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亚审美形态论纲 |
郑苏淮
陈敏
林彬
秦红梅
韩晓云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
|
论英语中的幽默 |
罗利群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2
|
|
3
|
“有情的讽刺”:鲁迅杂文的美学特质 |
张洁宇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4
|
山寨文化:抵抗与揶揄 |
陈殿林
|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5
|
方方、池莉言语风格的比较 |
张艳玲
|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2
|
|
6
|
调侃简论 |
杜希宙
|
《衡水学院学报》
|
2005 |
2
|
|
7
|
调侃话语的集体意向性研究 |
涂靖
|
《长沙大学学报》
|
2022 |
2
|
|
8
|
“嘲笑”即礼遇:偶像“出圈”的传播研究——基于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接受理论的分析视角 |
郭沛沛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9
|
幽默在“异类叙述者”话语中的体现——以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为例 |
于丽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1 |
2
|
|
10
|
《北游》:放逐者的自在诉求与理性追索——兼论冯至的诗学转型 |
吴武洲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1
|
反常性:调侃型手机短信的修辞特征分析 |
周莹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2
|
“调侃”及“自、鼻”等诸字考释 |
吴正中
|
《甘肃高师学报》
|
2008 |
1
|
|
13
|
对“崇高”的反叛与颠覆——重读王朔的《顽主》 |
杨剑龙
朱叶熔
张欣
陈鲁芳
赵磊
|
《阅江学刊》
|
2010 |
1
|
|
14
|
别有滋味——略论元代的嘲谑散曲 |
林润培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5
|
《围城》的戏谑性初探 |
周水涛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6
|
《高级英语》中的Irony、Innuendo、Ridicule、Sarcasm之辨析 |
赵巧红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7
|
“调侃”美学述略 |
彭沈莉
武小华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8
|
“反堂皇”的调侃语言——王小波杂文话语方式解构 |
聂绛雯
|
《平原大学学报》
|
2007 |
0 |
|
19
|
放松心情 走进双语吧(十四) |
杨思晴
|
《语文世界(中旬刊)》
|
2004 |
0 |
|
20
|
调侃的价值——当代雕塑艺术表达方式研究 |
金大朝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