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斑牡丹栽培品种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郝捷 刘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对紫斑牡丹栽培品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发现紫斑牡丹品种约68 96%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表现正常 ,约有 3 1 0 4 %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双线期、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及四分体时期... 本文对紫斑牡丹栽培品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发现紫斑牡丹品种约68 96%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表现正常 ,约有 3 1 0 4 %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双线期、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及四分体时期观察到染色体行为异常。本实验表明 ,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 ,多数小孢子发育正常 ,但有约 3 1 0 4 %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 ,导致了花粉的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芬粉母细胞 花败育 减数分裂
下载PDF
染色体易位对西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莉 焦定量 +2 位作者 段爱民 张艳宁 郝健全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了研究染色体易位对西瓜花粉败育率、单瓜种子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杂交、回交转育方法,分别得到了具有2对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纯合品系,并用他们配制了F1代杂合体。结果表明2对染色体相互易位使西瓜花粉败育率达49%,单瓜种子数... 为了研究染色体易位对西瓜花粉败育率、单瓜种子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杂交、回交转育方法,分别得到了具有2对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纯合品系,并用他们配制了F1代杂合体。结果表明2对染色体相互易位使西瓜花粉败育率达49%,单瓜种子数较双亲平均值减少51%,单瓜重增加5.7%,中心糖提高1.4个百分点。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杂合体,其花粉败育率超过60%,且单瓜种子数减少75%以上,中心糖和边糖分别提高了0.8%和1.3个百分点。利用4对染色体易位育成的津花四号西瓜新品种与其近等位系京欣一号相比,单瓜种子数减少70%,平均仅有70粒左右,单瓜重增加8.5%,含糖量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但早期坐果性不如京欣一号。另外,染色体易位导致西瓜的雄花花瓣和雄蕊变小,瓤质变硬,耐贮运性提高,在西瓜育种及生产上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育种 染色体易位 花粉败育 品质
下载PDF
籼粳稻F_1花粉不育性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分化度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桂富 卢永根 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67-71,共5页
以台中65及其等基因F1不育系为遗传测验种,测定了栽培稻(OryzasativaL.)4个籼型品种和10个粳型品种在S-E2和S-E5基因座上的F1花粉不育基因型和分化度。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基因座上,籼型品种和粳型品... 以台中65及其等基因F1不育系为遗传测验种,测定了栽培稻(OryzasativaL.)4个籼型品种和10个粳型品种在S-E2和S-E5基因座上的F1花粉不育基因型和分化度。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基因座上,籼型品种和粳型品种分别带有高频率、高分化度的Si和Sj基因。试验结果支持了单基因座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对杂种不育性的解释,并为栽培稻籼粳亚种的分类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种 花粉不育性等位基因 基因型和分化度
下载PDF
桃果肉颜色、果皮茸毛和花粉育性性状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37
4
作者 俞明亮 马瑞娟 +1 位作者 沈志军 章镇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1-517,共7页
以91-42-51×瑞光2号的杂交后代共48个单株为试材,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对桃果实的有毛/无毛、白肉/黄肉以及无花粉/有花粉3个性状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研究获得SSR标记UDP96-018(300bp)与有毛性状连锁,遗传距离4·5cM,SSR... 以91-42-51×瑞光2号的杂交后代共48个单株为试材,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对桃果实的有毛/无毛、白肉/黄肉以及无花粉/有花粉3个性状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研究获得SSR标记UDP96-018(300bp)与有毛性状连锁,遗传距离4·5cM,SSR标记UDP98-407(680bp)与白肉性状连锁,遗传距离为2·2cM;根据拟南芥雄性不育序列标记设计的引物扩增出的两个片段NNJ-I(600bp)和NNJ-I(900bp)与桃无花粉性状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cM。这些标记的获得为桃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有效的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肉颜色 果皮茸毛 花粉育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水稻F_1花粉不育性近等基因系导入片段的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文涛 曾瑞珍 +1 位作者 张泽民 张桂权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9,共5页
