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剂对堆肥的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44
1
作者 冯宏 李华兴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3期439-441,共3页
好氧高温堆肥是一种受微生物控制的有机物降解和转化的过程。在堆肥过程的不同阶段对有机物降解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种群不同。接种菌剂可以使堆肥物料快速达到高温、控制堆肥过程中臭气的产生,缩短堆肥腐熟进程;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和降... 好氧高温堆肥是一种受微生物控制的有机物降解和转化的过程。在堆肥过程的不同阶段对有机物降解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种群不同。接种菌剂可以使堆肥物料快速达到高温、控制堆肥过程中臭气的产生,缩短堆肥腐熟进程;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和降解有机污染物,提高堆肥质量。堆肥产品含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作物增产效果显著。文章总结了接种菌剂在堆肥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效果,提出接种菌剂的研究首先应利用传统微生物研究法和先进的分子生态学技术摸清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活动规律,逐步筛选出所需功能性菌群,在堆肥应用时要确定菌剂的最佳接种时间和接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剂 堆肥 降解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有机肥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艾童非 杨鹏九 +2 位作者 费洪波 王紫滢 郭振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99-102,119,共5页
[目的]为改善烤烟土壤环境及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共设7个处理,即10、25、50、100、150 g/株微生物菌剂、不施肥(CK)和常规烟草专用肥,研究施用微生物菌剂对植烟土壤环境及... [目的]为改善烤烟土壤环境及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共设7个处理,即10、25、50、100、150 g/株微生物菌剂、不施肥(CK)和常规烟草专用肥,研究施用微生物菌剂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土壤微生物含量上,施用微生物菌剂平均比CK提高了62.68%,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土壤生物活动,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烟株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平衡;施用微生物菌剂可增加叶片面积,提高烟叶质量,改善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产值和产量平均值比CK和单施化肥分别增加了33.74%、15.42%和13.60%、5.44%。[结论]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改善植烟土壤环境,提高烤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有机肥 烤烟 土壤环境
下载PDF
微生物法检测叶酸、生物素、维生素B12接种液制备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进丽 杨祖伟 +5 位作者 陈叶兰 陈绮梦 叶少文 苏昭仑 李珍 魏鲜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解决使用微生物法GB 5009.211-2014、GB 5009.259-2016、GB 5413.14-2010检测食品中叶酸、生物素、维生素B12接种液制备耗时长的问题。方法将标准方法制备的接种液与甘油水按1:1(V:V)比例混匀,分装于小离心管,-80℃冻存。再通过用... 目的解决使用微生物法GB 5009.211-2014、GB 5009.259-2016、GB 5413.14-2010检测食品中叶酸、生物素、维生素B12接种液制备耗时长的问题。方法将标准方法制备的接种液与甘油水按1:1(V:V)比例混匀,分装于小离心管,-80℃冻存。再通过用冻存不同时间的接种液检测样品,分析标准曲线线性、中间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来验证制备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2均>0.99,中间精密度叶酸RSD为1.5%~3.2%,生物素RSD为1.7%~4.2%,维生素B12 RSD为2.5%~9.3%;回收率方面,叶酸为99.5%~101.0%,生物素98.6%~101.3%,维生素B1290.3%~96.4%。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莱氏曼氏乳杆菌接种液超低温冻存有效时间长分别为6、8、3个月。结论优化后的接种液制备方法缩短了检测周期,操作简便、方法可靠,适合检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法 接种液 叶酸 生物素 维生素B12
下载PDF
促腐菌剂对还田小麦秸秆腐解及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耿丽平 薛培英 +3 位作者 刘会玲 赵全利 李小磊 刘文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5-310,共6页
