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流感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苏若伊 彭东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7-960,共4页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后共13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9 632例痰标本中有1 573例HPIV抗原阳性(8.01%),其中HPIV3 1 369例(6.97%),HPIV1 184例(0.94%),HPIV2 20例(0.10%);男1 002例(8.21%),女571例(7.69%)(χ~2=1.660,P=0.203);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占11.32%、13.21%、5.27%、3.35%,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53,P=0.000);婴儿组1 065例(8.80%),幼儿组406例(9.97%)(χ~2=5.054,P=0.025);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者所患疾病:支气管肺炎92例,支气管炎17例,百日咳综合征16例,毛细支气管炎11例。结论:(1)HPIV是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以HPIV3感染多见。(2)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春夏为好发季节,婴幼儿多发。(3)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的患儿居前4位的呼吸道疾病依次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多数患儿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儿童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人副流感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28
2
作者 任吟莹 黄莉 +4 位作者 王美娟 陈正荣 季伟 严永东 顾秀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人副流感病毒(HPI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警及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连续10年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患儿的病史及...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人副流感病毒(HPI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警及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连续10年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患儿的病史及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型,HPIVⅠ,HPIVⅡ,HPIVⅢ及腺病毒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及博卡病毒(hBoV),反转录-PCR法检测鼻病毒及偏肺病毒等,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1 769例标本中共检出HPIV感染829例(3.81%),其中HPIVⅠ、HPIVⅡ、HPIVⅢ分别检出113例(0.52%)、16例(0.07%)及700例(3.21%)。829例HPIV阳性病例中,387例单纯感染,428例混合感染,以混合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MP、hBoV为主;男童检出率[4.14%(563/13 591例)]高于女童检出率[3.25%(266/8 17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6,P=0.001)。在28 d~1岁组和〉1~3岁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71%(494/10 476例)、4.21%(244/5 793例)。主要在春、夏季流行。单纯HPIVⅠ及HPIVⅢ感染后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喘息,HPIVⅠ较HPIVⅢ感染后更易出现发热[71.74%(33/46例)比40.12%(134/334例)]、气促[10.87%(5/46例)比2.10%(7/33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410,P〈0.001;χ^2=10.177,P=0.001);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主要为肺炎。结论苏州地区住院儿童HPIV感染以HPIVⅢ亚型为主,在春、夏季节流行,3岁以下儿童是最易感染的年龄段,检出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副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及临床症状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春 潘芬 +3 位作者 石迎迎 刘昌颀 蒋婕 张泓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不同亚型(HPIV1~4)流行特征及临床症状,评估HPIV4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0~14岁急性下呼吸道... 目的分析上海市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不同亚型(HPIV1~4)流行特征及临床症状,评估HPIV4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0~14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样本,共5030份.逆转录荧光PCR法检测HPIV1~4型和其他常见5种呼吸道病原体,x2检验比较HPIV1~4型流行特征及临床症状差异.结果 5030例患儿中,HPIV1阳性138例(2.74%),HPIV2阳性31例(0.62%),HPIV3阳性432例(8.59%),HPIV4阳性171例(3.40%).HPIV阳性病例与其他5种常见病毒合并感染率为10.23%(79/772).HPIV1~4在不同月龄患儿及不同季节中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HPIV3相比,HPIV4的患儿在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症状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上海市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HPIV4阳性率仅低于HPIV3,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2017~2018年河南省漯河市儿童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人副流感病毒3型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杉杉 毛乃颖 +4 位作者 姬奕昕 张燕 崔爱利 许文波 扈瑞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0-740,共11页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是引起婴幼儿就诊和住院的常见原因,也是该年龄段人群发病的主要原因,而病毒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病例的60%以上,其中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s)是引起...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是引起婴幼儿就诊和住院的常见原因,也是该年龄段人群发病的主要原因,而病毒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病例的60%以上,其中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s)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为分析河南省漯河市儿童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中人副流感病毒3型(HPIV-3)检出状况及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于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12月27日送检的627份SARI病例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筛查HPIV-3阳性标本,对HPIV-3阳性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其HN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国内外HPIV-3 HN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绘制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基因特征。