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炜祺 周咏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1324,共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虽然ITP病因至今未明,但就目前的观点而言,免疫失耐受为ITP发病的主要原因。除却经典的免疫发病机制外,近年来更多的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新的作用途径被发现与ITP的发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虽然ITP病因至今未明,但就目前的观点而言,免疫失耐受为ITP发病的主要原因。除却经典的免疫发病机制外,近年来更多的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新的作用途径被发现与ITP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去唾液酸化、B细胞激活因子作用、调节性B细胞功能异常、Th1/Th2平衡漂移、CD4^+CD25^+T细胞功能缺陷、IL-23/Th17途径调控等。本文就此对ITP免疫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更加深入认识ITP发病机制及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调节性B细胞 Th1/Th2平衡漂移 IL-23/Th17
下载PDF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于慧辉 詹延霞 +4 位作者 季丽莉 李炀 孙丽华 程韵枫 化范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 dose dexamethasone,HD-DXM)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采集5例初发原发性ITP患者HD-DXM...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 dose dexamethasone,HD-DXM)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采集5例初发原发性ITP患者HD-DXM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各20 mL及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20 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一步以免疫磁珠法分选CD5+B细胞、CD5-B细胞和CD4+T细胞。CD5+B细胞或CD5-B细胞与CD4+T细胞按1∶9、1∶5、1∶3、1∶1、3∶1的梯度比例混合培养72 h或144 h。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和IL-4(代表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共培养72 h后,健康对照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1∶3时,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浓度与T细胞单独培养时相比明显下降[(2 427.99±632.62)pg/mL vs.(1 109.25±338.10)pg/mL,P=0.001 2)];而ITP患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3∶1时才对IFN-γ的分泌有显著抑制[(3 060.02±493.98)pg/mL vs.(1 769.45±634.73)pg/mL,P=0.000 3]。共培养144 h后得到相似的结果。HD-DXM治疗有效的ITP患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1∶1时共培养72 h后,对IFN-γ的分泌有明显抑制[(3 600.02±838.00)pg/mL vs.(1 157.97±383.20)pg/mL,P<0.000 1]。健康对照者及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分泌IL-4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原发性ITP患者CD5+B细胞抑制CD4+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能力明显受损,经HD-DXM治疗后CD5+B细胞抑制IFN-γ分泌的能力可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CD5+B细胞 TH1/TH2 IFN-γ IL-4
下载PDF
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玲 陈科 +4 位作者 张雅月 王冲 张佳诺 马薇 陈信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3-352,共10页
目的探索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采用中央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7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不统血证患者。其中,健脾益气摄血方组104例、健脾益气摄血方联合强的松组(联合组)103例、... 目的探索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采用中央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7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不统血证患者。其中,健脾益气摄血方组104例、健脾益气摄血方联合强的松组(联合组)103例、强的松组65例。共治疗21 d,每周访视1次,统计止血、血小板数值以及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疗效;检测外周血象变化、凝血功能变化、与免疫相关的血液神经递质变化、血小板活化功能与NK细胞分子标志物表达比例。结果治疗后各组出血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健脾益气摄血方组、联合组的疗效早于强的松组出现。治疗后各组血小板减少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疗效优势为联合组>强的松组>健脾益气摄血方组。健脾益气摄血方组、联合组中医证候总疗效优于强的松组(P<0.05)。各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优于治疗前。在食后腹胀评分上,健脾益气摄血方组与联合组的疗效出现早于强的松组。各组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与强的松组高于健脾益气摄血方组(P<0.05)。强的松组凝血酶原时间小于健脾益气摄血方组。健脾益气摄血方组、联合组疗后β-内啡肽测定值较治疗前均升高。3组治疗后血管活性肠肽均较治疗前下降。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方能够有效改善"脾不统血证"ITP患者的出血症状,提升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可有效改善ITP患者中医证候与单项症状。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肠轴的肽类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摄血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脑肠肽 效应机制
原文传递
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4
作者 苏文芳 陈梅英 郑振光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2期3656-3657,3658,共3页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IT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IT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静脉血中的CD8^+水平为(28.04±4.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21±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54.35±4.86)%、(25.08±3.73)%、(0.98±0.16),均较对照组的(63.18±4.91)%、(35.27±4.35)%、(1.62±0.30)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的NK细胞和B细胞水平分别为(12.35±6.17)%、(12.78±9.03)%,与对照组的(11.18±5.96)%、(11.27±8.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原发ITP患儿中比例异常,NK细胞和B细胞在儿童急性ITP中的表达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B细胞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闫琳 周延峰 《河南中医》 2015年第5期1185-1187,共3页
中医辨证论治及综合调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减轻西药毒副作用、维持疗效,不少患者经过中药治疗甚至可以得到长期缓解或痊愈。但在其治疗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中医治疗以辩证为主,大多局限在临床研... 中医辨证论治及综合调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减轻西药毒副作用、维持疗效,不少患者经过中药治疗甚至可以得到长期缓解或痊愈。但在其治疗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中医治疗以辩证为主,大多局限在临床研究观察方面,缺乏统一的临床疗效标准,主观性较强,具体用药及有效成分的相关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较少。今后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统一疾病的辨证分型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通过规范和合理化的临床试验设计,对中医药甚至单味药进行合理的临床实验研究,探讨其调节免疫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伴随自噬的降低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琦 计雪强 +3 位作者 邵惠江 季正华 朱宏 邵雪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4-838,共5页
