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髂腰韧带的形态及抗L_5椎体滑脱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国川 张英泽 +2 位作者 宋朝晖 刘国彬 潘进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7,91,共4页
目的:研究髂腰韧带(ILL)的形态学,探讨其在防止L5椎体前滑脱中的作用。方法:成人男性防腐标本26具,观察ILL起止点和走行,测量其长宽厚度。取10具标本制腰椎滑脱模型,等分为两组,A组为ILL保留组,B组为ILL切断组。测量在300、600、900和12... 目的:研究髂腰韧带(ILL)的形态学,探讨其在防止L5椎体前滑脱中的作用。方法:成人男性防腐标本26具,观察ILL起止点和走行,测量其长宽厚度。取10具标本制腰椎滑脱模型,等分为两组,A组为ILL保留组,B组为ILL切断组。测量在300、600、900和1200 N负荷时L5椎体在S1椎体上缘的位移。测量A组和B组在不同载荷下L5椎体的位移和移位程度,用Stata 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LL由上部和下部韧带组成。上部韧带主要起自L4横突,止于髂骨嵴的内缘和腰方肌在髂嵴的附丽部。厚(2.22±0.28)m m,宽(10.72±2.34)m m,长(69.80±5.02)m m。下部韧带不能再细分成束,主要起自L5横突,主要止于髂后粗隆,最长(82.20±4.02)m m,主束前缘长(36.64±2.30)m m,后缘长(8.54±1.78)m m,宽(12.22±2.18)m m,厚(4.30±0.96)m m。A组和B组在不同载荷下L5椎体的位移和移位程度,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ILL具有特异的形态学结构特点,有阻止和减少L5椎体向前滑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韧带 形态学 生物力学 腰椎滑脱
下载PDF
栀黄止痛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及对损伤韧带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齐秀春 孙楠 +3 位作者 郭喜钦 韩崇涛 陈昕 程帅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0-365,共6页
目的观察栀黄止痛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及对损伤韧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软乳胶剂外敷,观察组采用基础疗法联合栀黄止痛散外敷,共治疗... 目的观察栀黄止痛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及对损伤韧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软乳胶剂外敷,观察组采用基础疗法联合栀黄止痛散外敷,共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疼痛评分及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踝关节周径、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损伤韧带厚度及踝关节功能的变化;观察2组疼痛、关节肿胀缓解时间和皮肤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距腓前韧带厚度与跟腓韧带厚度、踝关节周径明显下降(P<0.05),踝关节跖屈及背伸活动度、踝与后足功能评价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MD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及关节肿胀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黄止痛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软乳胶剂,提升抗氧化因子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侧韧带形态,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栀黄止痛散 双氯芬酸二乙胺软乳胶 韧带形态 疼痛 肿胀
下载PDF
不同软组织移植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祝钧 祝云利 +2 位作者 吴海山 吴宇黎 符培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8期3413-3420,共8页
背景: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由于不必考虑损伤骨骺的问题,多数采用骨移植,但在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骨移植并不适宜,多数学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目的:回顾性评估22例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背景: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由于不必考虑损伤骨骺的问题,多数采用骨移植,但在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骨移植并不适宜,多数学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目的:回顾性评估22例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2例共29膝,分别在移植后3周,6周,3个月,1年和此后每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髌骨稳定性、主观症状以及患膝康复情况。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中1例复发,1例发生髌骨内侧脱位,其余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软组织移植前后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分别为46.99±5.91与94.40±9.70(P<0.01),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在移植前后分别为44.37±4.49与90.10±11.00(P<0.01),移植后髌骨-滑车适配角由移植前(16.27±6.74)°改善为移植后(5.33±8.78)°(P<0.01),髌股外侧角由移植前(-1.92±7.64)°改善为移植后(11.95±3.99)°(P<0.01)。软组织移植治疗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学术探讨 软组织移植 复发性髌骨脱位 髌韧带 髌股韧带 肌腱 膝关节 膝外翻 膝关节脱位 运动损伤 矫形 髌骨高位 发育不良 形态异常 软组织挛缩
下载PDF