在小麦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于夏玉米季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留茬和粉碎覆盖2种秸秆还田处理方式以及添加不同促腐菌剂对小麦秸秆腐解率、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覆盖的还田方式比... 在小麦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于夏玉米季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留茬和粉碎覆盖2种秸秆还田处理方式以及添加不同促腐菌剂对小麦秸秆腐解率、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覆盖的还田方式比留茬还田方式小麦秸秆腐解率增加了11.0%,腐解效果较好,腐解率表现为M2〉M1〉CK。在2种秸秆还田方式下,施用不同的促腐菌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水平,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明显高于下层。在小麦秸秆粉碎覆盖的还田方式下,施用促腐菌剂可以促进夏玉米生长中后期还田秸秆的腐解,小麦秸秆腐解率平均水平为62.3%-75.0%,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在添加促腐菌剂M2分别比CK增加了31.1%和80.6%,土壤微生物量氮在添加促腐菌剂M1比CK增加了37.9%,且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表现为M2〉M1〉CK,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表现为M1〉M2〉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育期 促腐菌剂 秸秆腐解 土壤纤维素酶 土壤微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哈密瓜品质及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马凤捷 蔡立群 +4 位作者 刘垠霖 孟巧霞 武均 师伟杰 陈晓龙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7,共9页
针对哈密瓜长期连作引起的产量低、品质差问题,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土壤肥力和哈密瓜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哈密瓜为研究对象,对连续种植3年哈密瓜土壤设置对照、12#菌剂、D74菌剂、1#菌剂、12#和D74菌剂混合菌剂共5种施肥处理,对比不同处理... 针对哈密瓜长期连作引起的产量低、品质差问题,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土壤肥力和哈密瓜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哈密瓜为研究对象,对连续种植3年哈密瓜土壤设置对照、12#菌剂、D74菌剂、1#菌剂、12#和D74菌剂混合菌剂共5种施肥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的哈密瓜品质、土壤养分特征和酶活性的变化,并对哈密瓜品质、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后,哈密瓜糖度、维生素C含量、单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果实硬度、总酸度显著低于对照。施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土壤,在开花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3个生长时期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速效钾变化不显著,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哈密瓜品质和土壤有机质、养分及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瓜重、糖度、维生素C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养分指标和脲酶等酶活性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哈密瓜硬度和总酸度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4种微生物菌剂处理中,12#和D74混合菌剂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影响大于其他处理,混合菌剂对改善本试验土壤环境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哈密瓜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品质
下载PDF
接种菌剂对堆肥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宏 张新明 +2 位作者 李华兴 黎宁 刘远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为堆肥原料,接种高效菌剂,应用Biolog方法研究堆肥中不同阶段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对Biolog GN2微平板上胺类、氨基酸类、糖类、羧酸类、聚合物类和其他类碳源的利用能力. 结果表明,微生物在不同堆肥阶段对... 以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为堆肥原料,接种高效菌剂,应用Biolog方法研究堆肥中不同阶段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对Biolog GN2微平板上胺类、氨基酸类、糖类、羧酸类、聚合物类和其他类碳源的利用能力. 结果表明,微生物在不同堆肥阶段对6类碳底物的利用能力不同,但每个阶段都是对糖类碳源消耗得最多. 接种菌剂使堆肥前期(0~35d)的微生物对各类有机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特别是在堆制21d,微生物利用碳源的速度和消耗量显著增强. 接种菌剂提高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群落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剂 堆肥 碳源 BIOLOG GN2
下载PDF
菌剂与肥料配施对矿区复垦土壤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建华 郜春花 +3 位作者 卢朝东 张强 靳东升 范继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0-284,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壤菌剂与肥料的不同配施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inn)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接种VA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和根瘤菌(Rhizobium)能显著提高白三叶草根瘤数、根瘤鲜重和固氮酶活性,根瘤数在有机肥...