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滑追踪眼动及其对运动物体时空特征表征和预测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向博 丁锦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2-691,共10页
平滑追踪眼动是人们对环境中感兴趣的运动物体进行持续视觉追踪的一种眼动行为,它受个体在其过程中获得的视觉信息和眼动反馈信息等感知觉因素,以及心理表征和期待等高水平认知因素的影响。同时,平滑追踪眼动过程影响着个体的预测性眼... 平滑追踪眼动是人们对环境中感兴趣的运动物体进行持续视觉追踪的一种眼动行为,它受个体在其过程中获得的视觉信息和眼动反馈信息等感知觉因素,以及心理表征和期待等高水平认知因素的影响。同时,平滑追踪眼动过程影响着个体的预测性眼动追踪、追赶性眼跳、空间定位和接触时间估计等涉及运动物体时空特征表征和预测的行为。未来的研究应注意探讨在平滑追踪眼动过程中获得的感知觉信息和高水平认知因素对上述时空特征表征和预测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追踪眼动(SPEM) 追赶性眼跳 接触时间(TTC) 表征动量 时空表征
下载PDF
表征动量的朝向效应 被引量:7
2
作者 董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202,共13页
本研究通过4个实验探索运动物体的朝向对表征动量的影响。4个实验均使用了2(朝向:正向vs.倒向)×2(运动方向:左vs.右/上vs.下)两因素实验设计。前3个实验使用不同的刺激材料进行水平方向的诱导运动,结果发现,正向运动的前移量大于... 本研究通过4个实验探索运动物体的朝向对表征动量的影响。4个实验均使用了2(朝向:正向vs.倒向)×2(运动方向:左vs.右/上vs.下)两因素实验设计。前3个实验使用不同的刺激材料进行水平方向的诱导运动,结果发现,正向运动的前移量大于倒向运动的前移量,但这种朝向效应仅仅作用于水平向右方向,即运动方向水平向左时朝向效应消失。实验4将运动方向改为垂直运动,结果发现,正向运动的前移量大于倒向运动的前移量,但这种朝向效应仅仅作用于垂直向下方向,即运动方向垂直向上时朝向效应消失。结论:朝向影响表征动量,但仅作用于水平向右和垂直向下方向上,前者可能和阅读习惯有关,后者可能和重力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动量 移位 指向效应 朝向效应
下载PDF
速度知识对表征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董蕊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9-573,共5页
通过3个实验探索速度知识和表征动量的关系。前两个实验为2(速度知识:快、慢)×2(运动方向:左、右)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实验1用汽车和自行车作材料,发现两者前移量无差异;实验2用人奔跑和站立姿势作材料,发现奔跑前移量大于站立前移... 通过3个实验探索速度知识和表征动量的关系。前两个实验为2(速度知识:快、慢)×2(运动方向:左、右)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实验1用汽车和自行车作材料,发现两者前移量无差异;实验2用人奔跑和站立姿势作材料,发现奔跑前移量大于站立前移量;实验3是控制实验,发现实验2结果不是水平视角造成。结论 :速度知识可以影响表征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动量 移位 速度知识 认知可渗透性
下载PDF
儿童运动认知的朴素理论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军燕 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主要介绍了关于运动的朴素理论中儿童具有的两类知识系统,一是儿童在日常运动中能够描述出来的朴素信念即外显的概念知识,另一是儿童和运动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具有的知识即内隐的知识,并进一步阐述了内隐知觉知识和外显概念知识之... 主要介绍了关于运动的朴素理论中儿童具有的两类知识系统,一是儿童在日常运动中能够描述出来的朴素信念即外显的概念知识,另一是儿童和运动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具有的知识即内隐的知识,并进一步阐述了内隐知觉知识和外显概念知识之间具有不可渗透性,内隐运动知识和外显概念知识存在着分离,内隐运动知识可以通过运动表象的方式转化为外显概念知识。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错误信念是否具有任务特殊性,内隐知觉知识和内隐运动知识之间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理论 外显概念知识 冲力信念 表征动量 内隐运动知识
下载PDF
线索呈现的时空特性对表征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翟坤 张志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9-1314,共6页
