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人诗风追求“清和”论 被引量:7
1
作者 查洪德 徐姗 《文学与文化》 2014年第4期62-74,共13页
元代诗论家的诗风追求是"清和"。长期以来,学者们将元诗的特点也是元代诗学追求的风格概括为"雅正"。雅正确实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风格概念,但更多的时候,或者说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儒家诗论所悬置的诗学规范和标准,因... 元代诗论家的诗风追求是"清和"。长期以来,学者们将元诗的特点也是元代诗学追求的风格概括为"雅正"。雅正确实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风格概念,但更多的时候,或者说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儒家诗论所悬置的诗学规范和标准,因而不能用来概括一个时代的诗歌特点。从元代诗论家的论述和诗歌创作中去追寻,去概括,元人主导性的诗风追求是清和(清、和)、恬淡、平易。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清和"。要认识元代诗论家心目中的"清和",需要对这些相关概念的元人论述作大量系统的梳理,以期比较清晰地认识元人的这一风格主张和诗风追求。元人追求"清和",也是要在唐、宋诗繁荣之后,在诗风上于唐宋诗之外别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学 元代诗歌 清和 雅正
下载PDF
元代诗学与盛唐气象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共8页
元人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与发展,宋代以文取士,科举重经义、轻视甚至排斥诗赋,对诗歌的发展有阻碍作用,元初科举废弃,诗歌重新焕发青春。对唐、宋人提倡的诗"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之说... 元人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与发展,宋代以文取士,科举重经义、轻视甚至排斥诗赋,对诗歌的发展有阻碍作用,元初科举废弃,诗歌重新焕发青春。对唐、宋人提倡的诗"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之说,元代诗论家多持异议,他们认为诗歌应当歌咏盛世,这是与元朝大一统的思想相一致的。元诗效法唐诗,尤重以李、杜为代表的盛唐诗,对晚唐、南宋诗,则予以否定。元诗四大家虞、杨、范、揭以及元末著名诗人杨维桢的创作,直接或间接体现了元人的唐诗观,元诗所体现的"大元气象",其实是"盛唐气象"的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学 诗赋取士 穷而后工 盛唐气象 大元气象
原文传递
元人诗宗唐观念之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查洪德 《文学与文化》 2019年第3期18-31,共14页
从金末宋季到明,诗学宗唐是主流。元代诗学被认为是“举世宗唐”,但研究界对元代诗学宗唐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在元代百余年中,诗学宗唐观念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这期间,有关唐诗学的观念也是相当丰富的,其中有不少很有价值的东西。研究... 从金末宋季到明,诗学宗唐是主流。元代诗学被认为是“举世宗唐”,但研究界对元代诗学宗唐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在元代百余年中,诗学宗唐观念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这期间,有关唐诗学的观念也是相当丰富的,其中有不少很有价值的东西。研究中国诗学,特别是研究中国唐诗学,不了解元代诗学宗唐观念的演变,对其后的很多问题,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对元代唐诗学理论中有价值的东西不了解,不仅是诗学史研究的缺憾,而且使明清唐诗学的一些观念不能追根求源,自然难以了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学 宗唐 盛唐气象
下载PDF
元代诗学“自然”论 被引量:3
4
作者 查洪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41,共12页
"自然"论是元代诗学的一个时代话题。元代文人没有唐代文人那样强烈的功名意识,也没有宋代文人那样沉重的历史使命意识,他们愿意自然地活着,自然地写诗,写自然的诗。元代诗学倡导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宋人刻意为诗的反思。&q... "自然"论是元代诗学的一个时代话题。元代文人没有唐代文人那样强烈的功名意识,也没有宋代文人那样沉重的历史使命意识,他们愿意自然地活着,自然地写诗,写自然的诗。元代诗学倡导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宋人刻意为诗的反思。"自然"在元代诗学中,主要不是风格概念,而是关于诗歌本源和生成问题的思考,或者认为诗歌得自天地之自然,以为自然乃"目前之画本,胸次之诗材";或者认为诗歌发自人心,自然而然,发人心情志意趣之自然。至于诗歌如何臻于自然境界,或以为弃绝人为,纯任自然;或以为超越人为,复归自然,"句成而无锻迹"",篇成而无铸痕",功夫到处,圆融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学 自然 得自自然 发自自然 复归自然
下载PDF
元代蒙古族文人诗学性情论
5
作者 闫禾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6-83,共8页
