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连动句式“V起来+VP”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楚群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9-83,共5页
-
文摘
连动句式“V起来+VP”根据其前后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五小种,即分别是承接关系、目的关系、方式关系、条件关系、解释或说明关系;在形式上根据句式主语是否可以后移到“V起来”和“VP”之间,把“V起来+VP”分成两类,即典型的连动句式和虚化的连动句式。
-
关键词
连动
“V起来”
语义
-
Keywords
serial verb
“V-k-qilai(起来)”
semantic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连动式谓语英译策略探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侠
-
机构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出处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课题"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英语语言教学研究"(编号:20111sk303)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针对汉英语言句型结构的巨大差异,以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形式,探析了七种操作性较强的汉语连动式谓语英语翻译策略,以期实现汉语连动式谓语在英语中效果对等,达到语际有效转换的目的,同时,为汉英翻译者提供帮助。
-
关键词
连动式谓语
汉英翻译
动词
-
Keywords
serial verb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verb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怒苏语的两个“V+死”结构
- 3
-
-
作者
罗自群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1-33,共3页
-
文摘
怒苏语的"Ci^35死"和"sɑ■^42杀"可以单用,位于动词之后,都可以表示"死"义,本文比较"V+Ci^35死"和"V+sɑ■^42死"两个结构的异同,认为有无外力的介入,一是选择使用哪一种结构的理由,二是区别"V+sɑ42死"是连动结构还是动补结构的依据。
-
关键词
怒苏语
语法
V+死
结构
连动
动补
-
Keywords
Nusu language
grammar
"V+death"
construction
serial verb
verb-complement
-
分类号
H263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汉语的若干显赫范畴:语言库藏类型学视角
被引量:132
- 4
-
-
作者
刘丹青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305,共15页
-
基金
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语言库藏类型学"的资助
-
文摘
本文以语言库藏类型学为框架,探讨现代汉语普通话及部分方言中的若干显赫范畴。首先给出了显赫范畴的定义及其5个关键点,然后据此考察汉语的显赫范畴。本文通过句法论证和跨语言比较,说明词类中的动词、量词,短语中的连动结构,复句中的主次复句,由语用成分语法化而来的话题结构等语类都可以归入汉语的显赫范畴。通过分析这些范畴的用法可以发现,显赫范畴不但本身语法化程度高、句法功能强、使用频率高,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除了用于该范畴本身的原型功能之外,都被用来表达其他相邻的甚至有一定距离的语义语用范畴,即扩展范畴或边缘范畴,这些扩展或边缘范畴在很多其他语言里甚至大部分语言里是由属于其他范畴的语法手段来表达的。
-
关键词
语言库藏类型学
显赫范畴
动词显赫
连动句
主次复句
话题结构
-
Keywords
mighty category, linguistic inventory typology, verb mightines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co-subordinate complex clauses, topic structure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句法、重音、语调相互作用的语法效应
被引量:44
- 5
-
-
作者
冯胜利
-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共1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基金项目“对外汉语语体用语的鉴定、分布及分级的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14JJD740003)的资助
-
文摘
本文从上古汉语[VP而VP]等句式在现代汉语口语表达中不合法的现象出发,讨论汉语管辖型核心重音排斥动词并列及其与汉语句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语法效应。文章首先讨论上古汉语[VP而VP]句式消失的韵律原因,继而提出现代汉语"一句一调"的韵律属性及其在"句型构造"(如流水句、连动式)和"句型改造"(意合法、紧缩句)方面的语法效应。文章认为,古代并列动词短语的发展变化和现代特殊句型的出现,均可分析为中古以来汉语管辖型核心重音与句语调相互作用下的句法结果。
-
关键词
句调
语调
一句一调
并列结构
流水句
连动式
意合法
紧缩句
-
Keywords
sentential Intonation
intonation phrases
‘one sentence, one intonation~
coordination~ run-on sentence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parataxis~ contracted sentences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及亲邻语言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和显赫度
