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化改革背景下检察官独立性问题研究
1
作者 孙溪骄 刘红 孙伯涛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5-51,共7页
我国长期以来对检察机关的定位都是法律监督机关,同时也是国家司法机关。随着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必要重新审视检察官的独立性问题。当前的刑事诉讼改革对检察官办案方式提出了司法化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检察官必须具有... 我国长期以来对检察机关的定位都是法律监督机关,同时也是国家司法机关。随着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必要重新审视检察官的独立性问题。当前的刑事诉讼改革对检察官办案方式提出了司法化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检察官必须具有适当的独立性。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严格的“上命下从”式检察官管理方式,赋予检察官以一定的法律主体地位,从而在坚持检察长对检察官进行监督管理的基础上,保证检察官办案的独立性,以适应司法化改革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检察一体 检察官独立 司法责任制
下载PDF
公诉一体化机制改革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小剑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公诉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公诉一体化有利于高效地追诉犯罪;防范公诉权滥用;防止外部的非法干预;保障被告人权利。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上级检察院的指令权、下级检察院的报告义务、公诉政策一体化和公诉人一体化。但是,...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公诉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公诉一体化有利于高效地追诉犯罪;防范公诉权滥用;防止外部的非法干预;保障被告人权利。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上级检察院的指令权、下级检察院的报告义务、公诉政策一体化和公诉人一体化。但是,在公诉一体化的同时应当保障公诉检察官的相对独立性。我国在推进公诉一体化机制改革时,一方面在改革内容上存在欠缺,另一方面忽视了保障公诉检察官的相对独立性,应当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一体化 检察官 公诉权 相对独立性
下载PDF
我国检警关系模式的选择与定位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军 韩文成 《河北法学》 2003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刑事诉讼中,我国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是一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刑事诉讼理论一直认为这种关系模式对于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有着积极的 保障作用。但是,从这种模式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实际... 在刑事诉讼中,我国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是一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刑事诉讼理论一直认为这种关系模式对于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有着积极的 保障作用。但是,从这种模式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实际运作效果来看,尚有许多不足和缺陷。有 学者主张建构一体化的检警关系,但是也有学者予以反对。我国目前的司法资源决定了一体化 只能作为检警关系改革的远期目标,而近期应当在坚持原有模式的前提下谋求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警关系 中国 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刑事诉讼 司法资源 追诉权 监督制约机制
下载PDF
“捕诉合一”办案模式下有效辩护的实践困境及其化解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乐男 《行政与法》 2021年第7期99-109,共11页
"捕诉合一"办案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刑事诉讼格局,导致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空间被大大压缩,但审查逮捕阶段的辩护无法填补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功效减损,且检警一体化与检察机关专业化分工也对律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 "捕诉合一"办案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刑事诉讼格局,导致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空间被大大压缩,但审查逮捕阶段的辩护无法填补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功效减损,且检警一体化与检察机关专业化分工也对律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辩护",有必要调整检察官考评机制,前移律师阅卷权,增加审查逮捕时对律师的告知义务,延长审查逮捕时间,并对审查逮捕进行诉讼化改造。律师则要改变工作方式,高度重视捕前辩护工作,敢于提出无罪辩护,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培养,努力让所有的辩护都通往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诉合一” “捕诉分离” “有效辩护” 检警一体化
下载PDF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检察侦查一体化研究
5
作者 马晓峰 陈东方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现阶段检察机关在侦查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阻力,主要包括线索发现与评估机制不全、侦查协作与衔接配合不力、侦查技术与数据应用不强、侦查人员流失与培养不足等。发挥检察侦查一体化的优势,解决检察机关在司... 现阶段检察机关在侦查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阻力,主要包括线索发现与评估机制不全、侦查协作与衔接配合不力、侦查技术与数据应用不强、侦查人员流失与培养不足等。发挥检察侦查一体化的优势,解决检察机关在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中所面临的困境难题,实现惩戒打击职务犯罪的目标,可以从组织机构一体化、运行模式一体化、数据共享一体化、办案手段科技化、侦查人员专业化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侦查权 职务犯罪 检察侦查一体化
