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五体理论的学术现状与价值展望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37-2841,共5页
五体理论是《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五体本身以及所属结构相关理论共同组成。五体,即皮肉脉筋骨,是《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躯体部分的主体框架。五体之间通过脉系以及其它具体结构如谿谷相互关联,内合五脏,外应五行... 五体理论是《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五体本身以及所属结构相关理论共同组成。五体,即皮肉脉筋骨,是《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躯体部分的主体框架。五体之间通过脉系以及其它具体结构如谿谷相互关联,内合五脏,外应五行,是以中医外治疗法为主的中医外科、针灸、骨伤等科诊治实践的理论基础。但是其目前的学术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五体理论发展停滞,更新缓慢,传统理论难以有效指导现代医学实践。展望中医学术发展的未来,五体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发掘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需要引起中医界的特别关注和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 基础理论 医经 黄帝内经 展望
原文传递
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 被引量:21
2
作者 冯世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6,共5页
中医以"法象"思维认识和治疗疾病,《伤寒论》提出"随证治之",即属这种思维。这一思维明示了经方的治病方式方法,胡希恕率先明确称为辨证依据症状反应。症状反应,即指患病后出现的症状。经方的理论,即主要是根据症... 中医以"法象"思维认识和治疗疾病,《伤寒论》提出"随证治之",即属这种思维。这一思维明示了经方的治病方式方法,胡希恕率先明确称为辨证依据症状反应。症状反应,即指患病后出现的症状。经方的理论,即主要是根据症状反应总结的治病规律。经方的辨证施治,辨证依据症状反应,不同于医经、时方的经络脏腑、五行六气、体质、病因等辨证方法。认清这一学术思想,对读懂《伤寒论》将起关键作用,对指导临床治病将起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反应 辨证施治 经方 医经 胡希恕 伤寒论
原文传递
汉以前的医学流派概述——兼论医经与经方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文平 王庆其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结合史志、医籍、儒家经典和出土文献中关于汉以前医学流派的零星记载,梳理出上古医学流派、秦汉之际的医学流派及汉代官方所定医学流派的大致传承和演变脉络,并认为医经家与经方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对当前关于医经家与经方家关系的... 结合史志、医籍、儒家经典和出土文献中关于汉以前医学流派的零星记载,梳理出上古医学流派、秦汉之际的医学流派及汉代官方所定医学流派的大致传承和演变脉络,并认为医经家与经方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对当前关于医经家与经方家关系的不同观点进行述评,提出张仲景实现了医经家与经方家的融合,中医学也因之而传承千载、熠熠生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流派 医经 经方
下载PDF
古代汉藏医药交流述略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强强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4期61-69,共9页
通过系统梳理和考证史籍、医典和以往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古代汉族和藏族在医药典籍、医学理论、诊治技术、药物及养生理论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融合。这些医药典籍中的文献记载展现古老的中国智慧,深入阐述了古代汉藏医药交流的... 通过系统梳理和考证史籍、医典和以往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古代汉族和藏族在医药典籍、医学理论、诊治技术、药物及养生理论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融合。这些医药典籍中的文献记载展现古老的中国智慧,深入阐述了古代汉藏医药交流的历史与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医药 藏医药 医药交流 医学典籍 《大医典》 《无畏的武器》 《月王药诊》 《四部医典》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与《汉书·艺文志》医学知识溯源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立安 孟月 +4 位作者 高翔 侯雨彤 佟晓英 孙永章 周立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1122,共5页
传统医学知识的发生、演变均扎根于文化与文明土壤,故在中医经典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及溯源研究中,结合中华文化与文明探源,在二者互动中有助于厘清经典知识体系的历史方位,站位于这种宏阔的视角有利于增强研究者“纵观全局”的学术自信。... 传统医学知识的发生、演变均扎根于文化与文明土壤,故在中医经典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及溯源研究中,结合中华文化与文明探源,在二者互动中有助于厘清经典知识体系的历史方位,站位于这种宏阔的视角有利于增强研究者“纵观全局”的学术自信。文章从《黄帝内经》运气卷及其知识“子系统”的考证切入,厘清了运气“子系统”的知识层次与结构,进而以运气系统管窥整部《黄帝内经》的“重针”学术气质,以《黄帝内经》为例重新探讨了《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之义界,并结合医经、经方、神仙、房中考察了相应中医经典知识图景,退至文化与文明探源视域下,尝试将医学知识追溯至炎、黄、蚩等上古父系文化乃至母系文化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溯源 中医知识史 医经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
原文传递
