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棉、锦黏、涤棉、涤黏面料一浴两步法染色 被引量:6
1
作者 梁佳钧 朱小丽 《针织工业》 2016年第6期34-37,共4页
锦棉、锦黏、涤棉、涤黏面料目前大多采用两浴法染色,染色工艺长,水、电、汽消耗大。而中性染料与直接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高温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与中性染料或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只能染浅中色。文中探讨了锦棉或锦黏面料活性染料与... 锦棉、锦黏、涤棉、涤黏面料目前大多采用两浴法染色,染色工艺长,水、电、汽消耗大。而中性染料与直接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高温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与中性染料或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只能染浅中色。文中探讨了锦棉或锦黏面料活性染料与弱酸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涤棉或涤黏面料活性染料与分散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并列举了染色实例。结果表明,锦棉或锦黏面料活性染料与弱酸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涤棉或涤黏面料活性染料与分散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是可行的,工艺的关键是活性染料的选择和p H值的调节,且纯碱用量应控制在2 g/L;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的实施可以缩短染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电、汽的消耗,减少排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棉 锦黏 涤棉 涤黏 一浴两步法染色 活性染料
下载PDF
涤纶/粘胶与负离子粘胶长丝Sirofil纺纱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剑 朱正峰 崔世忠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1-43,共3页
 介绍了如何用负离子粘胶长丝和涤/粘粗纱进行Sirofil纺纱,通过选用不同水平的成纱捻系数、长丝预加张力以及长丝与粗纱的间距,对纺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证实工艺优化后纺出的Sirofil纱与同支涤/粘单纱相比具有更佳的...  介绍了如何用负离子粘胶长丝和涤/粘粗纱进行Sirofil纺纱,通过选用不同水平的成纱捻系数、长丝预加张力以及长丝与粗纱的间距,对纺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证实工艺优化后纺出的Sirofil纱与同支涤/粘单纱相比具有更佳的成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OFIL纺纱 粗纱 单纱 捻系数 涤纶 纺纱工艺 粘胶长丝 负离子 工艺优化 性能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涤/黏涡流纱仿棉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仕阳 杨洋 +1 位作者 李运南 眭建华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7,共5页
为研究涤/黏涡流混纺纱线的仿棉效果,选用145.8dtex涤/黏10/90涡流混纺纱作经纱,分别以116.5dtex涤/黏20/80、80/20,145.8dtex涤/黏20/80、65/35、80/20,194.3dtex涤/黏20/80、65/35、80/20等8种规格涡流纺纱线作纬纱,制成紧度相近的平... 为研究涤/黏涡流混纺纱线的仿棉效果,选用145.8dtex涤/黏10/90涡流混纺纱作经纱,分别以116.5dtex涤/黏20/80、80/20,145.8dtex涤/黏20/80、65/35、80/20,194.3dtex涤/黏20/80、65/35、80/20等8种规格涡流纺纱线作纬纱,制成紧度相近的平纹组织织物,测试了样品的静态悬垂系数、经向缓弹性折痕回复角、透气量、透湿量、接触冷暖感Qmax、表面平均摩擦系数MIU等指标,进一步以纯棉织物为参照,采用模糊综合法对样品进行了仿棉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采用145.8dtex涤/黏65/35涡流纱作纬纱的样品仿棉效果最好,采用116.5dtex涤/黏80/20涡流纱作纬纱的样品仿棉效果最差;线密度为145.8dtex的中等粗细纬纱样品的仿棉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混纺比为涤纶65%、黏胶35%的纬纱优于其他混纺比纬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黏混纺纱 涡流纺 仿棉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两种包芯纱线基本性能测试与比较实验
4
作者 肖红艳 郭荣辉 +2 位作者 陈衍夏 何国琼 任二辉 《实验室科学》 2022年第1期31-33,38,共4页
利用芯纱涤纶长丝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外包黏胶纤维的吸湿、耐热性,将涤粘包芯纱线用于缝合线时,不但缝合强度增强,还因黏胶纤维遇水膨胀而使得线迹具有一定的拒水性。实验将试制的涤纶长丝/黏胶短纤包芯纱线与美国进口涤/棉包芯纱产品分... 利用芯纱涤纶长丝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外包黏胶纤维的吸湿、耐热性,将涤粘包芯纱线用于缝合线时,不但缝合强度增强,还因黏胶纤维遇水膨胀而使得线迹具有一定的拒水性。实验将试制的涤纶长丝/黏胶短纤包芯纱线与美国进口涤/棉包芯纱产品分别进行实验测试,并就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自制包芯纱线比进口产品的白度值更高,条干不匀率略大,线密度更大,涤纶含量更低,其断裂强度更小,断裂伸长率更大,遇水膨润率更大。表明进口包芯纱线的缝纫性能更好,自制包芯纱线的显色性能及拒水性能更好,该自制涤粘包芯纱线在拒水缝合线应用方面具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以及进一步深入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 涤粘 包芯纱 性能 改进
下载PDF
棉型涤粘混纺细特纱线的生产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卫洲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3,58,共2页