选用 15 8个亲本间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 ,对 5 0个 F1 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的导入片段进行了分析。5 0个近等基因系中共检测出 2 6 0个导入片段 ,平均每个近等基因系有 5 .2个。其中 10 0个 F1 花粉不育基因所在的导入片段集中分布于第 ... 选用 15 8个亲本间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 ,对 5 0个 F1 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的导入片段进行了分析。5 0个近等基因系中共检测出 2 6 0个导入片段 ,平均每个近等基因系有 5 .2个。其中 10 0个 F1 花粉不育基因所在的导入片段集中分布于第 1、第 3和第 5染色体上 ,其余 16 0个非 F1 花粉不育基因所在的导入片段随机分布于各染色体上。统计分析表明 ,平均导入片段数和平均导入片段长度均随回交世代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BC3 代以后两者趋向稳定 ,导入片段数均少于 4个 ,导入片段长度均在 2 0 c 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入片段 近等基因系 花粉不育性 水稻
下载PDF
水稻RFLP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控制小穗不育和花粉不育的QTL分析(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春明 安井秀 +2 位作者 吉村醇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用台中 6 5 (粳稻 ) / ARC10 313(籼稻 )的重组近交系 (F1 0 )构建了 RFL P连锁图谱 ,含 113个分布均匀的标记。作成的图谱覆盖全基因组 ,全图总长 14 6 2 .4 c M,图中标记位置与所使用的参照图谱基本符合。利用该重组自交家系材料与亲... 用台中 6 5 (粳稻 ) / ARC10 313(籼稻 )的重组近交系 (F1 0 )构建了 RFL P连锁图谱 ,含 113个分布均匀的标记。作成的图谱覆盖全基因组 ,全图总长 14 6 2 .4 c M,图中标记位置与所使用的参照图谱基本符合。利用该重组自交家系材料与亲本台中 6 5回交得到 BF1 家系 ,用于对小穗不育和花粉不育的 QTL 分析 ,检测出 3个小穗不育和 1个花粉不育QTL,且有一个小穗不育位点和花粉不育位点重叠于第 7条染色体的标记 R1789处。已知的恢复基因 Rf4与该座位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FLP 连锁图谱 构建 小穗不育 花粉不育 QTL分析
下载PDF
42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形态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群 徐夙侠 王振 《农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8-57,共10页
采用扫描电镜对三角梅42个品种的花粉形态作观察,参考已发表的三角梅花粉育性的数据,探究花粉形态和花粉育性的联系。采集42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人工干燥后进行电镜形态观察,采集3000倍下的近极面观、远极面观、赤道面观、侧面观以及10... 采用扫描电镜对三角梅42个品种的花粉形态作观察,参考已发表的三角梅花粉育性的数据,探究花粉形态和花粉育性的联系。采集42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人工干燥后进行电镜形态观察,采集3000倍下的近极面观、远极面观、赤道面观、侧面观以及10000倍下的外壁网脊等图片,确定三角梅不同品种花粉的整体外观形态。测定花粉的大小、萌发沟数量,对比不同品种和不同花粉部位的芽突数量。三角梅花粉呈现单侧凹陷、单侧突出的凸饼状结构,三角梅不同品种的花粉粒直径在21.64~31.14μm之间。少数品种的萌发沟有3个,萌发沟少于3个的品种主要集中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中。花粉表面网脊状褶皱,褶皱上芽突数量不等,不同品种有所差别。芽突数量与植株花粉育性关系密切,花粉育性高的品种花粉表面芽突数量多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花粉粒表面芽突数量减少,降低三角梅花粉的附着能力,这有可能是导致该品种花粉育性极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花粉育性
下载PDF
小麦缺铜不实与花粉淀粉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秦遂初 骆永明 +2 位作者 黄昌勇 吴政 竺陆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3-456,共4页
本文就缺铜小麦“穗而不实”原因作了探讨,初步认为与植株总体糖水平下降、茎基部缺乏糖分积累和抽穗扬花期糖分向穗部转移滞缓不畅有关。
关键词 铜缺乏 小麦 花粉败育 淀粉积累
下载PDF
籼粳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定位(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静 江玲 +3 位作者 王春明 池桥宏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521,共7页
以IR36(indica)和热研2号(japonica,广亲和品种)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80个单株的F2群体及包括110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利用该F2群体,进行了水稻花粉不育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共检测到3个... 以IR36(indica)和热研2号(japonica,广亲和品种)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80个单株的F2群体及包括110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利用该F2群体,进行了水稻花粉不育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共检测到3个花粉不育QTL,分别位于第3、57、染色体上,此外,共检测到9个由雄配子引起的偏分离QTL,其中7个与ga-14和ga-11位点的配子败育类型相同。与花粉形态鉴定相比,偏分离的数据对检测F1杂种花粉败育基因更为敏感。在第56、染色体上控制偏分离的2个QTL位点,其杂合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偏高。在qHPS-5位点,粳型纯合子表现出比杂合子和籼型纯合子更低的育性水平。本研究获得的分子标记将有助于聚合尽可能多的中性亲和基因以解决亚种间F1杂种的花粉不育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分子标记 花粉不育 杂种不育性