627份咽拭子标本中,HPIV-3阳性有27份,检出率为4.3%。59%的HPIV-3阳性病例分布于春夏季,发病人群中,6岁以下儿童占96.3%。通过RT-PCR方法共获得18株HPIV-3的HN基因,经过序列测定及对比分析可划分为两个基因亚型:C3a和C3b。C3a亚型有10株,C3b亚型有8株。18株HPIV-3的HN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1%~100.0%和98.8%~100%。与原型株Wash/47885/57相比,本次扩增18株HPIV-3 HN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5%~95.0%和97.0%~97.7%。与GenBank中国内外的HPIV-3 HN基因的代表株比较,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1%~98.5%和96.8%~97.0%。本研究提示HPIV-3是河南省漯河市儿童SARI病例中检出的病原之一,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至少有C3a、C3b两个基因亚型的HPIV-3毒株在漯河市共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HPIVs)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基因 基因特征 同源性分析
原文传递
2015-2020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副流感病毒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会 罗明 +4 位作者 黄琪 李爱华 王雪 龚成 黄芳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3-948,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人副流感病毒(HPIVs)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支撑。方法收集2015—2020年就诊于北京市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采集其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气管抽吸物等... 目的了解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人副流感病毒(HPIVs)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支撑。方法收集2015—2020年就诊于北京市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采集其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气管抽吸物等病原学标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PIV-1、HPIV-2、HPIV-3、HPIV-4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5—2020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HPIVs总体阳性率为3.90%(1622/41557),其中HPIV-3最多(58.45%),其次为HPIV-1(19.17%)、HPIV-2(12.70%)和HPIV-4(10.79%);2020年HPIVs阳性率(1.65%,70/4234)下降明显。HPIVs感染年度间呈现两年一个流行高峰的特点;HPIVs流行高峰在5—7月,HPIV-3流行趋势同HPIVs,HPIV-1夏秋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HPIV-2无明显的季节性,HPIV-4秋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男性患者HPIVs阳性率低于女性。0~5岁人群HPIVs阳性率最高(8.81%,685/7776),其次是6~15岁人群(4.07%,173/4247)以及≥60岁人群(3.25%,442/13582)。HPIV-1和HPIV-3阳性率在上、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存在差异(χ^(2)=4.449,P=0.039;χ^(2)=17.513,P<0.001)。结论HPIVs是北京市流行的常见呼吸道病毒,15岁以下儿童是HPIVs感染的主要人群,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明显减低了HPIVs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878例副流感病毒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中的临床及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岸文 朱磊 +4 位作者 闫琰 季凯 李芳 韩磊 孙玉宁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7期717-723,共7页
目的 分析人副流感病毒(HPIV)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感染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和提前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8—2019年银川市妇幼保健院878例CAP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运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HPIV-1、HPIV-... 目的 分析人副流感病毒(HPIV)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感染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和提前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8—2019年银川市妇幼保健院878例CAP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运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HPIV-1、HPIV-2、HPIV-3、HPIV-4等呼吸道病毒,并分析CAP患儿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 878例患儿中总HPIV阳性率为35.1%,其中HPIV-3阳性率最高(25.5%),其次分别为HPIV-1(8.2%)、HPIV-2(4.8%)、HPIV-4(3.2%);HPIV-3患儿高发于0~3岁(P=0.044);HPIV-3在春、秋季高发(P<0.001);HPIV-1型感染的患儿咽部充血发生率较未感染者高(P=0.014),而感染HPIV-4的患儿肺部干湿啰音发生率较未感染者低(P=0.004),咳嗽、喘鸣音、咽部充血、呼吸困难等其他临床症状在HPIV各分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检出率最高的HPIV-3常合并细菌、支原体和其他病毒感染,合并感染的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7.7%)、大肠埃希菌(17.0%)常见,合并感染的病毒以轮状病毒(42.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7.7%)常见,HPIV-3合并细菌感染者与未合并者相比,肺部干湿啰音发生率低(P=0.016);实验室指标中,HPIV-3感染者白细胞计数低于未感染者(P=0.035),而HPIV-3感染者红细胞计数高于未感染者(P<0.001),HPIV-3合并细菌感染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均高于未合并细菌感染者(P均<0.05)。结论 HPIV是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中CAP患儿的常见呼吸道病毒,HPIV-3感染最为常见,好发于婴儿期,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流行,常与其他病毒、细菌和支原体合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社区获得性肺炎 流行病学 儿童
下载PDF
人副流感病毒的快速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笙 伍时冠 +4 位作者 孟少伟 郑贵星 陈德晖 李际强 陈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8-861,共4页