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壤菌剂与肥料的不同配施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inn)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接种VA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和根瘤菌(Rhizobium)能显著提高白三叶草根瘤数、根瘤鲜重和固氮酶活性,根瘤数在有机肥双接种与无机肥双接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根瘤鲜重和固氮酶活性差异显著;肥料与各菌剂组合处理中,有机肥双接种处理的白三叶草分枝数、干物质重最大;在白三叶草生长40 d和150 d时,双接种处理的叶片数均为各处理中最大值;接种VA菌根真菌、根瘤菌和双接种均可增加白三叶草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和土壤孢子数,总体表现为双接种处理>接种VA菌根真菌>接种根瘤菌,有机肥相应处理>无机肥相应处理>对照;肥料与菌剂的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植物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在矿区复垦土壤上有机肥与VA菌根真菌和根瘤菌菌剂配施能显著促进白三叶草的生长,是提高矿区复垦土壤植被恢复中比较适宜的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土壤 有机肥 无机肥 微生物菌剂 白三叶草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对设施土壤盐渍化以及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马茜 武守朝 +3 位作者 赖德强 刘全凤 谷雨欣 王静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了明确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配施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的影响,以河北省青县设施甜瓜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土壤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盐渍化改良作用以及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可以显... 为了明确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配施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的影响,以河北省青县设施甜瓜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土壤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盐渍化改良作用以及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微生物菌剂、有机肥和常规化肥三者配施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9.8%,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2.1%、32.8%、26.3%和26.9%,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土壤酸碱性,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土壤透气性和微生物数量;可使甜瓜增产33.7%,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提高2.2%和28.9%。与当地习惯施肥(有机肥+常规化肥)相比,微生物菌剂、有机肥和常规化肥三者配施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14.3%,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3.4%、12.2%、12.9%和10.1%,甜瓜增产8.9%,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提高1.4%和10.2%。常规化肥同时与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配施既能显著改良盐渍化土壤,又能明显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可以在青县发生次生盐渍化危害的设施甜瓜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设施栽培 微生物菌剂 有机肥 盐碱地改良 产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温室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吕鹏超 王成慧 +4 位作者 林悦香 姜海军 董向丽 戚伟波 杜学初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7期47-49,131,共4页
为了验证复合微生物菌剂灌根在山东沿海地区设施大棚中的应用效果,以黄瓜为试验对象,设置复合微生物菌剂灌根、清水灌根及空白对照3个处理,测定黄瓜生长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复合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下,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 为了验证复合微生物菌剂灌根在山东沿海地区设施大棚中的应用效果,以黄瓜为试验对象,设置复合微生物菌剂灌根、清水灌根及空白对照3个处理,测定黄瓜生长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复合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下,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幅分别达13%~23%、13%~24%、9%~13%、10%~13%;在复合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下,黄瓜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幅分别达13%~27%、35%~63%、19%;但在有机酸含量方面,复合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与对照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施用微生物菌剂可显著促进黄瓜生长、提高黄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复合微生物菌剂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对生菜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伟 张俊花 +4 位作者 刘倩男 张珍珍 王卫忠 李凤荣 李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54-57,64,共5页