下载PDF
马尾松胚胎发育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培蒂 泰国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41-445,共5页
在自然条件下,马尾松成熟花粉粒发育需6个月,授粉有效期在珠鳞展开的头5天。授粉后雌配子体游离核时期持续12个月,从游离核到细胞化约需7天。颈卵器2~3个,受精作用发生在授粉后第13个月。原胚期约30天,幼胚期约40天,成熟胚期约60天;从... 在自然条件下,马尾松成熟花粉粒发育需6个月,授粉有效期在珠鳞展开的头5天。授粉后雌配子体游离核时期持续12个月,从游离核到细胞化约需7天。颈卵器2~3个,受精作用发生在授粉后第13个月。原胚期约30天,幼胚期约40天,成熟胚期约60天;从球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约需24个月。在形态发育的观察中,发现低温冻害会引起花粉在发育各阶段的形态异常及大量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胚胎发育 花粉粒败育 低温冻害 花粉粒发育 有效授粉期 种翅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低温花粉不育的QTL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杰 翟虎渠 +4 位作者 王才林 仲维功 邹江石 池桥宏 万建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7-513,共7页
为探明籼粳杂种低温花粉不育的遗传基础,以籼稻品种3037和粳型广亲和品种02428的F2分离群体进行了低温花粉不育的遗传分析。推迟播种后,F2群体各单株孕穗期的日平均温度为21~23℃,调查了F2群体各单株的花粉育性。利用108对SSR引物构建... 为探明籼粳杂种低温花粉不育的遗传基础,以籼稻品种3037和粳型广亲和品种02428的F2分离群体进行了低温花粉不育的遗传分析。推迟播种后,F2群体各单株孕穗期的日平均温度为21~23℃,调查了F2群体各单株的花粉育性。利用108对SSR引物构建了包含157个F2单株,覆盖12条染色体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该连锁图的总长度为1857.8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6.26cM,标记较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采用区间作图法对F2群体花粉不育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个低温花粉不育QTLs,即qLTSPS2和qLTSPS5,分别位于第2、5染色体,其加性效应分别为0.021、0.045,显性效应分别为-0.246、-0.251,显性度分别为11.7和4.8,具有超显性效应,超显性是QTL作用的主要方式,这2个位点杂合基因型在低温环境下具有降低花粉育性的作用,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5.6%、11.9%。另外,两因素的方差分析表明这两个QTL之间不存在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种 低温 花粉不育 QTL定位
下载PDF
水稻粳型亲籼系S-c座位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效华 张泽民 +1 位作者 曾瑞珍 张桂权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S-c是控制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F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座位之一。在该座位,台中65的基因型为Sj/Sj,广陆矮4号的基因型为Si/Si。以台中65和广陆矮4号为遗传测验种,分别与4个粳型亲籼系配组,根据部分F2群体中植株花粉育性表型及与S-c紧密连锁... S-c是控制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F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座位之一。在该座位,台中65的基因型为Sj/Sj,广陆矮4号的基因型为Si/Si。以台中65和广陆矮4号为遗传测验种,分别与4个粳型亲籼系配组,根据部分F2群体中植株花粉育性表型及与S-c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基因型的偏态分离程度,测定了这4个粳型亲籼系在S-c座位的基因型,结果表明,G2416-3的基因型为Si-2/Si-2;G2605和G3004-4的基因型均为Si-1/Si-1;G2417-2-1的基因型为Sn/Sn。本文还对F1花粉不育性基因遗传分化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型亲籼系 花粉不育性 复等位基因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两系不育系早S花粉育性的世代分布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宗岳 莫志军 《河池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通过早S连续两个世代花粉染黑率的观测,证实群体育性呈正态分布。由于变异和自然选择压,群体后代育 性趋向提高,频率分布趋向分散,从而提高"杂株"频率。
关键词 早S 不育系 育性 花粉 染黑率 水稻
下载PDF
Mapping of three QTLs for seed setting and analysis on the candidate gene for qSS-1 in rice(Oryza sativa L.) 被引量:2
14
作者 Elsheikh Y M Ahmed ZHANG Yan-pei +5 位作者 YU Jian-ping Rashid M A Rehman ZHANG Zhan-ying ZHANG Hong-liang LI Jin-jie LI Zi-ch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735-743,共9页
The lower seed setting is one of the major hindrances which face grain yield in rice.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o cause low spikelet fertility (seed setting) is male sterility or pollen abortion. Notably, pollen abor... The lower seed setting is one of the major hindrances which face grain yield in rice.