基于MRI探讨Lisfranc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李文 杨思艺 +3 位作者 黄蕾 卿霁雯 蒋松涛 张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基于MRI探讨Lisfranc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邻近骨的解剖关系,为Lisfranc韧带损伤诊治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232例患者MRI影像学资料,测量Lisfranc韧带的宽及长、Lisf... 目的基于MRI探讨Lisfranc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邻近骨的解剖关系,为Lisfranc韧带损伤诊治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232例患者MRI影像学资料,测量Lisfranc韧带的宽及长、Lisfranc韧带止点至第2跖骨外侧缘距离、Lisfranc韧带起点至内侧楔骨内侧缘距离、Lisfranc韧带分别与第1跖骨、内侧楔骨及第2跖骨中轴的夹角等形态学数据。结果Lisfranc韧带宽(5.67±1.47)mm,长(9.61±2.81)mm,Lisfranc韧带止点至第2跖骨外侧缘距离为(11.69±2.63)mm,Lisfranc韧带起点至内侧楔骨内侧缘距离为(18.83±3.39)mm,Lisfranc韧带与第1跖骨中轴夹角为(51.75±11.01)°,与内侧楔骨中轴夹角为(38.93±11.40)°,与第2跖骨中轴夹角为(33.93±10.17)°。结论本研究获得Lisfranc韧带详细的MRI解剖学数据及其与邻近骨的解剖关系,可为Lisfranc韧带损伤的MRI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和手术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避免盲目放置内固定而造成Lisfranc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ranc韧带 MRI 形态学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的喙突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兰前 王定宣 +2 位作者 易刚 李焱 任杰英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通过对人体肩胛骨喙突的形态学进行分型,为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从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选取500例肩伤患者,并最终筛选出300例作为受试者,包含右肩159例,左肩141例,收集受试者的肩胛骨CT扫描图像以... 目的通过对人体肩胛骨喙突的形态学进行分型,为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从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选取500例肩伤患者,并最终筛选出300例作为受试者,包含右肩159例,左肩141例,收集受试者的肩胛骨CT扫描图像以及三维重建结果。观察受试者喙突CT扫描图像的基本形态特征,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包括喙突尖端的最长水平距离以及其中点的厚度(cd,pp’),喙突肩胛骨上部到基底部的距离以及其中点厚度(mn,kk’),喙突尖端顶点到喙突基底部端点的距离(ab),喙突折返部的最长水平距离(ef),以及as的距离(点s是点a向mn做垂线的交点),hj的距离(点h、j分别是是喙突基底部与折返部重合的内外交点)和ik的距离(点i是点k向mn做垂线与喙突折返部的交点)。结果根据其喙突的基本形态特点将其分成5种类型,包括花生型占29.7%,短棒型占27.4%,瓜子型占12.6%,长棒型占17.0%,楔型占13.3%。通过数据比较发现,左侧的距离ef与距离hj均大于右侧,P<0.05。各型比较距离cd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瓜子型在点p厚度pp’、距离ab、as对比中,和花生型、楔型、长棒型、短棒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点k厚度kk’对比中,瓜子型与其他4种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离ab对比中,短棒型对比其他4种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喙突的形态学分型,能为临床上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喙突 解剖形态学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平衡针联合骨折挫伤胶囊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广宇 徐西林 +1 位作者 李志刚 王春龙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0期1774-1778,共5页
目的 观察平衡针联合骨折挫伤胶囊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损伤韧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加予平衡针和骨折挫伤胶囊... 目的 观察平衡针联合骨折挫伤胶囊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损伤韧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加予平衡针和骨折挫伤胶囊内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疼痛、压痛、肿胀功能受限、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肘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以超声检查评估损伤韧带的恢复情况,比较患侧和健侧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差值。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受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TNF-α、IL-1β、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SOD水平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损伤与健侧韧带形态各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2.46%(P <0.05)。结论 平衡针联合骨折挫伤胶囊内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可缩短病程,能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损伤韧带形态,有助于踝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平衡针 骨折挫伤胶囊 韧带形态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艾灸阿是穴时长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韧带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成 陈瑞 +1 位作者 刘金志 黄再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5-88,共4页
