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贤治村”:乡村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55
1
作者 倪咸林 汪家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90,共9页
"新乡贤治村"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实践显示:新乡贤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在乡村社区治理创新中发挥着民主治理功能、政策宣传功能、秩序再造功能和民主监督功能。同时,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限制,&qu... "新乡贤治村"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实践显示:新乡贤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在乡村社区治理创新中发挥着民主治理功能、政策宣传功能、秩序再造功能和民主监督功能。同时,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限制,"新乡贤治村"也存在一定的限度,主要表现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的凭经验办事思维阻碍了"依法治村"的成长;"理性经济人"行为方式导致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功能的异化;传统乡贤文化的匮乏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性动力不足。为此,需要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从参与渠道、评价体系和新乡贤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协同推进,优化"新乡贤治村"路径,推进乡村社区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社区治理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基层社会治理转型与新型乡村共同体的构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与反思(2003-2014) 被引量:35
2
作者 黄家亮 《社会建设》 2014年第1期77-87,共11页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在新形势下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本文从实践历程、主要模式、主要经验、主要问题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分析表...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在新形势下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本文从实践历程、主要模式、主要经验、主要问题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分析表明,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地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本地特点的模式。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分工合理、权责明确、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城乡一体、统筹兼顾、功能复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和"导向明确、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体系。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还要在顶层设计、调整"国家-社会"关系、重建社区的公共性以及一些具体问题上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建设 基层治理转型 新型乡村共同体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 被引量:30
3
作者 陈振华 侯建辉 刘津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2,共8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统筹城乡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改善农村生活居住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促进建设用地集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从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层面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客观需求、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统筹城乡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改善农村生活居住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促进建设用地集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从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层面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客观需求、适用地区和建设原则,并结合舞钢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实践论证了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模式实行差异化引导,即纳入城区型和镇区融合型社区以城镇导向为主,农业服务型和旅游服务型社区以乡村导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统筹城乡 新型农村社区 空间布局 建设模式
下载PDF
注重综合性思考 突出新农村特色——北京延庆县八达岭镇新农村社区规划 被引量:26
4
作者 方明 董艳芳 +1 位作者 白小羽 陈敏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2,共4页
就如何进行新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应以农民为核心,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标,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指出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从农村经济产业、土地集约、社会结构、生产活动与... 就如何进行新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应以农民为核心,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标,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指出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从农村经济产业、土地集约、社会结构、生产活动与生态、人文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并在空间规划中逐项落实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镇的新村规划中所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社区 规划设计 综合思考 地域文化 延庆县八达岭镇旧村改造
原文传递
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颖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为了探索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子,促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以河南省为代表,对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以河南省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在财政能力、试点经验和农民意愿方面已经具备... 为了探索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子,促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以河南省为代表,对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以河南省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在财政能力、试点经验和农民意愿方面已经具备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行性,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过程中坚持土地"两分两换"原则和构建多元参与的建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城乡一体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部地区 河南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细化设计——以苏北地区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孟繁之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共5页
研究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精细化设计理论方法,重点介绍了精细化设计的目标、原则、框架与要素,并以苏北地区村庄规划为例,阐明了新时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注重在居住环境、公共空... 研究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精细化设计理论方法,重点介绍了精细化设计的目标、原则、框架与要素,并以苏北地区村庄规划为例,阐明了新时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注重在居住环境、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整合四个方面的精细化设计,从而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新型农村社区 精细化设计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现状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8,共6页
