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40
1
作者 朱海就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5,共6页
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网络的创新能力 ,但网络的创新能力最终又是作用于企业的 ,创新环境是支撑条件。本文指出了构造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 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网络的创新能力 ,但网络的创新能力最终又是作用于企业的 ,创新环境是支撑条件。本文指出了构造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 被引量:127
2
作者 任胜钢 彭建华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2,共6页
在界定区域创新能力基础上,构建一套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级地区进行分析,对比东、中、西部区域创新能力,并将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学军 陈武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构建了一套区域智力资本及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年31个省(市、区)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估。基于评估得分,运用简单相关分析、二阶偏相关分析和一阶偏相... 本文构建了一套区域智力资本及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年31个省(市、区)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估。基于评估得分,运用简单相关分析、二阶偏相关分析和一阶偏相关分析对区域智力资本及其三要素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了区域智力资本及其三要素都能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智力资本三要素必须协调发展发挥协同作用才能有效地培育区域创新能力、以及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中必须高度重视区域结构资本优化尤其是制度创新的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智力资本 区域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构建 相关关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变化分析——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09-2016)》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兴光 王玉荣 周海娟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8年第2期9-16,共8页
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写的系列研究报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2016)》为基础,参照区域创新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对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呈现较快的上升态势,三地的综合创... 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写的系列研究报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2016)》为基础,参照区域创新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对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呈现较快的上升态势,三地的综合创新能力在稳定快速提高;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市最高,天津市次之,河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低;河北省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短板",不利于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进行创新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京津冀 评价指标 雄安新区
下载PDF
创新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鹏 曾坤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83,共10页
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要素投入和外部创新环境两个方面,二者均对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Moran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并建立直接要素投入和区域... 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要素投入和外部创新环境两个方面,二者均对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Moran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并建立直接要素投入和区域创新外部环境因素与专利产出的实证模型,通过OLS和空间计量两种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区域创新产出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区域创新行为具有空间集中分布的特点,并且区域创新集群的现象比较明显;创新环境外部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单纯增加人口数量并不能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诸因素中,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高校毕业人数和市场化率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环境因素 区域创新效率 MORAN I指数 空间误差模型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苏屹 安晓丽 +1 位作者 孙莹 果颖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8-411,共14页
针对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问题,结合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从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检验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并选取我国31个省市2009~2013年的数据展开实... 针对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问题,结合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从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检验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并选取我国31个省市2009~2013年的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只有少数发达省市处于高度协调耦合阶段;东中西部地区修正耦合度有显著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上海、天津等省市发生了耦合度质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耦合度 评价指标体系 测度模型
下载PDF
上海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炎 徐悦蕾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89-494,共6页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出发,基于区域创新指标和上海自身特点来构建适合上海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出发,基于区域创新指标和上海自身特点来构建适合上海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根据上海市发布的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此提出适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被引量:22
8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1 位作者 李婧 田泽永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4,共5页
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总体来说.1999-2005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且动力来源主要是技术进步;东、中、西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存在差异,变化原... 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总体来说.1999-2005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且动力来源主要是技术进步;东、中、西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存在差异,变化原因也各不相同;全国范围内技术效率存在收敛趋势,后进区域的追赶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生产率变动 MALMQUIST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齐亚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90,共7页
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布均衡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通过区域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空... 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布均衡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通过区域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空间分布图和全局Moran指数,直观地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和空间正相关特征,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阶梯层次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创新水平普遍较高,而中部六省创新能力普遍一般,西部地区创新水平则较为低下,并且这一空间相关程度整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MORAN指数
下载PDF
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分析——兼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崴 林海明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80,共6页
区域创新能力可划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四大能力评价子指标体系整合而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可知: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持续增长,2004年~2005年增... 区域创新能力可划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四大能力评价子指标体系整合而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可知: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持续增长,2004年~2005年增幅最大。其中科技发展因子持续增长,新产品开发效果与科技资源配置因子、技术研发能力因子、科技投入效果补充因子起伏较大,直接影响了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广东省 动态分析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家庭 谢郁 +1 位作者 倪方树 赵运杰 《创新》 2016年第5期39-48,共10页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区的内部动力是区域内个体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个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它的外部效应则表现为产学研一体化效应和区域内高科技创业活动,并且以软、硬件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利用2011—2013年全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对区域...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区的内部动力是区域内个体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个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它的外部效应则表现为产学研一体化效应和区域内高科技创业活动,并且以软、硬件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利用2011—2013年全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管理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效果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有所差别;高校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存在配置失当的问题。因此,引导本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适合本地取得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模式,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 区域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2
