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99
1
作者 严薇 杨天怡 袁云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2期107-108,114,共3页
文章从教学改革、教学水平考核、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了学科竞赛功能,指出了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确保学科竞赛功能实现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功能定位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情报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33
2
作者 杨建林 苗蕾 《科技情报研究》 2019年第1期29-50,共22页
基于国家安全与发展视角探讨情报学学科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情报学学科发展道路具有参考价值。使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学术成果进行综述,从中找出情报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国家安全与发展视角探讨情报学学科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情报学学科发展道路具有参考价值。使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学术成果进行综述,从中找出情报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系统性论述。主要剖析当前情报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情报学界在情报学学科定位与发展方面面临的争议,在此基础之上从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学科功能单位两个方面提出情报学后续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后续的情报学学科建设以及情报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 功能定位
下载PDF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价值取向与评估框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再进 徐治立 田德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国情和科技创新政策内容与特点,研究构建了以价值评估为内核、技术分析为工具,涉及政策制定、执行和效果各环节,全过程回应的综合评估框架,并就该评估框架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价值取向 政策评估 评估框架
下载PDF
论档案学的三大研究取向及其当代发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丁华东 张燕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0,共7页
对学科研究取向加以深层次的探察和总结,是对学科发展脉络、演化过程和历史图景的重新阐释和重新描绘。档案学研究中存在着人文、管理和技术三大研究取向,其各自的发展演化过程构成档案学的三条“延传变体链”,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对学科研究取向加以深层次的探察和总结,是对学科发展脉络、演化过程和历史图景的重新阐释和重新描绘。档案学研究中存在着人文、管理和技术三大研究取向,其各自的发展演化过程构成档案学的三条“延传变体链”,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从互有区别、存在关联的研究取向中,也可看到学科研究传统的存在、绵延和发展,且正在探讨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现实难题,也就看到了档案学学科发展的科学进步性、持久生命力和旺盛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研究取向 学科发展
原文传递
科学史的向度 被引量:18
5
作者 袁江洋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97-114,共18页
该文旨在发展一种系统的科学史学史分析。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科学史研究者心目中所分别抱有的旨趣或动机、所分别认定的认知目标和对象、所分别采纳的研究角度和方式、所分别追求的认知价值和意义,识别、区分科学史的不同研究向度并描述... 该文旨在发展一种系统的科学史学史分析。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科学史研究者心目中所分别抱有的旨趣或动机、所分别认定的认知目标和对象、所分别采纳的研究角度和方式、所分别追求的认知价值和意义,识别、区分科学史的不同研究向度并描述科学史研究之向度空间。与此同时,作者通过分析这一向度空间的结构及纵向演变机制,以理解科学史研究的整体发展格局(科学史编史思想的纵向发展和横向互动,科学史与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科学史学史 向度 向度空间
下载PDF
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和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 被引量:19
6
作者 卢予北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年第7期1-4,共4页
探矿工程是地质资源勘查和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是能够直接从地下岩层获取实物样品的唯一手段。无论是地质找矿、新能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还是地壳探测工程都必须依靠探矿工程的技术方法。就目前地质工作的主要功能与任务、探... 探矿工程是地质资源勘查和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是能够直接从地下岩层获取实物样品的唯一手段。无论是地质找矿、新能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还是地壳探测工程都必须依靠探矿工程的技术方法。就目前地质工作的主要功能与任务、探矿工程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改变我国地学界"重科学,轻技术"的思想观念,使探矿工程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矿工程 地质资源 地球科学 作用 地位 发展趋势 研究方向
下载PDF
秘书学具有鲜明的管理学学科属性——写在秘书学成为独立本科专业之际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力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35,共4页
秘书学专业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开展本科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然而,这种依附中文型秘书专业本科教育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高素质的综合管理型秘书人才的需求。秘书是特殊的管理者,秘书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秘书学具有鲜明的管理... 秘书学专业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开展本科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然而,这种依附中文型秘书专业本科教育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高素质的综合管理型秘书人才的需求。秘书是特殊的管理者,秘书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秘书学具有鲜明的管理学属性。我们必须认清秘书学的管理学学科属性并及时调整,才能保证秘书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书学管理学 学科属性 学科定位
原文传递
材料化学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宝莲 魏冬青 +1 位作者 杨学稳 雅菁 《高等建筑教育》 2007年第4期93-95,共3页
通过材料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对部分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的情况分析,探讨了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材料化学的专业定位,在对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城市建设行业的人才需求并兼顾材料科学发展方向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 通过材料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对部分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的情况分析,探讨了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材料化学的专业定位,在对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城市建设行业的人才需求并兼顾材料科学发展方向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 专业定位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98,共3页