为了研究微生物菌肥对冀西北坝上地区生菜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生菜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10个处理,在生菜收获时取土样测定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均多于CK,真菌数量则少于CK,以底施木美... 为了研究微生物菌肥对冀西北坝上地区生菜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生菜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10个处理,在生菜收获时取土样测定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均多于CK,真菌数量则少于CK,以底施木美土里复合微生物菌肥1 200 kg/hm2+苗期喷施育苗宝贝菌剂(浓度1∶200)(处理M2Y2)的效果最明显,其次为底施木美土里复合微生物菌肥600 kg/hm^2+苗期喷施育苗宝贝菌剂(浓度1∶200)(处理M1Y2),二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CK分别增加了58.81%、63.93%和117.55%、95.91%,二者真菌数量较CK分别减少了68.98%和65.56%;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处理M2Y2最高,M1Y2次之,底施木美土里复合微生物菌肥1 800 kg/hm2+苗期喷施育苗宝贝菌剂(浓度1∶200)(M3Y2)位居第三,且三者均显著高于CK,其他处理酶活性或高于CK,或低于CK,只有菌肥和菌剂配比适宜(浓度1∶200)时,对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菌剂 生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枸杞枝条粉发酵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曲继松 张丽娟 +2 位作者 朱倩楠 田永强 高丽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2-339,共8页
为探讨外源微生物对枸杞枝条粉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进程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T1(CK),枸杞枝条粉150 kg;T2,枸杞枝条粉150 kg+尿素4.15 kg;T3,T2+粗纤维降解菌Ⅰ75 g;T4,T2+粗纤维降解菌Ⅱ75 g;T5,T2+锯末专用复合益菌75 g;T6,T2+EM菌... 为探讨外源微生物对枸杞枝条粉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进程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T1(CK),枸杞枝条粉150 kg;T2,枸杞枝条粉150 kg+尿素4.15 kg;T3,T2+粗纤维降解菌Ⅰ75 g;T4,T2+粗纤维降解菌Ⅱ75 g;T5,T2+锯末专用复合益菌75 g;T6,T2+EM菌液75 g;T7,T2+纤维素酶制剂75 g],以尿素为氮源,研究添加外源微生物对枸杞枝条粉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发酵指标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腐发酵至第6天时,各处理组的温度均达到最高值,其中,T3的温度达到68.2℃,T2~T7内部温度超过50℃的时间依次为6、9、9、7、8、7 d.外源微生物菌剂的施用增加了枸杞枝条粉腐熟发酵后的湿容重、干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至发酵结束后,各处理组的湿容重在0.43~0.47 g/cm^3之间,T6的增幅最大.堆腐发酵过程中w(NH_4^+-N)变化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发酵至第21天时,T4达784.81 mg/kg;w(NO_3^--N)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发酵14~49 d之间的增幅最大,其中,T3的平均日增加值最大,为16.02 mg/(kg·d),而发酵70 d后各处理组w(NO_3^--N)逐渐趋于平稳.发酵前21 d w(TOC)呈近直线下降,发酵前14 d w(TN)呈直线上升;堆腐发酵至第49天时,T2~T7的GI(germination index,发芽指数)均高于50%,其中,T7为73.92%,较T1(CK)高出26.52%;发酵至第91天时,T1~T7的GI均超过85%.研究显示,枸杞枝条发酵堆体基质化过程中添加尿素+粗纤维降解菌Ⅰ(Ⅱ)、尿素+EM菌液、尿素+锯末专用复合益菌等更有助于加快基质化进程、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效率,可为枸杞枝条基质化工厂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枸杞枝条粉 基质发酵 氮素 腐熟进程
下载PDF
菌剂添加对牛粪堆肥氮素变化及腐熟度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守红 朱凌宇 +6 位作者 徐荣 张家宏 寇祥明 王桂良 韩光明 唐鹤军 毕建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9-664,共6页
为揭示外源菌剂添加条件下牛粪堆肥氮素变化规律,探明菌剂组成对氮素转化和腐熟的影响机制,优选兼有保氮和促腐作用的功能菌剂配方,采用正交设计法,设置4个菌剂配方,并以加入商品菌剂和自然堆肥作为对照,研究牛粪堆肥过程的氮素变化和... 为揭示外源菌剂添加条件下牛粪堆肥氮素变化规律,探明菌剂组成对氮素转化和腐熟的影响机制,优选兼有保氮和促腐作用的功能菌剂配方,采用正交设计法,设置4个菌剂配方,并以加入商品菌剂和自然堆肥作为对照,研究牛粪堆肥过程的氮素变化和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堆肥过程的降温腐熟阶段氮素有较大损失,以全氮、有机氮、铵态氮降幅较大。组成中较高比例的霉菌和酵母菌在降低全氮和有机氮的损失及促进腐熟方面作用显著;菌剂配比不当反而会影响腐熟。以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黑曲霉:酵母菌=0.5:0.5:1:1:2的菌剂配比,腐熟质量及保氮效果最好,优于市售菌剂。改善降温期真菌种群丰度和比例,是改良配方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剂 配比 牛粪堆肥 氮素变化 腐熟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保善存 樊光辉 李发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120,共9页
