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路划网络功能评价的道路选取方法 被引量:37
1
作者 徐柱 刘彩凤 +2 位作者 张红 黄泽纯 李志林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9-776,共8页
提出以路划为选取单元以路划网络功能为选取指标的道路选取方法,路划网络功能的衡量指标综合考虑了中心度、连接度、长度等因素,由网络分析获得;选取的道路通过基于图论的逐步搜索保持连通性和规模最小;采用多种结构形态的实际城市局部... 提出以路划为选取单元以路划网络功能为选取指标的道路选取方法,路划网络功能的衡量指标综合考虑了中心度、连接度、长度等因素,由网络分析获得;选取的道路通过基于图论的逐步搜索保持连通性和规模最小;采用多种结构形态的实际城市局部路网、整体路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保持路网的整体结构、局部典型结构和道路连通性,适用于各种形态的路网,较常规的基于路划长度的选取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综合 道路选取 路划 中心度 连接度
下载PDF
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的连通度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秦霞 顾政华 李旭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分析了区域公路网的典型布局形式,回顾了现有的公路网连通度评价指标,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路网加权模糊连通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有效体现了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评价中存在的节点重要度的差异性和线路连通度的模糊... 分析了区域公路网的典型布局形式,回顾了现有的公路网连通度评价指标,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路网加权模糊连通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有效体现了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评价中存在的节点重要度的差异性和线路连通度的模糊性。最后用一个简单算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网 布局形式 路网加权 连通度
下载PDF
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义桅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9期19-27,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既继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在空间和性质上超越了古丝绸之路,从"时代性""先进性""开拓性"三个方面对古丝路做出了创新性发... "一带一路"倡议既继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在空间和性质上超越了古丝绸之路,从"时代性""先进性""开拓性"三个方面对古丝路做出了创新性发展。"一带一路"由中国发起倡议,强调沿线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标准、技术的对接,逐步建立起欧亚非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现的是"丝路"沿线国家多对多的合作模式。"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一带一路"并非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它从包容性、性质、内涵、方式以及实施周期等方面均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开创了21世纪全球化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马歇尔计划 欧亚大陆桥 互联互通
下载PDF
2017年东南亚国家“一带一路”五通指数解读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艺元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13-135,157,158,共25页
"一带一路"五通指数是量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与进展的综合性指数。本文基于2017年"一带一路"五通指数结果,对"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地区11个国家与中国互联互通发展... "一带一路"五通指数是量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与进展的综合性指数。本文基于2017年"一带一路"五通指数结果,对"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地区11个国家与中国互联互通发展程度进行解读。根据测算结果,2017年度东南亚地区"五通"发展整体情况继续蝉联各大区域之首,区域内一些国家进步明显。东南亚地区整体上属于连通型地区,高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良好型联通度一个等级。其中,东南亚11国中畅通型国家有4个,占比36.4%,连通型国家4个,互联互通程度处于较高档次的国家占该地区国家数达72.3%。然而,中国进一步提升与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仍需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改进方式方法,注意防范和化解大国竞争、国内政治等内外因素在地区和国别层面的传导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南亚 互联互通 五通指数
下载PDF
城市路网可靠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勇 项莉 +1 位作者 谢军 严宝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99,共5页
为客观反映城市路网可靠性,在分析城市路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将OD路网划分为主通路和连接路段,分析了主通路可靠性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引入OD对连通度对主通路可靠性进行修正,推导了整个路网可靠性计算公式。而且研究... 为客观反映城市路网可靠性,在分析城市路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将OD路网划分为主通路和连接路段,分析了主通路可靠性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引入OD对连通度对主通路可靠性进行修正,推导了整个路网可靠性计算公式。而且研究了主通路上节点个数对路网可靠性的影响,讨论了在不同交通状况下改善路网可靠性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主道路间未取得有效连通时,OD路网的可靠度为0.62,在保证主道路持续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对主道路进行有效连通,路网可靠度提高为0.70。这反映了路网可靠度不仅依赖于主通路持续性和有效性,还取决于主道路间的连通性,将路网划分为主通路和连接路段对OD路网进行可靠性分析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城市路网 主通路 连接路 连通度 可靠性
下载PDF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1 位作者 王建事 丁立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5-105,共11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运用产业转移评估模型、产业转移吸引力评估模型,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运用产业转移评估模型、产业转移吸引力评估模型,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承接力与吸引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①201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98降为0.185,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差异有所减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Moran’s I的均值为0.367,表明产业承接力空间集聚态势明显;②2012-2016年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吸引力有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基尼系数在0.756附近上下浮动,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的差异态势大致不变且区域差异仍然较大,Moran’s I的均值为0.126,表明空间集聚态势较弱;③将承接力与吸引力划分为7种组合类型,并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分布,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转移 区位选择 对外直接投资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地缘优势
原文传递
