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精练油中植物甾醇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含量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冯妹元 韩军花 +1 位作者 刘成梅 杨月欣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为对我国常见的植物油中植物甾醇含量进行测定,建立了植物甾醇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11类共25种精炼植物油中的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烷醇、菜油甾烷醇及菜籽甾醇等的含量进行分析。本方法相对标准差为1.1%~6.9%;菜油... 为对我国常见的植物油中植物甾醇含量进行测定,建立了植物甾醇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11类共25种精炼植物油中的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烷醇、菜油甾烷醇及菜籽甾醇等的含量进行分析。本方法相对标准差为1.1%~6.9%;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的回收率的RSD值范围为3.0%~4.7%。玉米胚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最高,其次是菜籽油和芝麻油。不同种类的植物油植物甾醇的含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同一种类不同品牌的植物油中各植物甾醇所占的比例基本接近。对我国居民植物油中植物甾醇的摄入量进行了初步估计。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靠,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作为精炼植物油中植物甾醇的测定方法。建议我国居民可以通过食用含植物甾醇较高的食用油来增加植物甾醇的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类 植物甾醇类 色谱法 气相
下载PDF
HPLC分析植物油脂甘油三酯结构组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9
2
作者 朱桃花 范璐 +2 位作者 钱向明 王艳 井银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3,共5页
甘油三酯是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分析其结构组成可了解植物油脂性质及用途,也可作为鉴别各种植物油脂特征的指纹信息。目前对于植物油脂甘油三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多成就,重点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 甘油三酯是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分析其结构组成可了解植物油脂性质及用途,也可作为鉴别各种植物油脂特征的指纹信息。目前对于植物油脂甘油三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多成就,重点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植物油脂甘油三酯结构组成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油三酯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玉华 邓泽元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8-250,共3页
通过对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调查,了解多种不同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比,从而为研制符合国家推荐的脂肪酸比例的保健调和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取一定量的油脂样品,通过碱法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植物油中含... 通过对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调查,了解多种不同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比,从而为研制符合国家推荐的脂肪酸比例的保健调和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取一定量的油脂样品,通过碱法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同时还发现存在少量的共轭亚油酸,而饱和脂肪酸则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在不饱和脂肪酸中n-6/n-3的比值除了亚麻子油和精炼菜子油分别为0.44、2.84以外,其他植物油的比值均较高,从11.15到286.37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脂肪酸 成分
原文传递
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娄婷婷 赵婷 +2 位作者 王伟 林安清 赵璟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00-102,共3页
建立几种常见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方法。并对甲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甲酯化后待测液经离心过膜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进行测试。通过对谱图进行分析,得到各植物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所选几种植物油以16碳脂肪酸... 建立几种常见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方法。并对甲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甲酯化后待测液经离心过膜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进行测试。通过对谱图进行分析,得到各植物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所选几种植物油以16碳脂肪酸和18碳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均超过总脂肪酸的70%,平行实验的最大允许偏差均小于10%,各脂肪酸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中对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组成 GC—MS 植物油
下载PDF