“性情”范畴多用以指代主体论,其衍生出的“吟咏性情”命题又与诗歌本体论、功能论有密切关联。及至元代诗学性情论指涉颇广,涉及自然、雅正、抒发个人性情和有益社会政教等多个方面。元代蒙古族文人从“吟咏性情”出发,对性情论作出... “性情”范畴多用以指代主体论,其衍生出的“吟咏性情”命题又与诗歌本体论、功能论有密切关联。及至元代诗学性情论指涉颇广,涉及自然、雅正、抒发个人性情和有益社会政教等多个方面。元代蒙古族文人从“吟咏性情”出发,对性情论作出了多角度的阐扬。僧家奴、燮理溥化、脱脱等人偏于吟咏社会情志,发挥世教作用;以萨都剌为代表的另一支偏于吟咏个人情志,但对社会问题也不乏关注。诸人对同一范畴作出不同方向的诠解是其来有自的,充分反映着元代华夷一体的文坛特征。探抉其诗学性情论有助于进一步全面把握元代诗学思想及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学 蒙古族 性情 华夷一体
下载PDF
元杂剧中的“发现”与“突转”艺术——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为参照
6
作者 胡健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27-32,共6页
"发现"与"突转"乃源自西方戏剧美学理论范畴的两个重要术语,本文拟以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相关理论为参照,以元杂剧为具体考察对象,尝试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切入,探究元杂剧中的"发现"与"突转"问题。
关键词 《诗学》 元杂剧 “发现” “突转”
下载PDF
元代杨维桢“情性论”诗学研究
7
作者 高杨 《阅江学刊》 2013年第5期145-148,共4页
杨维桢的"情性论"诗学是元代诗学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态,其形成与元代独特的经学背景密切相关。元代经学在主体性转向上迈进了一大步,这对元代诗论的影响表现在哲学化和注重自我两个方面。杨维桢的"情性论"诗学对于... 杨维桢的"情性论"诗学是元代诗学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态,其形成与元代独特的经学背景密切相关。元代经学在主体性转向上迈进了一大步,这对元代诗论的影响表现在哲学化和注重自我两个方面。杨维桢的"情性论"诗学对于诗歌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这既继承了中国古代诗学"诗言志"的传统,又综合了魏晋以后的"诗缘情"的艺术观念。杨维桢诗学的美学追求以对人的生命的本性认知为基础,并结合儒、释、道等文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艺术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学 杨维桢 情性论 哲学化 注重自我
下载PDF
问题意识、思辨精神与理论高度——评《美学与诗学——张晶学术文选》
8
作者 王永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美学与诗学——张晶学术文选》记载了作者30余年学术探索的精神历程。概括言之,问题意识、思辨精神和理论高度,是张晶教授在辽金元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美学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核心素养。作者... 《美学与诗学——张晶学术文选》记载了作者30余年学术探索的精神历程。概括言之,问题意识、思辨精神和理论高度,是张晶教授在辽金元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美学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核心素养。作者以难能可贵的胆识和勇气,在沧海横流中担当着学人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晶 美学与诗学 辽金元文学 美学 艺术学
下载PDF
草原文化对元代诗学的影响
9
作者 王双梅 《励耘学刊》 2021年第1期51-66,395,396,共18页
元代文人因上都之旅而创作了大量的上京纪行诗,随之出现了对其进行评说的诸多序跋题咏,主要有“山川发雄文”与“率尔赓和”的诗歌创作观、“观风备览”与“存一代之典”的诗歌功能观、“传盛世之音”与自觉追求盛世气象的文学精神等,... 元代文人因上都之旅而创作了大量的上京纪行诗,随之出现了对其进行评说的诸多序跋题咏,主要有“山川发雄文”与“率尔赓和”的诗歌创作观、“观风备览”与“存一代之典”的诗歌功能观、“传盛世之音”与自觉追求盛世气象的文学精神等,引领了元代诗坛风气。在中国诗学史上,这些诗歌观念是文人们首次集中对草原文化题材诗歌的诗学表达,也是文人对一统盛世和观览草原帝都体验下诗歌创作的自觉发扬,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元代诗学 上京纪行诗
下载PDF
海外孤本:董养性《杜工部诗选注》考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2期59-65,共7页
日本内阁文库所藏董养性《杜工部诗选注》,是弥足珍贵的海外孤本,其作者为元末明初江西乐安人,四库馆臣曾将其与清初山东乐陵之董养性混为一人,实误。该本以先分体再分类的独特体例编排,对宋元杜诗旧注多有依傍,其注释简明浅近,有益初学... 日本内阁文库所藏董养性《杜工部诗选注》,是弥足珍贵的海外孤本,其作者为元末明初江西乐安人,四库馆臣曾将其与清初山东乐陵之董养性混为一人,实误。该本以先分体再分类的独特体例编排,对宋元杜诗旧注多有依傍,其注释简明浅近,有益初学,串解诗意时注重对杜甫性情气质的阐发,亦时有迂腐的道学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养性 《杜工部诗选注》 海外孤本 元代杜诗学