目的 观察艾灸阿是穴时长对急性踝关节扭伤(AAS)患者韧带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A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短时间(20~30 min)艾灸阿是穴,治疗组采用长时间(1 h)艾灸阿是穴。治疗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关... 目的 观察艾灸阿是穴时长对急性踝关节扭伤(AAS)患者韧带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A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短时间(20~30 min)艾灸阿是穴,治疗组采用长时间(1 h)艾灸阿是穴。治疗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肿胀消失时间,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均小于治疗前,治疗组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小于对照组( P<0.05);两组NRS评分低于治疗前,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治疗前;NR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疼痛、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治疗组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AS患者采用长时间艾灸阿是穴治疗疗效优于短时间艾灸阿是穴,能显著缓解踝关节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恢复韧带结构,增加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艾灸 阿是穴 韧带形态 时长
原文传递
基于CT分析膝关节前外侧韧带损伤的股骨后髁形态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石敏 邱蓝玉 +4 位作者 李佳 盛波 肖智博 吕发金 吕富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基于CT图像定量测量并分析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 ALL)损伤的股骨后髁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筛选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41例急性ALL损伤的膝关节作为损伤组,并匹配41例膝关节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有膝关节完... 目的基于CT图像定量测量并分析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 ALL)损伤的股骨后髁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筛选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41例急性ALL损伤的膝关节作为损伤组,并匹配41例膝关节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有膝关节完整的影像资料,利用其CT图像定量测量两组的膝关节形态学参数,包括髁总宽度(medial-lateral width of epicondyle, MLW)、内侧后髁宽度(medial posterior condyle width, MPCW)、外侧后髁宽度(lateral posterior condyle width, LPCW)、外侧髁长度(lateral condyle length, LCL)、内侧髁长度(medial condyle length, MCL)、外侧后髁长度(lateral posterior condyle length, LPCL)、内侧后髁长度(medial posterior condyle length, MPCL)、内侧后髁高度(medial posterior condyle height, MPCH)、外侧后髁高度(lateral posterior condyle heigh, LPCH)。另计算后髁宽度(LPCW/MLW、MPCW/MLW)和长度(LPCL/LCL、MPCL/MCL)比值使得个体差异最小化。统计分析两组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后髁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宽度:ALL损伤组MLW大于对照组(P=0.042),LPCW/MLW和MPCW/MLW低于对照组(P<0.05);(2)长度:ALL损伤组MCL、MPCL和LCL大于对照组(P<0.05),LPCL/LCL低于对照组(P<0.01);(3)高度:两组间内、外侧后髁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L损伤组的内侧股骨后髁更窄,外侧股骨后髁更窄更短,可能通过改变膝关节的内部运动而增加ALL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韧带 创伤和损伤 股骨后髁 形态学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愈合形态学和前向稳定性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渝平 敖英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后的移植物愈合形态和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96年7月~200...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后的移植物愈合形态和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96年7月~2005年5月,我所对134例急性ACL断裂施行膝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移植物分别为自体B-PT-B和HT,其中51例为去除金属内固定而二次入院手术(术后6~46个月,平均13.8月),根据移植物种类将51例分为2组:B-PT-B组(n=14)和HT组(n=37),比较关节镜下移植物愈合形态,采用膝关节韧带位移测量仪(KT-2000)分别在屈膝30°和90°时测量前向松弛度。结果 B-PT-B组和HT组重建韧带形态学表现如下:韧带完整分别占85.7%(12/14)和86.5%(32/37),断裂〈1/2分别占14.3%(2/14)和13.5%(5/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滑膜完整分别占57.1%(8/14)和64.9%(24/37),部分滑膜覆盖分别占28.6%(4/14)和27.0%(10/37),无滑膜覆盖分别占14.3%(2/14)和8.1%(3/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501,P=0.779);滑膜内有血管形成分别占57.1%(8/14)和64.9%(24/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259,P=0.611);有"独眼征"(cyclops)形成分别占14.3%(2/14)和10.8%(4/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组前向松弛度在屈膝30°时分别为(2.2±0.5)、(1.8±1.4)mm(t=1.039,P=0.304),90°时分别为(1.2±0.6)、(1.1±0.7)mm(t=0.472,P=0.639)。结论急性期采用自体B-PT-B和HT单束重建ACL,在韧带愈合形态学表现和重建的前向稳定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骨-髌腱-骨 自体腘绳肌腱 韧带形态学
下载PDF