“健康丝绸之路”视阈下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翻译与传播的困境及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盘珍 石龙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4期57-63,共7页
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外翻译与传播是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传统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谋求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外翻译与传播存在着文化自觉缺失、译者匮乏、理论研究不足、资金短缺及力量薄弱... 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外翻译与传播是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传统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谋求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外翻译与传播存在着文化自觉缺失、译者匮乏、理论研究不足、资金短缺及力量薄弱等困境。树立文化自觉和翻译自觉的信心、培养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翻译与传播队伍、重视少数民族医药翻译理论研究、多主体翻译与传播少数民族医药典籍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丝绸之路 少数民族 医药典籍 翻译 传播
下载PDF
外来芳香本草与医学经典的调适——以明朝《本草纲目》芳草、香木类药物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孙灵芝 梁峻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外来药物是如何按照中医传统进行调适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挥其临床效用。方法:以明朝《本草纲目》芳草、香木类药物为例进行探讨。结果:《本草纲目》芳草、香木类药物于唐宋本草文献中所占比例较多,来源于波斯、大秦的较多,... 目的:探讨外来药物是如何按照中医传统进行调适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挥其临床效用。方法:以明朝《本草纲目》芳草、香木类药物为例进行探讨。结果:《本草纲目》芳草、香木类药物于唐宋本草文献中所占比例较多,来源于波斯、大秦的较多,中国南方一些省份有移植栽培。结论:对外来药物的药性认知有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一些新出现的外来药物的临床使用并不是直接套入到现有理论规律中,而是对其功效应用有一个摸索试探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药物 《本草纲目》 芳香药 医学经典
下载PDF
从《天回医简》看汉晋医经的编撰
8
作者 柳长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孔子删定六经为中国经学之初创时期,医学之有经,源于六经。三代以至春秋战国,祭祀文化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是主流的文化,经学产生之前,有事要问卜;三代以后,诸如易、诗、书、礼、乐、春秋各类学问的形成,主流文化发生转移,有事不再问卜。... 孔子删定六经为中国经学之初创时期,医学之有经,源于六经。三代以至春秋战国,祭祀文化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是主流的文化,经学产生之前,有事要问卜;三代以后,诸如易、诗、书、礼、乐、春秋各类学问的形成,主流文化发生转移,有事不再问卜。中国的各种学问,乃王官之守;经与经学的确立,出于王官;经学的传播,依赖经师。医经的发生,出于战国,广见于西汉。战国至西汉,传播医经的有长桑君、扁鹊(秦越人)、公乘阳庆、淳于意等。西汉刘向等奉诏整理国家图书,设“医经”为一大类,有黄帝、扁鹊、白氏三家。医经的确立,标志着医走出了巫的时代,传授医经的经师,有了解释生命与疾病的话语权。自西汉始,形成了医经之学。本文讨论了从西汉到西晋、即从《脉书》到《脉经》六种医经的编撰简史,意在从医经编撰的角度,拾补对医经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回医简 脉书 医经 编撰
下载PDF
古代肺系疫病的记载价值和意义剖析
9
作者 张晓东 陈跃来 宋秀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6,F0003,共5页
从人类发展史看,疫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息繁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疫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一旦发病,能够迅速传染给周围的人,会使许多人在很短时间内被感染。肺系疫病是疫病中发病率、流行性及传染性最高的一... 从人类发展史看,疫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息繁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疫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一旦发病,能够迅速传染给周围的人,会使许多人在很短时间内被感染。肺系疫病是疫病中发病率、流行性及传染性最高的一类疾病,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历史进程也会产生影响。概览中国古代文献,古代医家智慧对今天或者未来可能的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从梳理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经典理论出发,深入挖掘,重新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系疫病 医学典籍 公共卫生 临床研究 临床实践
下载PDF
北宋经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杰 刘宏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7-20,共4页