为了探明不同用量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柴达木地区有机枸杞生长发育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合理施入量,为该地区土壤培肥及有机枸杞增产提供科学依据。以诺木洪农场实验区“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用量水平(29.70、44.55、59... 为了探明不同用量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柴达木地区有机枸杞生长发育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合理施入量,为该地区土壤培肥及有机枸杞增产提供科学依据。以诺木洪农场实验区“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用量水平(29.70、44.55、59.40、74.25、98.10 kg·hm^(-2)),以不施加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用量下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柴达木地区有机枸杞生长的影响,对枸杞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与CK相比,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促进了枸杞生长,枸杞的株高、冠幅、地径、结果枝长、叶面积和SPAD值明显增加,LN3(59.40 kg·hm^(-2))处理的促生效果最佳;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显著增强了枸杞的光合作用,其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较对照均显著增强,LN3处理效果最佳;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后,有效地降低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并促进了土壤养分含量的积累,与CK相比,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明显增加,LN3处理对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土壤肥力最佳;土壤肥力提升后进一步增加了产量,LN4(74.2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较CK增产28.73%;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还改善了果实品质,枸杞果实中枸杞多糖、黄酮、甜菜碱、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多酚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LN3处理的效果最佳。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用量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有机枸杞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过量会有抑制作用,其中每公顷施用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59.40 kg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微生物菌剂 土壤肥力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腐解菌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范作伟 陈帅民 +5 位作者 李阳阳 高玉山 窦金刚 侯中华 刘慧涛 吴海燕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6,共8页
试验设置3种秸秆还田方式和2种剂型腐解菌剂处理,以秸秆离田和秸秆还田无菌剂为对照。在玉米收获后测定不同处理的秸秆腐解率、土壤养分含量、单株生物量和产量,研究还田方式对秸秆降解效果、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比较不同秸... 试验设置3种秸秆还田方式和2种剂型腐解菌剂处理,以秸秆离田和秸秆还田无菌剂为对照。在玉米收获后测定不同处理的秸秆腐解率、土壤养分含量、单株生物量和产量,研究还田方式对秸秆降解效果、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比较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腐解菌剂对秸秆腐解效果。结果表明,旋耕和深耕还田的秸秆腐解率要显著高于浅旋还田。秸秆深耕还田相较于浅旋和旋耕还田可以显著提高0~60 cm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和玉米产量。在施用腐解菌剂处理中,固体菌剂的秸秆腐解率高于液体菌剂,无显著差异。在秸秆浅旋和旋耕还田方式下,施用菌剂处理的秸秆腐解率显著高于未施用菌剂处理。在秸秆深耕还田条件下,施用菌剂显著增加了玉米单株生物量。腐解菌剂对秸秆腐解和玉米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腐解菌剂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微生物菌剂 耕作方式 土壤养分 秸秆腐解率
原文传递
油茶内生拮抗细菌Y13菌剂研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游嘉 周国英 +1 位作者 刘君昂 李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134,共4页
以1株能在油茶植株体内内生定殖、对油茶炭疽病防病效果好的枯草芽孢杆菌Y13为研究对象,研制该生防菌的水剂及可湿性粉剂,测定其在林间对油茶炭疽病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水剂存放6个月Y13存活率达72.7%;可湿性粉剂通过6种载体的货架期... 以1株能在油茶植株体内内生定殖、对油茶炭疽病防病效果好的枯草芽孢杆菌Y13为研究对象,研制该生防菌的水剂及可湿性粉剂,测定其在林间对油茶炭疽病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水剂存放6个月Y13存活率达72.7%;可湿性粉剂通过6种载体的货架期比较,筛选得到4种良好载体,分别是锯木屑、高岭土、碳酸钙和硅藻土,4种载体的菌剂存放6个月Y13存活率为50%以上。Y13菌剂在林间应用,防治油茶炭疽病效果较好,防效达70%以上,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的防治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 拮抗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菌剂 防病效果