喙肩韧带的解剖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玥润 魏畅 +5 位作者 毛庆花 王晓晶 韩佳琪 王思雨 刘智勇 李京 《解剖学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观察喙肩韧带(CAL)的形态特征,为肩袖损伤、肩关节减压的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0例(左侧60例、右侧40例)结构完整的人肩关节标本,观察CAL的形态并分类;分别测量CAL喙突端、肩峰端宽度,内侧缘及外侧缘的长度。结果(1)CAL的... 目的观察喙肩韧带(CAL)的形态特征,为肩袖损伤、肩关节减压的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0例(左侧60例、右侧40例)结构完整的人肩关节标本,观察CAL的形态并分类;分别测量CAL喙突端、肩峰端宽度,内侧缘及外侧缘的长度。结果(1)CAL的形态及数量:带状19例;四边形15例;Y字形19例;V字形31例;多条带形(条带数≥3)16例;(2)多条带形喙突端宽度为(30.82±4.11)mm,显著高于其他类型(F=25.56,P<0.01);Y字形内侧缘长度为(33.08±5.96)mm,明显高于其他类型(F=2.83,P=0.029)。结论对CAL的定量研究及分型,不仅是对既往研究的补充,也为其影像学研究奠定基础。CAL的变异会影响肩峰⁃喙突之间空间构筑,引起关节及软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肩韧带 肩峰 喙突 形态 变异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小玲 林秋华 陈咏健 《湖南医学》 199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 N O) 和肿瘤坏死 因子- α( T N Fα)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内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植 物血 凝素 诱生, 培养,48 h 收集 上清 液,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 N O) 和肿瘤坏死 因子- α( T N Fα)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内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植 物血 凝素 诱生, 培养,48 h 收集 上清 液, 用 E L I S A 法测定 T N Fα的含量,用 Griess 法测定反映一氧化氮( N O) 水 平的亚硝 酸盐及 硝酸盐 含量的 比值( N O2 - / N O3 - ) 。【结果】内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 T N Fα的含量轻度组为(3 .4 7 ±0 .37 ) ng/ ml ,重度组(3 .83 ±0 .87 ) ng/ ml , 明 显高 于正 常对照 组(2 .77 ±0 .87) n g/ m l( P < 0 .05 ) ,轻度组和重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内异症 组诱生 的 N O2 - / N O3 - 含量轻度组(6 4 .95 ±16 .75 ) n m ol/ ml , 重 度 组( 66 .83 ±22 .17) n m ol/ ml , 均 明显 高于 正 常对 照 组( 44 .30 ±14 .38) n m ol/ ml( P < 0 .05 ) , 轻度组、重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内异症组诱生的 T N Fα与 N O 含量呈正相关, 轻 度 组r =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SD大鼠膝前交叉韧带切断后骨关节的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先润 唐涛 +7 位作者 李跃琼 许翔英 叶吉云 段艳萍 高国玺 赵晓芳 马骏 郭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294-2298,共5页
[目的]探索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病理改变。[方法]切断SD大鼠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T),自然喂养,于术后3、7、14、28、56 d处死大鼠,取左右全膝,观察全膝形态改变、膝关节X线影像学改变、关节滑膜ED1和软骨结构改变。[... [目的]探索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病理改变。[方法]切断SD大鼠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T),自然喂养,于术后3、7、14、28、56 d处死大鼠,取左右全膝,观察全膝形态改变、膝关节X线影像学改变、关节滑膜ED1和软骨结构改变。[结果]术后3、7 d滑膜单克隆抗体ED1阳性渗出性细胞明显增多;第7 d出现早期软骨损害:软骨基质减少,表层带软骨细胞死亡数量减少及软骨细胞肿胀,表层带纤维化等改变;28d后肉眼观察可见全膝形态明显改变,膝关节骨密度增高及滑膜纤维化增生等后期病理变化。[结论]SD大鼠前交叉韧带切断能反映骨关节炎(OA)的病理变化,是较理想的骨关节炎(OA)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模型 前交叉韧带 全膝形态及X线表现 软骨 滑膜ED1
原文传递
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形态及信号变化的MRI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晓新 余家阔 +7 位作者 张柳 郑卓肇 王健 龚熹 陈连旭 王永健 陈继红 张继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7-862,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ACL)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经关节镜及MRI确诊的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32膝(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和经关节镜和MRI证... 目的:分析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ACL)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经关节镜及MRI确诊的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32膝(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和经关节镜和MRI证实外侧半月板形态正常无损伤的另外32膝(对照组)被纳入本研究。应用GE Healthcare Centricity RIS/PACKS系统分别测量两组病例在MRI冠状面及矢状面上前交叉韧带长度、下止点宽度及体部宽度。比较两组病例前交叉韧带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结果: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冠状面ACL体部宽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矢状面ACL长度、下止点及体部宽度及冠状面ACL长度、下止点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冠状面及矢状面的ACL走行及形态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外侧盘状半月板组ACL信号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可以引发前交叉韧带走行、形态及信号异常,其发生可能与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移位并挤压前交叉韧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外侧盘状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 MRI 形态 信号