茶多酚在食用植物油中的增溶和抗氧化机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新华 叶榕 +1 位作者 黄丽英 陈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 研究茶多酚在食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性能 ,并探讨增效茶多酚溶液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机理和表面活性剂在非水体系中的增溶机理。 方法 利用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溶剂 ,制备了增效脂溶性茶多酚溶液。测定处理植物油的过氧化值 ... 目的 研究茶多酚在食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性能 ,并探讨增效茶多酚溶液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机理和表面活性剂在非水体系中的增溶机理。 方法 利用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溶剂 ,制备了增效脂溶性茶多酚溶液。测定处理植物油的过氧化值 (POV) ,考察抗氧化性能。 结果 该茶多酚溶液在植物油中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合成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 ,在使用浓度范围内 ,茶多酚的氧化产物不影响植物油的色泽和清亮度。 结论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药 植物油类 溶解度 茶多酚 食用油 食品卫生
下载PDF
富含α-亚麻酸的功能性油脂及其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韩丽丽 侯占群 +3 位作者 文剑 吴逸民 钱英燕 龚树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85-189,共5页
简要介绍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源油脂,并对其近年来微胶囊化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对微胶囊化功能性油脂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微胶囊化 Α-亚麻酸 功能性油脂 植物油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膳食脂肪改变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慧艳 蒋红懿 +1 位作者 杨丽萍 张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18-1623,共6页
目的观察膳食脂肪改变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确诊的GDM患者84例,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在总能量和蛋白质供能比不变的前提下,试验组给... 目的观察膳食脂肪改变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确诊的GDM患者84例,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在总能量和蛋白质供能比不变的前提下,试验组给予多油配餐,烹饪油45~50 g/d,脂肪供能比为31%~35%;对照组给予传统少油配餐,烹调油20 g/d,脂肪供能比为25%~3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餐后血糖、脂质代谢、胰岛素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脂肪及其供能比、饱和脂肪酸(SFA)及其供能比、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其供能比、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其供能比高于对照组,碳水化合物及其供能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总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供能比,MUFA及其供能比较干预前下降,蛋白质供能比、脂肪供能比、PUFA及其供能比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总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其供能比,碳水化合物、SFA、MUFA及其供能比较干预前下降,蛋白质供能比、PUFA供能比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干预前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三酰甘油(TG)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脂肪摄入干预后,GDM患者血糖、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情况得到好转。GDM的饮食治疗应遵照基本原则、严格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适当增加植物油中PUFA的摄入对孕妇和胎儿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膳食 植物油类 脂肪类 脂肪酸类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大蒜油胶囊预防肾移植后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龙根 徐敏 +3 位作者 宋启哲 王鑫洪 徐建英 陈利英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蒜油胶囊预防肾移植后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6 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口服大蒜油胶囊预防真菌感染 ,与 5 8例未用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预防用药的 6 2例仅 1例发生真菌感染 ,而对照组 5 8例中 6例发生真菌感染。
关键词 肾移植 真菌感染 预防 大蒜油胶囊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三种植物油对氰戊菊酯防治蚜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兆农 吴文君 杨从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41,共2页
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沙蒿油、棉籽油及花椒籽油3种植物油不但对氰戊菊酯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且对蚜虫种群的繁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植物油 氰戊菊酯 蚜虫 防治
下载PDF
加速氧化过程中不同植物油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雨洋 齐宝坤 +2 位作者 赵城彬 李杨 张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248,共6页