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o cause low spikelet fertility (seed setting) is male sterility or pollen abortion. Notably, pollen abortion has been frequently observed in advanced progenies of rice. In the present study, 149 BC2F6 individuals with significant segregation in spikelet fertility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N040212 (indica) and Nipponbare (japonica) and used for primary gene mapping. Three QTLs, qSS-1, qSS-7 and qSS-9 at chromosomes 1, 7 and 9, respectively,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eed setting. The recombinant analysis and the physical mapping information from publicly available resources exhibited that the qSS-1, qSS-7 and qSS-9 loci were mapped to an interval of 188, 701 and 3741 kb, respectively. The seed setting responsible for QTL qSS-1 was further fine mapped to 93.5 kb by using BC2F7 population of 1 849 individuals. There are 16 possible putative genes in this 93.5 kb region. Pollen vitality tests and artificial pollin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male gamete has abnormal pollen while the female gamete was normal. These data showed that low seed setting rate relative to qSS-1 may be caused by abnormal pollen grains. These results will be useful for cloning,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target gene governing spikelet fertility (seed sett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bases of pollen ster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ryza sativa L.) QTL mapping seed setting pollen sterility
下载PDF
陆地棉×辣根棉杂种一代形态性状及育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以春 刘金兰 余舜武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以陆地棉(C.hirsutum)为母本,野生种辣根棉(C.armourianum)做父本杂交,对杂种一代的部分形态性状遗传、花粉粒的育性、成熟胚囊、自然授粉和用陆地棉回交后结实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陆地... 以陆地棉(C.hirsutum)为母本,野生种辣根棉(C.armourianum)做父本杂交,对杂种一代的部分形态性状遗传、花粉粒的育性、成熟胚囊、自然授粉和用陆地棉回交后结实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陆地棉×辣根棉)F1的形态性状居双亲的中间类型占观察性状的40.9%,偏父性状占31.8%,偏母性状占22.8%。绝大多数花粉无生活力,仅0.4%有弱的生活力。在开花前一天的成熟胚囊中,异常胚囊占观察胚珠的91.2%,正常胚囊占8.8%。杂种一代自然授粉或用陆地棉回交可获得极少量种子,从而证明三倍体(陆地棉×辣根棉)F、少数胚囊发育比较正常和具极少数可育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辣根棉 种间杂种 形态性状 花粉育性 成熟胚囊
下载PDF
诱变选育西瓜染色体易位系的步骤及其杂交1代少籽组合的选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进义 吴逸华 谢锡林 《中国瓜菜》 CAS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用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诱变培育西瓜染色体易位系,并用其进行选配少籽杂交子1代研究,对克服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制种成本高、育苗技术较复杂的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易位系杂交子1代西瓜保持了二倍体杂交1代的优良特... 用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诱变培育西瓜染色体易位系,并用其进行选配少籽杂交子1代研究,对克服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制种成本高、育苗技术较复杂的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易位系杂交子1代西瓜保持了二倍体杂交1代的优良特性,减少了单瓜籽粒数,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提高了西瓜品质和商品价值。详细介绍了诱变选育西瓜易位系的步骤和技术、易位系的特征特性和优良的西瓜染色体易位杂交1代组合,并针对选育的科丰黑美人、红牡丹等易位系杂交1代分析阐述了染色体易位系杂交一代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染色体易位系 60Coγ射线 辐照干种子 花粉半败育 单瓜籽粒数
下载PDF
枣花粉育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硕 智福军 贾彦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39,44,共7页
从枣单药花粉数量、枣花粉活力测定、同品种花粉数量和活力等方面对枣花粉育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枣花粉育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已发表的63份花粉数量中,有56份为单一数据,且整体花粉数量偏低,约有半... 从枣单药花粉数量、枣花粉活力测定、同品种花粉数量和活力等方面对枣花粉育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枣花粉育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已发表的63份花粉数量中,有56份为单一数据,且整体花粉数量偏低,约有半数品种花粉量在1 000粒/花药以下,表明花粉数量是限制枣授粉及育种的因素之一。枣花粉在蕾黄到蕾裂期活力较高。测定活力的方法有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方法,离体法相较于染色法测定更为准确,其中蔗糖、硼酸、琼脂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和湿度等均会影响花粉萌发。在已发表的91份品种的数据中有66份有单一萌发率,萌发率大于50%的仅有2份品种,超过半数品种萌发率在10%以下。低温及干燥能有效保持花粉活力,且花粉数量与萌发率无相关性,仅金丝4号、抗病优系(99-1)和金昌1号较适宜作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育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Analysis of Introgressed Segments in Near-isogenic Lines for F_1 Pollen Steril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18