作者 方大春 马为彪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61,共12页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更加紧密,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流入,并对其他地区的创新活动有较大影响,其区域创新联动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区域差异均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应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政策,充分发挥各区域在整体创新网络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创新环境和创新活动的区域差距,促进整体区域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空间关联 网络结构 网络中心性 网络板块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区域创新指数 区域协同创新 溢出效应
下载PDF
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崔新健 郭子枫 刘轶芳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8-47,共10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流动是创新主体间联动关系的核心表现之一,知识水平也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反映。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流程的系统梳理,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流动是创新主体间联动关系的核心表现之一,知识水平也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反映。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流程的系统梳理,明确知识创造、知识扩散、知识选择、知识应用四个部分组成的知识管理流程;在分析各部分流程逻辑及联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流动模型;并结合对知识管理各流程的分类讨论,依次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各级评价框架,创新性的将知识流动升级演进过程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纳入评价范畴;最后,通过郑州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应用,表明所构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依据及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知识管理 知识流动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评估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方成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3年第4期124-127,共4页
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在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系统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了系统、量化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决定区域创新系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 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在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系统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了系统、量化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决定区域创新系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用TOPSIS方法对指标的量化进行了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 评估体系 区域经济 评估指标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国省域研发创新能力差异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程慧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105,共8页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曲线呈现S型,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显示:省域之间R&D创新能力的差异显著;Theil指数显示:地区内的差距主导潜在创新能力的差异;地区间的差距主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创新 区域创新能力 THEIL指数 基尼系数 区域分离系数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晓红 宋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知识吸收能力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大作用。在界定有关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以我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 知识吸收能力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大作用。在界定有关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以我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据为样本,对比了东、中、西部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并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依据评价和比较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知识吸收能力 因子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海燕 苏博谦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154,162,共12页
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选取200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用熵权TOPSIS方法测算高校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并结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研究高校科技创新... 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选取200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用熵权TOPSIS方法测算高校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并结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研究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的时序演变、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高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呈稳定上升趋势,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②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异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地区间及地区内部间耦合协调水平仍有较大差距。③全国耦合协调度的泰尔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显著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并具有较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 区域创新能力 耦合协调度 泰尔指数 莫兰指数
下载PDF
国内外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师平 王晔 《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4期11-15,共5页
对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梳理与简要分析。首先,介绍国外六组较典型的指标体系,并对国内目前较成熟的研究报告和部分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指出目前区域创新评价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三点不足:区域创新评价相关概念有待完... 对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梳理与简要分析。首先,介绍国外六组较典型的指标体系,并对国内目前较成熟的研究报告和部分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指出目前区域创新评价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三点不足:区域创新评价相关概念有待完善统一;国内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国际间横向对比,且部分研究的延续性不足;区域创新评价研究方法过于保守。最后,对区域创新评价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评价 指标体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琼 郭俊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09-116,共8页
基于2008—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公共服务效率评估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市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并通过静态、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2008—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公共服务效率评估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市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并通过静态、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滞后效应;区域创新能力本身存在累积效应,前期创新能力是当期创新的基础;市场化程度、城镇化和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替换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后结果依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公共服务 区域创新 广义矩估计 DEA-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区域双创综合能力评价及其空间结构演化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寰 李源 +1 位作者 郭义盟 彭晓红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80,共5页
选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双创主体、环境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发现:成都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四川省创新创业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同级聚集和空间扩散现象。最后,在创新空间扩散理论的指导... 选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双创主体、环境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发现:成都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四川省创新创业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同级聚集和空间扩散现象。最后,在创新空间扩散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创业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等级扩散 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