采用水酶法分别制备油茶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葵花油和大豆油,通过化学方法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对5种油脂在加速氧化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籽油和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多不饱和脂... 采用水酶法分别制备油茶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葵花油和大豆油,通过化学方法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对5种油脂在加速氧化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籽油和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而核桃油、葵花油和大豆油均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且含量均在50%以上。在整个加速氧化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共轭二烯值和共轭三烯值逐渐增加。5种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油茶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葵花油>大豆油。采用中红外光谱法对油脂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再次印证了对共轭二烯值和共轭三烯值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脂 氧化稳定性 中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植物油对虫霉菌液体培养与保存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谦 冯明光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6,共8页
在萨氏营养液(SDB)中加入用 0.1%蔗糖脂肪酸酯-15(SE15)乳化的0.50%芝麻油,可使在SDB中生长慢而结块的新蚜虫疠霉、安徽虫瘟霉、飞虱虫疠毒和根虫瘟霉等四种虫霉的五个菌株形成均匀分散的菌丝体和能稳定转... 在萨氏营养液(SDB)中加入用 0.1%蔗糖脂肪酸酯-15(SE15)乳化的0.50%芝麻油,可使在SDB中生长慢而结块的新蚜虫疠霉、安徽虫瘟霉、飞虱虫疠毒和根虫瘟霉等四种虫霉的五个菌株形成均匀分散的菌丝体和能稳定转接的菌液。在SDB中加入乳化芝麻油 ( 0.25%~1.5%)、菜籽油( 0.50%~1.5%)和色拉油( 80%花生油和 20%菜籽油,0.75%~1.5%),能明显提高新蚜虫疠霉F98018的生物量;而在SDB中加入0.50%乳化芝麻油,可使液培菌丝产孢量增加近一倍;在SDB中加入的三种植物油(0.75%),在F98018生长4d后,含量分别下降了85%~94%,但其中脂肪酸相对组成基本不变,表明该菌生长能充分利用植物油中各脂肪酸。用萨氏培养基( SDAY)、加入 0.50%乳化芝麻油的 SDAY( OS-SDAY)和牛奶蛋黄培养基(SEMA)培养安徽虫瘟霉F97028和新蚜虫疠霉F98028,两菌株在SEMA上生长最快;在OS-SDAY以较慢速度正常生长;而在SDAY上,两菌株或不能生长,或在第二次培养时出现明显退化。用SEMA和OS-SDAY在3℃下来保存上述四种虫霉的七个菌株,在OS-SDAY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霉 植物油 液体培养 保存 虫霉菌
下载PDF
胡麻油烟冷凝物对小鼠脂质过氧化及致突变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秀芳 刘桂珠 +2 位作者 寇华炜 沈晓丽 王龙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胡麻油烟冷凝物 (SVC)对小鼠脂质过氧化及致突变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 ,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 :SVC高剂量组 (10ml/kg)、中剂量组 (5ml/kg)、低剂量组 (2.5ml/kg) ,熟胡麻油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自来水 )和阳性对照组 ... 目的探讨胡麻油烟冷凝物 (SVC)对小鼠脂质过氧化及致突变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 ,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 :SVC高剂量组 (10ml/kg)、中剂量组 (5ml/kg)、低剂量组 (2.5ml/kg) ,熟胡麻油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自来水 )和阳性对照组 (环磷酰胺50ml/kg) ,每组10只。除环磷酰胺腹腔注射3次外 ,其余5个剂量组均每日灌胃1次 ,连续15d ,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并观察骨髓微核及精子畸形。结果胡麻油烟冷凝物10、5、2.5ml/mg剂量组及单纯胡麻油组小鼠血浆MDA含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 (P<0.01) ,SOD活性明显降低 (P<0.01) ,各剂量组微核率、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单纯胡麻油及阴性对照组 (P<0.01)。结论胡麻油烹调油烟冷凝物可引起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和具有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烹调术 脂质过氧化 致突变性 小鼠 胡麻油烟冷凝物
下载PDF
我国24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雅丽 彭思敏 申超群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9期56-59,63,共5页
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我国24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24种油脂中棕榈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杏仁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PUFA与SFA的比值最接近2的有4种,PUFA与SFA的比值... 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我国24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24种油脂中棕榈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杏仁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PUFA与SFA的比值最接近2的有4种,PUFA与SFA的比值大于2的油有19种,其中有7种油的PUFA与SFA比值远远大于2。微孔草油和福建青葙籽油的脂肪酸比例最符合营养比例,可进行深入的油脂加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脂肪酸组成 比较与评价
下载PDF
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诚 于占龙 +2 位作者 李文 王国宏 韩德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介绍了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合成方法:过渡金属催化羰基化法、氧化法、酯交换法、醇解法、氨解法、环氧开环法,其中环氧开环法是最为成熟的一种方法,并概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植物油基多元醇工业化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植物油 多元醇 合成方法