作者 Akshay TALUKDAR 《Rice science》 SCIE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One hundred and fifty-eight microsatellite markers showing polymorphism among parents were used to survey the introgressed segments in the 50 near-isogenic lines of F_1 pollen sterility. Two hundred and sixty introgre... One hundred and fifty-eight microsatellite markers showing polymorphism among parents were used to survey the introgressed segments in the 50 near-isogenic lines of F_1 pollen sterility. Two hundred and sixty introgressed segments were detected in 50 near-isogenic lines, each carrying 5.2 introgressed segments on an average. Among the 260 segments, one hundred carrying F_1 pollen sterility loci concentrated on the region of F_1 pollen sterility genes, and the remaining one hundred and sixty without F_1 pollen sterility loci distributed randomly over 12 chromosomes. Both the average number and length of the introgressed segments decreas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backcross generations. The number of introgressed segments was less than four and the length was less than 20 cM in the near-isogenic lines after backcrossing for four or more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gressed segment near-isogenie line pollen sterility RICE
下载PDF
江汉平原地区引进栽培的野西瓜坐果率低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饶贵珍 肖波 吴亚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898-17899,17904,共3页
调查分析了江汉平原地区引进栽培的野西瓜坐果率低的原因。结果表明,植株旺长、花粉败育率高、雌花少、雌花蕾自然死亡率高、化瓜现象严重等是野西瓜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野西瓜 坐果率 花粉败育
下载PDF
水稻CSC11介导干热风/干旱诱导的钙信号调控雄蕊发育
20
作者 任志杰 李倩 +4 位作者 孙钰佳 孔冬冬 刘良玉 侯聪聪 李乐攻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39-2052,共14页
【目的】水稻花期偶遇干热风/干旱,导致脆弱的生殖细胞快速失水,极大地降低产量,这一过程中钙离子作为通用的第二信使传导了干旱或其他逆境信号,但背后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分析钙离子透过性胁迫反应阳离子通道家族(calcium-permeable s... 【目的】水稻花期偶遇干热风/干旱,导致脆弱的生殖细胞快速失水,极大地降低产量,这一过程中钙离子作为通用的第二信使传导了干旱或其他逆境信号,但背后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分析钙离子透过性胁迫反应阳离子通道家族(calcium-permeable stress-responsive cation channels,CSCs)基因的生理和分子功能,为研究作物干热风的感应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方法】采用电生理学和遗传学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在水稻中鉴定得到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受体类-钙通道蛋白,名为OsCSC11,对其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进化关系分析。运用qRT-PCR和GUS报告基因活性分析确认OsCSC11的表达模式,在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OsCSC11-GFP融合蛋白,验证OsCSC11的亚细胞定位;同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OsCSC11的突变体,并通过细胞学等手段分析突变体表型和相关生理功能。【结果】蛋白序列比对发现,OsCSC11具有CSCs家族成员典型的保守结构域DUF221,但与其他成员序列差异大,存在不同于其他成员的特异结构域(motif)属于独立的亚家族。OsCSC11主要在水稻的花药和叶片中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全长OsCSC11处于静息状态,可被高渗透溶液激活;但是删除N端156氨基酸(TM1-3)之后的OsCSC11^(ΔTM1-3)具有组成型的通道活性,特异选择钙、镁二价阳离子;推测TM1-3是这类通道的受体结构域,感应干热风胁迫,而OsCSC11^(ΔTM1-3)区域负责钙信号产生。OsCSC11和OsCSC11^(ΔTM1-3)均定位在细胞质膜上,与其干热风的受体功能相适应。与野生型相比,功能缺失突变体oscsc11-1和oscsc11-2的雄蕊较小、花药表面蹙皱,整体多呈弯曲状态,花粉含水量较低,败育率高达60%—70%。【结论】OsCSC11是水稻感应短期干热风/干旱刺激、介导钙离子内流,调控花药水分状态和花粉发育的受体类钙通道,可能参与了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热风/干旱 受体类通道 雄蕊异常 花粉败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