经学是训解和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是我国古代学术的核心部分,其对古代社会文化影响深远而广泛。北宋初年,由于社会的变革,经学在治学方法方面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影响北宋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北宋医学的发展。从北宋年间经学... 经学是训解和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是我国古代学术的核心部分,其对古代社会文化影响深远而广泛。北宋初年,由于社会的变革,经学在治学方法方面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影响北宋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北宋医学的发展。从北宋年间经学治学方法的变化入手,探索其对医籍的整理刊行、《伤寒论》注释研究及士人尚医社会风尚变化等方面的具体影响,以期为当下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医学经典 医籍校勘 宋代
下载PDF
浅谈医经与经方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俊华 袁红霞 《河南中医》 2016年第5期757-758,共2页
《汉书·艺文志》将"方技"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如实反映了当时学术的状况,确实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典范。二者在汉时本是各自承传。医经与经方的融合,应归功于张仲景。张仲景通过"平脉辨... 《汉书·艺文志》将"方技"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如实反映了当时学术的状况,确实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典范。二者在汉时本是各自承传。医经与经方的融合,应归功于张仲景。张仲景通过"平脉辨证",为医经与经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两家之学实现融合,实有赖于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艰苦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重药轻针"的思想,使得针灸的发展受到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经 经方 《汉书·艺文志》 重药轻针
下载PDF
从“道术将为天下裂”谈仲景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滨雁 罗家乐 +1 位作者 吴文军 冯全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952-4956,共5页
文章从“道术将为天下裂”的认识角度出发,通过论述张仲景时代中医道术分裂的历史背景与仲景医学的理论渊源得出以下结论:(1)仲景医学是中医道术分裂时代背景下的产物;(2)仲景医学在道术分裂的时代背景下,以其相对精准而简易的实践价值... 文章从“道术将为天下裂”的认识角度出发,通过论述张仲景时代中医道术分裂的历史背景与仲景医学的理论渊源得出以下结论:(1)仲景医学是中医道术分裂时代背景下的产物;(2)仲景医学在道术分裂的时代背景下,以其相对精准而简易的实践价值,对中医之道的传承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 伤寒论 医经 经方 仲景医学
原文传递
威灵仙药用历史沿革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希扬 孙兆祥 +4 位作者 公素琴 赵治勇 李强 彭善祥 高立虎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8期874-878,共5页
威灵仙的功效由最初的祛风毒发展至止痛、抗癌等,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于山东省临沂罗庄地区发现长冬草(铁扫帚)和太行铁线莲蕴藏量较丰富,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山东地区蕴藏量较为丰富。为研究其与威灵仙... 威灵仙的功效由最初的祛风毒发展至止痛、抗癌等,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于山东省临沂罗庄地区发现长冬草(铁扫帚)和太行铁线莲蕴藏量较丰富,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山东地区蕴藏量较为丰富。为研究其与威灵仙药材的内在关系,特梳理了自南北朝至当代医学著作中威灵仙的文献资料,从文献记载、药用历史和药用植物方面对威灵仙药材进行研究考察。从而得出结论:威灵仙药用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期,因地理分布、战乱等原因,唐代以前应用并不广泛,至宋元时期,对威灵仙的药用价值已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并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出现了代用、混用等现象,影响至今。对威灵仙药材资源扩展与代用品的研究应当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药用资源 医学典籍 历史沿革 中药资源普查 药用研究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中“医经”与“经方”小序再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博 董树平 《中华医史杂志》 202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其中《方技略》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通过重新分析“医经”与“经方”小序内容,发现二者区别是对于疾病治疗的理念和着眼点不同。“医经”是治疗时侧重...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其中《方技略》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通过重新分析“医经”与“经方”小序内容,发现二者区别是对于疾病治疗的理念和着眼点不同。“医经”是治疗时侧重得病的人,“经方”是治疗时侧重人得的病;“医经”着眼于人体,“经方”着眼于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医经 经方 中医学术流派
原文传递
清代奉天地区名医名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609-1611,共3页
