与模型组及非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上巨虚对U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1β水平和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4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溃疡性结肠炎 上巨虚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钟峰 曹越 +4 位作者 罗容 盛蓉蓉 石文英 刘英含 章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左右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穴交替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左右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穴交替电针;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心理状态比较(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天枢 大肠俞 曲池穴 上巨虚穴 电针
下载PDF
盛氏傍针排刺法针刺上巨虚干预胃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应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晓亮 缪丹 +9 位作者 章程 刘江 龚冠闻 王刚 卢梦叶 董国启 朱文强 陈理 孙建华 江志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291-5294,共4页
目的:评价上巨虚傍针排刺法针刺干预胃癌术后加速康复外科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与肿瘤外科3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在术后次日上午10:00... 目的:评价上巨虚傍针排刺法针刺干预胃癌术后加速康复外科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与肿瘤外科3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在术后次日上午10:00给予针刺治疗,采用针刺强烈得气感传为针刺刺激量标准,1次治疗后评价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通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来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P<0.01);在术后首次通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可明显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蠕动的作用,但对排便和术后住院天数无影响。结论:傍针排刺法针刺干预可有效缩短胃癌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和进食时间,均可在针刺治疗后当天实现,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针刺 临床研究 加速康复外科 傍针排刺法 上巨虚 盛灿若 胃肠道功能
原文传递
上巨虚穴证治机理浅探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采益 王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34-2536,共3页
文章就上巨虚的古今证治特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临床不仅用于肠道病症的治疗,而且对下肢病症以及足阳明经所过之头面部等病症均有疗效。现代研究主要围绕其对肠道病症的作用与机理,从肠道、... 文章就上巨虚的古今证治特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临床不仅用于肠道病症的治疗,而且对下肢病症以及足阳明经所过之头面部等病症均有疗效。现代研究主要围绕其对肠道病症的作用与机理,从肠道、脊髓、脊髓上中枢各个层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巨虚 主治特点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针刺治疗痰湿中阻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忠人 栾逸先 +5 位作者 盛国滨 尹洪娜 田洪昭 赵健宏 徐思禹 朱荟一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1-45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上巨虚穴、丰隆穴治疗痰湿中阻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痰湿中阻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组)和治疗组(针刺双侧上... 目的:观察针刺上巨虚穴、丰隆穴治疗痰湿中阻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痰湿中阻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组)和治疗组(针刺双侧上巨虚穴、丰隆穴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每周针刺治疗6次,每次30min,共治疗3周,即共治疗18次。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价量表积分,初次治疗前后、治疗第1、2、3周后及治疗后第3、6周的静息血压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P<0.05)。结论:针刺上巨虚、丰隆穴治疗痰湿中阻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能降低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针灸 治疗 上巨虚 丰隆 痰湿中阻型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对十二指肠溃疡大鼠肠黏膜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余明哲 杨光正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48-49,共2页
为探讨针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腧穴的相对特异性及其机理 ,将 97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 2 0只 ) ,模型组( 19只 ) ,足三里组 ( 19只 ) ,上巨虚组 ( 19只 ) ,下巨虚组 ( 2 0只 ) ,除正常组外 ,其余各组大鼠以盐酸半胱胺诱发十二指肠溃... 为探讨针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腧穴的相对特异性及其机理 ,将 97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 2 0只 ) ,模型组( 19只 ) ,足三里组 ( 19只 ) ,上巨虚组 ( 19只 ) ,下巨虚组 ( 2 0只 ) ,除正常组外 ,其余各组大鼠以盐酸半胱胺诱发十二指肠溃疡 ,并分别针刺相应穴位 ,10日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十二指肠溃疡面积、溃疡指数、以及十二指肠黏液厚度。结果 :电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均可不同程度缩小溃疡面积、降低溃疡指数及促进肠道黏液的分泌。其中以足三里穴的效果最好 ,上巨虚与下巨虚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针刺治疗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功能性便秘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钟峰 曹越 +4 位作者 罗容 盛蓉蓉 石文英 刘英含 章薇 《四川中医》 2018年第4期185-188,共4页