为揭示注意对表征动量的影响机制,结合线索提示和表征动量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比较高、低相关线索分别在诱导期间与保持间隔呈现对表征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相关线索的时间特性主效应不显著,最终位置均发生边缘性的向前偏移。(2)低... 为揭示注意对表征动量的影响机制,结合线索提示和表征动量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比较高、低相关线索分别在诱导期间与保持间隔呈现对表征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相关线索的时间特性主效应不显著,最终位置均发生边缘性的向前偏移。(2)低相关线索呈现在诱导期间时,表征动量显著;呈现在保持间隔时,发生向后偏移。这些表明,随着注意增大,表征动量减小;高相关线索更有利于定位,而低相关线索易受时间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表征动量的双加工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动量 线索 注意 双加工理论
下载PDF
大学校队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表征动量专家-新手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智 董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0-327,共8页
目的:研究大学校队足球运动员、大学校队排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在表征动量现象上是否存在专家-新手效应,以及不同运动项目在表征动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实验1采用经典的诱导运动范式和被动判断反应;实验2采用经典的平滑运动范式和... 目的:研究大学校队足球运动员、大学校队排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在表征动量现象上是否存在专家-新手效应,以及不同运动项目在表征动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实验1采用经典的诱导运动范式和被动判断反应;实验2采用经典的平滑运动范式和鼠标定位反应。结果:诱导运动范式下,大学校队足球、排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表征动量大小不存在差异;平滑运动范式下,在高速向右运动条件下,普通大学生比足球和排球校队运动员的水平位移差更大,而足球和排球校队运动员的水平位移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使用平滑运动范式和高速向右运动条件下,表征动量初步表现出专家-新手效应。表征动量效应在足球和排球项目上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动量 移位 运动员 专家-新手效应 诱导运动 平滑运动
下载PDF
线索提示对表征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翟坤 张志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研究结合线索提示和表征动量范式,实验1、2均采用2有无线索(有线索,无线索)×4诱导期间时距(1250ms,1750ms,2250ms,2750ms)混合实验设计,探讨线索呈现的加工阶段和时距对表征动量的影响。实验1恒定保持间隔时距,在不同时距的诱导期... 研究结合线索提示和表征动量范式,实验1、2均采用2有无线索(有线索,无线索)×4诱导期间时距(1250ms,1750ms,2250ms,2750ms)混合实验设计,探讨线索呈现的加工阶段和时距对表征动量的影响。实验1恒定保持间隔时距,在不同时距的诱导期间呈现线索,发现线索主效应不显著,但表征动量呈减小趋势;时距主效应不显著。实验2变化诱导时距,在恒定的保持间隔呈现线索,发生向后偏移现象,线索主效应显著;时距主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意的增加,表征动量效应减小;注意时距不显著影响表征动量,而注意阶段显著影响表征动量。研究结果为表征动量的双加工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动量 线索 注意 双加工理论
下载PDF
表征动量的典型运动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董蕊 何文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73-480,共8页
表征动量是指观察者对运动物体的最终位置的记忆沿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偏移的现象.使用现实世界中人们熟悉的物体作为刺激材料,通过3个系列实验,探索个体关于物体典型运动的经验对表征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刺激物进行前进和后退运... 表征动量是指观察者对运动物体的最终位置的记忆沿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偏移的现象.使用现实世界中人们熟悉的物体作为刺激材料,通过3个系列实验,探索个体关于物体典型运动的经验对表征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刺激物进行前进和后退运动时,所有刺激材料均出现表征动量现象,前移位量不受刺激材料生命属性的影响,即有生命属性刺激、无生命属性刺激和物理刺激的偏移加权均数不存在差异;2)表征动量存在典型方向效应,即相比于倒退运动,前进运动产生的偏移量更大.这说明表征动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认知可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动量 移位 诱导运动 认知的可渗透性 典型运动效应
下载PDF
飞行场景中表征动量的地标吸引效应和排斥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晏碧华 刘晓敏 刘浩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3-714,共12页