围绕涤粘混纺细纱条干均匀度和成纱强力两项主要指标 ,从原料选配、工艺配置等方面入手 ,介绍了提高棉型涤粘混纺细特纱线品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棉型涤粘混纺细特纱线 条干均匀度 成纱强力 生产工艺 原料选配
下载PDF
水刺非织造布的透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从明芳 田伟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非织造布的均匀性和透湿性能,并且分析了孔隙率和涤粘成分对涤粘水刺非织造布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刺非织造布均匀性均较好;涤粘水刺非织造布的透湿系数,先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非织造布的均匀性和透湿性能,并且分析了孔隙率和涤粘成分对涤粘水刺非织造布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刺非织造布均匀性均较好;涤粘水刺非织造布的透湿系数,先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后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粘 水刺非织造布 均匀性 透湿性
下载PDF
聚酯/粘胶混纺空气变形丝的性能
7
作者 M. Y. Gudiyawar C. D. Kane +2 位作者 R. Redekar 骆为林(译) 行兰(校) 《国际纺织导报》 2010年第4期16-16,22,23,共3页
由聚酯和粘胶长丝生产混纺空气变形丝,以研究不同混纺比对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揭示:这种混纺空气变形丝的外形膨松度随聚酯比例的减少而增大,并在聚酯/粘胶质量分数比为50:50的混纺纱中膨松度最大。在混纺空气变形丝中,随聚酯比例的减... 由聚酯和粘胶长丝生产混纺空气变形丝,以研究不同混纺比对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揭示:这种混纺空气变形丝的外形膨松度随聚酯比例的减少而增大,并在聚酯/粘胶质量分数比为50:50的混纺纱中膨松度最大。在混纺空气变形丝中,随聚酯比例的减少,丝圈的不稳定性增大,而收缩率减小。在聚酯/粘胶混纺空气变形丝中,随聚酯比例的减少,强度和伸长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粘胶 空气变形丝 混纺比 外形膨松度 丝圈不稳定性 收缩率 拉伸性能
下载PDF
英文字母边涤/粘细布的生产实践
8
作者 于洪珍 杨庆斌 《山东纺织科技》 2002年第4期20-21,33,共3页
介绍了在多梭多臂布机上 ,生产混纺比例为 80 / 2 0涤 /粘英文字母边仿毛细布的浆纱工艺 。
关键词 涤/粘细布 浆纱工艺 布机效率 浆料配方 织造
下载PDF
涤纶/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性能测试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博 《聚酯工业》 CAS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通过对比5种涤纶/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测试结果,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试样的纤网微观形态结构、厚度、面密度、透气性、透湿性、断裂强力、顶破强度、耐磨性、硬挺度等,实验发现非织造布材料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透气性、透湿性、尺... 通过对比5种涤纶/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测试结果,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试样的纤网微观形态结构、厚度、面密度、透气性、透湿性、断裂强力、顶破强度、耐磨性、硬挺度等,实验发现非织造布材料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透气性、透湿性、尺寸稳定性、拒水性、硬挺度等均与面密度和厚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得出涤纶/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适合开发各类功能性产品,在医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粘胶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性能 测试 分析
下载PDF
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的涤/黏双组分三色混色纤维配方预测
10
作者 李少聪 项多闻 +3 位作者 王旭 方寅春 张文强 彭旭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了提高原液着色涤/黏双组分混配色打样效率,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选用3种单色(大红、宝兰G、金黄)涤纶短纤维和3种单色(大红、蓝色、黄色)黏胶短纤维为研究对象,以6种单色纤维进行双组分混色,按9种不同混合比例共得到54种... 为了提高原液着色涤/黏双组分混配色打样效率,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选用3种单色(大红、宝兰G、金黄)涤纶短纤维和3种单色(大红、蓝色、黄色)黏胶短纤维为研究对象,以6种单色纤维进行双组分混色,按9种不同混合比例共得到54种三色混色双组分纤维样品。利用测色仪测定混色样的颜色特征参数:反射率(R)、颜色深度(K/S)、明亮度(L)、红绿色度(a)及黄蓝色度(b),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对计算混色比例与实际混色比例之间的误差进行评价,以验证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在双组分混配色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4种样品的色差均在1.0以下,均值为0.2775,标准差为0.2177,预测比例与实际比例差距较小,红色涤纶与蓝色、黄色黏胶组合的平均比例误差最小,为1.109%,说明其比例预测效果较好,而黄色涤纶与红色、蓝色黏胶组合的平均色差最小,为0.1721,说明其颜色预测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黏双组分 色纺纱混配色 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 颜色预测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涤纶/粘胶梭织物无氟防水拉毛整理工艺
11