为了科学规划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先期试点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偏低,体育场地设施类别趋同化特征凸显,人均设... 为了科学规划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先期试点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偏低,体育场地设施类别趋同化特征凸显,人均设施数量少,体育场地设施被挤占、挪用现象较突出。制约供给的因素是,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未能有机融合,重物质建设、轻文体生活建设的观念仍存在,市场及个人筹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益驱动性不足。提出对策: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制定操作性较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准;建立学校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以及多渠道筹资机制,形成资金供给主体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体育场地设施 制约因素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变化研究——以重庆市忠县天子村社区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蔡进 邱道持 +1 位作者 赵梓琰 王静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针对重庆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选取忠县天子村社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从居住环境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公共服务系统、交通通讯系统...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针对重庆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选取忠县天子村社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从居住环境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公共服务系统、交通通讯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5大方面(准则层),选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道路硬化到户率等26个指标构建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天子村的人居环境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指标总体分值由原来的0.519上升到0.949,人居环境级别由四级(人居环境质量较差)上升到一级(人居环境质量好),特别是在居住环境和交通通讯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新型农村社区 人居环境 忠县天子村
下载PDF
农业型村庄的空心化问题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被引量:19
9
作者 伊庆山 施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22-27,共6页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化社区生活所推动的离农化和陌生化人际交往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着演变为"空心化社区"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让新型社区农民重新聚拢起来和互动起来,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农业型村庄土地优势发展农业现代化,结成外出农民和留村农民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其有能力和积极性开展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再造熟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型村庄 空心化 新型农村社区 空心社区 利益共同体 乡村文化建设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涛 杜志娟 卓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0,共7页
为更好地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科学规划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各省市先期试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偏低,且... 为更好地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科学规划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各省市先期试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偏低,且随社区规模的扩大呈下降趋势;体育场地设施类别少,且趋同化现象突出,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满意度不高;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法规不健全,各地《导则》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规划设计人员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法规理解不深,缺乏专业指导与沟通;场地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与制约机制不完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投入主体存在缺失、错位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完善体育立法,制定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准,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领导与指导,加强验收与考核,强化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机制等措施,为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体育 新型农村社区 体育场地 体育设施 体育立法 改进措施 农村体育
原文传递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探索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淑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6-100,共5页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行政单元。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研究的背景,回顾了社区规划相关理论的发展演化,以新乡卫辉市孙杏村新型社区规划为例,总结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行政单元。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研究的背景,回顾了社区规划相关理论的发展演化,以新乡卫辉市孙杏村新型社区规划为例,总结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认为农村社区规划有利于避免农村无序建房和重复投资等浪费现象,节约土地,共享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社区规划 孙杏村 城镇规划
下载PDF
断裂、延续与重构:“村改居”后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模式的适应性转变——一个“双轨制”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立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当前"村改居"后逐渐衍生出大量新型农村社区,其兼具"城社会"和"乡社会"的混合样态,不断触发基层社会在新旧边界融合中的深度调整,同时亦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深层挑战。正是处于这样特殊的"乡&quo... 当前"村改居"后逐渐衍生出大量新型农村社区,其兼具"城社会"和"乡社会"的混合样态,不断触发基层社会在新旧边界融合中的深度调整,同时亦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深层挑战。正是处于这样特殊的"乡"-"城"转型的"过渡"场域,新型农村社区"双轨制"党建模式应运而生——即为了弥合新建社区党组织在"衔接"伊始的职能断裂,"村改居"后仍需延续原村级党组织在转型期的特定作用。这样所呈现的"双轨"党组织之间的协调补位、共存互动、有序运行,实质上是一个系统性、动态化的逻辑变迁过程,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发展态势。伫立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到一元整合持续发展的界点上,如此重构新型农村社区党建运行机制,无疑为破解城镇化进程中所滋生的诸多矛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 新型农村社区 党组织 “双轨制”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文龙 崔佳琦 邢金明 《体育教育学刊》 2022年第2期34-39,共6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多元利益主体格局逐渐形成,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共生的诉求日渐强烈。以共生理论为基础,运用实地调研等方法,明晰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实逻辑与共生基础,对现阶段新型农村社区...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多元利益主体格局逐渐形成,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共生的诉求日渐强烈。以共生理论为基础,运用实地调研等方法,明晰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实逻辑与共生基础,对现阶段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实然问题进行审视,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新思路。研究表明: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存在共生环境转型诱发供给结构失序、共生单元力量失衡弱化共生系统效能、共生界面调节功能不足制约供给机制运行、共生模式不优导致协同供给平台搭建不足。建议优化共生制度体系,营造正向共生环境;释放共生单元互惠效能,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弹性供给格局;强化共生机制建设,完善协同供给共生界面;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构筑连续互惠的共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新型农村社区 公共体育服务 多元主体 协同供给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俊伟 苗苗 郑卫民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共5页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拓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视野,文章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调查访问法和论证分析等方法,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拓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视野,文章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调查访问法和论证分析等方法,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模式,为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 服务体系