下载PDF
解磷、钾功能性微生物耐盐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耿丽平 范俊 +3 位作者 王婧瑶 赵全利 薛培英 刘文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0-375,共6页
围绕设施菜田土壤盐渍化问题,以解磷、钾功能微生物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盐分胁迫对功能菌活性、解磷钾能力的影响,并阐明了含2种功能菌微生物菌剂在轻度盐渍化设施菜田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混合功能菌最大耐... 围绕设施菜田土壤盐渍化问题,以解磷、钾功能微生物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盐分胁迫对功能菌活性、解磷钾能力的影响,并阐明了含2种功能菌微生物菌剂在轻度盐渍化设施菜田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混合功能菌最大耐受盐浓度为10.5%NaCl,最适宜生长盐分浓度为0.5%NaCl,且解磷、钾能力最强,有效磷、钾增幅分别为52.06%,75.41%;此外,轻度盐渍化设施菜田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含2种功能菌的菌剂可提高番茄、甜瓜、西瓜果实V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产104.81%,23.72%,28.96%;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95.12%,22.83%,134.52%和92.71%,6.66%,117.46%,显著增加了土壤菌群数量(P<0.05)。综上所述,解磷、钾功能微生物具有耐盐性,可在轻度盐渍化土壤中定殖,并能活化土壤磷、钾,提高蔬菜产量和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盐渍化土壤 功能微生物 菌剂 耐盐性 解磷钾能力
下载PDF
设施茄子各生育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硕 秦闯 +4 位作者 魏欢 刘猛 马里 李博文 杨志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0,共6页
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设施茄子产量和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优选微生物菌剂施用时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茄期和全生育期施用微生物菌剂的茄子产量最高,比对照显著提高29.36%和29.51%。在... 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设施茄子产量和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优选微生物菌剂施用时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茄期和全生育期施用微生物菌剂的茄子产量最高,比对照显著提高29.36%和29.51%。在设施茄子定植期、门茄期和对茄期3个时期施用微生物菌剂使土壤氮磷钾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性,其中,设施茄子在对茄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后使土壤固定态磷钾养分的释放效果远高于其他生育期,使土壤有效态磷钾含量比不施用菌剂对照分别提高了18.51%和46.13%;土壤全氮含量在门茄期表现最佳,比对照提升了25.79%。同时,在所有生育期处理中,对茄期施用微生物菌剂显著提升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显著提高了40.76%。蔗糖酶活性在门茄、对茄期提升效果最佳,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60%、61.52%。在对茄期接菌14d土壤碱性磷酸酶比接菌前显著提升了25.58%。综合来看,微生物菌剂在对茄期施用不仅提高了设施茄子生物产量,还活化了土壤磷钾且改善了土壤酶活性。因此,推荐对茄期为设施茄子施用菌剂的最适宜时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茄子 生育期 微生物菌剂 有效磷钾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增施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晓 陈莉 +1 位作者 李建芬 李夕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169-171,共3页
为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以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设施温室番茄种植中施用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明显提升设施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微... 为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以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设施温室番茄种植中施用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明显提升设施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微生物总量,改善微生物种类的结构,复合肥750 kg/hm^(2)+商品有机肥9000 kg/hm^(2)+微生物菌剂135 L/hm^(2)处理对速效磷、速效钾的提升最为显著,分别较对照提升59.32%、48.50%;微生物总量较对照提升7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量
下载PDF
餐厨垃圾的黑水虻处理中含钙矿物及微生物对油脂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路延 张鸣谦 +7 位作者 杨骁婧 任苗苗 张守玉 金宁 刘燕霞 鲁红旭 许建强 徐卫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73-4985,共13页