在“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科研条件,根据教学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要,将科研重点定位在把最新学术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上,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定位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长链的中下游... 在“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科研条件,根据教学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要,将科研重点定位在把最新学术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上,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定位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长链的中下游,突出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定位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与地方科技文化事业的结合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 大众教育 一般地方高校 科学研究 定位
下载PDF
我国情报学教育研究取向分析——基于我国情报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统计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需要 周庆山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3-400,共8页
情报学教育对于情报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6年我国情报学硕士点及研究方向的系统统计,对当前我国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情报学研究趋向。
关键词 情报学教育 学科建设 研究方向 硕士点 教育研究 中国
下载PDF
我国科技辅导员的现状及其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彩霞 袁辉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2,62,共9页
本文以科技馆专业委员会2015年《全国科技馆辅导员职业现状》调查为依托,通过对现有辅导员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职称情况、收入状况、在职培训以及职业内容等指标的数据分析,得出目前科技辅导员职业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职业定位不明... 本文以科技馆专业委员会2015年《全国科技馆辅导员职业现状》调查为依托,通过对现有辅导员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职称情况、收入状况、在职培训以及职业内容等指标的数据分析,得出目前科技辅导员职业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职业定位不明晰、职业晋升渠道不畅通、在职培训缺乏系统化和提升性等问题,并重点从科技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的角度,围绕职业定位、职业发展阶梯和辅助机制三方面进行整合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辅导员 职业发展路径 职业定位 发展阶梯 辅助机制
原文传递
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设想、争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文钊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拉斯韦尔是政策科学的鼻祖,他最先倡导"政策取向"的研究,这也使得政策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将政策过程作为政策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认为通过知识改进政策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政策过程的知识,二是提升政策... 拉斯韦尔是政策科学的鼻祖,他最先倡导"政策取向"的研究,这也使得政策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将政策过程作为政策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认为通过知识改进政策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政策过程的知识,二是提升政策过程中的知识。拉斯韦尔所设想的政策科学,具有四个独特的特征:情景性、问题取向、技术整合和独特的身份意识,这进一步刻画了政策科学的图景。正是这些设想,产生了广泛的争论。在这些争论中,至少存在三个方面分歧:政策科学是否应该遵循问题取向?政策科学是否应该实现民主价值?政策科学是否应该注重情景?拉斯韦尔的遗产和争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有很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从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视野看,中国的政策科学至少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政策科学回应中国发展战略、政策科学提升政策实践、政策科学知识体系建构、政策科学学科体系和人才培育、政策分析人员自身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斯韦尔 政策科学 民主 问题导向 中国启示
原文传递
论科普的公益性特征与产业化发展道路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长波 《科普研究》 2009年第4期24-28,共5页
科普公益性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科普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称性,也就预示着政府要承担起发展科普事业的主要责任。但政府的力量又是有限的,不能苛求政府以一己的力量来满足社会不断高涨的科普需求,为此,探寻科普的产业化道路以调动全社会... 科普公益性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科普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称性,也就预示着政府要承担起发展科普事业的主要责任。但政府的力量又是有限的,不能苛求政府以一己的力量来满足社会不断高涨的科普需求,为此,探寻科普的产业化道路以调动全社会的资源为科普所用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公益性 产业化 市场化
原文传递
新世纪十三年内的中国土司学——2000~2012年土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取向 被引量:12
14
作者 成臻铭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8,共13页
新世纪十三年内,中国土司研究成果总量超过以前任何同一时段,来势迅猛。一些新视野、新概念的频频出现,反映了中国土司学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转型。尽管"土官"、"土官衙门"和"土司"等词出现... 新世纪十三年内,中国土司研究成果总量超过以前任何同一时段,来势迅猛。一些新视野、新概念的频频出现,反映了中国土司学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转型。尽管"土官"、"土官衙门"和"土司"等词出现的语境尚未完全澄清,但十三年的研究已初步展示了有关土职和土官衙门的历史图景。土职、土司政府、土司区、土司关系和土司制度等五大研究主题的精细化,为最终介入土司区域社会总体史研究打下了基础。中国土司学研究经过长达九十年的前期积淀,在十三年内业已形成有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18个学科门类介入的格局,它们略呈五个梯次聚焦于土司。学科聚焦后的针对土司的历史与现实影响力、土司文化的再利用和土司制度文化的现当代启示的研究,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世纪 土司学 理论与方法论 取向
下载PDF