下载PDF
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金梅 田谋锋 +5 位作者 王稳 张丹 张鸿雁 王雷 张力 涂晨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7,共5页
为设计开发新型酚醛树脂并推广应用,总结了酚醛树脂的特性,对其改性常用的植物油进行分类,详细阐述了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的改性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主要介绍了甲醛水溶液法、环氧化法、共轭共聚法、酯化法和胺基化法等合成工艺、特点... 为设计开发新型酚醛树脂并推广应用,总结了酚醛树脂的特性,对其改性常用的植物油进行分类,详细阐述了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的改性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主要介绍了甲醛水溶液法、环氧化法、共轭共聚法、酯化法和胺基化法等合成工艺、特点及产物性能。通过各改性方法优缺点的比较可知,目前能工业化生产的改性方法为甲醛水溶液法和胺基化法。经研究发现,采用植物油代替不可再生的石油产品来改性酚醛树脂,既可保护环境又能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提高酚醛树脂粘合力、阻燃性、力学性能并降低吸水性等性能。论述了大豆油、桐油、腰果酚油和腰果壳油等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在摩擦材料、油墨、线路覆铜板和层压板等材料中作为树脂基体的应用情况,并对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酚醛树脂 合成 改性
下载PDF
中国居民膳食油脂多环芳烃暴露的定量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梦思 王君 +1 位作者 张立实 严卫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对中国居民经食用油脂暴露于多环芳烃(PAHs)可能导致的致癌风险进行定量评估。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11个省份的超市、农贸市场、粮油批发市场采集不同油种不同品牌的食用油脂样品100份。采用同位素内标定量-QuEChERS净化... 目的对中国居民经食用油脂暴露于多环芳烃(PAHs)可能导致的致癌风险进行定量评估。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11个省份的超市、农贸市场、粮油批发市场采集不同油种不同品牌的食用油脂样品100份。采用同位素内标定量-QuEChERS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和凝胶渗透色谱自动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所采样品中欧洲联盟食品安全局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EU15+1PAHs)含量。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食用油脂消费量数据,并将我国人群分为成年(〉18岁)男女、青少年(13~17岁)男女、学龄儿童(6~12岁)、学龄前儿童(2—5岁)6组,以致癌性为关键毒性效应终点,采用暴露限值(MOE)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我国人群膳食油脂PAHs暴露的健康风险;暴露评估同时采用点评估和概率评估。结果100份检测样品中除1份样品未检出EU15+IPAHs外,其他样品均有检出。EU15+1PAHs检出率范围为3%~98%,平均污染水平范围为0.26~3.26μg/kg。膳食油脂暴露量的点评估和概率评估结果整体情况基本相同。各组人群PAH8暴露量点评估和概率评估平均值,成年男性为10.03、(9.34±12.61)ng·kg^-1·d^-1,成年女性为9.95、(9.60±15.04)ng·kg^-1·d^-1,青少年男性为11.09、(10.84±16.54)ng·kg^-1·d^-1,青少年女性为10.06、(9.58±12.87)ng·kg~·d~,学龄儿童为15.29、(15.62±25.54)ng·kg^-1·d^-1,学龄前儿童为19.27、(19.22±28.91)ng·kg^-1·d^-1。各人群平均暴露水平(均值和P50)MOE值均高于10000,高暴露水平(P95)时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的MOE值略低于10000。结论平均暴露时人群存在健康风险较低,但高暴露下(P95)儿童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类 烃类 芳香 致癌物 环境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植物原油与地沟油拉曼光谱谱图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永存 李浩 +3 位作者 杨冬燕 张倩 耿艺介 邓平建 《华南预防医学》 201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鉴别植物原油与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方法以10个品种(大豆、葵花籽、玉米、茶籽、花生、菜籽、橄榄等原油以及初榨棕榈油、初榨棕仁油、初榨芝麻油)的106份正常植物原油和11批次的精炼地沟油为样品,通过扫...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鉴别植物原油与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方法以10个品种(大豆、葵花籽、玉米、茶籽、花生、菜籽、橄榄等原油以及初榨棕榈油、初榨棕仁油、初榨芝麻油)的106份正常植物原油和11批次的精炼地沟油为样品,通过扫描样品的拉曼光谱,比对谱图的形态特征,谱图一阶导数处理和数据分析等,确立结果判定的方法和程序。并通过对234份勾兑样品的检测,初步评估新建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精炼地沟油和正常植物原油相比,其拉曼光谱呈现出拉曼强度高(达到105数量级)、平滑包状的特点,而后者除玉米原油和初榨芝麻油外,拉曼强度较低(仅在104数量级),均无平滑包状的特点,且油脂固有成分对应的各种谱带清晰可见。精炼地沟油的一阶导数图谱中2 839 cm-1的峰高值均为负值,正常植物原油均为正值。确定的植物原油一阶导数图谱中2 944和2 839 cm-12峰强度比值的下限值最高为-0.851,最低为-3.015。运用新建方法对勾兑样品(5%、10%、20%地沟油勾兑植物原油)进行判定,10%勾兑样品的正确检出率达到了80%以上;20%勾兑浓度的地沟油勾兑样品检测的准确率达到了100%。结论地沟油拉曼光谱图与植物原油拉曼光谱图有显著不同,可作为鉴别地沟油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拉曼 植物油类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岩 张洁萍 +1 位作者 王俊秋 周立春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加入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含量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将适量的供试品溶解于正己烷中,用乙腈分次萃取TBHQ,将含有TBHQ的乙腈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并计算含量。