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sis of Errors Made by English Speakers in Pronouncing Neutral Tone in Mandarin
1
作者 唐中黎 《海外英语》 2010年第10X期236-238,共3页
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来说,汉语四个声调是学习中的难点。而作为汉语声调一大特点的轻声更需要予以重视。由于英语母语的负迁移,许多人将英语语调与汉语声调混淆,以致发音错误。该文基于对轻声做出发声实验和听辨实验的结论,分析了母... 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来说,汉语四个声调是学习中的难点。而作为汉语声调一大特点的轻声更需要予以重视。由于英语母语的负迁移,许多人将英语语调与汉语声调混淆,以致发音错误。该文基于对轻声做出发声实验和听辨实验的结论,分析了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轻声输出时的发生错误表现,并试图阐明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al-tone non-tone language negative transfer PRONUNCIATION ERRORS
下载PDF
80年代北京日常口语中轻声音节的变异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晨萌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7,共8页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功能性语言现象,轻声在改变音节声调的同时,也使得声韵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音变。本文基于对《当代北京口语语料》120名被试的调查分析,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不同社会群体在轻声弱化音节使用上的特点。统计资料表明...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功能性语言现象,轻声在改变音节声调的同时,也使得声韵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音变。本文基于对《当代北京口语语料》120名被试的调查分析,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不同社会群体在轻声弱化音节使用上的特点。统计资料表明,北京话中特殊的轻声弱化音节在不断消失,其消变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由高文化人群向低文化人群、由年青人向老年人逐步扩散。而这一变化是在内部语言特征和外部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声 弱化音节 变异 文化程度 年龄
原文传递
数量词“两X”表不定数用法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辉 王晓东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8,共8页
数量词"两X"除了可表确定数目的数量意义外,还有表不定数目的"不定数"用法。语音上的轻读、句法上的谓词后位置是"两X"表不定数时的重要表现。"两X"表不定数有主观量的特征:表主观大量多出现... 数量词"两X"除了可表确定数目的数量意义外,还有表不定数目的"不定数"用法。语音上的轻读、句法上的谓词后位置是"两X"表不定数时的重要表现。"两X"表不定数有主观量的特征:表主观大量多出现在非现实事件中;表主观小量多出现在现实事件中,尤其是"就"字句和"才"字句中,以及"X"为细小、不易计量的量词时。以上方面可以看作"两X"表不定数时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词“两X” 不定数 轻声 主观量
原文传递
轻声规范和教学琐议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韫佳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6年第2期26-35,共10页
本文从可类推轻声词和北京话与普通话的关系两个方面讨论了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原则以及轻声词的教学问题。轻声词的规范应当遵循标准同一的基本原则,同时适当考虑词频对轻化的作用。在普通话语音规范中应适当重视北京口语中的轻声现象,... 本文从可类推轻声词和北京话与普通话的关系两个方面讨论了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原则以及轻声词的教学问题。轻声词的规范应当遵循标准同一的基本原则,同时适当考虑词频对轻化的作用。在普通话语音规范中应适当重视北京口语中的轻声现象,并对这些轻声现象持宽容态度。对于轻声词的发音不宜建立声学语音标准,在轻重两可类存在的前提下,轻声词也不应再划分次类。在语音教学和普通话语音测试中应当注意区分不同语言学层面的轻声或者轻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北京话 轻声词 规范 语音教学
下载PDF
两岸语文状况和发展趋向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邵敬敏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7,共8页
本文在对海峡两岸(大陆与台湾)轻声词语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参考台湾新闻媒体的实际播音语料,分门别类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差异及其原因,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构想,以便为两岸语音规范决策和国际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岸汉语 轻声比较 两读现象 求同存异
下载PDF
双音节轻声词的声学特性研究述评
6
作者 谢俊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文章以劲松的轻声研究为出发点,从轻声的声学性质方面介绍了学术界关于双音节轻声词声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论析,得出轻声实际是能量、音高、音长和音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音强的作用相对于前三者而言要弱些的论断。
关键词 双音节轻声词 能量 音高 音长 音强
下载PDF
二语教学中的附加后缀双音节轻声词
7