设置了安全和危险两种地标,采用诱导运动范式考察了飞行场景中运动目标和关联地标的相对关系、目标运动方向及关联地标的意义特征和呈现时间对运动目标位置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1)飞行场景中飞机的表征动量较强;(2)趋近安全地标的表... 设置了安全和危险两种地标,采用诱导运动范式考察了飞行场景中运动目标和关联地标的相对关系、目标运动方向及关联地标的意义特征和呈现时间对运动目标位置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1)飞行场景中飞机的表征动量较强;(2)趋近安全地标的表征动量大于远离安全地标的表征动量,趋近危险地标的表征动量小于远离危险地标的表征动量,安全地标呈现出地标吸引效应,而危险地标呈现出地标排斥效应;(3)高关联的安全和危险地标使飞机的表征动量不受运动方向影响;(4)保持间隔期间呈现的安全和危险地标使飞机的表征动量增加。结论:表征动量的地标效应受制于地标意义特征,表征动量受到目标和地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情景意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动量 地标吸引效应 地标排斥效应 情景 向前偏移量
下载PDF
运动水平对表征动量的影响:以排球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智 董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9-225,共7页
良好的球感是优秀运动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含对球的速度、方向与运动轨迹等的精确感知。表征动量是个体普遍拥有的一种空间记忆错觉现象,即观察者对运动物体的最终位置的记忆沿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偏移。表征动量会影响到个体对... 良好的球感是优秀运动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含对球的速度、方向与运动轨迹等的精确感知。表征动量是个体普遍拥有的一种空间记忆错觉现象,即观察者对运动物体的最终位置的记忆沿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偏移。表征动量会影响到个体对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准确感知和判断。通过2个试验比较国家健将级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普通女大学生在表征动量现象上的差异,探讨排球运动水平对表征动量的影响。试验一的表征动量任务使用诱导运动范式和被动判断反应方式,试验二的表征动量任务使用平滑运动范式和鼠标主动定位反应方式。结果发现:诱导运动范式下,在水平向右运动方向上,学生比运动员的偏移加权均数更大;平滑运动范式下,在高速运动条件下,学生比运动员的水平移位差更大。综合2个试验结果可以发现,专家级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均出现了表征动量现象,表明表征动量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同时,在诱导运动范式水平向右运动条件及在平滑运动范式高速运动条件下,健将级排球运动员的表征动量效应小于普通大学生,但是二者的差异与以往采用真实运动场景作为试验材料的表征动量研究结果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动量 移位 运动水平 诱导运动 平滑运动
下载PDF
应激对不同动态条件的内隐时间特征的作用
11
作者 袁上清 孙铁 +1 位作者 郑鹭鸣 肖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9期543-548,共6页
为探讨应激如何影响内隐时间知觉,本研究通过电影片段诱发被试应激或中性状态后,操作图片的呈现时间和间隔时间形成加速、匀速和减速三种条件,要求被试判断抽象和具体材料制成的图片是否发生位移(向前、居中、向后)。结果发现:从图片发... 为探讨应激如何影响内隐时间知觉,本研究通过电影片段诱发被试应激或中性状态后,操作图片的呈现时间和间隔时间形成加速、匀速和减速三种条件,要求被试判断抽象和具体材料制成的图片是否发生位移(向前、居中、向后)。结果发现:从图片发生位移的位置上看,中性组的减速和匀速条件中,向前条件下的错误率显著大于向后条件的错误率,应激组的匀速和加速条件中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从不同的动态条件看,中性组在减速条件中的向前偏移错误率低于匀速和加速条件,而应激组在三种动态条件下无差异。结果表明应激损害了动态条件造成的内隐加速度,说明自上而下的干扰影响了内隐时间知觉,支持了时间知觉的认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内隐时间 表征动量 内隐加速度
下载PDF
动态高兴表情评价中的表征动量效应和参照依赖效应
12
作者 田杨阳 李东 +3 位作者 闫向博 李曌 崔倩 蒋重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3,共15页