下载PDF
嵌入式治理视角下“村转居”的行动逻辑及反思——基于苏北新型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14
15
作者 田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5,共11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村转居”完成组织“翻牌”后仍然面临主体重塑、目标融合及规则再造等现实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多元化推进模式及多样化地域社会类型,亟待重设新型农村社区“村转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村转居”完成组织“翻牌”后仍然面临主体重塑、目标融合及规则再造等现实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多元化推进模式及多样化地域社会类型,亟待重设新型农村社区“村转居”的理论意涵,并构建一个总体性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用嵌入式治理理论,从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规则及治理资源4个维度,考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村转居”的实践过程及治理重构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完成空间整合和组织“翻牌”的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居合署办公、村社治理目标融合以及村社治理“一肩挑”等方式实现传统村级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的延续和再生。如何突破“村-居”二元制度张力并以治理效能为导向重塑社区治理主体、目标和规则,就成为新型农村社区重建现代社区治理体系并顺利过渡到地域性治理共同体的关键。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村转居”治理重构不仅需要重塑多元治理主体及协同高效的社会行动体系,也必须实现礼俗秩序与法理规范的嵌入共治以及农耕文明与都市文化的地域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村转居” 嵌入式治理 社会行动体系
下载PDF
论我国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长健 朱汉明 胡纯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而治理模式的选择是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治理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应该顺应新农村社区治理格局、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的发展趋势,因地、因时、因&q... 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而治理模式的选择是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治理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应该顺应新农村社区治理格局、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的发展趋势,因地、因时、因"人"制宜,选择适应国家行政主导推进型治理模式,或者多元主体互动合作型治理模式,或者社区组织与成员自治型治理模式。不断完善新农村社区治理的文化机制、组织机制、法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农村社区 社区治理 治理模式
下载PDF
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部分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晓琼 侯亚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65-71,共7页
农村空巢老人人身和财产等安全问题是其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危险与隐患问题,有着迫切的安全保障需求。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地市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的实地调查,真实地展示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状况、新型农村社区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状况。从政... 农村空巢老人人身和财产等安全问题是其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危险与隐患问题,有着迫切的安全保障需求。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地市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的实地调查,真实地展示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状况、新型农村社区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状况。从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我服务、商业化便民利民服务三方面探究了新型农村社区在保障农村空巢老人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成效与问题。指出应将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统筹考虑;应从社区自我供给、政府供给、社会供给三方面共同提供空巢老人安全保障服务,同时应提高服务供给的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水平以切实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建构起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供给机制以充分满足农村空巢老人急需的安全保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空巢老人 安全保障 服务供给 供给机制
下载PDF
扶植型秩序: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社区治理——基于江苏P县、浙江J县的调研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122,共9页
依据社区自治达成的条件不同,本文将社区划分为传统型社区、市场型社区和行政动员型社区三种类型。既不同于传统的社区共同体,又不同于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商品化小区,农民集中居住所形成的新社区秩序的达成主要依赖行政力量的介入和动... 依据社区自治达成的条件不同,本文将社区划分为传统型社区、市场型社区和行政动员型社区三种类型。既不同于传统的社区共同体,又不同于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商品化小区,农民集中居住所形成的新社区秩序的达成主要依赖行政力量的介入和动员。但是与一般行政动员型社区不同,新型农村社区形成的特殊性使得行政权力过度介入社区治理,从而彻底挤压了社区自治和内生秩序产生的空间与可能。这种完全依赖外部力量扶持的治理模式在维系社区当下秩序的同时,从长远来看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基层治理的成本和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自治 扶植型秩序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转型——从“土地集中集约”到“社区综合发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会夫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6,共4页
"土地集中集约"的理念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简化成了一笔"土地经济账"和普通的开发行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质是传统村庄的转型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和新形式,这就要求必须遵循社区发展原理。社区发展要求引入以... "土地集中集约"的理念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简化成了一笔"土地经济账"和普通的开发行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质是传统村庄的转型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和新形式,这就要求必须遵循社区发展原理。社区发展要求引入以农民为主体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进而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自主性和持续性。研究以社区发展理论为指导,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应实现规划方法、建设内涵和治理方式三个方面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逻辑转型 规划方法 建设内涵 治理方式
下载PDF
公民社会中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契机与策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薛明陆 刘一民 李新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7,90,共4页
农村社区建设的滞后性及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薄弱性,不利于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公民社会的到来,催生了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需求。以体育组织文化和公民社会理论为指导,对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契机进行分析... 农村社区建设的滞后性及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薄弱性,不利于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公民社会的到来,催生了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需求。以体育组织文化和公民社会理论为指导,对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契机进行分析,提出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策略,如发展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加大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投入,提升农村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和能力,健全组织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体育组织文化建设 新农村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