作者 占敏华 徐德彬 +1 位作者 郭玉良 吴安富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为解决涤纶/粘胶梭织物传统拉毛防水工艺存在工艺加工流程长且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先防水后拉毛的工艺。研究了工艺流程、防水剂类型和用量等条件对织物防水等级和色牢度等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75 s,无... 为解决涤纶/粘胶梭织物传统拉毛防水工艺存在工艺加工流程长且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先防水后拉毛的工艺。研究了工艺流程、防水剂类型和用量等条件对织物防水等级和色牢度等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75 s,无氟防水剂T77155 g/L,交联剂DH-390910 g/L,醋酸0.5 g/L。整理后织物的洗前防水等级为4~5级、耐干摩擦色牢度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2级、溶液沾色牢度2~3级,且具有无氟、柔软等特点,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无氟防水 有机硅 拉毛 涤纶/粘胶梭织物
下载PDF
涤粘仿毛织物的起毛起球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坚 赵玉萍 刘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3,共4页
针对涤粘仿毛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进行研究 ,分析了织物的结构参数与起毛起球现象的关系 ,发现织物组织和紧度对涤粘仿毛织物起毛起球性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采用CTA - 72 0整理剂来改善涤粘仿毛织物起毛起球性 。
关键词 涤粘仿毛织物 起毛起球性 整理剂 抗起毛起球整理 织物结构 织物紧度
下载PDF
涡流纺涤粘色纺纱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林 《纺织器材》 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
为了纺好涡流纺涤粘色纺纱,以纺特黑T/R 19.7 tex纱为例,详细介绍其原料指标、纺纱工艺流程;着重从梳棉采用“陆S”纺纱工艺重定量配置,并条注重改善纤维伸直平行度,涡流纺工艺参数及电清、捻接器设置要点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前后... 为了纺好涡流纺涤粘色纺纱,以纺特黑T/R 19.7 tex纱为例,详细介绍其原料指标、纺纱工艺流程;着重从梳棉采用“陆S”纺纱工艺重定量配置,并条注重改善纤维伸直平行度,涡流纺工艺参数及电清、捻接器设置要点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前后成纱质量对比,表明:纺涡流纺特黑T/R 19.7 tex品种时,加强操作管理、优化工艺配置、严控温湿度,纺纱车速达500 m/min,生产效率约为98.5%,成纱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纺 涤粘色纺纱 “陆S”纺纱工艺 柔性梳理 条干 操作管理
下载PDF
涤粘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散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惠芳 王璐 +1 位作者 张锐 祝成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6,21,共5页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工艺参数对水刺非织造材料散湿性能的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描述了水刺非织造布湿质量与时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散湿过程特征参数的提取,进一步分析了水刺非织造布初始散湿速率和...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工艺参数对水刺非织造材料散湿性能的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描述了水刺非织造布湿质量与时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散湿过程特征参数的提取,进一步分析了水刺非织造布初始散湿速率和散湿加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初始时,湿质量和时间之间主要呈现线性关系,经过一定时间后,两者呈指数递减关系;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水刺非织造布的散湿性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孔隙率是影响初始散湿速率的主要因素,厚度是影响散湿加速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非织造布 涤粘非织造布 散湿性 孔隙率 厚度
下载PDF
涤/粘交织物分散/中性染料一浴法染色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华清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27,共6页
优选分散染料和中性染料对涤粘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为:分散染料4%,中性染料2.3%,硫酸钠30 g/L,环保载体2 g/L,pH 7,温度100℃,时间40 min。采用该工艺染色的涤粘织物具有较高的染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 优选分散染料和中性染料对涤粘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为:分散染料4%,中性染料2.3%,硫酸钠30 g/L,环保载体2 g/L,pH 7,温度100℃,时间40 min。采用该工艺染色的涤粘织物具有较高的染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达4~5级,浅色织物耐水洗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深色织物耐水洗色牢度可达3级以上。与二浴法染色工艺相比,该工艺在获得相同的染色深度和相似的染色牢度时,可节约能源和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一浴法 分散染料 中性染料 涤/粘交织物
下载PDF
原液着色涤/粘双组分双色纤维混配色研究
16
作者 李少聪 王旭 +3 位作者 方寅春 张文强 彭旭光 石荣亮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7-24,共8页
