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级互连线的串扰规律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17
1
作者 曾爱凤 王海鹏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8期9-12,17,共5页
串扰是高速电路板设计中干扰信号完整性的主要噪声之一;为有效地抑制串扰噪声,保证系统设计的功能正确,有必要分析串扰问题。针对实际PCB中互连线拓扑和串扰的特点,构建三线耦合均匀传输线模型,采用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HyperLynx进行PCB... 串扰是高速电路板设计中干扰信号完整性的主要噪声之一;为有效地抑制串扰噪声,保证系统设计的功能正确,有必要分析串扰问题。针对实际PCB中互连线拓扑和串扰的特点,构建三线耦合均匀传输线模型,采用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HyperLynx进行PCB布线前的LineSim串扰仿真,详细分析了高速PCB中多种因素:耦合长度、耦合间距、信号上升时间、介质厚度、端接等对近端和远端串扰宽度和幅值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串扰宽度及其幅值的变化规律,可有效的指导PCB设计中减小串扰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连线 信号完整性 耦合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下载PDF
DDR4并行互连传输串扰特性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川 王彦辉 郑浩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2-617,共6页
为满足高带宽存储应用需求,访存速率和互连密度越来越高。DDR4作为主存领域应用广泛且速率较快的并行存储互连技术,上升/下降沿时间或低至百ps量级,信号间串扰不容忽视。以某DDR4驱动模型和板级嵌入式应用为研究对象,建立多线打扰模型,... 为满足高带宽存储应用需求,访存速率和互连密度越来越高。DDR4作为主存领域应用广泛且速率较快的并行存储互连技术,上升/下降沿时间或低至百ps量级,信号间串扰不容忽视。以某DDR4驱动模型和板级嵌入式应用为研究对象,建立多线打扰模型,从时域角度仿真分析布线间距、打扰源相位、数据速率、耦合传输线长对带状线传输串扰的影响。结果显示:5倍介质厚度布线间距条件下串扰接近于0mV,不同相位关系打扰源形成的总串扰具有成倍双向差异。对于特定访存速率,耦合传输线长度与串扰极值存在周期性对应关系,据此合理设计DDR数据组线长,可以有效规避串扰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R4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时域分析 信号完整性
下载PDF
使用防护带抑制微带线间串扰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安静 武俊峰 吴一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347,共5页
为减少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在满足端接匹配的条件下,建立了印刷电路板(PCB)耦合微带线间串扰测试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在PCB微带线之间未加防护带和添加防护带对线间串扰的影响,考察了线间串扰对防护带的宽度和接地孔... 为减少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在满足端接匹配的条件下,建立了印刷电路板(PCB)耦合微带线间串扰测试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在PCB微带线之间未加防护带和添加防护带对线间串扰的影响,考察了线间串扰对防护带的宽度和接地孔间距的依赖性.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抑制PCB微带线间串扰的最佳效果,防护带的宽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用此最佳值,近端串扰峰值衰减要比没有防护带时多9dB,远端串扰峰值衰减多7dB;使用增加宽度的防护带抑制非平行微带线间串扰同样有效;防护带上密布的接地孔间距必须满足一个临界条件;而接地孔半径的变化对串扰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带 耦合微带线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HFSS的埋入式电容串扰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广阔 黄春跃 +2 位作者 吴松 梁颖 李天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3,共4页
建立了埋入式电容串扰HFSS(High Frequency Simulator Structure)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埋入式电容在高频条件下的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近端串扰(S13)和远端串扰(S14),分析了信号频率、两埋入式电容间距、埋入式电容距参考... 建立了埋入式电容串扰HFSS(High Frequency Simulator Structure)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埋入式电容在高频条件下的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近端串扰(S13)和远端串扰(S14),分析了信号频率、两埋入式电容间距、埋入式电容距参考层的高度及基板介电常数对串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埋入式电容串扰强度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呈现出震荡特征;随着埋入式电容距参考层的高度及基板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两埋入式电容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抑制串扰的埋入式电容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入式电容 HFSS仿真 高频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信号完整性
原文传递
5类和6类数字通信电缆的传输性能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俞兴明 蒋铃鸽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2年第2期18-22,共5页
根据局域网用 5、6类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于基带传输的特点 ,提出频带内平均信噪比的观点 ,将线对间的近端串音和远端串音看成主要干扰噪声 ,依据电缆标准中对串音和衰减要求 ,推导出在电缆的传输速率点上接收端的串音衰减比 ,即信噪比 (... 根据局域网用 5、6类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于基带传输的特点 ,提出频带内平均信噪比的观点 ,将线对间的近端串音和远端串音看成主要干扰噪声 ,依据电缆标准中对串音和衰减要求 ,推导出在电缆的传输速率点上接收端的串音衰减比 ,即信噪比 (S/N ) ,求出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通信 传输性能 5类电缆 6类电缆 串音 误码率
下载PDF