An organizational model and border port hinterlands for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姣娥 焦敬娟 马丽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8年第9期1275-1287,共13页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is a priority area for implement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CER Express) mode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 links China with Europe by fast-t...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is a priority area for implement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CER Express) mode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 links China with Europe by fast-track cargo rail. A major instance of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related to this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symbolic instance of BRI transport cooperation.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CER Express and a number of operational issues are outlined, as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limited market potential for costs and competitiveness. A "hub-and-spoke" organizational model that can generate scale economies and reduce costs is proposed. To examin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this kind, the economic hinterlands of Alashankou, Erenhot, and Manzhouli are identified under high-, mediumand low-cost scenarios using an analytical methodology that determines distance and economic costs, and a number of transport hubs(that include Harbin, Zhengzhou, and Lanzhou) a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cost of the routes from 314 Chinese cities to Moscow is the lowest via Manzhouli in the high-and medium-cost scenarios, but the routes change via Erenhot in the low-cost scenario. A number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hould follow 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cross-border transportation via land route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hub-and-spoke model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9
8
作者 程欣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6,共7页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应加大与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丝路基金和亚投行两大平台,助推沿线尤其是西部周边国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在互联互通中...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应加大与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丝路基金和亚投行两大平台,助推沿线尤其是西部周边国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在互联互通中实现互利共赢;构筑高效便捷的通关便利化改革通道,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积极创新通关模式,保障国际通道畅通;完善有利于贸易便利化的制度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并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伙伴国协同联动,执法互助,监管互认,逐步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在口岸建设和海关管理中实现智能联动与自动处理,同时推动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加强信息联通;主动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有关贸易便利化的国际论坛,提出我国和贸易伙伴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相关规则的研究和制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通关便利化 互联互通
下载PDF
道路景观胁迫下沿海滩涂地区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以盐城市大丰区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瑞程 沈春竹 +3 位作者 贾振毅 王君櫹 陆春锋 周生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8-837,共10页
在沿海滩涂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道路景观的无序扩张加剧了生境破碎化,使生物流通等过程受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基于道路建设胁迫设置多阻力情景模拟生态网络,有助于揭示路网对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在沿海滩涂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道路景观的无序扩张加剧了生境破碎化,使生物流通等过程受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基于道路建设胁迫设置多阻力情景模拟生态网络,有助于揭示路网对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本研究以盐城市大丰区为例,基于GIS、Conefor Sensinode等平台,构建了基于景观类型赋值、依据道路两侧缓冲区修正赋值、依据路网高密度区修正赋值的3种阻力面情景,模拟生态网络并对其结构与格局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中心城区、港口区等道路高密度区面积占全域比为8.21%,区内生境面临更高的道路景观胁迫风险;路网胁迫下,廊道绿地组分减少7.40%,曲度均值提升12.82%,生物迁移能耗显著增加;生态网络中沿海湿地对其他源地的作用力最强,可为生物迁移提供天然通道。量化道路密度等重要敏感性因子对阻力面赋值、生态网络组分结构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关键生态过程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道路生态学 道路密度 景观连通性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 被引量:15
10
作者 程晓勇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99-114,153,共16页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是其安全保障问题。虽然安全合作并非"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但"一带一路"能否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安全环境密切相关。东南亚是"一带一...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是其安全保障问题。虽然安全合作并非"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但"一带一路"能否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安全环境密切相关。东南亚是"一带一路"海洋安全环境的关键性区域,"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有两条涉及东南亚国家。一方面,海洋是中国与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各方都需要和平稳定的海洋安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双方存在合作的必要性和基础。在海洋领土争端等传统安全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在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议题及方式,以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增量来培植各方的政治与安全互信,可为"一带一路"建设塑造良好的政治与安全环境。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合作平台,以构筑和保障海洋互联互通网络安全为合作目标,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可以从保障海洋航道安全、打击海洋跨国犯罪、实施海上人道主义救援和海洋自然灾害救助、维护海洋生态安全等领域做起,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海洋安全合作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南亚 海洋非传统安全 安全合作 互联互通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欧班列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曲锋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116,共9页
