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婉 万宇辉 +1 位作者 陶芳标 郝加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目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被视为广泛而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校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都存在很高的发生率,也是青少年自杀行为发生的最有力预测因子之一。但世界范围内,对NSSI的认识尚不统一,相关的评价方法也有多种... 目的目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被视为广泛而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校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都存在很高的发生率,也是青少年自杀行为发生的最有力预测因子之一。但世界范围内,对NSSI的认识尚不统一,相关的评价方法也有多种,为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NSSI相关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了解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伤害行为 青春期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治疗对自杀症状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迎黎 冯飞 +4 位作者 梁炜 方莉 周云飞 位照国 刘铁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认知行为治疗(CBT)对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PsycINFO、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发表的CBT用于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者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主要结局为自...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认知行为治疗(CBT)对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PsycINFO、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发表的CBT用于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者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主要结局为自杀意念的变化或消除,次要结局为自杀和自伤行为、抑郁症状。用Cochrane协作网研究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估研究质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使用RevM an 5. 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2707名患者。CBT可短期降低自杀意念(SMD=-0. 30,95%CI=-0. 42~-0. 19); CBT对自杀意念的中期和长期疗效和对照组无差异(SMD=-0. 27、-0. 18,95%CI:-0. 61~0. 07、-0. 41~0. 05)。CBT对自杀和自伤行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OR=0. 68、0. 73、0. 50,95%CI=0. 48~0. 97、0. 54~0. 98、0. 31~0. 80)。CBT对抑郁症状短期、中期和长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SMD=-0. 35、-0. 28、-0. 35,95%CI=-0. 51~-0. 19、-0. 51~-0. 05、-0. 55~-0. 15)。结论:短期内认知行为治疗可以降低自杀意念;认知行为治疗也能减少自杀和自伤行为风险,改善与自杀相关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自杀 自杀意念 自伤行为 META分析
下载PDF
心理援助热线青少年来电者自伤行为特征及自伤后就医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春玲 赵丽婷 +1 位作者 安静 童永胜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分析心理援助热线11~18岁青少年来电者的自伤行为特征及自伤后就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接听中既往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来电者为研究对象。接线员询问来电者来电前最后一次自伤行为... 目的分析心理援助热线11~18岁青少年来电者的自伤行为特征及自伤后就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接听中既往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来电者为研究对象。接线员询问来电者来电前最后一次自伤行为发生时采用的自伤方式、自伤原因、自伤目的以及是否就医等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来电者的自伤行为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青少年来电者自伤后就医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022例青少年来电者,其中77.9%(4690/6022)的来电者为女性,53.8%(3241/6022)的来电者为11~15岁。自伤行为最常用的方式是用刀割伤,占55.3%(3328/6022);自伤原因排名前2位的是情绪低落和家庭矛盾,分别占32.2%(1940/6022)、31.7%(1908/6022)。85.0%(5116/6022)的来电者自伤时有强自杀意念,仅25.2%(1519/6022)的来电者自伤后去就医。与男性青少年来电者相比,女性青少年来电者自伤时用刀割伤的比例更高,自杀意念更强,但自伤就医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4、9.311、14.882;均P<0.05);16~18岁来电者服用治疗药的比例高于11~15岁来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8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99,95%CI:1.022~1.406)、16~18岁(OR=1.261,95%CI:1.058~1.504)、受教育程度为初中(OR=1.388,95%CI:1.131~1.705)或高中(OR=1.371,95%CI:1.056~1.780)、服用治疗药(OR=3.341,95%CI:2.861~3.900)或其他有毒物(OR=3.669,95%CI:2.674~5.034)以及有强自杀意念(OR=3.913,95%CI:1.969~7.776)均是青少年来电者自伤后就医的危险因素(均P<0.05);自伤次数≥2次(OR=0.749,95%CI:0.648~0.865)、自伤原因为学习问题(OR=0.584,95%CI:0.404~0.844)均是青少年来电者自伤后就医的保护因素(均P<0.01)。结论心理援助热线青少年来电者较多采用刀割伤的方式自伤,且行为发生时自杀意念较强烈,但较少去就医;不同性别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伤 心理援助热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欺凌受害对自我伤害行为影响的条件过程模型
4
作者 陈薪 李祚山 +1 位作者 卜南音 张跃国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65-281,共17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4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考察欺凌受害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以及抑郁和反刍思维在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欺凌受害能够显著影响自我伤害行为,欺凌受害也会导致抑郁从而间接影响自我伤害行为,随着个体反刍思维...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4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考察欺凌受害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以及抑郁和反刍思维在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欺凌受害能够显著影响自我伤害行为,欺凌受害也会导致抑郁从而间接影响自我伤害行为,随着个体反刍思维水平的提高,欺凌受害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也会增强,在高反刍思维水平下,抑郁能够导致青少年出现更多的自我伤害行为。本研究揭示了欺凌受害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欺凌受害 自我伤害行为 抑郁 反刍思维
原文传递
双相障碍自残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书君 孙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双相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双相障碍患者与健康群体及其他精神疾病人群相比具有较高的自残率,且反复自残患者自杀率更高。基于双相障碍的自残行为,以及自残行为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可能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本文将进行相关综述。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自残行为 风险因素 发生机制
下载PDF
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陈乐宁 杨璐 陈汉英 《校园心理》 2023年第4期288-292,共5页
目的 为探究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与《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量表》,以271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自我伤害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1)中... 目的 为探究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与《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量表》,以271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自我伤害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1)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一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高于初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中的网络过激行为的生源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村中学生网络过激行为高于城镇中学生;(2)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次数的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自我伤害次数高于初中生;(3)中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呈正相关(P<0.01);(4)中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网络色情行为、网络欺骗行为均对自我伤害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应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进行教育与指导,加强中学生网络使用规范与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降低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网络偏差行为 自我伤害行为
下载PDF
浅析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原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曦 《科教文汇》 2017年第16期115-116,共2页
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环境复杂,学生的精神压力增大,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初中生存在自伤行为。我们要通过了解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分析导致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原因。