目的:通过遵循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为探求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扩大针灸主治范围,探索配穴组合的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筛选72例符合相应纳入... 目的:通过遵循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为探求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扩大针灸主治范围,探索配穴组合的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筛选72例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6例。其中电针组采用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穴后,采用20Hz电流、连续波刺激30分钟,第1~2周每周治疗5次,第3~4周每周治疗3次,连续4周,共做16次治疗。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各组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完成后(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评估其治疗期间及随访期的心理状态(SAS、SDS),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电针组的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SAS、SDS均得到显著改善,并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其疗效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治疗完成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疗效与药物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相当,并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加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穴 上巨虚穴 功能性便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f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for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Patients 被引量:9
11
作者 熊繁 王颖 +3 位作者 黎诗祺 田曼 郑翠红 黄光英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5期775-781,共7页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 is a common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 disease that affects life quality of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electro-acupunctu...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 is a common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 disease that affects life quality of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treatment for FC patients. Totally, 111 patients with FC meeting the Rome III criter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EA groups (low and high intensity of EA groups) and medicine-controlled (MC) group. In EA groups,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A at quchi (Llll) and shangjuxu (ST37) bilaterally for 4 weeks, 5 times/week in the first 2 weeks, and 3 times/week in the last 2 weeks. In MC group, 5 mg mosapride citrate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3 times/day for 4 weeks.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 frequency each day was recorded using a consti- pation diary.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Cortisol (CORT), substance P (SP), and 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 tide (VIP) were evaluated at baseline and at the end of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A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tool frequency every week (P〈0.01),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A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after 4 weeks of EA therapy, the scores of SDS and serum levels of CORT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low intensity of EA group (P〈0.01),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SP and VIP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and serum levels of CORT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high intensity of EA group (P〈0.05),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SP and VIP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serum levels of CORT and VIP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MC group (P〈0.05). As compared with MC group,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serum levels of SP were signifcicantly in- creased in low intensity of EA group (P〈0.01). Low and high inten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current intensity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quchi (Llll) shangjuxust37
下载PDF
基于r-f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的即刻效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容 石文英 +6 位作者 邝涛 叶贵生 潘江 陈成 李里 李金香 章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以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f 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为探索曲池、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发挥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20例为便秘组,功能性腹泻患... 目的以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f 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为探索曲池、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发挥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20例为便秘组,功能性腹泻患者20例为腹泻组。便秘组采用电针上巨虚治疗,腹泻组采用电针曲池治疗,次日两组均取相关非经非穴点进行电针治疗。采集两组电针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以功能连接为观察指标,以右侧岛叶为种子点,运用MATLAB、DPARSF和REST等软件得到两组与种子点存在功能连接的脑区图像,进而分析两组自身经电针刺激前后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电针刺激功能性便秘患者上巨虚穴可正激活左侧小脑后叶小脑山坡、左侧枕叶舌回、左侧枕叶枕中回、右侧枕叶、右侧顶叶缘上回、右侧穹窿回扣带回、左侧顶叶楔前叶;负激活右侧额叶Sub-Gyral、右侧岛叶、左侧岛叶。电针功能性腹泻患者曲池穴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山顶和左侧边缘叶后扣带回。结论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可引起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部分内脏高敏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变化,提示针刺对功能性肠病患者的改善效应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上巨虚 曲池 功能性肠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便秘 腹泻
