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情报的基本属性与情报学原理 被引量:37
1
作者 马费成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7,135,共5页
文章讨论了科学情报的离散分布性、相关性、有序性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情报交流传播的基本规律 ,认为对这些基本属性和规律的研究可以揭示情报学的奠基性定律 ,确立情报学的基本原理 ,使情报学成为科学而严谨的学科。
关键词 科学情报 情报学 离散分布 相关性 有序性 属性 情报传播交流
下载PDF
百年政治思潮与世界秩序变革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4,共12页
在过去的百年,自由主义是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之一。它不仅影响到众多国家内部的秩序而且影响着国际秩序。这一思潮在过去百年来经历了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改良式自由主义再到新自由主义的变化过程,也带来了其他政治思潮如法西斯主... 在过去的百年,自由主义是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之一。它不仅影响到众多国家内部的秩序而且影响着国际秩序。这一思潮在过去百年来经历了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改良式自由主义再到新自由主义的变化过程,也带来了其他政治思潮如法西斯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同时还伴生出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政治思潮。目前新自由主义遭遇百年前古典自由主义几乎同样的危机。自由主义百年变迁和影响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占主导地位有关,同时也与它带来的危机和社会矛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法西斯主义 政治思潮 世界秩序
原文传递
基于Z指数的大学教师代表作评价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劲楠 丁佐奇 《药学教育》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representative方法和H指数核心法对高校C部分教授发表的文章进行筛选得到代表作,并将其引入到Z指数中得到Z_h和Z_r指数。研究发现,H指数、Z指数、Z_h和Z_r指数两两通过了Pearson相关性检验,其中Z_r和Z指数、Z_r和Z_h指数的相关系... 通过representative方法和H指数核心法对高校C部分教授发表的文章进行筛选得到代表作,并将其引入到Z指数中得到Z_h和Z_r指数。研究发现,H指数、Z指数、Z_h和Z_r指数两两通过了Pearson相关性检验,其中Z_r和Z指数、Z_r和Z_h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763、0.796。相对于已被广泛应用的H指数,当一名科研人员拥有被引量较高的文章时,其将获得较高Z_r指数评价,这能够有效地反映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相较于不区分作者顺序,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为标准筛选,统计数据更加精确客观。Z_r指数将在未来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并拥有良好应用前景,在实际工作中建议结合文章CNCI、发文期刊区属等指标综合考虑,选取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 代表作制度 Z指数 作者顺序
下载PDF
解剖学图像中的秩序与意义——对高尔基与卡哈尔手绘神经图像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张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1,I0002,共6页
神经学家高尔基(Camillo Golgi)和卡哈尔(Santiago Ramón y Cajal)各自手绘了显微镜下的神经元图像,本文对此二人各自绘制的微观解剖图像进行了风格与认知心理学分析。最终发现,卡哈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图像区别于艺术图像的... 神经学家高尔基(Camillo Golgi)和卡哈尔(Santiago Ramón y Cajal)各自手绘了显微镜下的神经元图像,本文对此二人各自绘制的微观解剖图像进行了风格与认知心理学分析。最终发现,卡哈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图像区别于艺术图像的功能属性,他绘制的图像包含的信息更多,有助于意义的传达与沟通,这或许得益于他在美术学院学习过绘画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图像 认知心理学 贡布里希 秩序感 科学史
下载PDF
实践逻辑视域下科学秩序的信任架构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崇俊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8-983,共6页
囿于"理论逻辑"的"学究式谬误",实证主义科学话语体系固守"证伪主义"的科学教条,认为如果科学家信任他人,则"既置入了认识论错误,又具有道德危险"。然而,科学场域的实践逻辑表明,富有道德色彩... 囿于"理论逻辑"的"学究式谬误",实证主义科学话语体系固守"证伪主义"的科学教条,认为如果科学家信任他人,则"既置入了认识论错误,又具有道德危险"。然而,科学场域的实践逻辑表明,富有道德色彩的"情感型信任"内嵌于科学实践之中,它是科学场域内生的一种结构性资源,甚至科学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张由环环相扣的信任链条精心编织的"信任之网"。即使是科学认知层面的带有权宜性的怀疑,也依赖于道德层面的人际信任,科学信任既是怀疑的逻辑起点——即使彻底的科学怀疑主义者也基于一定的信任架构,也是怀疑的价值归宿点——科学怀疑的目的不是主张从道德尺度对科学家进行价值评判,而是提倡通过富有建设性的科学对话,增进科学家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有鉴于此,理应批判科学实证主义的话语霸权,从而在科学场域构筑一条从怀疑走向信任的科学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秩序 社会秩序 实践逻辑 信任 怀疑
