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ages feminines dans les litteratures chinoise et francaise
1
作者 徐晓亚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6-92,共7页
Imagesfemininesdansleslitteratureschinoiseetfrancaise¥徐晓亚//Aucoursd'uneetuded'unenouvelledeMaupassant《Bouled... Imagesfemininesdansleslitteratureschinoiseetfrancaise¥徐晓亚//Aucoursd'uneetuded'unenouvelledeMaupassant《BouledeSuif》etd'unrec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晓 Images feminines dans les litteratures chinoise et francaise
下载PDF
中国主体性何以丧失:新文化运动以来外国文学译介的另一后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林精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23,共12页
自新文化运动以降,从士大夫转化而来的知识分子抱着救国、锻造新文学、塑造新国民等宏大目的,以虔诚之心、亦步亦趋地把欧美各国分别确定的经典视为世界文学经典而大力译介,唯恐译介过程中在字词句上失去了原作的准确性,结果提供了远离... 自新文化运动以降,从士大夫转化而来的知识分子抱着救国、锻造新文学、塑造新国民等宏大目的,以虔诚之心、亦步亦趋地把欧美各国分别确定的经典视为世界文学经典而大力译介,唯恐译介过程中在字词句上失去了原作的准确性,结果提供了远离英、法、俄、德、美等文学大国之历史真相的文学知识,彰显了其他国家的文学史观,甚至原本是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及其主人公言行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践行,进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学所表达的审美惯例及伦理要求被瓦解,中国主体性被自觉地失落。其实,中国的所谓"世界文学"经典,在欧美各国多指用其国语书写的文学,目的是为民众构建民族认同、彰显自己国家的伟大;相应的,现代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应充分运用自身丰富的传统文学资源,以有效构筑中华民族认同、建构有审美传统依据的生活秩序,而不是用外来文学替代、诋毁、颠覆既有的文学体系及其所包蕴的伦理、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文学译介 文学观 中国主体性 西方化
下载PDF
领悟中国精神世界和审美观——葛禄博《中国文学史》要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方维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9,共8页
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葛禄博著《中国文学史》(1902),至今在中国学界鲜为人知。这部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学概念深刻变化之时的德语著作,虽为西方读者而写,带着西方人的目光,但常能显现出中西比较的倾向,呈... 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葛禄博著《中国文学史》(1902),至今在中国学界鲜为人知。这部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学概念深刻变化之时的德语著作,虽为西方读者而写,带着西方人的目光,但常能显现出中西比较的倾向,呈现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作者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评估,对中国诗歌之结构特征的分析,甚至从书写工具和材料的变化推理其对文学风格的影响,以及在文学的历史沿革中见出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变迁,常能别开生面,在很多方面迄今亦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禄博 《中国文学史》 精神生活 审美观
原文传递
《朱斯蒂娜或美德的不幸》——论萨德的界限书写
4
作者 季浩旸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1年第2期67-73,93,共8页
福柯在论述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古典时代和现代三种知识型时,将萨德的作品放在了古典话语与现代话语的断裂处。本文通过研究萨德的小说《朱斯蒂娜或美德的不幸》来阐释这种断裂处的界限书写。首先,萨德在对欲望的狂热追逐中保持着一种... 福柯在论述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古典时代和现代三种知识型时,将萨德的作品放在了古典话语与现代话语的断裂处。本文通过研究萨德的小说《朱斯蒂娜或美德的不幸》来阐释这种断裂处的界限书写。首先,萨德在对欲望的狂热追逐中保持着一种“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他尝试构筑一个欲望乌托邦的努力和现代文学“反话语”的尝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这些相似处将萨德的书写推向现代的话语。其次,在萨德的小说中,书写同时展现出了古典和现代话语的特质。一方面,小说仍依赖古典表征来构建渐强结构;另一方面,描绘密闭空间的语言呈现出无限增殖的现代特质。最后,整部小说的叙述结构也有了现代文学空间的雏形,正是沉默的中断打开了女主人公原本无始无终的叙述。萨德的界限书写反映了现代书写永无止境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德 界限书写 知识型 欲望 现代文学
下载PDF
中文棉花文献分布研究
5
作者 方舜凤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61-68,共8页
针对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编制的1989~1994年中文期刊数据库有关棉花生产的3666篇文献进行了年度、学科、在刊分布情况的分析,并根据布拉德福定律确定44种重点刊物,可查阅到棉花生产文献的73%。
关键词 棉花 文献分布
下载PDF
渡尽劫波同窗在——罗曼·罗兰与克洛岱尔的暮年砥砺
6
作者 刘吉平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1年第2期83-90,93,共9页
罗曼·罗兰和保罗·克洛岱尔同属法国20世纪的重要作家,二人是高中同窗。在经历五十一年的分离后,二人在暮年重逢,展开了深层的内心互动和砥砺:克洛岱尔试图在重拾旧谊的同时唤醒罗兰的天主教信仰;罗兰则以音乐为媒介,深入地展... 罗曼·罗兰和保罗·克洛岱尔同属法国20世纪的重要作家,二人是高中同窗。在经历五十一年的分离后,二人在暮年重逢,展开了深层的内心互动和砥砺:克洛岱尔试图在重拾旧谊的同时唤醒罗兰的天主教信仰;罗兰则以音乐为媒介,深入地展开与旧日同窗的精神交流。理想幻灭和晚年沉疴让罗兰晚年进一步偏离理性主义立场,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立场;克洛岱尔把帮助罗兰重拾信仰当作使命。这一互动从1940年开始持续到1944年罗兰过世,读者从中可以窥见晚期罗兰的价值调适和他思想二元性的特点。本文从罗曼·罗兰的视角出发,以罗兰晚年日记、与克洛岱尔的通信为研究文本,从他与克洛岱尔互动的角度再现出其晚年思想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罗兰 克洛岱尔 法国现代文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