下载PDF
天枢、上巨虚作为基础腧穴治疗胃肠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爱丽 李园 +5 位作者 杨俭勤 苏晓兰 张晓红 刘涛 孙晓红 魏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096-3100,共5页
分析总结天枢、上巨虚作为基础腧穴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探索合募配穴的临床价值,从而为合募配穴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基于现有文献,天枢与上巨虚作为基础腧穴应用广泛,二者共同作为基础腧穴主要应用于功能性肠病与炎症性... 分析总结天枢、上巨虚作为基础腧穴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探索合募配穴的临床价值,从而为合募配穴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基于现有文献,天枢与上巨虚作为基础腧穴应用广泛,二者共同作为基础腧穴主要应用于功能性肠病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而在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其他常见消化疾病中应用较少。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针刺、艾灸、中药穴位贴敷。基于动物实验的疗效机制表明,天枢、上巨虚及其他配穴干预,可调节大鼠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并改善大鼠体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抑制中枢敏化,从而缓解大鼠肠易激症状;抑制胃内压和胃运动以减轻功能性腹泻症状;通过降低大鼠延髓孤束核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阳性免疫产物的高表达水平,并抑制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并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以保护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在不同胃肠疾病治疗中,天枢、上巨虚所配伍的腧穴有所差异,因此应基于现有证据与临床经验选择最佳腧穴配伍,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枢 上巨虚 合募配穴 胃肠疾病 机制 临床实践 针灸
下载PDF
艾灸“天枢”“上巨虚”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代谢物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灏龙 张国山 +5 位作者 肖山峰 刘红华 钟欢 常小荣 刘琼 刘密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6-745,共10页
目的:观察艾灸“天枢”“上巨虚”对克罗恩病(CD)大鼠结肠代谢物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从代谢角度探讨艾灸对CD大鼠结肠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24只大鼠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制备C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 目的:观察艾灸“天枢”“上巨虚”对克罗恩病(CD)大鼠结肠代谢物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从代谢角度探讨艾灸对CD大鼠结肠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24只大鼠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制备C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艾灸组,每组10只。艾灸组予艾灸双侧“天枢”“上巨虚”,30 min/次,每天1次,连续7 d。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体质量并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检测并筛选差异结肠代谢物。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DAI评分升高(P<0.05),结肠存在明显的炎性损伤,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艾灸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DAI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肠炎性损伤减轻,结肠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5),血清TNF-α、IL-1β和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次黄嘌呤、甜菜碱、肌酸、肌醇、牛磺酸、尿嘧啶、甲醇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组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丙酸、缬氨酸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可回调次黄嘌呤、亮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甜菜碱、酪氨酸、牛磺酸7个差异代谢物相对表达量(P<0.05),主要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通路。结论:艾灸“天枢”“上巨虚”治疗CD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回调差异代谢物,从多条代谢通路调控结肠代谢紊乱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维持肠道免疫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艾灸 天枢 上巨虚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上巨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鸿颖 张子忆 +2 位作者 徐伟晨 陈采益 王晅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5期142-145,共4页
目的:基于现代临床文献报道,归纳上巨虚现代临床应用主治内容与常用配伍,并从中探析上巨虚、曲池二穴与大肠腑联系,理解"合治内府"的概念。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自2000-2019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 目的:基于现代临床文献报道,归纳上巨虚现代临床应用主治内容与常用配伍,并从中探析上巨虚、曲池二穴与大肠腑联系,理解"合治内府"的概念。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自2000-2019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上巨虚、曲池的临床研究文章,按照病症系统分类,列表统计二穴主治的疾病谱及频数并单独分析上巨虚文献的治疗处方,统计上巨虚常见配伍与疾病谱。结果:共筛选纳入861篇文献,其中上巨虚297篇,曲池592篇,二穴重复文献28篇。上巨虚主要用于以消化系统为主的22种病症,曲池主要用于以神经系统为主的60种病症。结论:①上巨虚在治疗便秘及术后胃肠诸症最具优势,常见的配伍有足三里、天枢、大肠俞、中脘、下巨虚、合谷、支沟、关元、曲池、气海;②上巨虚与大肠腑联系紧密,曲池主治内容除了外经病症也涉及部分消化系统病症,但与大肠腑的联系远不如上巨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合穴 上巨虚 现代临床应用 配伍
下载PDF
电针不同部位单穴对大鼠胃运动双向调节效应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芝 夏有兵 +2 位作者 卢明香 林静 徐斌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9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电针曲池、上巨虚均以促进胃运动为主(P<0.05);而电针天枢均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1);电针大肠俞只有在正常及心得安所造成的胃运动兴奋状态下,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5);其他状态无明显方向倾向。结论腹部和四肢单穴对胃运动的调节很可能具有定向效应的特征,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内脏器官的双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运动 大鼠 大肠俞 天枢 上巨虚 曲池
下载PDF
联合针刺梁丘穴和足三里穴与足三里穴和上巨虚穴的fMRI-BOLD对比研究
17
