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氚/单晶硅器件辐伏电池模型及样机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杨玉青 雷轶松 +6 位作者 钟正坤 向勇军 刘业兵 李刚 秦传洲 徐建 罗顺忠 《同位素》 CAS 2021年第1期10-15,I0001,共7页
采用氚化钛源原位辐照和加速器低能电子束加速辐照实验,研究基于氚化钛/单晶硅PN结器件的氚辐伏电池模型和实验室组阵型电池原型样机的长期稳定性。测试电池模型和电池样机的氚辐伏输出随辐照时间的变化,分析辐照对单晶硅PN结型器件的... 采用氚化钛源原位辐照和加速器低能电子束加速辐照实验,研究基于氚化钛/单晶硅PN结器件的氚辐伏电池模型和实验室组阵型电池原型样机的长期稳定性。测试电池模型和电池样机的氚辐伏输出随辐照时间的变化,分析辐照对单晶硅PN结型器件的本征暗特性和器件表面层材料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氚化钛源原位辐照电池模型在115 d的辐照中辐伏输出没有明显的衰减,辐照后单晶硅器件的本征暗特性曲线变化微小。电池模型的加速器低能电子束加速辐照实验表明,加速辐照在相同电子注量下对电池造成远大于氚源原位辐照的性能损伤,但损伤仅在辐照最初期快速产生,随后基本保持稳定,电子顺磁能谱(ESR)测试加速辐照60 min单晶硅器件材料的缺陷没有明显增加。组阵型实验室电池原型样机在64个月的室温储存中,基本单元的辐伏输出性能衰减比氚的自发衰变衰减有小幅增大,增大幅度小于11.4%;另外,组阵中单元之间串并联电连接有部分失效,这是后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辐伏电池 单晶硅换能器件 原位辐照 加速辐照 电子顺磁能谱缺陷分析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对局部复发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镜 姜武忠 周卫兵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64,共9页
目的 :Meta分析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局部复发的短期和长期控制效果,以及对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控制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 目的 :Meta分析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局部复发的短期和长期控制效果,以及对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控制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价量表(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非随机对照研究(13项为队列研究,1项为非同期对照试验),包括8 67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乳术后全乳放疗与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的5年局部复发率(比值比为0.92,95%可信区间为0.46~1.82,P=0.81)、7年局部复发率(比值比为0.70,95%可信区间为0.45~1.09,P=0.11)、≥10年局部复发率(比值比为0.95,95%可信区间为0.79~1.15,P=0.62)和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局部复发率(比值比为0.89,95%可信区间为0.62~1.29,P=0.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全乳放疗相比,全乳放疗联合瘤床补量放疗不能降低乳腺DCIS患者保乳术后的5年、7年及≥10年的局部复发率,也不能降低同侧浸润性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导管原位癌 放射治疗 全乳放疗 瘤床补量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60)Co-γ射线原位辐射聚合法制备近红外吸收滤光片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鹏飞 方斌 +2 位作者 陈丽媛 王成云 沈永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2个可溶性的金属酞菁类化合物(A和B)作为近红外吸收染料。其中,染料A是铜酞菁衍生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710nm,染料B是钒氧萘酞菁衍生物,在DMF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00nm。将它们加入到丙烯酸酯单体中... 设计并合成了2个可溶性的金属酞菁类化合物(A和B)作为近红外吸收染料。其中,染料A是铜酞菁衍生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710nm,染料B是钒氧萘酞菁衍生物,在DMF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00nm。将它们加入到丙烯酸酯单体中,采用60 Co-γ射线原位辐射聚合的方法制得了交联型聚丙烯酸酯近红外滤光片。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仪测定聚丙烯酸酯滤光片的吸收光谱曲线,结果表明:染料A和B均能均匀地分布在丙烯酸酯聚合物中,且聚丙烯酸酯近红外滤光片在DMF、丙酮、甲苯等溶剂中几乎不溶。在聚丙烯酸酯滤光片中,染料A与B的吸收峰范围分别为620~780nm和700~870nm。制备的交联型滤光片对上述波长范围的近红外光有较好的屏蔽作用,耐溶剂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近红外吸收 原位辐射聚合 聚丙烯酸酯滤光片
下载PDF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consistency of images and groundwater prospecting
4
作者 冯锐 马奎祥 +3 位作者 郭鸿 刘昌铨 孙次昌 郝锦绮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7年第5期93-105,共13页