被引量:38
- 6
-
-
作者
刘丹青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2,共20页
-
基金
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汉语口语的跨方言调查与理论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汉语这种连动式显赫的语言中,连动式会向并列和主从两个方向扩展,形成更接近并列或更接近主从的语义关系,句法上仍然属于连动式而非改属并列或主从结构。连动式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常见而并非普遍,主要存在于形态不丰富的语言如壮侗语、苗瑶语、藏缅语中的彝语支及景颇语支、南亚语系,而少见或不见于形态变化较为丰富的语言如羌、藏语支和阿尔泰系语言。
-
关键词
连动式
库藏类型学
显赫范畴扩展
汉语及亲邻语言
-
Keyword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ventory typology expansion of mighty categoriesChinese and neighboring languages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动补式和连动式的库藏裂变
被引量:27
- 7
-
-
作者
刘丹青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共16页
-
文摘
针对形式语言学忽视连动式的独立句法地位、将连动式视为主从或动补等结构,及某些类型学文献在连动式中包含动结式和动趋式材料的情况,本文从库藏类型学的库藏裂变观念出发,通过多个方面的句法和韵律事实的展示,论证了现代汉语动结式和动趋式虽然语源上来自连动式,但是在共时层面已裂变为无关的句法构式,由不同的句法规则生成,受不同的句法条件制约,它们在母语人的句法(构式)库藏中已经分置于不同的仓位,无法再归入同一大类的构式。涉及的测试角度有论元共享、增容扩展能力、体貌标记、可能式转换、方言补语标记、韵律特征等。
-
关键词
库藏裂变
连动式
动补式
动结式
动趋式
-
Keywords
split in inventory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SVCs)
verb-complement constructions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verb-directional constructions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语法化角度看动词直接作状语
被引量:17
- 8
-
-
作者
高增霞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23,共6页
-
文摘
动词能否直接作状语 ,曾经有过争论。实际上这是一种发展中的现象。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对动词作状语的现象进行考察 ,认为一些动词作状语的现象是从表达方式 -动作的连动式语法化而来的 ,并且动词作状语的状中结构还会进一步向复合词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 ,有些动词向着“专职的动词前加词”方向发展 ,进一步扩大了状中结构的使用范围 ,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类范畴。
-
关键词
动词作状语
语法化
连动式
-
Keywords
verbs used as adverbial modifier
grammaticalizati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连动结构的隐喻层面
被引量:22
- 9
-
-
作者
高增霞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31,共10页
-
文摘
连动式是以时序原则为结构规则的结构形式,各种类型的成员分别是先后顺序关系在概念层面、逻辑层面和认知层面等不同隐喻层面上操作的结果,因此连动结构内部是不同质的.以往的研究中由于缺乏这种认识,在连动式研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
关键词
连动结构
连动式
隐喻
同质
结构规则
认知
结构形式
原则
概念
层面
-
Keyword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SVC) semantic relations metaphorical levels
-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藏缅语与汉语连动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 10
-
-
作者
戴庆厦
邱月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82,共11页
-
文摘
本文通过亲属语言藏缅语与汉语连动结构的比较,包括共性和个性的提取,认识藏缅语与汉语连动结构的特点。藏缅语与汉语的连动结构存在诸多共性:都是语法中一个独立的结构;制约连动特点的因素都是多方面的,而语序是最重要的;连动的补语都容易出现语法化,其制约条件也大致相同。二者的差异主要是连动结构的紧密度不同,以及连用动词的顺序受“临摹原则”制约的强弱不同,其原因是OV型、VO型语序的差异造成的。
-
关键词
连动结构
藏缅语
汉语
-
Keywords
th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SVC), the Tibeto-Burman languages, Chinese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藏语言的音节显赫及其词汇语法表征
被引量:16
- 11
-
-
作者
刘丹青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1,共19页
-
基金
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汉语口语的跨方言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成果之一
-
文摘