原文传递
风险社会中国家治理的辩证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光辉 《学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在现代社会,“传统风险”依然存在,甚至在特定的时期和阶段,“传统风险”也可能成为“现代社会”最具威胁性的风险类型。在风险社会中,一方面传统风险与现代风险并存... 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在现代社会,“传统风险”依然存在,甚至在特定的时期和阶段,“传统风险”也可能成为“现代社会”最具威胁性的风险类型。在风险社会中,一方面传统风险与现代风险并存,另一方面,风险会呈现时间滞后性、发作的突发性和超越常规性以及人们在面对风险时所表现出的慌乱无措等特点,这就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提升国家治理的效能从而有效减小和化解风险,必须处理好五对矛盾关系,即国家治理要提升风险意识与积极化危为机统一、坚持科学理性与注重价值关怀互嵌、增强国家能力与支持公民参与结合、守护自由权利与保证安全秩序平衡、实施应急管理与贯彻依法治理并举,这也是风险社会中国家治理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国家治理 科学理性 国家能力 安全秩序 应急管理
下载PDF
科学创造可能性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习胜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4-38,共5页
广义的科学创造实践活动主要以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方式展开。追究发现与发明之可能性的本体因由,则在于其对象的有结构存在。结构性亦即有序性。有序性的表征形式是由序律制约的序元所构成的序链。不同的序链受制于不同的序律,内涵着... 广义的科学创造实践活动主要以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方式展开。追究发现与发明之可能性的本体因由,则在于其对象的有结构存在。结构性亦即有序性。有序性的表征形式是由序律制约的序元所构成的序链。不同的序链受制于不同的序律,内涵着不同的功能。思维创造是以未知序链的理想功能为诉求,以已知序律为条件,以对认知对象形成的表象、意念及认知组块等序元为质料,以"If…then"产生式匹配构建新序链以实现其新功能,设想新序律以解释新序链。科学创造活动是对其对象无限可能序的试错性解译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创造 可能性 哲学分析 本体 意念
下载PDF
科技论文中序变量的疏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洁王昕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36,共3页
归纳整理了科技论文中序变量的常见错误,将其概括为变化规律疏漏、物理量表达疏漏、符号形式疏漏、变量运用疏漏几大类,帮助加深对序变量的理解和认识,分析错误原因,给出正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助于编辑更准确、高效地把握对变量符号的... 归纳整理了科技论文中序变量的常见错误,将其概括为变化规律疏漏、物理量表达疏漏、符号形式疏漏、变量运用疏漏几大类,帮助加深对序变量的理解和认识,分析错误原因,给出正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助于编辑更准确、高效地把握对变量符号的编辑加工,提高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编辑加工 序变量 疏漏 符号形式 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如何认识科学”(十六):科学知识与社会建构--大卫·凯里对史蒂文·夏平的访谈
9
作者 史蒂文·夏平 大卫·凯里 王荣江(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98-205,共8页
史蒂文·夏平认为,有一个独立于我们思想的世界;但当我们开始描绘这个世界和谈论这个世界时,我们是在谈论文化的实在。科学在所有的方式下都是社会性的;这绝对没有破坏其真理的断言,真理同样以自然的、社会的方式存在。在《利维坦... 史蒂文·夏平认为,有一个独立于我们思想的世界;但当我们开始描绘这个世界和谈论这个世界时,我们是在谈论文化的实在。科学在所有的方式下都是社会性的;这绝对没有破坏其真理的断言,真理同样以自然的、社会的方式存在。在《利维坦和空气泵》中,通过重现波义耳和霍布斯之间关于科学知识可靠性的争论,作者挑战了科学革命作为一个简单和大一统事件的标准形象,展现了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维度。在《真理社会史》中,夏平继续为撼动被认为是标准的科学观念作出努力,挑战"科学是建立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之上的"观点,认为科学不是依赖于系统的怀疑而是依赖于系统的信任。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已变得非常重要,它被权力机构和制造财富所包围,这是科学获得巨大成功并获得不断增加的影响力的标志;但这也导致人们相信其中有某些危险。因此,我们有必要理解:科学知识是什么类型的知识,与科学判断有关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确定性,在公共事务中科学能够起到和扮演什么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 社会秩序 社会建构 科学文化 科学危险
下载PDF
评述“科学理论新发现与语言学新思维”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8-91,共4页
主要探讨语言学发展与科学启迪的关系 ,提出语言学的发展离不开清除对新理论的种种误解 ,一些“共识”会使思维产生定式。在肯定前辈语言学家重视人的因素在语言中的作用的同时 ,也欣赏Goatly据一理而力争的勇气。语言不是产物 ,而是过... 主要探讨语言学发展与科学启迪的关系 ,提出语言学的发展离不开清除对新理论的种种误解 ,一些“共识”会使思维产生定式。在肯定前辈语言学家重视人的因素在语言中的作用的同时 ,也欣赏Goatly据一理而力争的勇气。语言不是产物 ,而是过程。科学在语言研究中扮演着一个让人挥之不去的角色。胡壮麟的贡献在于他是在科学理论的背景下谈人的主观作用 ;他的叙述是有序的 ,既谈科学对社会科学、语言学的隐喻关系 ,也谈人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发展 科学启迪 过程 有序