In crosswell observ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now there is no feasible way to calibrate the in situ radiation constant, while the effect of induced wave field always exists in observational data. Therefor... In crosswell observ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now there is no feasible way to calibrate the in situ radiation constant, while the effect of induced wave field always exists in observational data. Therefore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btained by a common used image reconstruction method is only a relative value. The consistency of tomograms in linked profiles inevitably is affected seriously. An improved equation involving the effect of induced wave field and an alternative tracing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in situ radiation constant is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a series of parameter calibration performed in water and the experiments with rock samples, the standard meter readings of borehole electromagnetic systems, types EW—1 and JWQ—3, are accurately defined here. Additionally, frequency reduction and boundary smoothing of linked profiles are discussed. In research on groundwater prospecting in Tanggongta, Inner Mongolia, we used the above mentioned method and obtained the tomograms of linked profiles with good consistency.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in the tomogram are not only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but also coincided with the result from rock parameter measurement. The depth, extension direction and water bearing structure of two aquifers were well detected. This result correctly guides hydrologic drilling t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in situ radiation constant instrument calibration induced wave field groundwater prospecting
下载PDF
9Ni钢拉伸性能的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原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玉妥 李丛 +1 位作者 王培 李殿中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3-409,共7页
利用热膨胀仪、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XRD和TEM等对经淬火+两相区处理+不同温度回火处理的9Ni钢中逆变奥氏体含量、逆变奥氏体在室温单轴拉伸过程的形变诱导相变及其对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780℃淬火和680℃两相区处... 利用热膨胀仪、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XRD和TEM等对经淬火+两相区处理+不同温度回火处理的9Ni钢中逆变奥氏体含量、逆变奥氏体在室温单轴拉伸过程的形变诱导相变及其对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780℃淬火和680℃两相区处理后,实验钢中不含逆变奥氏体,而在随后的回火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逆变奥氏体.逆变奥氏体含量随回火温度的上升先升高而后降低,600℃回火时逆变奥氏体含量最高.在室温拉伸过程中,逆变奥氏体的形变诱导相变开始于宏观屈服之后,在颈缩前基本全部转变成马氏体,从而屈服强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600℃回火时屈服强度最小;抗拉强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40℃回火时抗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NI钢 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 拉伸性能 逆变奥氏体 形变诱导相变
原文传递
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碲化铋层间质子可逆输运的原位观测
6
作者 彭磊 王娟 +1 位作者 何燕 杨科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5,共7页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具备低成本、高安全性、无毒环保等优点备受关注,具有高比容量和工作电压的新型正极材料则是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碲化铋正是这样一种新兴材料。本工作采用一步水热法剥离碲化铋(Bi_(2)Te_(3))粉末获...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具备低成本、高安全性、无毒环保等优点备受关注,具有高比容量和工作电压的新型正极材料则是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碲化铋正是这样一种新兴材料。本工作采用一步水热法剥离碲化铋(Bi_(2)Te_(3))粉末获得稳定的碲化铋纳米结构材料,并首次探索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中。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均表明合成的碲化铋具有纳米片形貌,厚度仅为3~5 nm。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反应机理,利用同步辐射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实时表征碲化铋纳米片正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并实时观察到碲化铋纳米片反应过程中高度可逆的质子插层现象,证实了质子在碲化铋正极材料中的可逆输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碲化铋纳米片 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 可逆质子插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