作者 黎小力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轻声词主要是双音节轻声词,其中有部分附加式轻声词不但在结构上有标志性很强的后缀,而且可以进行词性及词义的类推,对扩大二语习得者的词汇量有极大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数量最多的附加"子"后缀的双... 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轻声词主要是双音节轻声词,其中有部分附加式轻声词不但在结构上有标志性很强的后缀,而且可以进行词性及词义的类推,对扩大二语习得者的词汇量有极大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数量最多的附加"子"后缀的双音节轻声词,并对其教学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音节轻声词 “子”后缀 类推
下载PDF
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 被引量:91
8
作者 李小凡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33,共18页
本文对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进行了分层和分类。分层着眼于语言系统,根据连调在语音和语义层面上的不同表现,将其区分为单层面和跨层面两个不同的层级。只在语音层面发生声调变异的为语音变调,在语音层面和语义层面都发生变异的为音义变... 本文对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进行了分层和分类。分层着眼于语言系统,根据连调在语音和语义层面上的不同表现,将其区分为单层面和跨层面两个不同的层级。只在语音层面发生声调变异的为语音变调,在语音层面和语义层面都发生变异的为音义变调。分类是在分层的基础上,对两类不同层级的连调按音变方式进一步区分其类型,语音变调分为简化型、异化型、中和型,音义变调包括声调包络、叠合型连调、小称变调、重叠变调,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方言 语音 语义 声调 音位
原文传递
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 被引量:62
9
作者 魏钢强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9,共10页
就调值而言的轻声本不同于就调类而言的轻声,只是在北京话里,调类属轻声的字通常调值轻短,使得二者的差别容易被忽略。但观察更多的方言即可发现:有些方言只有调值的轻声;有些方言只有调类的轻声;还有些方言两种轻声并存,且呈现出或包... 就调值而言的轻声本不同于就调类而言的轻声,只是在北京话里,调类属轻声的字通常调值轻短,使得二者的差别容易被忽略。但观察更多的方言即可发现:有些方言只有调值的轻声;有些方言只有调类的轻声;还有些方言两种轻声并存,且呈现出或包含、或交叉的复杂关系。认识的办法只有分清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方言 轻声 调类 调值
原文传递
优选论和天津话的连读变调及轻声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嘉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372,共10页
优选论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极富活力的音系理论。本文采用这一理论对天津话连读变调和轻声进行分析。天津话两字相连有四种连读变调现象,经典的生成音系学可用四条音系规则加以表述,但解释力不强。用优选论进行分析,不仅能得到正确的描... 优选论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极富活力的音系理论。本文采用这一理论对天津话连读变调和轻声进行分析。天津话两字相连有四种连读变调现象,经典的生成音系学可用四条音系规则加以表述,但解释力不强。用优选论进行分析,不仅能得到正确的描写,还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近来的声学实验发现,天津话轻声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短平调,而是在不同音境中也有升降等调型的。我们认为,轻声调型是语音范畴的协同发音和音系范畴的天津话调系特点交互作用的结果。优选论可以给天津话的连读变调和轻声音系特点作出具有原则性的统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话 轻声 连读变调 优选论 汉语方言 生成音系学理论
原文传递
争议与思考:60年来汉语词重音研究述评 被引量:25
11
作者 周韧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本文全面深入地介绍和回顾了60年来汉语词重音研究及相关重要争议。文章从重音的概念谈起,进而回顾了汉语词重音研究的主要基本面和主要争议点,这包括:汉语词重音的研究方法、汉语词重音关联的语音要素、汉语词重音与声调的关系、汉语... 本文全面深入地介绍和回顾了60年来汉语词重音研究及相关重要争议。文章从重音的概念谈起,进而回顾了汉语词重音研究的主要基本面和主要争议点,这包括:汉语词重音的研究方法、汉语词重音关联的语音要素、汉语词重音与声调的关系、汉语词重音的等级、汉语词重音的分布、汉语词重音的判断环境,等等。本文对其中一些重要观点进行了评述。依据"能否轻重辨意"和"能否自成节律系统"两条标准,本文认为:除去轻声词以外,汉语词汇并不具备语言学意义上的词重音。最后,本文对汉语重音研究做了展望,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重音 轻声 中重音 节律音系学
原文传递
连读变调与轻声产生的年代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景涛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9-336,共8页
第一部分描写顺平(高于铺)话中由轻声引发的逆向连读变调,发现其中有些字单念无别变调有别,且与古音清浊对应。第二部分根据这种连读变调探求轻声产生的年代,结论是中唐至北宋时期。
关键词 方言 汉语 史连读变调 轻声 清浊
原文传递
日本学生双音节词轻声偏误及习得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汉语声调问题是他们学习的难点之一。文章针对日本留学生学习双音节词轻声偏误类型、偏误变化状况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化石化”问题等等,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汉语学习中的轻声为立足点,以期改进他们的... 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汉语声调问题是他们学习的难点之一。文章针对日本留学生学习双音节词轻声偏误类型、偏误变化状况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化石化”问题等等,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汉语学习中的轻声为立足点,以期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声 偏误 习得
下载PDF