下载PDF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海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0,共5页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分为北方赋论与南方赋论。北方赋论上承金朝,对金朝律赋基本持否定态度,比较激进的一派如郝经等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主张上溯楚、汉古赋,影响到祝尧"祖骚宗汉"的提出;温和一派如王恽等则把律赋当...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分为北方赋论与南方赋论。北方赋论上承金朝,对金朝律赋基本持否定态度,比较激进的一派如郝经等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主张上溯楚、汉古赋,影响到祝尧"祖骚宗汉"的提出;温和一派如王恽等则把律赋当作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对唐宋律赋颇为赞赏,希望革除金朝律赋弊端。南方赋论上承宋朝,对宋朝律赋也有批评,赋家普遍提倡和创作古赋,应是元廷恢复科举之后,如刘壎,其赋论以宋朝议论说理的文赋为古赋,在南方赋家中颇有代表性,这与祝尧对宋朝古赋的批评不同,影响到祝尧对古赋的"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辩体》 北方赋论 南方赋论 元朝赋论
下载PDF
元明宗唐论与师心说的理论省思
12
作者 曹胜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24-30,共7页
元明诗学对宋诗的扬弃和对唐诗的尊重,是以理学与心学的融合作为思想支撑的。宗法盛唐的提出,是出于建构新文统的需要,而文统所强调的恢复风雅传统,使得元明诗论开始系统反思唐音的形成,其宗唐也不再如宋代那样局限于宗法盛、中、晚,而... 元明诗学对宋诗的扬弃和对唐诗的尊重,是以理学与心学的融合作为思想支撑的。宗法盛唐的提出,是出于建构新文统的需要,而文统所强调的恢复风雅传统,使得元明诗论开始系统反思唐音的形成,其宗唐也不再如宋代那样局限于宗法盛、中、晚,而是提倡以师心为本源、师古为补充,以重建新的诗歌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诗学 宗唐论 唐诗 宋诗 师心说 理学 风雅传统
下载PDF
从《唐音》看杨士弘诗学思想渊源
13
作者 袁梅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
论及《唐音》崇盛唐之诗学观,学界往往将其直接归于南宋末严羽诗学的影响。但是,杨士弘推崇盛唐与严羽崇盛唐诗学思想有所不同,对具体诗人的认识也存在不少差异。杨士弘虽推崇盛唐但对中、晚唐亦不偏废,诗学思想较为通达。相较严羽的影... 论及《唐音》崇盛唐之诗学观,学界往往将其直接归于南宋末严羽诗学的影响。但是,杨士弘推崇盛唐与严羽崇盛唐诗学思想有所不同,对具体诗人的认识也存在不少差异。杨士弘虽推崇盛唐但对中、晚唐亦不偏废,诗学思想较为通达。相较严羽的影响,《唐音》受时代诗学风尚的影响更加直接而深刻,它体现了元中期至末期诗学风尚转变的过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音》 诗学渊源 严羽 元代诗坛
下载PDF
略论元杂剧文体的诗化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勤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本文认为,从元杂剧文体内在构成看,无论是偏于抒情性还是偏于戏剧性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体现了一种以情为旨归的诗化情趣。这种优美“剧诗”的特征乃是元人观念中普遍存在的以曲为本位的倾向所决定的。由于秉承诗性传统,追求... 本文认为,从元杂剧文体内在构成看,无论是偏于抒情性还是偏于戏剧性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体现了一种以情为旨归的诗化情趣。这种优美“剧诗”的特征乃是元人观念中普遍存在的以曲为本位的倾向所决定的。由于秉承诗性传统,追求诗化情趣,形成了元杂剧独特的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情趣 诗性观念 元杂剧
下载PDF
传统司法中“人治”模式——从元杂剧中透视 被引量:26
15
作者 苏力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62,共14页
《元剧选》中以及明代的公案剧在原则上赞美清官司法的同时 ,不经意中也展示了这一司法人治模式的一系列局限 ,展现了这一模式的另一如今容易为人忽视的侧面 :司法错误的严格责任 ;但这种严格责任不仅很难带来司法的改善 ,相反 ,在一定... 《元剧选》中以及明代的公案剧在原则上赞美清官司法的同时 ,不经意中也展示了这一司法人治模式的一系列局限 ,展现了这一模式的另一如今容易为人忽视的侧面 :司法错误的严格责任 ;但这种严格责任不仅很难带来司法的改善 ,相反 ,在一定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官员 严格责任 “人治” 官司 不负责任 法人 条件 公案剧 元杂剧 元剧
原文传递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镰 张颐青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6-82,共7页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一定关系,主要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迄于元,诗僧是受到南宋江湖诗派影响明显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僧诗 元诗文献 文献辑佚
下载PDF