目的检测自身抗体阳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初诊ITP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中的Treg,根据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统计自噬相关基... 目的检测自身抗体阳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初诊ITP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中的Treg,根据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统计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ATG7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D4^+CD25^+Treg的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儿童相比,ITP患儿Treg数量显著降低,ATG5和ATG7表达降低,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在初诊自身抗体阳性的ITP患儿中,Treg数量降低,伴随增殖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及细胞自噬水平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调节性T细胞(Treg) 自噬相关基因5(ATG5) 自噬相关基因7(ATG7)
下载PDF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复发危险因素的调查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晨涛 夏亚林 +2 位作者 盛烨萍 褚培培 李建琴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调查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复发情况,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吴江院区)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诊的ITP患儿288例进行研究。收集可能影响儿童ITP复发相... 目的调查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复发情况,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吴江院区)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诊的ITP患儿288例进行研究。收集可能影响儿童ITP复发相关因素,将模型组患儿根据有无复发分为2组,比较2组各指标,并以LASSO回归筛选出潜在影响因素后以Log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儿童ITP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模型组201例患者中共有37例(18.47%)出现复发,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年龄、血型、治疗前病程、前驱感染、出血情况、初始治疗方案、抗核抗体、初诊血小板计数、初诊平均血小板体积、初诊血小板分布宽度、初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升至有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型、治疗前病程、前驱感染、初始治疗方案、初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升至有效时间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转为典型哮喘的独立性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以R语言建立儿童ITP复发预测列线图模型。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ITP复发的AUC为0.867[95%CI(0.796,0.938)]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3.1%;验证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95%CI(0.765,0.911)]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78.4%。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并以验证组进行验证,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组与验证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模型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ITP复发的概率阈值为0.15~0.75时,患者的净受益率大于0。结论儿童ITP复发主要受患者年龄、血型、治疗前病程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卢瑜 林海清 孙雄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6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7例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46例... 目的:观察与分析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7例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46例为观察组,应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6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达正常值的用时、住院天数、CR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达正常值的用时、住院天数、CR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2,P=0.285)。结论:针对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快速止血,且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而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益气摄血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概况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明镜 邓中阳 胡晓梅 《河南中医》 2017年第5期928-930,共3页
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多从气血相关的理论进行论治,气不摄血证是ITP临床常见的证型,补气摄血法是常用的治法。与西医相比,中医补气摄血的思路更好的抓住了止血这一关键矛盾,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达到标本兼治而副作用小的治... 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多从气血相关的理论进行论治,气不摄血证是ITP临床常见的证型,补气摄血法是常用的治法。与西医相比,中医补气摄血的思路更好的抓住了止血这一关键矛盾,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达到标本兼治而副作用小的治疗目的。对ITP的研究,应探索与ITP证候具有特异性的关联性指标,尤其慢性ITP,临床多表现为气不摄血证,应从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深入探索ITP气血相关的物质基础以及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验证益气摄血治疗ITP的临床疗效,阐明益气摄血治疗ITP的疗效机理,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补气摄血汤 升板止血汤 益气摄血汤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雅琴 于新阳 +1 位作者 张月明 黄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3-51,共9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组,每组10只。采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腹腔注射方法,建立ITP小鼠模型;注射APS后的第8天,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 d。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分离脾脏、胸腺组织,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取胸骨做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脾脏AMPK、mTOR、ULK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p62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脾脏AMPK、p-AMPK、p-mTOR、p-ULK1、LC3Ⅱ/LC3Ⅰ、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PLT计数、Hb及TPO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脾脏和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L-10、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及强的松组显著增加模型小鼠PLT计数、TPO水平(P<0.01),明显降低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P<0.01),明显增加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P<0.05,P<0.01),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P<0.05,P<0.01),明显提高IL-10、TGF-β1水平(P<0.05,P<0.01);与芪黄益气摄血方低剂量组比较,芪黄益气摄血方高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在改善PLT计数、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益气摄血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补肾益精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现代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希 陆嘉惠 +2 位作者 徐旻 傅华 沈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29-233,共5页