奉天地区在清代统治的200余年中,涌现出诸多名医及代表性著作,在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儿科学和医案学各个方面均有建树。这些医家的治学方法和著作不仅为我们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成为... 奉天地区在清代统治的200余年中,涌现出诸多名医及代表性著作,在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儿科学和医案学各个方面均有建树。这些医家的治学方法和著作不仅为我们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成为辽宁中医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奉天 名医名著
下载PDF
论经方的中医体系属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洋 黎同明 +1 位作者 汪玉梅 翟惠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460-4463,共4页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是多元的,存在着分家体系,这是认识、分析中医问题的前提。中医体系主要是医经和经方两大体系。以地域而言,医经为北方齐鲁医学,遵循黄帝家法;经方为南方荆楚医学,遵循神农家法。医经与经方存在着独立和交融的发展,经...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是多元的,存在着分家体系,这是认识、分析中医问题的前提。中医体系主要是医经和经方两大体系。以地域而言,医经为北方齐鲁医学,遵循黄帝家法;经方为南方荆楚医学,遵循神农家法。医经与经方存在着独立和交融的发展,经方不是指某具体方剂,而是中医之一体系。《伤寒杂病论》属经方体系,它与医经的六经名同而实不同;与经方方同,而有经验性和规律性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系 医经 经方 伤寒杂病论 属性
原文传递
释“明医”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3,共6页
"明医"一词较早见于南北朝时的佛经中,但不是佛教术语,只是译经者借用本土养生论中"明"医的涵义意译而来的概念。宋至明清,"明医"概念脱离宗教传统,进入儒家评价体系,其内涵也随之变化,由启发人心智、提... "明医"一词较早见于南北朝时的佛经中,但不是佛教术语,只是译经者借用本土养生论中"明"医的涵义意译而来的概念。宋至明清,"明医"概念脱离宗教传统,进入儒家评价体系,其内涵也随之变化,由启发人心智、提倡内心修养的圣贤转而指称精研医学经典的专业医家,"儒医"则取代了其在医家统绪中的榜样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医 佛经词语 养生论 医经 医生评价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域下人文医学思想研究——基于经典医籍之序言
18
作者 周蓉 冯丽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45-47,共3页
对于经典医籍的学习研究,是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方法,而序言又是其中的一把钥匙,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把书读懂读透,同时还能体会蕴含于文中的丰富的人文医学思想。文章以医古文中经典医籍的序言为例,对序言的概念、种类及演变进... 对于经典医籍的学习研究,是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方法,而序言又是其中的一把钥匙,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把书读懂读透,同时还能体会蕴含于文中的丰富的人文医学思想。文章以医古文中经典医籍的序言为例,对序言的概念、种类及演变进行了简要概述;从四个方面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医古文中经典医籍的序言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较高的学术价值、温暖的人文关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美凝练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古文 经典医籍 序言 人文医学思想
下载PDF
中医典籍分类及其知识体系的构建
19
作者 张晚霞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9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久远,有大量典籍流传于世。西汉目录著作《七略》设“方技略”,以收录医籍为正宗,开后世独立医学门类目录之先河。晋代大批方书出现,《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类”总括医籍,医典大备。北宋儒者习医,推动了对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久远,有大量典籍流传于世。西汉目录著作《七略》设“方技略”,以收录医籍为正宗,开后世独立医学门类目录之先河。晋代大批方书出现,《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类”总括医籍,医典大备。北宋儒者习医,推动了对医学理论的深层探求及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崇文总目》于子部“道家”“医书”外增设“道书”,医、道各自独立,医学分科日趋精细。明清以降,道教地位下降,医学类位前置,《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兼采众说,集古人智慧结晶于一体,奠定了中医渊源的中国文化之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医学典籍 医学类 医学文献 医方类
下载PDF
《元典章》元代医政制度举隅
20
作者 席榕 李昊昱 张凯文 《中国卫生法制》 2017年第5期31-33,38,共4页
《元典章》为现存记载元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史料之一,其内容丰富,篇幅宏大,博大精深,充分展现元代社会百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医政制度中医学教育、医政机构、医疗法规三个方面极具元代代表色彩。以上内容仅为《元典章》中医政精华所... 《元典章》为现存记载元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史料之一,其内容丰富,篇幅宏大,博大精深,充分展现元代社会百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医政制度中医学教育、医政机构、医疗法规三个方面极具元代代表色彩。以上内容仅为《元典章》中医政精华所在,望抛砖引玉,促进元代医史资料的研究,为当代医事管理、公共卫生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典章 医政 教育 法规 医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