黑水虻处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餐厨垃圾的有效资源化方法,但由于黑水虻的生理特性,油脂类物质经常不能被彻底降解和去除,残渣仍有酸败气味,需堆肥化二次处理.为了提高油脂类成分的降解效率,提升黑水虻富集油脂的资源化能力,本研究... 黑水虻处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餐厨垃圾的有效资源化方法,但由于黑水虻的生理特性,油脂类物质经常不能被彻底降解和去除,残渣仍有酸败气味,需堆肥化二次处理.为了提高油脂类成分的降解效率,提升黑水虻富集油脂的资源化能力,本研究拟以含钙矿物和微生物为主要辅助手段,通过向餐厨垃圾中添加湿重比例为0~10%的CaCO_(3)、0~10%的Ca(OH)_(2)、5%CaCO_(3)和菌液的混合物及6种不同菌液,研究含钙矿物和微生物对于油脂减量化和虫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向餐厨垃圾中添加含钙矿物,能够显著调节和缓冲黑水虻处理过程中的环境pH值,但对增加油脂的去除效率和黑水虻油脂的转化能力没有显著作用.而且添加7%~10%的CaCO_(3)对于餐厨垃圾的减量化率和黑水虻的虫产率有负作用,添加5%~10%的Ca(OH)_(2)会导致显著的幼虫死亡率.同时添加CaCO_(3)和菌液对于油脂的去除不利.仅添加微生物菌液是提高垃圾油脂减量化率和黑水虻油脂富集率的最有效方法.枯草芽孢杆菌NJZ菌株、地衣芽孢杆菌NY菌株、植物乳酸杆菌RS72菌株和粪肠球菌L102菌株,是提高黑水虻油脂转化效率的有效菌株.添加微生物后,黑水虻的虫油产率由对照组的10.4%提升至12.8%~14.4%,虫油富集率由对照组的93.9%提升至116%~130%.虫油富集率超过100%,说明餐厨垃圾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非油脂成分的一部分转化为黑水虻的体脂,而微生物的辅助降解可能是强化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但即使在接种微生物以后,虫沙中仍然有29%~44%的油脂在处理结束时剩余,说明餐厨垃圾中的油脂较难被彻底降解和利用.未来研究中,可以继续筛选高效降解油脂的微生物,与黑水虻共同处理餐厨垃圾,实现油脂成分的资源化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餐厨垃圾 油脂 CA 微生物强化 资源化
原文传递
不同菌剂处理青贮甘蔗尾叶对努比亚山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俊华 周波 +7 位作者 王启芝 周志扬 黄香 罗鲜青 黄丽霞 梁琪妹 何仁春 邹彩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7-464,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菌剂处理青贮甘蔗尾叶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青贮甘蔗尾叶在山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72只平均体重24.5 kg的努比亚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K)及3个试验组(T1~T3),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 【目的】明确不同菌剂处理青贮甘蔗尾叶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青贮甘蔗尾叶在山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72只平均体重24.5 kg的努比亚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K)及3个试验组(T1~T3),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CK组饲喂自然青贮甘蔗尾叶的全混合日粮(TMR),T1组饲喂经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及鼠李糖乳杆菌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T2组饲喂经黑曲霉、枯草芽胞杆菌及米曲霉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T3组饲喂经枯草芽胞杆菌和乳酸片球菌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预试期7 d,试验期42 d。饲喂结束后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菌剂处理青贮甘蔗尾叶对努比亚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从4个处理组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最终获得的OUT数量排序为T3组(1637个)>T2组(1603个)>CK组(1576个)>T1组(1560个);各处理组间的Chao1指数排序为T3组>T2组>T1组>CK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Shannon指数排序为T3组>T2组>T1组>CK组,其中T3组显著高于CK组和T1组(P<0.05,下同);Simpson指数排序为T1组>CK组>T2组>T3组,各组间差异也不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的绝对优势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为57.50%~65.40%,以T1组的相对丰度最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14.39%~24.38%,T3组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也表现为T3组的相对丰度最高。在属分类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1)是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的绝对优势菌属,其对应的相对丰度排序为T3组>T1组>T2组>CK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未知属f型拟杆菌目RF16菌(Bacteroidales RF16 group_norank)、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1)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的相对丰度均表现为T3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结论】经枯草芽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比亚山羊 青贮甘蔗尾叶 瘤胃 微生物多样性 菌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