中欧班列开通十余年,货物运量和覆盖范围都不断取得新突破,打破了以海运、空运为主的传统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形成了新的联通内外且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输网络,提升了中西部对外开放水平,带动了对外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更... 中欧班列开通十余年,货物运量和覆盖范围都不断取得新突破,打破了以海运、空运为主的传统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形成了新的联通内外且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输网络,提升了中西部对外开放水平,带动了对外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更加科学化,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了新动能,对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略价值逐步显现。然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欧班列建设仍面临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度不高、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不均衡、服务对象有待进一步明晰、国际合作水平与服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而且,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国际局势日渐复杂,也给中欧班列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不断增强中欧班列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持续加大在边疆省区的建设力度,切实提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进一步优化组织运营方式,补齐信息化短板,遵循铁路运输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集聚扩散功能,构建与产业布局、消费格局相适应的物流与服务网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下载PDF
理解与推进民心相通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10
12
作者 常非凡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16-119,共4页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五通三同"建设中的"社会与人文"部分。民心相通可以从"国相交、民相亲、心相通"三个层次和三个维度来理解,即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共商、共建方式,&...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五通三同"建设中的"社会与人文"部分。民心相通可以从"国相交、民相亲、心相通"三个层次和三个维度来理解,即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共商、共建方式,"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同国家和机构间对于民生社会事业的共担、共治责任,不同国民之间的人文社会往来中的文化融合并蓄的共享、共美理念。做好民心相通工作,有助于实现国际社会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三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 “五通三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设施联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春艳 赵军 徐俊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9,共10页
以基础设施为内容的“硬联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主要领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从“走出去”向“走上去”转型的关键时期,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需要锚定方向。基于“... 以基础设施为内容的“硬联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主要领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从“走出去”向“走上去”转型的关键时期,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需要锚定方向。基于“一带一路”3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时变随机前沿模型与马尔科夫链,分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异质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提高及潜力拓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的通信、能源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提升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而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提升暂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均值逐年攀升,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攀升趋势更为明显;但效率值较低,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且各国间的差距在扩大,存在马太效应;现阶段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潜力表现为开拓型与巨大型,存在长期增长空间。因此,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设施联通建设方面的合作,引导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进行投资,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运转规模与效率,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惠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联通 对外直接投资效率 投资潜力
下载PDF
中国、东盟和亚洲中心的再定位 被引量:8
14
作者 布兰特利.沃马克 赵洋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76,共12页
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旨在全面地以一种合作的方式重塑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中国宣布了多项倡议,将亚洲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完善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性。"... 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旨在全面地以一种合作的方式重塑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中国宣布了多项倡议,将亚洲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完善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性。"一带一路"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将重新回到亚洲的中心位置,而这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对于其历史上在亚洲地区所扮演的角色的回归。同近代以来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不同,以中国为中心的体系更加强调包容性和合作性,同时对于亚洲其他国家而言也是有益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一带一路"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同其亚洲邻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亚洲各国同世界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中国同东盟的关系在推动其关于亚洲的新思维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东盟也会成为亚洲中心再定位的受益者。很明显,中国同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对称关系,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仍然是维系这种关系的最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亚洲中心 不对称关系 地区秩序
原文传递
“韩半岛新经济地图、新北方政策”与“一带一路”对接方案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8年第4期70-77,共8页