关于通信用水平对绞电缆串音性能的讨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方敏 刘雅樑 《电线电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21,32,共4页
作为通信电缆电性能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串音性能,直接影响信号传输的误码率,决定了布线的极限长度和带宽,本文对TIA/EIA568B标准中有关串音方面的性能标准进行了重点的分析,探讨了改善通信电缆串音衰减的方法。
关键词 通信用水平对纹电缆 串音 近端串音 远端串音
下载PDF
防护带结构参数对耦合微带线间串扰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安静 武俊峰 吴一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81-84,共4页
减少印刷电路板(PCB)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是发展高速高密度PCB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满足端接匹配的条件下,建立了PCB耦合微带线间串扰测试的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在PCB微带线之间未加防护带和添加防护带对微带线间串... 减少印刷电路板(PCB)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是发展高速高密度PCB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满足端接匹配的条件下,建立了PCB耦合微带线间串扰测试的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在PCB微带线之间未加防护带和添加防护带对微带线间串扰的影响,考察了微带线间串扰对防护带的宽度和接地孔间距的依赖性。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皆表明,为了获得减少PCB微带线间串扰的最佳效果,防护带的宽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用此最佳值,近端串扰峰值衰减要比没有防护带时多9 dB,远端串扰峰值衰减多7 dB。同时防护带上密布的接地孔间距必须满足一个临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耦合微带线 防护带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原文传递
基于Cadence的DDR2串扰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2
8
作者 董辉 马祖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69,共4页
随着系统的工作频率及信号边沿转换速率的不断提高,串扰对于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日益突出.通过对传输线串扰形成机理的分析,使用Cadence仿真软件对系统中的DDR2SDRAM的数据线进行串扰仿真,给出了合理处理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数据线的... 随着系统的工作频率及信号边沿转换速率的不断提高,串扰对于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日益突出.通过对传输线串扰形成机理的分析,使用Cadence仿真软件对系统中的DDR2SDRAM的数据线进行串扰仿真,给出了合理处理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数据线的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仿真分析,在理论及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减小耦合线长度、增大耦合线间距和减小反射等方法降低串扰对于电路的影响.笔者提出了PCB设计中抑制串扰的一些有效措施,对于DDR2SDRAM的信号完整性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扰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耦合
下载PDF
A Novel Trident Incurvature Shape DGS to Suppress Radiated Emission in High Spe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9
作者 Anandan Malaiarasan Dr. Suresh Kumar Natarajan +1 位作者 Rajeswari Packianathan Gobinath Arumugam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6年第10期3026-3037,共12页
As per the entai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ever increasing switching speeds of digital devices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Signal quality is more important for high speed products and the signal integrity ... As per the entai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ever increasing switching speeds of digital devices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Signal quality is more important for high speed products and the signal integrity must ensure reliable transmission where signal integrity is a measure of the quality of an electrical signal. A high speed differential signal will result in signal integrity issues such as crosstalk and radiated emission. One of the solutions to suppress radiated emission is defected ground patter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trident incurvature shaped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to suppress radiated emission that arises in high speed differential signal. The proposed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is implemented using Ansoft HFSS simulation tool and its performance is quantified in terms of scattering parameters. The proposed trident incurvature shaped defected ground pattern reduces near end coupling and far end coupling by more than 6 dB and 2 dB respectively. It also provides better return loss and insertion los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1 - 6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ted Emission near end crosstalk Far end crosstalk Return Loss Insertion Loss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下载PDF