目的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为快速准确诊断副流感病毒感染,文中探讨一种从鼻拭子快速分离培养及鉴定副流感病毒的方法。方法采集0—5岁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鼻拭子标本,以3000r/min离心1h接种至96孔板... 目的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为快速准确诊断副流感病毒感染,文中探讨一种从鼻拭子快速分离培养及鉴定副流感病毒的方法。方法采集0—5岁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鼻拭子标本,以3000r/min离心1h接种至96孔板预制LLC—MK2细胞以及按照传统培养法进行接种,最后补充含4ug/mLTPCK胰酶的病毒维持培养基。每天观察细胞病变,培养第2、5、8天分别作血吸附、血凝试验,试验阳性时作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从83份鼻拭子标本中分离鉴定6株副流感病毒,阳性率7.2%。离心培养法与传统培养法在标本培养2d后其分离率分别为7.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标本感染的细胞镜下可见局部变长、融合、破碎的细胞病变,血凝试验4℃凝集而室温不凝集,血吸附试验4℃阳性而室温阴性,免疫荧光可见细胞内特异性苹果绿荧光。结论快速分离培养方法可最快在2d内从鼻拭子标本中获得有毒力和生物活性的副流感病毒并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分离培养 病毒鉴定
下载PDF
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树凤 邓继岿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05-908,共4页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s)是副黏病毒科的一种单链包膜RNA病毒,首次发现于1955年[1],目前有4种血清型,HPIV4发现于1959年[2]。HPIVs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3-5],HPIV1和HPIV3感染最常见[6],尤以HPIV3...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s)是副黏病毒科的一种单链包膜RNA病毒,首次发现于1955年[1],目前有4种血清型,HPIV4发现于1959年[2]。HPIVs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3-5],HPIV1和HPIV3感染最常见[6],尤以HPIV3感染病情较重[3-4]。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HPIVs感染是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s)的第二大病毒病原体[7],远超过流感病毒[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人副流感病毒 临床特征 治疗
原文传递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s 1, 2, and 3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Beijing During 2004 to 2012 被引量:8
9
作者 Fang Wang Lin-Qing Zhao Ru-Nan Zhu Jie Deng Yu Sun Ya-Xin Ding Run Tian Yuan Qi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0期2726-2730,共5页
Background: Although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HPIV) has been determined as an important viral cause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RI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data on long-term investigation are stil... Background: Although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HPIV) has been determined as an important viral cause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RI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data on long-term investigation are still lacking to disclose the infection pattern of HPIV in China. Methods: Nasopharyngeal aspirates were collected from 25,773 hospitalized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RIs from January 2004 through December 2012 for respiratory virus screen by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Results: Out of these specimens, 1675 (6.50%, 1675/25,773) showed HPIV positive, including 261 (1.01%, 261/25,773) for HPIVI, 28 (0.11%, 28/25,773) for HPIV2, and 1388 (5.39%, 1388/25373) for HPIV3, 2 of the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both HPIV1 and HPIV3, and 36 were co-detected with other viruses. The positive rates of HPIVs were higher in those younger than 3 years old. HPIV3 was detected from all age groups, predominantly from patients under 3 years of age, and the highest frequency was found in those 6 months to 1-year old (352/4077, 8.63%). HPlV3 was the dominant type in each of the years detected between May and July. HPIV1 showed a peak in every odd year, mainly in August or September. HPIV was detected most frequently from patients with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12.49%, 157/1257), followed by bronchitis ( 11.13%, 176/2479), asthma (9.31%, 43/462), bronchiolitis (5.91%, 150/2536), pneumonia (6.06%, 1034/17,068), and those with underlying diseases (1.0%, 15/1506). HPIV3 is the dominant type in these six disease groups referred above, especially in the asthma group. Conclusions: HPIV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viral causes of ARI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hospitalized children covering a 9-year term. HPIV3 is the predominant type in all these years and in most of the disease groups. HPIVs with different types show different season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China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原文传递
