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丁·艾米斯《夜间列车》中的声音现象学
1
作者 奚茜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102,共12页
当代英国作家马丁·艾米斯的小说《夜间列车》拟写了侦探迈克追随天文学家詹妮弗的案件而进行调查和探索的故事。与典型的侦探小说不同的是,《夜间列车》并没有过多精彩的推理场景,而将笔墨转向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氛围烘托。小说呈现... 当代英国作家马丁·艾米斯的小说《夜间列车》拟写了侦探迈克追随天文学家詹妮弗的案件而进行调查和探索的故事。与典型的侦探小说不同的是,《夜间列车》并没有过多精彩的推理场景,而将笔墨转向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氛围烘托。小说呈现的死亡母题书写、心理描写策略以及碎片化的拼贴手法建构了一种后现代侦探情境,其中贯穿的想象场景被人的听觉经验渗透;这种经验与小说中的(声音)想象互相融合,也与马丁·艾米斯“想象理性”的创作理念相契合。从声音现象学的角度审视《夜间列车》,可以发现,小说蕴含的声音现象在“客体声音”的经验转向、“相关性”构造的意识活动以及自言自听的声音形式都有所体现,小说中涉及意识层面的细节映射了声音客体与听觉主体的互动,展现出马丁·艾米斯深入到文本肌理内部的敏锐笔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艾米斯 《夜间列车》 声音现象学 客体声音 想象理性
原文传递
理性求证与直觉智慧——柯勒律治与济慈文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86,共5页
柯勒律治和济慈不仅创作了不朽的诗歌作品,还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文学。柯勒律治的文论系统、完整;济慈的文论,多是片段和随感式的,散见于他的书信中。比较柯勒律治与济慈对想象力的论述,可以发现他们表面的分歧与深层的契合:从艺术见解上... 柯勒律治和济慈不仅创作了不朽的诗歌作品,还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文学。柯勒律治的文论系统、完整;济慈的文论,多是片段和随感式的,散见于他的书信中。比较柯勒律治与济慈对想象力的论述,可以发现他们表面的分歧与深层的契合:从艺术见解上看,柯勒律治与济慈殊途同归;从研究方式上看,则一个凭理性求证,一个靠直觉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 理性 直觉
下载PDF
从想象到理性的跳跃:驳德勒兹的斯宾诺莎解释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功青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72,155,共11页
如何理解斯宾诺莎哲学中第一种知识到第二种知识的转变,一直是当代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强版本的理性主义解释认为,在斯宾诺莎哲学中,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先天地对神和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第二种知识完全基于理性而不依赖于第一种知识... 如何理解斯宾诺莎哲学中第一种知识到第二种知识的转变,一直是当代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强版本的理性主义解释认为,在斯宾诺莎哲学中,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先天地对神和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第二种知识完全基于理性而不依赖于第一种知识;而以德勒兹为代表的理性生成论认为,第二种知识无法独立于经验,心灵总是在被动快乐的经验之上,开始寻求共同概念,被动快乐是心灵转向的诱因,并且,共同概念的获取是人从身体与外界物体的共通性经验出发而不断加以普遍化的结果。理性生成论虽正确地看到想象和经验对于理性知识的价值,但过分夸大了被动快乐对于心灵转向的意义,以及身体在共同概念形成中的作用。实际上,从第一种知识到第二种知识的转向,人要做的是通过理性克服想象,学会从“永恒的秩序”来理解世界。从想象到理性的转向,不是自然的生成,而是心灵努力实现的跳跃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 理性 经验 理性生成论 被动快乐 共同概念
原文传递
道德想象力、正当理性与秩序:拉塞尔·柯克自由教育思想释读
4
作者 王晨 景珊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拉塞尔·柯克是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古典自由教育的倡导者,他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过对道德想象力、正当理性与秩序关系的诠释,构建出了保守主义视域下的自由教育观。柯克认为自由教育的目的是道德想象力与正当理性的发展,... 拉塞尔·柯克是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古典自由教育的倡导者,他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过对道德想象力、正当理性与秩序关系的诠释,构建出了保守主义视域下的自由教育观。柯克认为自由教育的目的是道德想象力与正当理性的发展,其中以道德想象力的培养为核心,以正当理性的发展为指引;基于自由教育的目的,作为道德想象力的表达的文献学习构成自由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在自由教育的实际结果上,自由教育最终使人形成内在的心灵秩序和外在的共同体秩序;在自由教育的维护和实施上,自由艺术学院是自由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在这样的机构中自由教育才能得到保存和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塞尔·柯克 自由教育 道德想象力 正当理性 秩序