下载PDF
文本与诠释:法律与音乐拟合性的价值展开
11
作者 郭聪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7-55,共9页
法律与音乐之间存在对文本逻辑结构追求上的拟合之处,这可以为增强对法学科学属性的认知以及为应对多元社会对法学既有结构体系的挑战提供借鉴。法律与音乐在文本创作过程中存在着组成要素协调精神的拟合之处,其法学价值在于为立法提供... 法律与音乐之间存在对文本逻辑结构追求上的拟合之处,这可以为增强对法学科学属性的认知以及为应对多元社会对法学既有结构体系的挑战提供借鉴。法律与音乐在文本创作过程中存在着组成要素协调精神的拟合之处,其法学价值在于为立法提供了从参与者视角进行协调的进路。法律与音乐都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表达,通过法律与音乐的拟合关系能够更充分地认识到法律的民族性特征与全球性影响。法律与音乐在文本解释上的拟合之处,告诉我们在法律解释中应当注重原旨主义与非原旨主义的协作而非对立。法律与音乐在受众感知问题上拟合的法律价值在于司法裁判要关注大众情理而避免机械司法的情势。法律与音乐都具有调整社会秩序的功能目标,它告诉我们法律不仅应具有强制性的面孔还应具有柔性实施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与音乐 科学性 民族性 文本解释 公众感知 社会秩序
下载PDF
科学制图技术的推动者——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建筑师小桑加洛
12
作者 童乔慧 黄婷 +1 位作者 胡嘉渝 董贺轩 《建筑师》 2022年第5期80-89,共10页
小安东尼奥·达·桑加洛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所设计的法尔内塞府邸是罗马一系列教皇家族宫邸中的首例,也是16世纪意大利最壮美的宫邸建筑。在建筑理念上,他力求在变化万千的古代遗存中探求维特鲁威古典秩序... 小安东尼奥·达·桑加洛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所设计的法尔内塞府邸是罗马一系列教皇家族宫邸中的首例,也是16世纪意大利最壮美的宫邸建筑。在建筑理念上,他力求在变化万千的古代遗存中探求维特鲁威古典秩序的表现,以期用图解的方式重构古典秩序,同时他留存下来的设计图纸比以往任何一位建筑师都要多,这些图纸以平面、立面、剖面与透视组合的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大大推进了建筑制图技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小桑加洛强调建筑的技术性尺寸,认为专业的建筑图纸应该清晰、精确和可读性强,他是现代制图三维表达的先驱者。他的实践和画作为西方古典秩序的理性回归和科学制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安东尼奥·达·桑加洛 文艺复兴 科学制图 古典秩序
下载PDF
科学教育的本质内涵、核心问题与路径方法 被引量:31
13
作者 郑永和 周丹华 王晶莹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3年第9期1-9,27,共10页
科学教育是实现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阵地,对科学教育的内涵追问与方法探索是推动新时代科学教育加法落地的重要根基。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如何成为人的主动学习行为,体现在科学知识内容、过程方法、教学规律和社会互动之中。本文通过... 科学教育是实现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阵地,对科学教育的内涵追问与方法探索是推动新时代科学教育加法落地的重要根基。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如何成为人的主动学习行为,体现在科学知识内容、过程方法、教学规律和社会互动之中。本文通过对科学教育的内涵、问题和方法的探寻以深度回应新时代科学教育关键议题。科学教育的本质内涵在演化中逐渐丰富,发展至今已形成关涉认知、行为、情感和社会等多重愿景的交互表征。时代性的政策演进与多元化的学科主题诠释了科学教育的发展阶段,素养导向的人才观念和连续贯通的培养理念成为当代科学教育的育人趋势。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体现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及其互动的过程中,我国科学教育教与学呈现出一些突出问题,即学生高学业成就的背后表现为低水平思维与情感技能,教师专于学科教学而弱于跨学科和探究式教学,学生擅长双基掌握而缺乏高阶思维培养。因此,我国科学教育研究应当广泛开展基于新兴技术和生理证据的实证与跨学科交叉研究,有效推进概念转变、元认知、科学论证、推理和建模等高阶思维教学实践,深入挖掘科学教育中的教与学规律,以达成科学教育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科学高阶思维 科学教育加法 科学推理 科学论证 科学建模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度综合测度 被引量:30
14
作者 夏业领 何刚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33,共7页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同基期和相邻基期协同度。结果表明: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同基期协同度显著提升,但科技创新系统有序度一直低于产业升级系统有序度,是制约相同基...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同基期和相邻基期协同度。结果表明: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同基期协同度显著提升,但科技创新系统有序度一直低于产业升级系统有序度,是制约相同基期协同度提升的关键;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邻基期协同度在[0.014,0.089]之间,处于低度协同演变状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平衡发展更能促进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提高,即发挥"2×2>3×1"的整体协同效应,也更能促进复合系统相邻基期协同度稳定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熵值法 有序度模型 协同度模型