关键词 自我伤害行为 自伤 初中生 原因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对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周喜华 刘悦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6期818-822,共5页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9年12月,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青岛大学245名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校学生母亲关...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9年12月,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青岛大学245名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校学生母亲关爱得分城市[(40.72±6.27)分]>农村[(39.05±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四的母亲关爱得分[(35.56±6.99)分]和父亲关爱得分[(31.46±7.33)分]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自我价值感得分城市[(63.72±8.76)分]显著大于农村[(61.07±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四自我伤害得分[(5.28±8.56)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关爱、父母鼓励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r=0.236~0.451)且与自我伤害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335~-0.181);父母控制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负相关(r=-0.238、-0.245);自我价值感与自我伤害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540)。父母教养方式对于自我价值存在显著影响(β=0.403,P<0.01),自我价值可以负向预测自我伤害(β=-0.608,P<0.01),父母教养方式对于自我伤害的直接影响不显著。结论 父母关爱、父母鼓励和自我价值感均与自我伤害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自我价值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伤害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伤害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 自我价值感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有无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燕 刘悦 +4 位作者 童永胜 殷怡 王月华 赵丽婷 庞宇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9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了解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有无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的差异。方法纳入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于2002年12月—2008年12月接听的既往有自伤行为的来电。在通话中询问来电者自伤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按自杀意念的有无将来电者分为两组进行比... 目的了解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有无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的差异。方法纳入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于2002年12月—2008年12月接听的既往有自伤行为的来电。在通话中询问来电者自伤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按自杀意念的有无将来电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在纳入研究的4423例有自伤史的来电者中,2731例(61.7%)有自杀意念。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伤方法、目的及是否到医院救治与自伤行为是否伴有自杀意念有关。女性[调整后风险比(AOR)=1.17]、自伤后到医院就医(AOR=1.85)、选择坠落、服用治疗药物或其他毒物(AOR=1.77,1.48,1.71)的自伤行为更可能伴有自杀意念;选择割腕或用绳子的方式(AOR=0.72)、以惩罚别人为目的(AOR=0.20)的自伤更不易有自杀意念。结论热线来电者有无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虽然在自伤特征和相关因素上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自杀预防措施中不应该忽视那些无明确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伤害行为 自杀意念 心理援助热线
原文传递
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巧玲 谭宇康 +3 位作者 梁嘉权 章泽栋 潘锦环 廖绮娴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2期94-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12月临床心理科收治的76例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2组患者均口服帕罗...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12月临床心理科收治的76例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2组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自我伤害问卷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2组HAMD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4.320,P<0.001;F_(组间)=7.680,P=0.020;F_(交互)=11.420,P<0.001);干预后,研究组自我伤害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t=6.644,P<0.001)。TAS量表总分及描述情感能力、识别情绪困难、外向型思维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4.020,P<0.001;t=2.681,P=0.009;t=3.480,P<0.001;t=2.611,P=0.010)。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可降低抑郁程度,减轻自我伤害行为,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干预 抑郁障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青少年 情绪控制
下载PDF
“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干预模式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艳萍 严芳 +3 位作者 王海岭 郭正军 赵晶媛 赵玉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25-1832,共8页
背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其病程迁延,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需要采用综合干预模式,我国线上干预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讨“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DBT)干预... 背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其病程迁延,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需要采用综合干预模式,我国线上干预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讨“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DBT)干预模式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自杀意念、认知情绪调节、缓解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系统中出院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电话随访及心理咨询,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互联网+”DBT训练,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正念训练、人际效能训练、情绪调节训练和忍受痛苦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6、12个月后,分别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杀意念、认知情绪调节、抑郁状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健康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最终对照组57例、干预组55例完成研究。组间与时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干预组组内干预前后SIOSS、CERQ-C、MAD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组内前后SIOSS评分、MADRS评分和CERQ-C评分中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组内前后CERQ-C评分中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互联网+”DBT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自杀意念,提高情绪控制水平,缓解抑郁状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互联网干预 非自杀性自伤 辩证行为疗法 康复 随机对照
下载PDF
疼痛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宗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以及疼痛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选取本地5400名在校初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研究,使用儿童期虐...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以及疼痛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选取本地5400名在校初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研究,使用儿童期虐待调查问卷、疼痛应对方式量表以及青少年亚健康评定问卷等,对抽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数据。结果本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5300份。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正相关(P<0.05),与青少年疼痛中间应对、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青少年疼痛中间应对、消极应对以及各项维度评分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调查问卷得分呈正相关(P<0.05);童年期虐待、自伤行为频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童年期虐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消极疼痛应对方式的中介效用为15.68%。结论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两者的关联中疼痛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中介效应,提早了解青少年的疼痛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有童年期虐待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虐待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疼痛应对方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