本文用库藏类型学显赫范畴的概念分析汉语及其他汉藏语言中音节显赫现象,包括声调在音节显赫中的作用,同时分析音节显赫在词汇语法乃至文学文化诸方面的表征,包括量词和连动式的显赫度与音节显赫度的相关性,这些表征可以视为音节作为显赫范畴的超层级扩张功能。文章还指出,音节显赫度在汉藏语内部存在显著差异,壮侗苗瑶等东南部汉藏语音节显赫度最高,往西往北渐次降低,位置偏东南的鼻语支语言则是藏缅语中音节相对显赫的。汉语方言音节显赫度差异的地理态势与之基本相符。这一区域性表现显示语言接触在音节及其相关范畴的显赫中起关键作用。
-
关键词
音节显赫
词汇语法表征
汉藏语言
量词
连动式
-
Keywords
syllable mightiness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representations
Sino-Tibetan languages
classifier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SVCs)
-
分类号
H2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形式句法、象似性理论与汉语研究
被引量:15
- 12
-
-
作者
李亚非
-
机构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语言学系
-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1-530,575,共10页
-
文摘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连动式的语序以及其他句法特征,这些特征可概括为:不可违反的象似性语序;宾语共享;主语共享;象似性只发生在动词之间;具有象似性语序的动词之间不存在论元关系;动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因具体语言而定。连动式把象似性放到造句层面来表达,既把这个功能性的语言现象强行纳入普遍语法的管辖范围,也正好触及普遍语法的薄弱之处。
-
关键词
形式句法
象似性理论
普遍语法
连动结构
-
Keywords
formal syntax
iconicity
universal grammar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兼语式是一种句法连动式
被引量:13
- 13
-
-
作者
刘街生
-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的使动范式"(项目编号:05CYY011)的资助
-
文摘
本文从小句结合入手,通过变换分析法说明为什么兼语式应是一种句法连动式,并以此解释兼语式中V1的语法化及其它形式特征。我们认为,汉语中存在S(Sam e)S(Sub ject)和D(D instinct)S(Sub ject)两种句法连动式,两种连动式之间存在过渡区域。汉语是一种连动型语言,连动式是汉语的类型学特点之一。
-
关键词
兼语式
句法连动式
词汇连动式
小句结合
-
Keywords
pivot structure
syntactic serial verb structure
lexical serial verb structure
clause integration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连动式中的语序-时序对应
被引量:14
- 14
-
-
作者
李亚非
麦迪森
-
机构
美国威斯康森大学语言学教授
威斯康森大学麦迪森分校语言学系
-
出处
《语言科学》
2007年第6期3-10,共8页
-
文摘
形式语法对语序的解释能力来自于其内在结构上的不对称。文章证明,把这种结构性的非对称应用于连动式中的语序-时序对应现象,充其量只能处理小部分的语料。因此自然语言中至少应该包含两种本质不同但共存的语序机制:源于非对称结构的先后顺序和语序与数个被描写事件的时间顺序的直接对应。
-
关键词
语序-时序对应
结构的非对称性
连动式
语序
-
Keywords
temporal iconicity structural asymmetry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word order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同宾结构”的句法地位
被引量:12
- 15
-
-
作者
刘辉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33,共9页
-
文摘
同宾结构的句子在传统语法中被分别处理为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但无论是汉语的语言事实还是语言共性理论都不支持这种处理办法。多种证据表明,同宾结构中的第二个动词处理为目的状语从句更为合适。这种状语从句后置的语序由于具有功能上的优势而在汉语中得以存在。这种处理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汉语事实,而且和类型学的相关研究一致。
-
关键词
同宾结构
连动结构
兼语结构
目的状语从句
-
Keywords
object sharing construction,serial verb construction,pivotal construction,purposive adverbial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时体、事件与汉语连动结构
被引量:12
- 16
-
-
作者
尚新
-
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
基金
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时体类型学特征与语际翻译转换策略研究"(编号:08BYY00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编号:08YS115)
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基金(编号:20090114)资助
-
文摘
本文依据时体特征与事件以及事件性的联系,阐释汉语连动结构的事件特征,并从次级事件的时体特征、序列特征以及核心次级事件的配置特点三个方面,重点考察了四类连动结构的事件信息配置特征:sE2 sE1,sE1 sE2,sE1>sE2,以及sE1αsE2。另外,文章还探讨了各类连动结构的时体共享特征、前后次级事件时空范域的同一性和异质性等问题。
-
关键词
时体
事件
连动结构
信息
-
Keywords
aspect
event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再论连动式中的语序—时序对应
被引量:11
- 17
-
-
作者
杨永忠
-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大学外语部