下载PDF
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 被引量:24
15
作者 席酉民 王亚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0,共9页
良性健康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形成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系统回顾社会秩序及其构建途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地考察了和谐管理理论对建立、形成和谐社会秩序这一发展主题的系统性启示及其... 良性健康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形成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系统回顾社会秩序及其构建途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地考察了和谐管理理论对建立、形成和谐社会秩序这一发展主题的系统性启示及其价值,并以该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及分析工具,运用系统工程视角,从政府设计规划职能的优化与完善、环境诱导下社会系统的自主演化以及二者围绕发展主题的有机整合等三个方面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构建,从而探索出一条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和谐社会中预期的人造秩序、演化的增长秩序乃至最终完整秩序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社会秩序 和谐管理理论
原文传递
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万程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25,共6页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机理进行阐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并分析了2010-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度。研究表明:2010-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子系统内部...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机理进行阐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并分析了2010-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度。研究表明:2010-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子系统内部的有序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科技创新有序发展速度较快,且于2014年赶超实体经济子系统;2011-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上升幅度较大但总体仍呈失调状态,相邻基期协同度呈波动下降态势;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水平长期处于失调状态和低协同演变状态,二者的协同互动尚未达到一个稳定理想的水平,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从营商环境、产权保护、普惠政策和金融改革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实体经济 协同发展 有序度 协同度
下载PDF
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华 聂正楠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156,共30页
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推动国际秩序变迁的核心要素之一。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四次科技革命均是以科学理论进步为先导、技术突破为表征的整体性革命。在人类科技革命发展的进程中,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之间交织互动,推动国际... 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推动国际秩序变迁的核心要素之一。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四次科技革命均是以科学理论进步为先导、技术突破为表征的整体性革命。在人类科技革命发展的进程中,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之间交织互动,推动国际秩序经历了欧洲百年均势、东西方冷战以及"一超多强"等数次变迁。为深入探究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内在逻辑和运作机理,本文从科学家、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维度对四次科技革命逐一展开了分析,认为科技革命是导致国际秩序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国际秩序反过来也会影响科技革命的模式。例如:在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中,首先是科学革命引发了技术革命,然后推动了增强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大,进而导致欧洲百年均势秩序的生成与崩溃,这是科技革命(A)直接推动国际秩序变迁(B)的模式,即A—B模式;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类当前正经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无论是冷战时期的两极均势,还是后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自由霸权秩序,都是国际秩序(B)直接推动科技革命(A)的发展模式,即B—A模式。总的看,科学家的身份认同、国家能力和国际规则与规范在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交织互动过程中,是导致国际秩序变迁模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这一意义上讲,当前中美两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无疑会为后疫情时代国际秩序的发展趋势提供新的动力、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国际秩序 大国科技竞争 技术扩散 中美技术关系