结果TBHQ色谱峰面积与浓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加入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含量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将适量的供试品溶解于正己烷中,用乙腈分次萃取TBHQ,将含有TBHQ的乙腈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并计算含量。结果TBHQ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在1~100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99ng;定量限为5.94ng。TBHQ的回收率为94.97%~104.0%(RSD=2.83%)。结论方法准确、灵敏、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醌类 抗氧化剂 植物油类 色谱法 液相
下载PDF
Medicinal plants from the Brazilian Amazonian region and their antileishmanial activity:a review 被引量:1
19
作者 Bruno Jose Martins Da Silva Amanda Anastacia Pinto Hage +1 位作者 Edilene Oliveira Silva Ana Paula Drummond Rodrigue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11-222,共12页
Leishmaniasis, a neglected disease caused by Leishmania protozoans, primarily affects people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Chemotherapy based on the use of pentavalent antimonials, amphotericin B, paromomycin, mi... Leishmaniasis, a neglected disease caused by Leishmania protozoans, primarily affects people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Chemotherapy based on the use of pentavalent antimonials, amphotericin B, paromomycin, miltefosine and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 is currently the only effective treatment. However, adverse effects, long-term treatm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parasite resistance have led to the search for alternative treatments. Natural products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provide an unlimited source of molecul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drugs, and the Amazon region has abundant biodiversity that includes several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providing a rich source of new products and com- pounds. Although the literature describes numerous promising compounds and extracts for combating Leishmania protozoans, the results of such research have not been embraced b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Therefore, 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antileishmanial activity of extracts, isolated compounds and essential oils commonly used by the local population in the Brazilian Amazonian region to treat several illnesses and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as promising compounds for combating leishmani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zonian plants Leishmaniasis treatment plant compounds plant extracts plant oils
原文传递
烹调胡麻油烟致大鼠的肺损伤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秀芳 何丽萍 +1 位作者 王冬 刘桂珠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用胡麻油烟吸人对大鼠肺的损伤。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再分别随机分为3个动态观察组,每组6只。染毒组动式吸入(44.44±18.68)mg/m3胡麻油烟,阴性对照组吸入新鲜的空气(20-22℃),分别观察染毒15... 目的探讨食用胡麻油烟吸人对大鼠肺的损伤。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再分别随机分为3个动态观察组,每组6只。染毒组动式吸入(44.44±18.68)mg/m3胡麻油烟,阴性对照组吸入新鲜的空气(20-22℃),分别观察染毒15、30、50 d时大鼠体重和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组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肺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氮氧化物合成酶(NOS)活性。结果胡麻油烟染毒组大鼠体重增量均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及肺组织匀浆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肺组织中NO含量下降,NOS活性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烹调胡麻油烟染毒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以炎症改变为主,尚有肺泡上皮腺样化生和鳞状化生,且随染毒时间延长,病理改变加重,尤以第30天时更为明显。阴性对照组无异常的改变。结论吸入烹调胡麻油烟可促进小鼠肺组织脂质过氧化并导致肺泡上皮腺样化生和鳞状化生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脂质过氧化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