已有的表情面孔研究大多使用静态面孔图片材料,对动态表情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在生活中人们的表情往往是动态的。为了探究动态表情的情绪加工特点,本研究通过3个包含了动态和静态高兴表情图片材料的实验,考察了动态高兴表情的强度变化... 已有的表情面孔研究大多使用静态面孔图片材料,对动态表情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在生活中人们的表情往往是动态的。为了探究动态表情的情绪加工特点,本研究通过3个包含了动态和静态高兴表情图片材料的实验,考察了动态高兴表情的强度变化方向和总体平均表征对情绪三维度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平均表征越高的动态表情面孔会得到更高的唤醒度评分。以与动态表情最后一帧表情强度相同的静态表情为对比条件,从强到弱变化的动态表情会获得更低的效价评分和更高的优势度评分,而从弱到强变化的动态表情则获得更高的效价评分,即出现了表征动量效应。相对于从弱到强,从强到弱变化的动态表情所产生的知觉表征动量效应更大。此外,知觉者会基于实验中所见过的表情图片形成内部参照标准,进而影响当前表情图片的情绪评价,内部参照标准越低,目标表情图片所得情绪评分越高,反之亦然,表现出参照依赖效应。这些加工特征提示今后研究者采用表情材料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动静差异以及材料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表情 情绪三维度 表征动量 参照依赖效应
下载PDF
校园足球活动对大学生视运动知觉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张煜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30期59-61,共3页
视运动知觉的行为可塑性是指视运动能力可因为训练或个体经验而得到改善,这类能力的改善发生在与训练或经验有关的视运动知觉任务中,也被称为知觉学习效应。本文通过以动态信息丰富的校园足球运动作为个体习得视运动知觉经验的途径,选... 视运动知觉的行为可塑性是指视运动能力可因为训练或个体经验而得到改善,这类能力的改善发生在与训练或经验有关的视运动知觉任务中,也被称为知觉学习效应。本文通过以动态信息丰富的校园足球运动作为个体习得视运动知觉经验的途径,选取足球教学组与普通教学组各20名青年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使用经典随机点阵范式与经典表征动量范式测验进行数据采集,旨在从个体视运动知觉经验的角度全面揭示青年学生视运动知觉的可塑性,论证校园足球活动可以改善大学生视运动知觉能力,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更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运动知觉 学习效应 随机点阵范式 表征动量范式 校园足球运动
下载PDF
内隐时间表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希庭 梁建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用两个实验五种作业 ,探讨内隐时间表征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特点。结果表明 :在表征动量中 ,(1)无论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向左还是向右 ,测试图形与识记图形之间位置偏移的错误率在与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一致的条件下比不一致的条件下大 ;... 用两个实验五种作业 ,探讨内隐时间表征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特点。结果表明 :在表征动量中 ,(1)无论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向左还是向右 ,测试图形与识记图形之间位置偏移的错误率在与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一致的条件下比不一致的条件下大 ;(2 )诱导图形内隐运动的一致性时间顺序消失之后 ,表征动量不存在 ;(3)在 10 0ms的时间范围内 ,识记图形、测试图形之间的保持时距与记忆位置偏移呈线性相关 ;(4)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 ,客体的概念和背景知识对表征动量无影响。研究结果肯定了表征动量中内隐时间表征的存在并具有方向性、顺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时间表征 外显时间表征 认知可渗透性 表征动量
下载PDF
几种时间表征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建春 黄希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概述时间表征外显与内隐的分类。
关键词 时间表征 外显表征 内隐表征 认知心理学
下载PDF
应当关注时间心理无意识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希庭 郭秀艳 +1 位作者 朱磊 尹华站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4-519,共6页
随着心理无意识研究在记忆、学习和思维等领域的兴起,内隐时间认知也逐步成为时间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探究内隐时间认知的四种方法:分离范式、序列学习范式、表征动量范式和计时分布相关范式,指出内隐时间认知实验范式... 随着心理无意识研究在记忆、学习和思维等领域的兴起,内隐时间认知也逐步成为时间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探究内隐时间认知的四种方法:分离范式、序列学习范式、表征动量范式和计时分布相关范式,指出内隐时间认知实验范式在无意识时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也是有相当前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心建无意识分离范式 序列学习范式 裹征动量范式 计时分布相关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