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劳动关系市场化过程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1
作者 燕晓飞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0,共4页
劳动关系市场化使劳动关系的双方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及生产过程中,通过博弈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在此博弈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保障劳动者权益,应当充分保障劳动者的话语权,保障劳动者获得充分的劳... 劳动关系市场化使劳动关系的双方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及生产过程中,通过博弈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在此博弈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保障劳动者权益,应当充分保障劳动者的话语权,保障劳动者获得充分的劳动力价值补偿,保障劳动者参与企业利润分享的权利,以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劳动力价值 工会组织 维权工作
下载PDF
平台用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勇 刘琦 《中国劳动》 2019年第12期19-30,共12页
平台经济在我国乃至全球发展迅速,然而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认定多持有否定的态度,日渐庞大的平台用工人群陷于“社保福利无人管,抽成罚款不手软”的权益保障困境。互联网技术并没有改变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本质,传... 平台经济在我国乃至全球发展迅速,然而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认定多持有否定的态度,日渐庞大的平台用工人群陷于“社保福利无人管,抽成罚款不手软”的权益保障困境。互联网技术并没有改变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本质,传统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对平台用工类型的界定问题仍有其解释和适用的空间。因此,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需更关注劳动关系从属性的实质内涵,对平台用工不同类型予以区别保护;立法设计上应及时更新劳动关系类型,增强平台用工灵活性,实现平台经济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用工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保护 从属性
下载PDF
有关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高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36期161-162,共2页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严格条件,这对于制约和监督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工作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立法规定的弹性化,给予用人单位很大的空间。在调研基础上,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严格条件,这对于制约和监督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工作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立法规定的弹性化,给予用人单位很大的空间。在调研基础上,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存在的若干不足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实践的需要,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使有关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得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权益保护
下载PDF
弱势劳动者群体问题探析
4
作者 于吉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7-41,共5页
弱势群体问题是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 ,而弱势劳动者群体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由于它们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的原因 ,具有可转变性 ,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关系重大 ,因此 ,要针对其特点和原因 ,从多方面。
关键词 弱势劳动者群体 劳动者权益 劳动力价值 宏观调控 中国
下载PDF
劳务派遣及其法律规制——兼论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款的完善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晖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重要的用工方式在我国发展迅速,《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此构建了框架性的规范,但在劳务派遣单位的资质、用工单位的法律地位、劳动合同解除、适用范围、责任分配等方面留有与实践不符或理论上仍需探讨的领域...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重要的用工方式在我国发展迅速,《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此构建了框架性的规范,但在劳务派遣单位的资质、用工单位的法律地位、劳动合同解除、适用范围、责任分配等方面留有与实践不符或理论上仍需探讨的领域。应当对劳务派遣单位设立等五个方面完善法律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 劳动权益保障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权益保护的主要国际趋势及对我国劳动立法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涂伟 《中国劳动》 2021年第1期64-74,共11页
新就业形态自兴起之时就对现行劳动法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司法手段、工会创新、行业自治等主要改革路径。这些改革目前仍然无法彻底解决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权益保障不足的困局。因此,各国开始转... 新就业形态自兴起之时就对现行劳动法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司法手段、工会创新、行业自治等主要改革路径。这些改革目前仍然无法彻底解决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权益保障不足的困局。因此,各国开始转而跳出目前的劳动立法体系,并尝试从打破劳动关系认定与权益保障的捆绑关系和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两个角度进行立法重构。我国目前的劳动立法改革与国际潮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未来可从明确平台从业者基本权益保障、扩大社会保障尤其是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严厉打击虚假自雇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劳动权益保障 劳动立法 国际趋势
下载PDF
算法经济下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实证研究——以上海市外卖骑手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衡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1-39,共9页
随着网约工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层出不穷。目前外卖骑手劳动权益保障主要存在薪酬不稳定、人身安全风险系数高、超时现象突出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算法模式对骑手的控制趋强、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 随着网约工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层出不穷。目前外卖骑手劳动权益保障主要存在薪酬不稳定、人身安全风险系数高、超时现象突出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算法模式对骑手的控制趋强、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困难、网约工维权意识薄弱等方面。对网约工的权益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保障:一是颁布指导性案例,缓解劳动关系认定困难程度;二是改良算法,探索建立灵活的骑手激励机制;三是确立分类调整原则,进行专门立法;四是提升外卖骑手维权意识,拓宽维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经济 网约工 劳动权益保障 外卖骑手
下载PDF
劳务派遣女工的劳动权益保障盲点和法律完善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立新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8,共8页
近几年,劳动合同制度的纵深推行和劳务派遣制度的广泛实施,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就业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劳动者劳动权益受损的负面效果,尤其是劳务派遣领域的派遣女工,由于其身份的特殊,不仅要遭受普通劳务派遣工所承受的"... 近几年,劳动合同制度的纵深推行和劳务派遣制度的广泛实施,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就业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劳动者劳动权益受损的负面效果,尤其是劳务派遣领域的派遣女工,由于其身份的特殊,不仅要遭受普通劳务派遣工所承受的"同工不同酬"等不公平待遇,还要遭受只有派遣女工才会遇到的"三期"被退回等特殊待遇。劳务派遣女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罚则力度不够等法律盲点,急需从立法、司法等方面加以弥补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女职工 劳动权益保障 盲点 完善