原文传递
科学高阶思维:内涵价值、结构功能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晶莹 周丹华 +2 位作者 杨洋 柯立 田雪葳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3年第2期11-18,共8页
随着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实施和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指向科学实践的高阶思维教学目标愈加明显。本文从对高阶思维经典内涵与结构逻辑的分类剖析中探寻科学高阶思维的本体特质,并从国内外科学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中提炼科学高... 随着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实施和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指向科学实践的高阶思维教学目标愈加明显。本文从对高阶思维经典内涵与结构逻辑的分类剖析中探寻科学高阶思维的本体特质,并从国内外科学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中提炼科学高阶思维的属性特质,从而明确科学高阶思维的内涵定位并构建了科学高阶思维的系统结构模型。科学高阶思维是一种具备高阶思维的层级与系统结构本体,并体现科学学科认知加工方式与特征,且对于学科领域有普适价值和方法论指导意义的较高水平的认知思维能力。作为一个多维交互的动态系统,其本质体现在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科学情境问题的认知过程之中;以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科学建模为领域属性并承担操作与执行的功能;同时,元认知与批判性思维负责调控与判断;此外,科学态度、学习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等调节并影响着科学思维系统的运行。当前,科学高阶思维的培养应重点落脚于构建科学高阶思维进阶课程体系、创新科学高阶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思维支架功能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高阶思维 学科教育 核心素养 科学实践 科学教育 拔尖人才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科学思维素养论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习胜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年第2期15-19,共5页
思维方式科学与否关涉高校辅导员能否有效而且高效地开展工作,提升高校辅导员科学思维素养,要求其能够把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精髓,积极开展相关思维方式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其高阶思维水平,做到身在事务之中,思在事务... 思维方式科学与否关涉高校辅导员能否有效而且高效地开展工作,提升高校辅导员科学思维素养,要求其能够把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精髓,积极开展相关思维方式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其高阶思维水平,做到身在事务之中,思在事务之外,高屋建瓴地驾驭其事务性工作,实现其"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角色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科学思维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高阶思维
下载PDF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程度与高阶思维的课堂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芳 张晶晶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6-112,共7页
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从探究程度和高阶思维2个维度,对北京市顺义区27个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的实施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学生提出问题的参与度尤其低;教师较多关注表面的完整的探究环节;高阶思维有不同程度体... 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从探究程度和高阶思维2个维度,对北京市顺义区27个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的实施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学生提出问题的参与度尤其低;教师较多关注表面的完整的探究环节;高阶思维有不同程度体现,变量控制、证据推理和抽象概括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假设创造、模型认知和批判质疑思维仅在少数课例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观察 化学实验 科学探究 探究程度 高阶思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