基于文献分析阐释“肾精”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关联,探究补肾益精法在ITP现代病理机制中的作用与物质基础。补肾益精法是上海市名中医姚乃中教授临证治疗ITP的重要方法,从肾出发遣方用药可有效改善ITP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 基于文献分析阐释“肾精”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关联,探究补肾益精法在ITP现代病理机制中的作用与物质基础。补肾益精法是上海市名中医姚乃中教授临证治疗ITP的重要方法,从肾出发遣方用药可有效改善ITP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提升血小板计数并减少出血表现。ITP发病的现代医学机制复杂,包括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细胞/体液免疫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加以及出凝血平衡异常等;而补肾益精类药物具有促进巨核细胞成熟与分化、调控细胞/体液免疫、维持出凝血稳态等作用。补肾益精法治疗ITP的疗效机制可能与促进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以及维持出凝血稳态等有关;中医学中“肾精”的概念可能涵盖了现代医学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凝血因子等。深入探究补肾益精法的现代机制内涵,将有助于提高ITP临床遣方用药的精确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补肾益精法 血小板生成 免疫细胞 出凝血稳态 姚乃中
原文传递
芪黄益气摄血方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雅琴 黄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627-5633,共7页
目的:基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 目的:基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组,每组10只。采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腹腔注射方法,建立ITP小鼠模型;注射APS后的第8天,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 d。检测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和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分离脾脏、胸腺组织,称重,计算脾脏、胸腺指数;取胸骨做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分类;qRT-PCR法检测脾脏PI3K、AKT、mTOR、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素物(Beclin1)、P6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p-PI3K、p-AKT、p-mTOR、LC3Ⅱ/LC3Ⅰ、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PLT计数、Hb及TPO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脾脏和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及强的松组PLT计数、TPO水平显著升高(P<0.01),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仅芪黄益气摄血方高剂量组Hb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PLT计数显著升高(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P<0.01),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下调(P<0.01),而LC3、Beclin1 mRNA和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及强的松组可显著上调脾脏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显著上调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芪黄益气摄血方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原文传递
Orem自理理论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玉珍 李婉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分析Orem自理理论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徐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ITP患儿3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Orem自理理论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徐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ITP患儿3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及合理的自理计划,比较两组患儿的自我管理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和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症状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3、2.364、2.320、2.157、2.253,均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AMA:10±3和15±4;HAMD:13±2和19±3),t值分别为2.324和2.205,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1.19%和70.4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67,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ITP患儿,能够提高患儿自我管理水平,能够改善患儿的抑郁、焦虑状态,干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理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心理干预 儿童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对ITP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孙彩萍 张珂 +1 位作者 杨宝娟 马鸿雁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对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法建立妊娠合并ITP小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孕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对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法建立妊娠合并ITP小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孕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免疫球蛋白组,另设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免疫球蛋白组分别给予地塞米松和人免疫球蛋白,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孕鼠血小板变化情况、出血时间和妊娠结局,观察各组仔鼠血小板变化情况,分别用RT-qPCR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孕鼠蜕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以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孕鼠第11天血小板计数降低,治疗前、治疗后1周出血时间延长,仔鼠血小板计数降低,蜕膜组织中TNF-α、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IL-4、IL-10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免疫球蛋白组孕鼠血小板计数自第13天开始逐渐升高,治疗后1周出血时间缩短,死胎数和皮肤淤斑仔鼠数量减少,仔鼠血小板计数升高,蜕膜组织中TNF-α、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IL-4、IL-10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可增加妊娠合并ITP小鼠血小板数量,改善妊娠结局,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血小板计数 免疫功能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对巨核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君颖 李昕 +3 位作者 殷婷玉 刘佳 王晓栋 钟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623,共8页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Cs)体外生存能力、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以及对巨核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7...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Cs)体外生存能力、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以及对巨核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7名ITP患者及5名正常对照者(normal controls,NC)来源的BMCs,流式细胞术检测BMCs基础凋亡率并进行表型鉴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佛波酯诱导HEL细胞分化并将诱导后的HEL(induced HEL,in HEL)分为3组:in HEL单独培养组(a组)、in HEL与ITP患者来源的BMCs共培养组(b组)、in HEL与NC来源的BMCs共培养组(c组),72 h后检测3组in HEL的凋亡率及CD41a、CD42b的表达状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MCs中细胞因子IL6、IL11、TPO、SCF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相比,ITP患者来源的BMCs体外增殖减弱(第4日,P=0.039;第6、10日,P=0.009;第8日,P=0.007),基础凋亡率增加[早期凋亡率(AV+PI-),P=0.036;晚期凋亡率(AV+PI+),P=0.003;总凋亡率(AV+PI-/+),P=0.004];IL6基因及蛋白表达减少、SCF基因表达减少(均P=0.000),而TPO及IL11表达量无明显差别。