元杂剧婚恋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成因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代霞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元杂剧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自由主动又忠贞专一,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既富有理想色彩又具有现实性。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原因,在于元代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元代社会意识形态中性别观念的多元化以... 元杂剧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自由主动又忠贞专一,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既富有理想色彩又具有现实性。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原因,在于元代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元代社会意识形态中性别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元杂剧作家思想观念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爱情 婚姻 女性形象 复杂性
下载PDF
论《秋胡戏妻》中梅英形象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季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罗梅英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独特,具有独立坚强、坚韧不拔的品质。此形象在真实性和现实性上要远胜过之前的秋胡妻。石君宝把人道主义精神投射到妇女地位问题上,重新审视夫妻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重视女性在婚姻中应有的独立自主的主动权,... 罗梅英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独特,具有独立坚强、坚韧不拔的品质。此形象在真实性和现实性上要远胜过之前的秋胡妻。石君宝把人道主义精神投射到妇女地位问题上,重新审视夫妻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重视女性在婚姻中应有的独立自主的主动权,进而注意到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尊严和地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罗梅英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下载PDF
试论元杂剧中的文人与科举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丽宏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8-20,26,共4页
元朝科举曾一度中断70多年之久。但现实社会科举的缺失反而使它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繁盛,从元杂剧中文人与科举之间的关系着眼,从科举题材的普遍性和社会性、科举内容的真实性和失实性、科举情节的相似性和深刻性入手,剖析元杂剧中的文人... 元朝科举曾一度中断70多年之久。但现实社会科举的缺失反而使它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繁盛,从元杂剧中文人与科举之间的关系着眼,从科举题材的普遍性和社会性、科举内容的真实性和失实性、科举情节的相似性和深刻性入手,剖析元杂剧中的文人与科举,有助于理解其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文人 科举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与刊刻地点另议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彦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本文对汪诗珮提出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是建本,对杜海军提出的是"剧团刻本",这两种貌似"截然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辨正,以为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去其偏,得其全,从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文章进而提... 本文对汪诗珮提出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是建本,对杜海军提出的是"剧团刻本",这两种貌似"截然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辨正,以为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去其偏,得其全,从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文章进而提出,从刻本性质来说,《元刊杂剧三十种》是元代民间私家刻本;从生产单位来说,《元刊杂剧三十种》又是元代民间私家(剧团)委托建阳书坊刊行的一种特殊的"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元刊杂剧三十种 坊刻 私家 建本 委托刻书 辨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