原文传递
共享经济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兵 赵青 《兰州学刊》 CSSCI 2022年第11期102-112,共11页
随着共享经济与灵活就业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为共享经济平台与平台就业人员提供证照代办、身份核验、业务分包、收入结算等综合性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服务平台场景下,平台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又呈现出一些特有的新问题,突出体现在:... 随着共享经济与灵活就业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为共享经济平台与平台就业人员提供证照代办、身份核验、业务分包、收入结算等综合性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服务平台场景下,平台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又呈现出一些特有的新问题,突出体现在:企业用户借服务平台掩盖劳动关系,“多角用工”模式导致确定维权对象困难以及“劳动管理”的认定缺乏明确标准。作为保障服务平台就业人员劳动权益的对策,需要服务平台落实签约履约管理责任,监管机关整备用工关系认定指南,行业协会、工会乃至科研机构、主流媒体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建平台领域健康良好的用工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灵活就业 劳动关系 劳动权益保障 机制管理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特征及就业质量
10
作者 刘璐婵 刘艺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4期41-53,共13页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全景式呈现了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特征、劳动供给水平及其就业质量。研究发现,在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初期,劳动者主要从事送快递/外卖、开网店和开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从业者...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全景式呈现了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特征、劳动供给水平及其就业质量。研究发现,在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初期,劳动者主要从事送快递/外卖、开网店和开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从业者年龄集中在29~39岁之间、低学历者更多。从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劳动供给水平来看,多数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每天的工作时长为7.29~10.71小时,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从业者工作时长仅为0.45~3.87小时;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年度工作天数大于191天;女性、35岁以下的青年以及高中以上学历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供给水平偏低。劳动者的从业回报、劳动强度、劳动权益保护和主观福祉水平参差不齐,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自身健康状况、所在经济区域、从业类型以及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就业质量整体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数字经济 就业质量 劳动供给水平 劳动权益保护
下载PDF
共享用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争议、焦点与抉择
11
作者 崔灿 王科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共享用工作为一种新兴的灵活用工模式,逐渐在各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如何切实维护共享员工的劳动权益,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议题。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选择“一重劳动关系”还是“二重劳动关系”作... 共享用工作为一种新兴的灵活用工模式,逐渐在各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如何切实维护共享员工的劳动权益,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议题。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选择“一重劳动关系”还是“二重劳动关系”作为构建共享用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的基础。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需拓宽研究视野,探究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把握共享用工的时代特性,全面考察“一重劳动关系”向“二重劳动关系”转变的内在规律,进而结合共享用工中的实践难题,提出动态化、二重性的共享用工劳动权益保护的路径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用工 劳动权益保护 法律争议 劳动关系
下载PDF
超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适用研究
12
作者 张艳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3期133-143,共11页
超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纠纷是劳动人事争议中的重要案件类型,妥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落实。审判实践中,存在超龄劳动者用工关系性质认定不一、工伤认定难、缴纳社会保险难等问题。面对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超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纠纷是劳动人事争议中的重要案件类型,妥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落实。审判实践中,存在超龄劳动者用工关系性质认定不一、工伤认定难、缴纳社会保险难等问题。面对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超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纠纷裁判规则可作出如下调整:首先,此类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险待遇等方面适用劳动基准。其次,《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的“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仅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最后,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达到退休年龄的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不承担支付赔偿金的责任,应否支付经济补偿可视其是否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情形进行类型化的分析和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龄劳动者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劳动权益保护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女性劳动权益保障思想的百年回顾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映宇 吴宏洛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2,共10页
女性劳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一直重视保障女性劳动权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保障女性劳动权益与阶级解放、经济属性和性别特征相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扬弃家务劳... 女性劳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一直重视保障女性劳动权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保障女性劳动权益与阶级解放、经济属性和性别特征相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扬弃家务劳动思想,建构城乡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政策环境,推行男女同工同酬,建立特殊劳动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尊重女性劳动,加强劳动性别平权的法治保障,深化女性特殊劳动保护。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仍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劳动思想,精准把握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和人口新政策下的女性劳动问题,确保女性共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女性劳动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女性 劳动权益保障 性别平权 特殊劳动保护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灵活就业政策调适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微 张倩 高林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3-53,共11页