温州方言的轻声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张尚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轻声是重音节前后的轻读弱化音节,对重音节有明显依附性,从而成为虚助成分和语法结构特定词类组合的语音标志。温州话话语中轻声变化出现广泛,分为两种:倚变轻声(Y)只出现在重音节后并随其调尾高低而变值。自变轻声(Z)则在重音节前后都... 轻声是重音节前后的轻读弱化音节,对重音节有明显依附性,从而成为虚助成分和语法结构特定词类组合的语音标志。温州话话语中轻声变化出现广泛,分为两种:倚变轻声(Y)只出现在重音节后并随其调尾高低而变值。自变轻声(Z)则在重音节前后都可出现,还在Y后出现,总读最低值的自然轻声。本文列出温州方言所有含轻声的虚词、词尾及各种含轻声的结构式,并举出同音而由轻声辨义的大量词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方言 轻声 重音节 倚变 自变 结构标志
原文传递
日本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轻声韵律习得偏误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汤平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39-47,共9页
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习得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偏误,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偏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 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习得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偏误,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偏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声后的轻声音节都存在调域偏窄问题,其中T1、T2后尤其严重。(三)时长方面,不同声调后轻声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长过长问题,尤以T3后为最,甚至超过T3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二语习得 日本学生 轻声 语音偏误
下载PDF
岐山话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及中和调的模式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媛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142-152,167-168,共13页
本文在描写岐山话的基本音系和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基础上,根据一些方言中存在的几种功能类似"轻声"的变调类型,提出并讨论了"中和调"的概念,详细描写了该方言的各种中和调模式。
关键词 岐山话 连读变调 中和调 模式
原文传递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及普通话汉语拼音的注音 被引量:13
17
作者 魏钢强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536,共12页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是两种不同的语音现象。例如:指老聃的"‘老子"后字读轻音,跟"′哪里"、"′打手"、"′想法"的声调模式和重音模式完全一样;但它跟后字读轻声的指父亲的"老·子&qu...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是两种不同的语音现象。例如:指老聃的"‘老子"后字读轻音,跟"′哪里"、"′打手"、"′想法"的声调模式和重音模式完全一样;但它跟后字读轻声的指父亲的"老·子"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汉语拼音注音不加区分,容易造成不便和误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轻声 轻音 普通话 汉语拼音 注音 语音
原文传递
留学生普通话双音节轻声音高偏误实验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功平 周小兵 李爱军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21,共9页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留学生普通话双音节轻声音高偏误具有如下特点:1)调型错误突出表现为趋向水平,调域偏差突出表现为调域偏窄。2)不同双音节轻声组合的错误调型发生率和调域偏差幅度均不相同。3)前字音高对后字轻声的音高偏误有重要...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留学生普通话双音节轻声音高偏误具有如下特点:1)调型错误突出表现为趋向水平,调域偏差突出表现为调域偏窄。2)不同双音节轻声组合的错误调型发生率和调域偏差幅度均不相同。3)前字音高对后字轻声的音高偏误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音节 轻声 音高 偏误
下载PDF
丰城方言的轻声和连读变调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莉莉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本文考察丰城方言的轻声和两字组连读变调。考察结果显示:轻声有高中低三种调值,且落在后字上,主要由前字调决定,与后字调无关。变调出现在前字上,当前字调为上声、去声、阴入时,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连读变调。无论轻声还是变调都与语法... 本文考察丰城方言的轻声和两字组连读变调。考察结果显示:轻声有高中低三种调值,且落在后字上,主要由前字调决定,与后字调无关。变调出现在前字上,当前字调为上声、去声、阴入时,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连读变调。无论轻声还是变调都与语法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城方言 轻声 变调
原文传递
三种方言轻声的优选论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嘉龄 《语言科学》 2002年第1期78-85,共8页
北京话、上海话、乌鲁木齐话的轻声在时长、音高及其对前字的影响上各有特点。本文用优选论对这三种方言的轻声进行音系分析,采用相同制约条件,但层次排列不同,均可得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方言 轻声 优选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