下载PDF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效、瓶颈与出路 被引量:48
6
作者 魏晓娜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72,共18页
通过对2018年和2014年基层法院审理的有争议刑事案件判决书的抽样调查,并在一系列核心指标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启动四年来,除了在辩护指标上有明显好转外,在证人、鉴定人出庭率等核心指标上,2018年的数据... 通过对2018年和2014年基层法院审理的有争议刑事案件判决书的抽样调查,并在一系列核心指标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启动四年来,除了在辩护指标上有明显好转外,在证人、鉴定人出庭率等核心指标上,2018年的数据与2014年的数据相比并未观察到明显变化。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实际效果有限。究其原因,在以"案卷"为中心的审判认知结构和"副卷"集中反映的判决权威结构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改革的实际空间十分有限。深化以审判为中心改革,需要解决好以"两卷"问题为代表的审判认知结构和判决权威结构的问题。为重塑审判认知结构,需要弱化案卷在审判中的作用,强化被告人的对质权;为重塑判决权威结构,需要合理确定院庭长的"审判监督"与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履行审判职责之间的界线。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深入推进,会引发审前阶段的连锁反应,客观上强化检察机关指导和控制侦查人员取证行为的合理需要。目前检察机关内部的"捕诉一体"化改革是这种诉求的反映。然而,满足这种需要的正确路径应当是加强"侦诉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副卷 司法责任制 捕诉一体
原文传递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地位 被引量:38
7
作者 贾宇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作为一项重大诉讼制度改革,富含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正式确立,影响意义深远。检察机关在该项制度中扮演着国家追诉的执行者、案件移转的过滤者、诉讼程序的分流者、合法权益的保障者、诉讼活动的监督者五重角色,检察官在刑事... 作为一项重大诉讼制度改革,富含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正式确立,影响意义深远。检察机关在该项制度中扮演着国家追诉的执行者、案件移转的过滤者、诉讼程序的分流者、合法权益的保障者、诉讼活动的监督者五重角色,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地位愈发凸显。新时代刑事检察工作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更新检察办案理念,深入推进捕诉一体改革,着力提升量刑建议质量,积极推动科技与办案融合,持续优化诉讼监督格局,切实做优刑事检察法律监督体系和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捕诉一体 角色定位 检察主导 刑事检察
原文传递
检察引导侦查的双重检视与改革进路 被引量:34
8
作者 周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检察引导侦查作为检察制度近年来的重要改革趋势,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目前司法实务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检察引导侦查实践模式:内部参与型引导模式与外部监督型引导模式。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引导侦查在启动程序和界限方面的任意性... 检察引导侦查作为检察制度近年来的重要改革趋势,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目前司法实务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检察引导侦查实践模式:内部参与型引导模式与外部监督型引导模式。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引导侦查在启动程序和界限方面的任意性、检警衔接的脱节、监督效力的两极分化和"同向损益"的结构失衡风险,都在制约着这项机制的效能发挥。在理论层面,检警一体化无法为检察引导侦查提供合理证成;引导权应当成为检警关系的新型权力分支。对此,从规范运作与配套机制出发,从规范引导范围与界限、强化监督效能、补充侦查说理化改造、对引导权力规范运行的程序性控制以及推进智慧检务建设等方面入手,以期有益于推进这项机制的改革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 侦查 捕诉一体化 检警关系
原文传递
逻辑的转换: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调整与捕诉一体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建伟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6,共14页
了解检察体制的基本逻辑和逻辑的转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检察体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空间和未来的走向。本文分析近期最高人民检察院带动的内设机构调整的法律监督根本职能这一逻辑起点,以及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拓宽法律监督渠道的... 了解检察体制的基本逻辑和逻辑的转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检察体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空间和未来的走向。本文分析近期最高人民检察院带动的内设机构调整的法律监督根本职能这一逻辑起点,以及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拓宽法律监督渠道的努力,指出"法律监督"是一个具有纵深性的、涵盖面很广的概念,人民检察院未来在国家和社会治理层面的作用得到重新认识,"法律监督"的范围还会有进一步拓宽的机会。另外,检察机关内设机构中原本存在组织法逻辑和诉讼法逻辑,在刑事检察领域是按刑事诉讼法逻辑建构内设机构的,当前的内设机构调整体现了以刑法逻辑取代刑事诉讼法逻辑,"捕诉一体"就是这种逻辑转变的结果。内设机构调整,有望为"捕诉一体"的学术争议划上一个句号,但是这一争议含有的刑事诉讼意义上的专业化问题仍然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转变 检察体制 内设机构 捕诉一体