苏州地区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3肺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宝芹 王宇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儿童人副流感病毒3肺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2017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52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副流感病毒1、2、3型(HP...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儿童人副流感病毒3肺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2017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52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副流感病毒1、2、3型(HPIV1、HPIV2、H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A、B型(InfA、InfB),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人类偏肺病毒、人鼻病毒(HRV),实时PCR检测人博卡病毒;分析气候因素与HPIV3肺炎流行的相关性。结果:7525例患儿中,HPIV3阳性268例(3.56%),前3位检出的病毒分别是HRV、RSV、HPIV3。HPIV3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98.13%)、喘息(38.06%)、发热(46.64%)等。HPIV3肺炎好发于6~12月龄,春夏季高发;RSV肺炎好发于0~6月龄,秋冬季高发。高热在HPIV3肺炎中多见,而喘息、气促和重症在RSV肺炎中更多见。HPIV3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月总雨量呈高度正相关(P<0.01),与月平均风速呈中度正相关(P<0.05)。结论:HPIV3是苏州地区CAP住院患儿第3位病毒病原,6~12月龄组检出率最高,春夏季为流行高峰,HPIV3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总雨量呈高度正相关,与月平均风速呈中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人副流感病毒3 流行病学 气候
下载PDF
2009-2011年甘肃省和陕西省流行的人副流感病毒3型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鹏 姬奕昕 +7 位作者 许松涛 于德山 余鹏博 张慧 许晶 崔爱利 魏虎来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9-514,共6页
为了解我国甘肃省、陕西省流行的人副流感病毒3型(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3,HPIV-3)的基因特征和流行规律,2009~2011年从上述两省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采集咽拭子标本719份,采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everse trans... 为了解我国甘肃省、陕西省流行的人副流感病毒3型(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3,HPIV-3)的基因特征和流行规律,2009~2011年从上述两省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采集咽拭子标本719份,采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多重RT-PCR)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进行筛查,HPIV-3阳性标本再用巢式PCR(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扩增其血凝素-神经氨酶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析。共获得13株HPIV-3HN基因序列,均属于C3亚群,核苷酸差异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0.2%~2.3%和0~1.1%。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HPIV-3的HN基因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和氨基酸差异较大,最大分别为6.0%和3.4%。shaanxi09-2与shaanxi10-H0091、shaanxi10-H0055与gansu11-62110372和shaanxi09-2与BJ/291/09之间存在核苷酸差异分别为0.9%、0.5%和0.6%,但均无氨基酸差异。提示甘肃和陕西两省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HPIV-3的持续循环传播。引起2009~2011年甘肃和陕西两省HPIV-3流行的毒株属C3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HN基因 基因特征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苏州地区人副流感病毒3感染住院患儿临床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显虹 王宇清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214-2216,共3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副流感病毒3型( HPIV3)感染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2298例患儿的痰标本,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人副流感病毒(...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副流感病毒3型( HPIV3)感染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2298例患儿的痰标本,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人副流感病毒(1-3)和腺病毒,采用实时PCR检测人博卡病毒DNA,逆转录PCR检测人偏肺病毒及鼻病毒RNA。分析人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进行比较。结果2298例痰标本中病毒检测阳性者983例(42.78%),HPIV 3阳性98例(4.26%),次于RSV阳性233例(10.14%);HPIV3常年均可感染,以春、夏季为发病高峰,夏季发病率高达45.92%;发病年龄均为6岁以下儿童,1岁以下检出率高,占62.30%;98例阳性标本中,HPIV3单独感染61例,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80.33%)、急性毛细支气管炎(13.11%),以咳嗽(96.72%)、喘息(44.26%)、发热(47.54%)为主要临床症状;与RSV比较,HPIV3住院患儿喘息发生率低,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IV3是苏州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有单独的致病性,与RSV相比,在季节分布、临床表现等方面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3型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人副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杉杉 扈瑞平 +3 位作者 赵培蓓 郭宏 毛乃颖 许文波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10-213,共4页
人副流感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喉炎等。HPIVs属副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根据基因组特征及血清学特点,HPIVs分为HPIV1-4四个血清型,其中HPIV-4又分为A和B两种亚型,HPIV-1... 人副流感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喉炎等。HPIVs属副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根据基因组特征及血清学特点,HPIVs分为HPIV1-4四个血清型,其中HPIV-4又分为A和B两种亚型,HPIV-1和3为呼吸道病毒属,HPIV-2和4为腮腺炎病毒。不同亚型的HPIVs引起的疾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不同。本文就HPIVs的病毒学、免疫学及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感染 结构蛋白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占国 于霞丽 +5 位作者 崔淑娟 龚成 张铁钢 王全意 黄芳 石伟先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副流感病毒感染现况,探索其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1 2014年期间就诊于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采集其咽拭子、深咳痰液等呼吸道样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副流感病毒1型、2型、3型、4...