科学与诠释:法哲学研究的两种理路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晖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4,共12页
法哲学研究经历了神学取向、科学取向和诠释学取向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历时性的纵向发展过程 ,但也不排除共时性的存在。在当今 ,神学取向的法哲学研究已衰微 ,而科学取向和诠释学取向已成为法哲学研究的两种理路。虽然哲学诠释... 法哲学研究经历了神学取向、科学取向和诠释学取向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历时性的纵向发展过程 ,但也不排除共时性的存在。在当今 ,神学取向的法哲学研究已衰微 ,而科学取向和诠释学取向已成为法哲学研究的两种理路。虽然哲学诠释学是在反对“科学方法”的名义下产生的 ,但它与科学方向之间并没有一刀两断 ,相反 ,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却越来越多 ,它们构成了人类思维和认知之两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 神学取向 科学取向 诠释学取向
下载PDF
科学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定位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德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7-90,共4页
科学文化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论概念,而是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活动论概念。科学文化的形成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丰富了人性的内涵,当代中国应当建立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两种文化融通汇合的新型文化体系。
关键词 科学文化 人性 价值定位
下载PDF
关于科学哲学的性质和定位问题——兼论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9
17
作者 孟建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6,共7页
科学哲学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性,但归根到底属于人文学科;科学哲学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民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科学哲学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现实性,关键是要从重大现实问题中寻找和发展新的理论增长点和学... 科学哲学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性,但归根到底属于人文学科;科学哲学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民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科学哲学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现实性,关键是要从重大现实问题中寻找和发展新的理论增长点和学术制高点。重新思考科学哲学的性质和定位问题,有助于使中国科学哲学走出困境,开辟广阔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 中国科学哲学 科学性与人文性 世界性与民族性 学术性与现实性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之我见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国忠 《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确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方案的依据,是培养什么质量的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的指导思想。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如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人文精神和合...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确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方案的依据,是培养什么质量的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的指导思想。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如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人文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其二,应注重基础课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三,应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其四,应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应在本科教学阶段继续提高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语言技能。本文对如上方面逐一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 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
下载PDF
档案学研究技术取向批判的再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英香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学界对档案学研究技术取向的批判主要表现为批判档案学研究内容技术化过度、过热与超前,忽视技术研究与理论研究及实践转化的融合;批判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不足或者技术工具滥用等。从档案学研究技术嵌入的历史来看,虽然存在某些需要... 学界对档案学研究技术取向的批判主要表现为批判档案学研究内容技术化过度、过热与超前,忽视技术研究与理论研究及实践转化的融合;批判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不足或者技术工具滥用等。从档案学研究技术嵌入的历史来看,虽然存在某些需要批判与抵制的“伪技术”研究,但总体并未造成技术研究过度,反而存在技术研究不足的现象;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倾向还未形成,学术共同体对研究方法的技术取向存在认识误区。随着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技术与档案学研究的融合,档案学泛在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将不断扩张,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将加速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研究取向 技术取向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中美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平 邓支青 李沐妍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2,共6页
本文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马里兰大学、匹兹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为调研对象,从课程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安排四个方面,分析中关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不同。本文建议通过科... 本文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马里兰大学、匹兹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为调研对象,从课程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安排四个方面,分析中关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不同。本文建议通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并动态调整专业特色选修课,增强实用性课程和研究方法学习,合理安排课程顺序等措施完善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教育 档案学 课程定位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安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