原文传递
捕诉合一办案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许永俊 王宏伟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现行捕诉分离制度存在弊端 ,捕诉合一制度是检察机关进行内部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实行捕诉合一制度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
关键词 逮捕 起诉 捕诉合一 刑事诉讼 检察机关 批捕权 办案质量
原文传递
从“捕诉一体”到“侦诉一体”:中国侦查控制路径之转型 被引量:17
11
作者 魏晓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9-160,共12页
中国目前的侦查控制机制以程序规则直接控制为主,证据规则间接控制为辅;以立法控制为主,司法控制为辅;对侦查的常态化控制来自于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从近年来的数据看,侦查监督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的侦查控制机制,无论是对侦查入口(... 中国目前的侦查控制机制以程序规则直接控制为主,证据规则间接控制为辅;以立法控制为主,司法控制为辅;对侦查的常态化控制来自于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从近年来的数据看,侦查监督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的侦查控制机制,无论是对侦查入口(即立案),还是对侦查过程本身,无论是力道还是覆盖范围,都存在不足。控制侦查是检察机关的历史使命,更是客观诉讼规律的要求。目前"搭载"批捕的侦查控制机制--"捕诉一体"改革--覆盖面有限,副作用不小。未来应实现侦查控制路径的转型,即从"捕诉一体"转向"侦诉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控制 检察监督 捕诉一体 侦诉一体
下载PDF
“显性偏见”抑或“隐性偏差”——刑事审前程序中的认知偏差及其程序控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澍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5,192,共16页
除了“生硬”地违反刑事诉讼程序,冤错案件的形成还可能来自“根深蒂固”的显性认知偏见或“无意识”的隐性认知偏差,尤其是审前程序的主导性偏见以及偏见传递的制度性路径,可能导致审前程序中的认知偏差传递至后续刑事诉讼程序进而产... 除了“生硬”地违反刑事诉讼程序,冤错案件的形成还可能来自“根深蒂固”的显性认知偏见或“无意识”的隐性认知偏差,尤其是审前程序的主导性偏见以及偏见传递的制度性路径,可能导致审前程序中的认知偏差传递至后续刑事诉讼程序进而产生系统性的负面影响。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改革进程中,应当遵循“认知主体之实质多元”“认知行为之及时监控”“认知构造之有效平衡”的认知原理,进而探索检察介入侦查的认知基础、“捕诉合一”改革的认知保障,并且以检察机关主导责任为中心平衡审前认知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程序 认知偏差 侦查中心 捕诉合一 主导责任
原文传递
“捕诉合一”视域下侦查监督的路径偏差与改革回归 被引量:8
13
作者 匡旭东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4-120,共7页
检察机关监督侦查活动是防范侦查权滥用、推进公正司法的重要制度安排,捕诉一体化办案模式的推行影响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加强了检察院对于侦查活动的监督效力。但是,新办案模式下侦查监督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运行偏差。为了解... 检察机关监督侦查活动是防范侦查权滥用、推进公正司法的重要制度安排,捕诉一体化办案模式的推行影响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加强了检察院对于侦查活动的监督效力。但是,新办案模式下侦查监督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运行偏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捕诉合一"视域下,通过平衡检察机关办案节奏、推广智能化监督方式、落实司法责任制以及探索建立侦查监督"案件化"办理模式等措施,实现新形势下侦查监督的改革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诉合一 侦查监督 新型办案模式 办案节奏
下载PDF
论“捕诉一体”后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期间律师阅卷权——以两岸相关制度的比较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沈威 +1 位作者 徐晋雄 陈凯明 《现代法治研究》 2019年第2期8-19,共12页
'捕诉一体'的检察权内部配置改革,不仅涉及检察机关的机构人员整合,也为审查逮捕的诉讼化建构提供了契机。审查逮捕诉讼化所伴生的辩护律师阅卷制度必然将对刑事诉讼中的侦查不公开原则产生冲击,如何在发现事实真相与保障人权... '捕诉一体'的检察权内部配置改革,不仅涉及检察机关的机构人员整合,也为审查逮捕的诉讼化建构提供了契机。审查逮捕诉讼化所伴生的辩护律师阅卷制度必然将对刑事诉讼中的侦查不公开原则产生冲击,如何在发现事实真相与保障人权之间取得平衡,进而构建符合实际的审查羁押期间辩护律师阅卷制度,已成为深化司法改革所要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诉一体 审查逮捕 辩护律师 阅卷权 台湾地区
原文传递
侦检一体模式与刑事诉讼侦查程序改革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美君 《政法学刊》 2001年第4期60-64,共5页
侦检一体模式的核心是确立检察官在侦查阶段的主导地位,并增强检察机关对侦查程序的监控力度。作者认为,侦检一体模式立足于检察官、警察的专业本质,着眼于刑事侦查的任务,调整了检警之间的角色关系,使警察和检察官能更好地合作,... 侦检一体模式的核心是确立检察官在侦查阶段的主导地位,并增强检察机关对侦查程序的监控力度。作者认为,侦检一体模式立足于检察官、警察的专业本质,着眼于刑事侦查的任务,调整了检警之间的角色关系,使警察和检察官能更好地合作,共同服务于追诉的目的,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外在的可行性。推行侦检一体,有必要对现行的刑事侦查程序加以改革,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审前程序,树立检察官的权威和加强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 刑事侦查程序 警察 刑事诉讼 审前程序 犯罪嫌疑人权利 追诉 一体 本质 合理性
原文传递