下载PDF
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形态及信号变化的MRI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晓新 余家阔 +5 位作者 张柳 郑卓肇 王健 龚喜 陈连旭 王永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报告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自2008年3月-2012年5月经关节镜及核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证实的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 [目的]报告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自2008年3月-2012年5月经关节镜及核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证实的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36膝(外侧盘状半月板组),以及经MRI证实的外侧半月板形态正常儿童35膝(对照组)被纳入本研究。应用GE Healthcare Centricity RIS/PACKS系统分别测量两组病例在MRI冠状面及矢状面上ACL长度、下止点宽度及体部宽度。比较两组病例ACL形态及信号变化的特征。[结果]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冠状面ACL体部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t=3.733,P=0.001);而矢状面ACL长度、下止点及体部宽度及冠状面ACL长度、下止点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侧盘状半月板组正常ACL走行及形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3.019,P=0.001);而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在冠状面(x2=12.776,P=0.001)及矢状面(x2=10.271,P=0.001)异常ACL走行及形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外侧盘状半月板组ACL异常信号发生率增高(x2=5.418,P=0.020)。[结论]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可以引发ACL的MRI影像上的形态改变和信号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侧盘状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 核磁共振成像 形态 信号
原文传递
膝关节制动对兔膝外侧副韧带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长杰 吴宗耀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 :研究8周制动对兔膝外侧副韧带的影响。方法 :15只大白兔 ,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0只 ,行右后肢膝关节全屈曲位内固定8周 ;对侧对照组10只 ,不作处理 ,正常对照组5只。取外侧副韧带行生物力学测试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制动8周后 ,... 目的 :研究8周制动对兔膝外侧副韧带的影响。方法 :15只大白兔 ,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0只 ,行右后肢膝关节全屈曲位内固定8周 ;对侧对照组10只 ,不作处理 ,正常对照组5只。取外侧副韧带行生物力学测试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制动8周后 ,实验组外侧副韧带横截面积缩小 ,最大负荷、能量吸收明显减少 ,与后两组比较P均<0.05以上。最大应力、材料常数等材料特性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应力—应变曲线呈分离状态 ,光镜下胶原纤维排列较紊乱 ,韧带腓骨止点出现溶骨性吸收 ,断裂方式全为腓骨止点处撕脱骨折。结论 :制动不仅改变韧带骨组合体的结构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副韧带 制动 生物力学 形态学 膝关节
下载PDF
保留与切除残迹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磊 吴波 +2 位作者 田敏 刘百川 罗永忠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7-582,589,共7页
目的:比较保留与切除残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关节内移植物愈合的形态学差异,探讨保留残迹的意义。方法:采用新西兰兔30只,体重(2.62±0.24)kg。切取跟腱制备ACL重建移植物。切断双膝ACL,右膝保留胫骨... 目的:比较保留与切除残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关节内移植物愈合的形态学差异,探讨保留残迹的意义。方法:采用新西兰兔30只,体重(2.62±0.24)kg。切取跟腱制备ACL重建移植物。切断双膝ACL,右膝保留胫骨与股骨端各2 mm残迹(保留残迹组),左膝完全切除两端残迹(切除残迹组)。分别对应ACL残迹或解剖印迹中心建立胫骨与股骨隧道,重建双侧ACL。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4、8、12周,行后肢功能评分、血管灌注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学检查。采用SPSS 19.0软件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4、8、12周,保留残迹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切除残迹组,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保留残迹组可见残迹与移植物愈合、塑型,未见明显"独眼畸形"。术后不同时间点,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表面血管密度均高于切除残迹组,4周、8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2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保留残迹组关节内移植物细胞增生与组织改建较切除残迹组活跃,保留残迹组的组织学评分高于切除残迹组,4周、8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2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残迹ACL重建的移植物再血管化与移植物组织愈合和塑型优于切除残迹ACL重建,提示临床采用保留残迹技术重建ACL有利于移植物的愈合,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残迹 肌腱 愈合 形态学
下载PDF