中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的核心机制为"互联互通"与"五通",这些概念是指以空间为平台的世界化进程。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中国带动了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qu... 中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的核心机制为"互联互通"与"五通",这些概念是指以空间为平台的世界化进程。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中国带动了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潮流。文在寅任韩国总统后,正式发布了构筑"韩半岛新经济地图"与"东北亚+责任共同体"的规划。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韩国提出的"韩半岛新经济地图"与"东北亚+责任共同体"均可共享管理机制,并可以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与探索"一带一路"与"韩半岛新经济地图、新北方政策"对接的可能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半岛新经济地图 新北方政策 一带一路 互联互 东北亚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北京房山区林火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林 冯仲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40-42,共3页
该文用空间句法对林火分布与道路连通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房山区的纸质地形图进行扫描,制作房山的道路分布专题图,并将GPS采集的林火火点位置转入ArcView GIS,制作林火火点位置图;用Axwoman扩展模块勾绘了道路,进行了道路连通度的分析,... 该文用空间句法对林火分布与道路连通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房山区的纸质地形图进行扫描,制作房山的道路分布专题图,并将GPS采集的林火火点位置转入ArcView GIS,制作林火火点位置图;用Axwoman扩展模块勾绘了道路,进行了道路连通度的分析,并以勾绘的连通线作了1 000 m的缓冲分析;以连通度与相应的缓冲区内的林火火点数作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林火火点数与道路的连通性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即连通度低的道路两侧发生的林火次数以及连通度高的道路两侧发生的林火次数少,林火主要发生在连通度居于中间水平的道路两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分布 空间句法 网络分析 连通度
下载PDF
FME道路实体连通性检测算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栗敏光 陶舒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125,共5页
针对测绘成果中入库数据道路实体连通性检测方面的问题,基于FME平台设计开发了一种道路实体连通性检测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重复路段的情形,既适用于单线形结构的常规道路实体,也适用于三岔路结构的非常规道路实体,并且实现了对各种... 针对测绘成果中入库数据道路实体连通性检测方面的问题,基于FME平台设计开发了一种道路实体连通性检测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重复路段的情形,既适用于单线形结构的常规道路实体,也适用于三岔路结构的非常规道路实体,并且实现了对各种不同类型道路实体不连通错误的精细化检测。利用模拟数据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与鲁棒性。所提算法为入库道路数据的连通性质量检查与修改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数据库建设中道路数据的实体化编码和网络构建等数据深加工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实体 连通性 检测 FME
原文传递
我国内陆省国际物流网络连通性分析——以中欧班列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海蕊 陆天浩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开放性是“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但对于中国的内陆省份而言,其传统的国际物流方式主要依赖沿海港口来间接实现,其本身并不具备直接进出口物流功能。在收集内陆港、“一带一路”节点实际数据的基础上,从内陆港与海港间的定向联系及中欧... 开放性是“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但对于中国的内陆省份而言,其传统的国际物流方式主要依赖沿海港口来间接实现,其本身并不具备直接进出口物流功能。在收集内陆港、“一带一路”节点实际数据的基础上,从内陆港与海港间的定向联系及中欧班列开行线路所建立的连接关系的角度,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16个内陆省份与“一带一路”节点的物流连通性的指标评价体系。从可达性和重要性这两个维度对内陆省份的国际物流连通性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陆省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网络中的连通性并不强,但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内陆港与港口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增开中欧班列线路等方式改善其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一带一路” 内陆港 物流连通性 中欧班列
下载PDF
道路侵蚀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倩 焦菊英 +3 位作者 严晰芹 陈玉兰 宗小天 林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7-367,共11页
[目的]分析目前道路侵蚀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亟需关注的研究方向,为防治流域土壤侵蚀和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从道路侵蚀的界定、道路侵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道路侵蚀研究方法等方面... [目的]分析目前道路侵蚀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亟需关注的研究方向,为防治流域土壤侵蚀和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从道路侵蚀的界定、道路侵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道路侵蚀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目前关于道路侵蚀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①研究方法尚不成熟,模拟降雨/冲刷试验法应用较广,实地监测法和模型模拟法应用较少;②研究内容多局限于道路原位侵蚀效应,而鲜少涉及道路异位侵蚀效应;③道路侵蚀防治研究大都围绕硬化道路进行,土质道路相关研究薄弱。[结论]未来关于道路侵蚀的研究应结合道路侵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运用连通性的概念,探明道路存在对路域及整个流域中的径流泥沙输移的“开关”作用,揭示道路对流域内径流及泥沙的输移机制的影响,并因地制宜地提出硬化道路的维护管理措施和土质道路的侵蚀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侵蚀 连通性 径流泥沙输移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一带一路”电力互联互通浅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哲 高艺 +2 位作者 王玉生 李隽 黄维和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1,共6页
"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基础设施、经贸投资和绿色金融等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能源电力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为更好地认识开展沿线国家能源电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本文从环境和成本两个方面阐... "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基础设施、经贸投资和绿色金融等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能源电力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为更好地认识开展沿线国家能源电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本文从环境和成本两个方面阐述了沿线国家清洁能源开发的资源优势,诠释了各国间电力互联互通的潜力。从思维创新、模式变革、技术革新以及利益共享四个维度,分析了技术革命对"一带一路"电力互联互通的支撑作用。研究表明沿线国家能源电力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清洁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优势明显,为电力互联互通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国际能源电力合作中,应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以新能源、电网、信息等关键技术的变革支撑"一带一路"电力互联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互联网 清洁能源 电力互联互通 能源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