捕诉关系改革与国家治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庆德 谭新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93-102,共10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检察权中的捕诉关系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化理念为指引,同时,捕诉关系改革又必须遵守检察制度的一般...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检察权中的捕诉关系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化理念为指引,同时,捕诉关系改革又必须遵守检察制度的一般规律和法治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当前推行的捕诉合一改革,既存在理论论证上的不足,又难以用实证材料支撑。在检察官责任制与员额制推行过程中若忽略配套措施供给,有争权诿责等脱离法治立场的现象,捕诉合一改革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法治化 捕诉合一 人权保障 配套措施
下载PDF
轻罪治理背景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功能面向与程序供给
17
作者 周洋 《南海法学》 2024年第5期68-78,共11页
随着我国犯罪结构的变化,轻罪日益成为犯罪治理的主要对象。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实践逻辑在权力制衡、持续审查、比例原则等三个方面得以展现,所具备的程序功能有利于释放轻罪治理效能、缓解轻罪治理末端压力、控制轻罪审前羁押溢出效... 随着我国犯罪结构的变化,轻罪日益成为犯罪治理的主要对象。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实践逻辑在权力制衡、持续审查、比例原则等三个方面得以展现,所具备的程序功能有利于释放轻罪治理效能、缓解轻罪治理末端压力、控制轻罪审前羁押溢出效应。在当前“捕诉一体”办案模式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面临着审查主体的追诉倾向客观存在、审查程序启动困难、审查方式行政化、审查标准把握不规范等问题。随着“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深入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协商性司法等新特征。协商性司法在客观上可以减少审前羁押,非必要的审前羁押会对协商性司法的正当性产生不利影响。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本身是实现协商性程序正义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协商性司法为进一步发挥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功能提供了制度空间和理念指引。通过强化依职权主动审查、构建审查闭环,适度简化审查标准、明确“优势证据”证明标准,把握参与协商的本质、纠正听证程序的异化倾向,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将更加贴近轻罪治理需求,为构建现代化犯罪治理体系提供必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羁押必要性审查 协商性司法 捕诉一体 听证
下载PDF
捕诉一体运行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军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5期151-168,共18页
实证研究表明,捕诉一体运行机制下,检察机关办案效率整体提升,诉讼监督成效基本持平,审查逮捕质量明显提升,审前引导能力显著增强。改革效应不同于理论预设,检察办案的重心前移到审查逮捕阶段,批捕立场与捕诉职权配置的关联性不大,捕诉... 实证研究表明,捕诉一体运行机制下,检察机关办案效率整体提升,诉讼监督成效基本持平,审查逮捕质量明显提升,审前引导能力显著增强。改革效应不同于理论预设,检察办案的重心前移到审查逮捕阶段,批捕立场与捕诉职权配置的关联性不大,捕诉一体创造了控辩良性互动的契机。制度运行中的如下问题需引起重视:对办案主业的保障力度不足与捕诉多重角色的叠加可能引发"角色超载"现象、检察官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属性有所凸显、"锚定效应"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捕诉案件审查标准有待厘清等。在制度未来的发展中,检察机关应确立起诉质量在多元目标中的优先顺位,探索案件分流机制下的差异化办案模式,进一步健全案件审批机制。此外,检察官需具备时间管理的观念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诉一体 办案机制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关于我国现代刑事侦查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鞠旭远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为适应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的客观需求以及切实提高刑事案件的追诉效率 ,应当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刑事侦查体制。同“侦审一体化”制度运作上的失败与困境以及“侦检一体化”制度设计上的缺憾与不足相比较 ,“审诉一体化”模式... 为适应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的客观需求以及切实提高刑事案件的追诉效率 ,应当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刑事侦查体制。同“侦审一体化”制度运作上的失败与困境以及“侦检一体化”制度设计上的缺憾与不足相比较 ,“审诉一体化”模式因其具备必要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而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侦查体制 改革 中国 刑事案件 侦查工作 公安机关 侦查人员
下载PDF
刑事检察权内部监督新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银萍 卓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18,共8页
本轮的“捕诉一体”改革,恰逢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及检察体制改革多重叠加的时代背景,具有强大的现实依据。要实现案件质量、办案效率、主体责任的有机统一,在办案效率提高、检察官权力进一步集中的同时,强化内部监督必不可... 本轮的“捕诉一体”改革,恰逢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及检察体制改革多重叠加的时代背景,具有强大的现实依据。要实现案件质量、办案效率、主体责任的有机统一,在办案效率提高、检察官权力进一步集中的同时,强化内部监督必不可少。在强调司法化的程序性监督的基础上,确立合理的分案规则,制定相对明晰的检察官权力清单,规范个案流程监控,研判刑事检察业务和办案数据,完善案件评查督察以实现评鉴结果的刚性,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立体式内部监督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诉一体 检察决定权 程序性监督 内部监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