-
出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1-18,共8页
-
文摘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所谓的连动式中的语序—时序对应问题进行了分析,对Baker(1989)的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证明形式语法对连动结构的句法结构和词法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这一对语序的解释力正是来自于各个成分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对称。连动结构可以被视为一个以V1为核心的动补结构,V2充其量只是V1或VP1的补足语,表示结果、状态或目的。V1在语序上先于V2,在句法结构位置上高于V2,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处于主谓词位置,V1或VP1非对称性成分统制V2或VP2。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连动结构中V1和V2在结构位置上的问题,从而否定了李亚非(2007)的论断,即形式语法充其量只能解释小部分连动结构语料。
-
关键词
语序-时序对应
非对称性成分统制
连动式
语序
动补结构
-
Keywords
temporal iconicity
asymmetrical c - command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word order
verb -complement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H314.3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做”的语法化
被引量:10
- 18
-
-
作者
赵日新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
清华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4,共9页
-
文摘
本文根据文献和方言材料讨论泛义动词"做"的组配功能及其语法化。文章例举"做"的组配情况,从"做"作为连谓结构前项与后项分别阐述其虚化为介词的过程和动因,并指出"做"省略宾语直接用在动词前是"做"副词用法的产生根源。"做"作为构词语素,有的是"做(动词)+宾语"的词汇化,有的是"做(介词)+宾语"的词汇化。文章最后对连谓结构与汉语介词、副词、助词、唯补词/体标记等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
关键词
“做”
虚义动词
语法化
组配功能
连谓结构
-
Keywords
zuo
delexical verb
grammaticalization
combining functi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语言学研究中的分析与综合
被引量:10
- 19
-
-
作者
李亚非
-
机构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语言学系
-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205,共11页
-
文摘
现代语言学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即本文所说的科学方法,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分解和分析之上的。"分"是它的核心。科学方法是透彻精确地了解局部现象的必由之路,但是也直接导致了理论研究中的众多分歧、偏见以及浪费资源的学派之争。本文通过考察句法和词法的界面以及连动结构中的语序一时序对应现象,论证单纯强调"分"的弊病,以及适时适度以合纠分的可行性,并由此说明,对立的观点其实很可能是互补的关系。文章旨在提倡在语言学研究中有意识地追求分与合的平衡,使研究活动更有效率。
-
关键词
词法
语序
使动结构
词汇学派
形式语法
功能语法
动补结构
-
Keywords
analytical vs
synthetic
syntax-morphology interface
temporal iconicity
causative
lexicalist
formal and functional linguistics
resultativ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 20
-
-
作者
李天宇
-
机构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部
-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5-410,共16页
-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号:留金发[2014]3026号)资助。
-
文摘
本文在回顾认知类型学三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以史文磊(2014)为引探讨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研究的相关问题,包括路径动词的判定标准,汉语中的双框架结构和综合性动词,连动式和动补式的异同,现代汉语中的连动结构和附加语结构,以及虚拟运动。本文认为,汉语路径动词应根据Lin(2011)重新判定;综合性动词同时编码方式信息和路径信息,因此应区别于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连动式内部V 1V 2皆为可独立使用的动词,而动补式内部V 2则语法化为不可独立使用的补语;在运动事件编码中,连动式体现了连动特征,而动补式体现了附加语特征;虚拟运动和具体运动在词化类型有所不同,因而值得将其二者予以区分。本文所做出的讨论有助于厘清汉语运动事件研究中的上述问题,并界定传统汉语语言学中连动式和动补式的异同,从而为后续汉语认知类型学的考察奠定基础。
-
关键词
认知类型学
运动事件
路径动词
综合性动词
连动式
动补式
-
Keywords
cognitive typology
motion event
path verbs
synthetic verb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verb complement constructions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