作者 谭惠斌 熊飞 +6 位作者 贾静 黄文才 李涵翰 游涛 王叶 高利臣 陈友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2-27,84,共7页
目的:探讨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针刺的联合效应,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右侧梁丘穴+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脉冲电针治疗仪针刺。采用区块设计模式行fMRI,分析针刺过程... 目的:探讨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针刺的联合效应,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右侧梁丘穴+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脉冲电针治疗仪针刺。采用区块设计模式行fMRI,分析针刺过程中的脑活动模式,并比较2组的差异。记录2组针刺感觉类型和强度,评估针刺感觉与脑活动的关系。结果:梁丘穴+足三里组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组共同激活区集中在右侧额上回眶缘、左侧额下回盖部、左侧前扣带回和左侧眶前回,2组共同负激活区则集中在右侧缘上回、右侧尾状核、右侧壳核和左侧岛叶。梁丘穴+足三里穴组在左侧额下回盖部、左侧前扣带回等区域更活跃,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组在右侧缘上回、左侧岛叶和左侧壳核等区域更活跃。结论: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的针刺刺激可产生协同效应,不同穴位组合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也有差异。这些结果可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为针刺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穴位联合针刺 足阳明胃经 梁丘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虚穴
下载PDF
针刺上巨虚抑制结肠扩张诱发蓝斑核神经元放电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青艳 王华 +2 位作者 陈泽斌 刘溪泉 金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上巨虚与大肠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采用末段结肠扩张作为伤害性结肠传入刺激,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蓝斑核(LC)神经元活动。针刺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和大肠经合穴合谷,观察LC神经元放电反应的一般特性、结肠扩张刺... 目的探讨上巨虚与大肠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采用末段结肠扩张作为伤害性结肠传入刺激,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蓝斑核(LC)神经元活动。针刺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和大肠经合穴合谷,观察LC神经元放电反应的一般特性、结肠扩张刺激诱发LC神经元放电反应及针刺上巨虚、曲池对结肠扩张刺激诱发LC神经元放电反应的影响。结果结肠扩张可以诱发LC神经元放电增加,增加率为127.33%±45.48%,针刺上巨虚和合谷均能抑制这种伤害性反应,抑制率分别为38.24%±7.69%和21.29%±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上巨虚和结肠伤害性传入信号在LC神经元发生会聚和相互作用,针刺上巨虚能显著抑制结肠扩张激活的LC神经元放电,可能是上巨虚和大肠相关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核 上巨虚 结肠扩张 神经元放电反应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电针刺激上巨虚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熊繁 黎诗琪 +5 位作者 王颖 吴笑 穆可涛 郑翠红 龚萍 黄光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9-752,共4页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异同。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不同强度电针刺激上巨虚的fMRI实验,采用block模式扫描,并记录电针时的针感。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针感和磁共振数据。结果不同强...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异同。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不同强度电针刺激上巨虚的fMRI实验,采用block模式扫描,并记录电针时的针感。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针感和磁共振数据。结果不同强度电针的针感比较,跳动感有显著差异,酸、麻、胀、重、疼痛感无显著差异。低强度电针激活左侧岛叶和右侧中央前回,高强度电针激活双侧颞叶,右侧岛叶,右侧顶下小叶,负激活了双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右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顶叶,右侧颞下回。结论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导致的脑功能活动不完全相同,高强度电针刺激比低强度电针刺激影响的脑区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电流强度 fMRI 上巨虚 穴位特异性
原文传递
艾灸“天枢”“上巨虚”对克罗恩病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灏龙 张国山 +7 位作者 肖山峰 刘红华 周竞颖 罗容 钟欢 常小荣 刘琼 刘密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214-5219,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天枢”“上巨虚”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炎症损伤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艾灸对CD大鼠结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制备CD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药物组。艾灸组予艾灸双侧“天... 目的:观察艾灸“天枢”“上巨虚”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炎症损伤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艾灸对CD大鼠结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制备CD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药物组。艾灸组予艾灸双侧“天枢”和“上巨虚”,药物组予美沙拉嗪灌胃。记录大鼠体质量、粪便隐血情况并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胺、缓激肽水平;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改变;冗余分析(RDA)对肠道菌群与血清炎症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疾病症状明显,DAI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肠黏膜存在明显的炎症损伤,血清TNF-α、组胺、缓激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与药物组大鼠疾病症状缓解,DAI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肠黏膜炎症损伤减轻,血清TNF-α、组胺、缓激肽水平显著降低(P<0.05)。16S rDNA测序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减少,菌群组成结构差异较大;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药物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菌群结构趋于正常组。此外,考拉杆菌属、Allobaculum属、厌氧杆菌属与血清炎症因子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艾灸“天枢”“上巨虚”治疗CD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紊乱状态,减轻肠道炎症损伤,从而维持肠道免疫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艾灸 肠道菌群 天枢 上巨虚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