c组细胞CD41a表达量与a组相比显著增加(P=0.000);b组细胞CD41a表达量与a组相比有所增加(P=0.015),但仍显著少于c组(P=0.000)。与a组相比,b组、c组细胞的早期及总凋亡率以及c组细胞的晚期凋亡率均明显降低(均P=0.000),而b组细胞晚期凋亡率无明显变化;与c组相比,b组细胞的晚期及总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均P=0.000)。结论·ITP患者来源的BMCs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对巨核细胞分化及生存的支持能力减弱,其机制与ITP来源的BMCs细胞因子IL6、SCF的表达量减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间充质细胞 巨核分化及血小板生成 发病机制 治疗靶标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敏 刘伶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时期临床最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免疫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免疫调节自稳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已逐渐明确,并且其失衡在诸多免疫性疾病中起着关键的...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时期临床最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免疫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免疫调节自稳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已逐渐明确,并且其失衡在诸多免疫性疾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肠道菌群失衡与ITP发病的关系,可以进一步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作为防治ITP的一种新的策略。该文就ITP患者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肠道菌群 宏基因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评估对血小板的改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重症IT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评估对血小板的改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重症IT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发率,检测血小板(PLT)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26/31),高于对照组的64.52%(20/3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5/31),低于对照组的35.48%(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患者PLT分别为(72.68±5.12)、(84.04±5.26)、(94.32±5.71)×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63.25±4.33)、(77.37±5.18)、(89.41±5.30)×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重症ITP患者,能够短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上调血小板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地塞米松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生血灵对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锦荣 鲍计章 周永明 《山西中医》 2013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生血灵对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ITP患者、激素敏感型ITP患者血清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分析各组之间差异的蛋白质位... 目的:观察生血灵对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ITP患者、激素敏感型ITP患者血清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分析各组之间差异的蛋白质位点,并观察生血灵对激素抵抗型ITP患者蛋白质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ITP激素抵抗型患者蛋白质纤维二糖水解酶的高表达、外切纤维二糖水解酶的低表达,与激素敏感型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生血灵治疗后,蛋白质表达水平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TP激素抵抗型患者纤维二糖水解酶相对高表达、外切纤维二糖水解酶相对低表达,它可能是ITP患者产生激素抵抗的重要机制,也是激素治疗无效的重要原因;中药生血灵通过调节蛋白质表达水平而逆转激素抵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生血灵 蛋白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维血宁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网络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伟 罗雅琴 王晓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1期1048-1054,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维血宁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进行维血宁颗粒主要活性成分的筛选,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维血宁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进行维血宁颗粒主要活性成分的筛选,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Drugbank获得ITP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ITP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即维血宁颗粒作用于ITP的预测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在线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中的CytoHubba和MCODE插件筛选出关键靶点基因。利用DAVID 6.8和在线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共挖掘到维血宁颗粒中64种化学成分及229个潜在靶点,ITP疾病1746个相关靶点,得到维血宁颗粒-ITP疾病共同靶点120个。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和木犀草素(luteolin)调节与ITP有关的大多数靶标,分别为147、60和56个靶标。GO生物功能分析显示,主要涉及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凋亡、炎症、衰老、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118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途径(pathways in cancer)、乙型肝炎(Hepatitis B)、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结论维血宁颗粒治疗ITP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其核心靶点是TP53、AKT1、VEGFA、CASP3、IL6、JUN、TNF、MAPK1、MYC、STAT3等基因,调控机制主要涉及炎症、免疫调节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等。该研究初步揭示了维血宁颗粒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为维血宁颗粒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血宁颗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3种提取工艺制备的益气通阳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小鼠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秀鹏 麻柔 +5 位作者 苏根元 赵祥 李柳 郭小青 许心叶 许勇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比较3种提取工艺制备的益气通阳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用全方水提、全方水提醇沉、水提和醇提同时应用等3种工艺制备益气通阳汤,得益气通阳1号、2号、3号;用豚鼠抗小鼠血小... 目的比较3种提取工艺制备的益气通阳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用全方水提、全方水提醇沉、水提和醇提同时应用等3种工艺制备益气通阳汤,得益气通阳1号、2号、3号;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腹腔注射小鼠,复制ITP小鼠模型,灌胃给予等剂量的益气通阳1号、2号、3号,连续11 d,比较其对ITP小鼠血小板(Platelet,PLT)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骨髓巨核细胞数和脾脏系数的影响。结果不同提取工艺的益气通阳汤均可提高ITP小鼠的PLT,其中益气通阳1号组和2号组PLT升高较接近正常;益气通阳3号组Hb降低,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气通阳1号组和2号组脾脏系数下降(P<0.05),益气通阳3号组脾脏系数上升(P<0.05)。各益气通阳汤组小鼠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均增加(P<0.05),其中益气通阳2号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阳汤3种提取工艺治疗都能够升高ITP小鼠PLT,其中益气通阳2号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阳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提取工艺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