Crosstalk Prediction for Three Conductors Non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s: Theoretical Approach &Numerical Simulation
10
作者 Kachout Mnaouer Bel Hadj Tahar Jamel Choubani Fethi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1年第8期319-327,共9页
In this paper the crosstalk between non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s is examined. Firstly, methods for prediction of crosstalk between microstrip transmission lines are reviewed. Classical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 theor... In this paper the crosstalk between non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s is examined. Firstly, methods for prediction of crosstalk between microstrip transmission lines are reviewed. Classical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is used for uniform lines and cannot be used for non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s. Secondly, equations are derived which can be solved to obtain formulas for the near-end and far-end crosstalk for non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s. Finally, an example is worked which illustrates the crosstalk between three conductor non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s. Obtained theoret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simulations data. Comparison results shown that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pproximately the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UNIFORM Transmisson LINES near-end crosstalk Far-end crosstalk
下载PDF
基于HFSS的高速不连续性微带线串扰分析
11
作者 黄根信 李鹏 李通 《电子测试》 2022年第13期129-131,共3页
建立了高速不连续性微带线HFSS(High Frequency Simulator Structure)串扰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不连续性微带线在高频条件下的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近端串扰(S13)和远端串扰(S14),分析了信号频率、微带线厚度、微带线宽度... 建立了高速不连续性微带线HFSS(High Frequency Simulator Structure)串扰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不连续性微带线在高频条件下的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近端串扰(S13)和远端串扰(S14),分析了信号频率、微带线厚度、微带线宽度、微带线宽度微带线拐角类型、微带线间距对串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连续性微带线串扰强度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呈现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近端串扰S13随微带线厚度的增大呈现递增的趋势;近端串扰S13随微带线宽度增大而增大;微带线拐角类型为圆弧时串扰最为明显;串扰强度随微带线间距增大而减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抑制不连续性串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性微带线 HFSS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下载PDF
多用户VDSL2系统远端串扰抵消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超 林基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7-633,共7页
随着宽带接入网速率提升,VDSL2技术成为最后一公里的主流接入方式。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使传输线路之间串扰成为制约VDSL2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线路之间串扰分为近端串扰(NEXT)和远端串扰(FEXT),VDSL2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近端串... 随着宽带接入网速率提升,VDSL2技术成为最后一公里的主流接入方式。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使传输线路之间串扰成为制约VDSL2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线路之间串扰分为近端串扰(NEXT)和远端串扰(FEXT),VDSL2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近端串扰可以通过滤波器滤除,远端串扰却无法消除。主要研究VDSL2系统远端串扰噪声消除的方法,提出远端串扰噪声如何进行评估和计算,推导出远端串扰噪声计算公式,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每条线路受到其他线路串扰噪声的大小,然后发送信号时通过串扰噪声预抵消运算,接收到的信号就能成功消除串扰噪声的影响,提高了接收信号的SNR值,进而提升了VDSL2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线 信噪比 星座映射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下载PDF
基于HFSS的内存芯片BGA焊点串扰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根信 黄春跃 +3 位作者 路良坤 梁颖 李天明 黄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46,共4页