不同保存方法对后交叉韧带保存后组织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长春 雷荣福 +1 位作者 周建生 潘功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的低温保存方法对异体骨-后交义韧带-骨复合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膝关节96个随机分成4组:新鲜对照组、二步冷冻保存组、-80℃冷冻保存组、-196℃冷冻保存组,后三组经保存二周后于37℃水浴快速复温,随即与新鲜... 目的观察不同的低温保存方法对异体骨-后交义韧带-骨复合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膝关节96个随机分成4组:新鲜对照组、二步冷冻保存组、-80℃冷冻保存组、-196℃冷冻保存组,后三组经保存二周后于37℃水浴快速复温,随即与新鲜对照组一起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变化。结果HE染色光镜观察:新鲜对照组在胶原纤维形态、排列整齐性及分布致密度均优于其它各组,二步冷冻保存组较新鲜对照组稍差,但明显优于其他二组,-196℃冷冻保存组织学表现最差。电镜观察:新鲜对照组在胶原微纤维排列整齐性及分布致密度方面优于其它各组,二步冷冻组较新鲜对照组差,但优于其它二组,-196℃冷保存组最差。结论二步冷冻保存能够较好地维持后交叉韧带的组织形态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冷冻保存 组织形态学观察
下载PDF
青少年急慢性髌骨脱位中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类型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飞 齐岩松 +3 位作者 徐永胜 包呼日查 王永祥 魏宝刚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892-897,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acute patellar dislocation,APD)与慢性髌骨脱位(chronic patellar dislocation,CPD)患者中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a femoral ligament,MPFL)损伤的发生率、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股骨滑车解剖形态... 目的对比研究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acute patellar dislocation,APD)与慢性髌骨脱位(chronic patellar dislocation,CPD)患者中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a femoral ligament,MPFL)损伤的发生率、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股骨滑车解剖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71例青少年APD(33例)与CPD(38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资料,对比分析两组MPFL的损伤特点及滑车解剖参数。结果 APD与CPD两组间MPFL损伤发生率、MPFL消失的发生率及MPFL损伤发生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MPFL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发生率及MPFL多部位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统计显示APD与CPD组间股骨滑车解剖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APD更易引起MPFL部分撕裂,而CPD引起MPFL完全撕裂概率更大;APD、CPD后MPFL损伤均以髌骨侧多见,而CPD相对更易发生多部位损伤;股骨滑车解剖形态异常是导致二者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急性髌骨脱位 慢性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股骨滑车解剖形态
下载PDF
生理状态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下的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玉乔 王亚宇 史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511-514,524,共5页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人牙周膜细胞(h PDLCs)的表面形貌及细胞骨架。方法:用酶消化组织块法获得原代h PDLCs并经免疫组化鉴定,用弹性常数为0. 03 N/m标准原子力微悬臂进行接触模式扫描,采集细胞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级高分辨细...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人牙周膜细胞(h PDLCs)的表面形貌及细胞骨架。方法:用酶消化组织块法获得原代h PDLCs并经免疫组化鉴定,用弹性常数为0. 03 N/m标准原子力微悬臂进行接触模式扫描,采集细胞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级高分辨细胞形貌图。结果:h PDLCs波形丝蛋白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原子力显微镜图像显示,生理状态下h PDLCs细胞膜下有应力纤维结构。结论:h PDLCs细胞膜下具有应力纤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形貌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及TNF-α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丹 李欣欣 任吉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2-626,共5页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的形态学变化及表达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别培养hPDLF100细胞株和H.pylori国际标准产毒株NCTC11637,将hPDLFs分别于浓度为1×108、2×107、4×106、8×1...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的形态学变化及表达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别培养hPDLF100细胞株和H.pylori国际标准产毒株NCTC11637,将hPDLFs分别于浓度为1×108、2×107、4×106、8×105CFU/mL的H.pylori共同培养;分别于培养6、12、24、48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PDLFs形态学变化;于培养0、6、12、24、36、48 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H.pylori菌液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PDLFs细胞形态由贴壁的梭形变为圆形,贴壁细胞减少,悬浮细胞增多,并且细胞周围出现碎片;PDLFs与不同浓度H.pylori共同孵育0、6、12、24、36、48 h后,各浓度组各时间点培养上清中的TNF-α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ylori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能诱导其产生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形态学 TN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