灵活就业政策是公共政策在就业领域的重要体现,政策工具是达成政策目标的重要途经和手段,政策工具的不同组合和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灵活就业的发展。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对2003—2020年间与灵活就业相关的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不... 灵活就业政策是公共政策在就业领域的重要体现,政策工具是达成政策目标的重要途经和手段,政策工具的不同组合和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灵活就业的发展。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对2003—2020年间与灵活就业相关的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不仅不同的政策工具间占比不均衡,而且同一政策工具的内部要素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主要表现为:能力建设型工具占比最高、激励型与劝诫型工具占比较合理、命令型与系统变革型工具占比较少;此外,还存在政策工具内部要素配比不均、多元主体合力执行度不够、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建议灵活就业政策在未来的设计与执行中,提高政策工具的结构均衡性和要素均衡性,激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促进劳动权益与就业激励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 新就业形态 劳动权益保障 政策工具 文本量化分析
原文传递
论在校大学生隶属性兼职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洁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从事有报酬的隶属性兼职劳动的情形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是其劳动权益受侵害的事件也不断出现。文章从分析在校大学生校外隶属性兼职劳动的现状入手,梳理了我国相关的劳动立法规范,分析了大学生在...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从事有报酬的隶属性兼职劳动的情形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是其劳动权益受侵害的事件也不断出现。文章从分析在校大学生校外隶属性兼职劳动的现状入手,梳理了我国相关的劳动立法规范,分析了大学生在校外隶属性兼职劳动权益应纳入劳动法保护范畴的理由;基于在校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建议通过在适用劳动法的社会保险方面可适当调整、制定在校大学生劳动协议示范文本并推广使用以及高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兼职管理部门等途径来保护其劳动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隶属性兼职 劳动关系 劳动权益保护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化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玉增 赵为东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5-92,共8页
后疫情时代,国家鼓励支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但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一是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新业态从业者利用现有法律法规保障自身权益难度较大,三是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机... 后疫情时代,国家鼓励支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但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一是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新业态从业者利用现有法律法规保障自身权益难度较大,三是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缺失。可以从加快制定和完善适用于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借助指导性案例明晰新业态从业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逐步构建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多方机制等方面,化解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护难题,营造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法治环境,助推新业态新经济模式发展和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新业态 新业态从业者 劳动权益保障
下载PDF
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辛万鹏 章嘉睿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7-24,共8页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业态从业人员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尚存在现行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不适用、传统社会保险制度缺乏兼容性、传统工会组织体制无法适应社会...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业态从业人员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尚存在现行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不适用、传统社会保险制度缺乏兼容性、传统工会组织体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等困境。为了有效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监督与管理以及完善工会保障制度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就业形态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劳动权益保障
下载PDF
非正规就业的现状与对策——以中日韩三国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磊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第4期1-3,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业形势也日渐变得更加严峻。非正规就业作为灵活就业的一种,因具有灵活性、容易进入、就业渠道广等特点,因而在如今各国都受到瞩目。但是,由于国家对非正规就业缺乏统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业形势也日渐变得更加严峻。非正规就业作为灵活就业的一种,因具有灵活性、容易进入、就业渠道广等特点,因而在如今各国都受到瞩目。但是,由于国家对非正规就业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非正规就业的问题也更加突出。规范非正规就业的用工程序,更好地维护非正规就业者的权益,成为如今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结合日本与韩国的经验,解决我国非正规就业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者代表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法律援助体系 劳动者权益保障 社会保险制度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与劳工权益保护的关联: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健西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3-69,共7页
劳工权益保护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又与国际化的劳工标准紧密联系,成为跨国劳工治理和劳工权益保护的依据。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劳工权益保护的发展趋势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劳工权益... 劳工权益保护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又与国际化的劳工标准紧密联系,成为跨国劳工治理和劳工权益保护的依据。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劳工权益保护的发展趋势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劳工权益保护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推动了劳工标准的国际化并在国际经贸领域建立起劳工权益保护的制约机制,而国内劳工权益保护机制的不断完善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国际劳工标准更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劳工权益保护 经济全球化 利益相关者 商业伦理 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
下载PDF
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探析
20
作者 张禹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快速普及,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零工经济迅速崛起。平台经济创造了一种新型就业形式,为我国新增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岗位。与传统就业形式的劳动关系相比,零工经济工作时间更为弹性自由,但平台方往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快速普及,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零工经济迅速崛起。平台经济创造了一种新型就业形式,为我国新增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岗位。与传统就业形式的劳动关系相比,零工经济工作时间更为弹性自由,但平台方往往不承认与其就业群体存在劳动关系,致使该群体的劳动权益受到严重损害。认定平台与其就业群体的法律关系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和难题。现行的劳动法律范畴规定不够明确,需要修改、完善和细化,以更好地保护零工经济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零工经济 灵活就业 劳动权益保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