建立了内存芯片球栅阵列(ball grid array,BGA)焊点串扰HFSS(high frequency simulator structure)电磁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两个BGA焊点在高频条件下的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仿真结果,以及信号频率、BGA焊点... 建立了内存芯片球栅阵列(ball grid array,BGA)焊点串扰HFSS(high frequency simulator structure)电磁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两个BGA焊点在高频条件下的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仿真结果,以及信号频率、BGA焊点最大径向尺寸及BGA焊点高度对串扰强度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16组不同参数水平组合的两个BGA焊点远端串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随信号频率增大、焊点最大径向尺寸增大及焊点高度增大而增大;在置信度为90%情况下,焊点最大径向尺寸对BGA焊点远端串扰有显著的影响,而焊点高度、信号频率对远端串扰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点 近端串扰 远端串扰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一种VDSL上行链路自适应功率回馈方案
14
作者 赵永刚 郑开思 《江苏通信技术》 2003年第5期24-26,共3页
上行链路功率回馈技术(UPBO:upstream power back-off)是VDSL(very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它用于抵消同一电缆中短线对长线引起的严重的远端串扰(FEXT:far-end crosstalk)。文中从功率控制的角度分... 上行链路功率回馈技术(UPBO:upstream power back-off)是VDSL(very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它用于抵消同一电缆中短线对长线引起的严重的远端串扰(FEXT:far-end crosstalk)。文中从功率控制的角度分析了基于迭代注水的自适应UPBO方案,并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SL 上行链路 功率回馈 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远近效应 迭代注水 远端串扰 自适应
原文传递
巧用差分阻抗公式求近端串扰
15
作者 王慧 李伟 《微型机与应用》 2012年第24期77-79,83,共4页
从串扰的原理及串扰和差分阻抗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通过模型变换和公式推导,给出了近端串扰系数和差分阻抗之间的关系式。再以平衡结构的带状线为例,得到了平衡结构带状线的近端串扰的估算公式。在相同条件下与HyperLynx仿真软件结果进... 从串扰的原理及串扰和差分阻抗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通过模型变换和公式推导,给出了近端串扰系数和差分阻抗之间的关系式。再以平衡结构的带状线为例,得到了平衡结构带状线的近端串扰的估算公式。在相同条件下与HyperLynx仿真软件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发现估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串扰 差分阻抗 带状差分线 前仿真
下载PDF
网络布线的串音检测与改进
16
作者 王敏良 《电子质量》 2013年第11期73-75,共3页
该文介绍网络布线测试中近端串音的测量原理,分析了影响近端串音性能的主要原因,通过工程检测与改进的实例,说明施工中影响串音检测结果的缺陷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提高网络布线质量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网络布线 近端串音 检测
下载PDF
微带线近端串扰分析与仿真
17
作者 李昊 李东辉 《变频器世界》 2020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从场和路两方面介绍了微带线近端串扰的产生的原因,指出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是串扰的来源。使用了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线间近端串扰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近端串扰呈现明显的震荡特性,且在低频段一般和频率呈线性关系;微带线... 本文从场和路两方面介绍了微带线近端串扰的产生的原因,指出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是串扰的来源。使用了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线间近端串扰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近端串扰呈现明显的震荡特性,且在低频段一般和频率呈线性关系;微带线长度对近端串扰大小影响不大;减少微带线间距和减少介质厚度可以有效减少近端串扰的大小;满足阻抗匹配可以有效减少近端串扰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串扰 高速PCB 有限元仿真分析
下载PDF
CRH3型动车组列车网络传输介质电气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建强 郑琼林 +2 位作者 张永锋 杜会谦 孙帮成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1,共5页
介绍了CRH3型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详细分析了列车网络总线传输介质的电气性能指标。推导了列车网络总线的分布参数模型。针对TCN总线测试中近端串扰参数经常不合格的问题,利用所推导的分布参数模型对TCN总线的近端串扰... 介绍了CRH3型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详细分析了列车网络总线传输介质的电气性能指标。推导了列车网络总线的分布参数模型。针对TCN总线测试中近端串扰参数经常不合格的问题,利用所推导的分布参数模型对TCN总线的近端串扰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CRH3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总线的布局布线方法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3型动车组 列车通信网络 传输线 近端串扰 网络布线
下载PDF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东 《现代建筑电气》 2013年第6期1-3,13,共4页
简要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及特点,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的三种链路测试模型,并通过工程检测实例对医院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保障设计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智能建筑 综合布线系统 链路模型 近端串音 插入损耗
下载PDF
拒噪声与防串扰污染的新型技术与仿真在智能化设备中的应用
20
作者 吴康 《磁性元件与电源》 2022年第12期175-180,共6页
值此本文将拒噪声与防串扰污染的新型技术与仿真在智能化设备中的应用作研讨,并分别对串扰产生、对IDC机房侵袭及如何仿真减少串扰及拒绝噪声污染、主动出击降噪耳机主动出击等二大问题为例作重点解析说明。
关键词 远端近端串扰 传输 机房 仿真 噪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