为了提高涤/粘双组分色纺纱配色效率,运用Kubelka-Munk理论,通过K/S值的计算,构建一种双组分双色混配色模型。以3种单色涤纶短纤维和3种单色粘胶短纤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1种涤纶和1种粘胶纤维形成3种双组分搭配方式,并按9种不同混合... 为了提高涤/粘双组分色纺纱配色效率,运用Kubelka-Munk理论,通过K/S值的计算,构建一种双组分双色混配色模型。以3种单色涤纶短纤维和3种单色粘胶短纤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1种涤纶和1种粘胶纤维形成3种双组分搭配方式,并按9种不同混合比例共形成27种混色纤维样品,运用Kubelka-Munk理论对6种单色纤维及27种混色纤维的K/S值的加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涤/粘双组分不同比例混合的K/S值,总是介于该波长下的2个不同组分单色纤维的K/S值之间,且对于蓝T/红R混配时,除个别预测偏差较大外,总体效果好,黄T/蓝R以及红T/黄R,均呈现预测偏差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粘双组分 色纺纱混配色 K/S KUBELKA-MUNK理论 颜色预测
下载PDF
涤纶纺黏胶非织造材料等离子处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霞 高益峰 《天津纺织科技》 2019年第6期58-60,共3页
通过在等离子处理过程中控制一定电压,改变时间来研究等离子处理时间对涤纶纺黏胶非织造材料的拉伸强度、接触角、芯吸高度等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时间对涤纶纺黏胶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起着关键因素,在相同电压下等... 通过在等离子处理过程中控制一定电压,改变时间来研究等离子处理时间对涤纶纺黏胶非织造材料的拉伸强度、接触角、芯吸高度等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时间对涤纶纺黏胶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起着关键因素,在相同电压下等离子处理的时间不同使涤纶纺黏胶非织造材料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受损,从而使拉伸强力降低,但不影响涤纶非织造材料的正常使用;涤纶纺黏胶非织造材料的表面吸湿性能在一定时间内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提高程度较大,在处理2 min时,材料表面的吸湿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随着时间增长,材料的吸湿性能变化程度降低;长时间的处理对增强材料的吸湿性能帮助并不大,只会使材料的受损变得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纺黏胶非织造材料 等离子 处理时间 性能测试 吸湿性能 拉伸强度 芯吸高度
下载PDF
涤粘装饰织物烂花印花工艺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勤 王杰志 《印染》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24,共3页
根据烂花印花的原理,结酸剂、糊料等进行筛选,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涤粘装饰织物烂花印花工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烂花印花 涤粘织物 装饰织物 印花
下载PDF
涤纶/黏胶纱的染色和印花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雪花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1,35,共3页
以硫酸亚铁作为金属媒染剂,采用紫胶红、胭脂虫红对预媒染后的涤纶/黏胶纱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铁预媒染对两种染料染色的涤纶/黏胶纱的最大吸收波长影响较小,得色量得到提高,预媒染能提高紫胶红不能提高胭脂虫红的得色量。不同吸湿剂和... 以硫酸亚铁作为金属媒染剂,采用紫胶红、胭脂虫红对预媒染后的涤纶/黏胶纱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铁预媒染对两种染料染色的涤纶/黏胶纱的最大吸收波长影响较小,得色量得到提高,预媒染能提高紫胶红不能提高胭脂虫红的得色量。不同吸湿剂和酸剂组合结果表明,甘油/柠檬酸助剂组合可显著提高涤纶/黏胶纱印花的得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 染色 涤纶/黏胶纱 得色量
下载PDF
不同成分比例废旧涤纶/粘胶混纺织物近红外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强 刘冬志 +3 位作者 龚龑 刘俊 周长年 沈亚萍 《纺织导报》 CAS 2022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为了找到更适合废旧纺织品分拣的方法,分别用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和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对467个不同成分比例的废旧涤纶/粘胶混纺织物样本进行了实验。其中184个样本作为训练集用于建模,其余283个样本用来对模型进行验证。对在线近红外光谱... 为了找到更适合废旧纺织品分拣的方法,分别用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和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对467个不同成分比例的废旧涤纶/粘胶混纺织物样本进行了实验。其中184个样本作为训练集用于建模,其余283个样本用来对模型进行验证。对在线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的光谱进行了一阶求导、平滑处理和趋势校正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软独立建模聚类分析算法(SIMCA)对废旧织物中的纤维进行分类识别,最终模型的外部验证准确率为100%,未知样本的识别率为98.37%;对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的光谱利用PCA和最小二乘法(OLS)建立待测组分的分段回归模型,并导入手持式光谱仪,废旧织物的识别率为97.88%。废旧涤纶/粘胶混纺织物样本随着粘胶纤维含量的增加,近红外光谱对样本的定性准确率降低,说明粘胶纤维含量与样本的定性准确率成反比。同时涤纶匹配度的平均值与各组分含量最大误差小于4.5%,该数据可用于辅助下一阶段定量分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近红外光谱 涤纶/粘胶纤维 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