原文传递
试论华兹华斯诗歌中非理性想象因素及其折射出的语言观 被引量:3
5
作者 章燕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91,共10页
非理性想象因素在华兹华斯诗学思想和诗歌作品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诗歌的非理性想象中,华兹华斯有意或无意地思考了这种想象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隐含在他诗歌中的非理性想象背后,预示着现代人对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认识。归纳起来... 非理性想象因素在华兹华斯诗学思想和诗歌作品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诗歌的非理性想象中,华兹华斯有意或无意地思考了这种想象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隐含在他诗歌中的非理性想象背后,预示着现代人对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认识。归纳起来说,他的非理性想象因素中折射出来的语言观在三个层面引发人们的思考,即以语言表达来抗拒逻辑理性,以失语来抗拒逻辑理性,以语言的缺失来开敞想象和意义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想象 语言 逻辑理性 失语 语言缺失
原文传递
摆脱理性的桎梏,回归想象与激情——想象在布莱克诗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志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7-19,共3页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威廉.布莱克十分推崇诗人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力量——想象足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就是一切"。布莱克诗歌体现的想象世界,哲学观点——"想象与理性的对立"以及诗人通过想象创...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威廉.布莱克十分推崇诗人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力量——想象足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就是一切"。布莱克诗歌体现的想象世界,哲学观点——"想象与理性的对立"以及诗人通过想象创造的神话体系体现了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布莱克 诗歌创作 想象 理性
下载PDF
关于钢琴教学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杨文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96-97,105,共3页
钢琴教学应重视正确读谱,重视对钢琴作品符号意义的准确把握;强调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与想象;对作品的理解需注重理性分析,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技术升华到艺术。
关键词 钢琴教学 艺术想象 理性分析
下载PDF
“社会想象”与合作行动:乡村公共参与的实践理性——以河村修排水道行动为例
8
作者 刘欢 郑庆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1期24-29,95,共7页
文章从村民共享的价值观念出发,借助"场域"的分析框架,对这种共享(作为一种资本)在合作中的运作进行分析。在流动的村庄背景下,村民之间的价值认同虽然变得衰微,但其仍作为一种共同的纽带和资本,仍起着社会整合与调节的作用... 文章从村民共享的价值观念出发,借助"场域"的分析框架,对这种共享(作为一种资本)在合作中的运作进行分析。在流动的村庄背景下,村民之间的价值认同虽然变得衰微,但其仍作为一种共同的纽带和资本,仍起着社会整合与调节的作用。在社会结构不断变动的现实情况下,共享的价值内核不断被抽离,工具性使用不断凸显,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构建与策略使用相结合的实践理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想象 合作行动 共享观念 实践理性
下载PDF
康德的想像力与理性的普遍法则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本文针对想像力在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中的前后不一贯的表述,从想像力与理性的普遍法则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康德在想像力问题上的一贯性立场。在认识领域,想像力发挥了综合的作用;在实践领域,想像力发挥了创造的作用;在审美领域,想像力发挥了... 本文针对想像力在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中的前后不一贯的表述,从想像力与理性的普遍法则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康德在想像力问题上的一贯性立场。在认识领域,想像力发挥了综合的作用;在实践领域,想像力发挥了创造的作用;在审美领域,想像力发挥了自由联想的作用。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理性的普遍法则都对想像力进行了根本的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想像力 理性的普遍法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