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副流感病毒感染现况,探索其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1 2014年期间就诊于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采集其咽拭子、深咳痰液等呼吸道样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副流感病毒1型、2型、3型、4型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腺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肠道病毒,检测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78例病例中共检测到217例副流感病毒阳性病例,阳性检出率为5.46%;其他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为流感病毒,为12.27%(488/3978);副流感病毒中3型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21%,2型阳性检出率最低,为0.83%;5岁以下儿童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75%,其次为60岁以上老龄组,6-15岁青年组阳性检出率最低;2011 2013年副流感病毒1型、3型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有所升高;副流感病毒2型阳性检出率在2011年和2013年间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4年,呈隔年流行态势;4年中副流感病毒4型呈散发;6 8月副流感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副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1 2014年北京地区副流感病毒感染主要为3型和1型;婴幼儿是副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不同年份、月份副流感病毒流行强度及流行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原文传递
人副流感病毒分子分型及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江洁 许文波 +2 位作者 张燕 朱贞 毛乃颖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11,共9页
人副流感病毒(HPIVs)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根据其血清学及基因组特征,可分为HPIV1~HPIV4四种血清型别。不同血清型HPIVs导致的临床疾病谱、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都有所不同。基于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差异,HPIV... 人副流感病毒(HPIVs)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根据其血清学及基因组特征,可分为HPIV1~HPIV4四种血清型别。不同血清型HPIVs导致的临床疾病谱、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都有所不同。基于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差异,HPIVs可进一步划分为具有不同时空分布特征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标准的分子分型方法有助于阐明HPIVs在人群传播过程中的基因进化和传播模式,然而,由于国内外至今未建立统一且标准化的分子分型方法,阻碍了对HPIVs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就HPIVs的病毒特征、基因组结构、现有的基因分型方法及进化加以综述,并筛选出分子分型参考株,以完善对HPIVs基因特征以及分子分型的认识,为我国开展HPIVs分子流行病监测和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分型 基因型 进化 人副流感病毒
原文传递
2020-2023年北京市副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关雪娇 李茂中 +5 位作者 康露 卫小枫 谢会 黄芳 宋利琼 龚成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6-791,共6页
目的分析2020—2023年北京市副流感病毒(HPIVs)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35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标本,检测HPIV-1、HPIV-2、HPIV-3、HPIV-4和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北京市HPIVs总体阳... 目的分析2020—2023年北京市副流感病毒(HPIVs)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35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标本,检测HPIV-1、HPIV-2、HPIV-3、HPIV-4和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北京市HPIVs总体阳性率为3.22%(486/15106),HPIVs阳性率在2020年最低(1.65%,70/4234),随后逐年增加,2022年阳性率达5.61%(214/3817),2023年1—2月阳性率2.54%(27/1062)。HPIVs流行高峰在秋季。此外,HPIVs在2022年10月的阳性率(23.05%,74/321)高于2020—2023年间的任何月份。2020—2023年以HPIV-3流行为主(2.11%,318/15106),其次是HPIV-1(0.73%,111/15106)、HPIV-2(0.24%,36/15106)和HPIV-4(0.15%,22/15106)。但2022年之后,HPIV-1的阳性率大幅降低,HPIV-2阳性率明显升高。HPIVs高发人群为0~5岁(8.50%,176/2070),6~17岁(4.10%,49/1195)和60岁以上(2.82%,147/5214)。0~5岁人群易感HPIV-3重症肺炎(8.51%,12/141)。结论2020—2023年北京市HPIVs流行强度在初期明显被抑制,后期逐渐回升;流行高峰被推迟,这种特征性改变,可能影响未来的HPIVs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人副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佩佩 李昌崇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66-469,共4页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HPIV)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各亚型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各有特点。HPIV亦可引起呼吸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损害。相同型别HPIV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但仍存在部...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HPIV)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各亚型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各有特点。HPIV亦可引起呼吸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损害。相同型别HPIV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但仍存在部分基因突变以及氨基酸变异,多数研究表明其系统进化存在时间、地域差异。血球凝集素一神经氨酶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HN)是HPIV蛋白中最具多态性的蛋白。HN蛋白活性部位的某些氨基酸变异会影响其活性,许多基因易突变区引起氨基酸变异对HN蛋白活性的影响目前尚未确定。深入了解HPIV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系统进化情况对该病毒流行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人副流感病毒3型检测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蓉芳 金玉 +2 位作者 耿新林 刘宗燕 原新慧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建立细胞培养联合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检测临床样本人副流感3型病毒(HPIV3)基因的方法,研究兰州地区HPIV3的感染现状及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12月,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例急性呼吸... 目的建立细胞培养联合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检测临床样本人副流感3型病毒(HPIV3)基因的方法,研究兰州地区HPIV3的感染现状及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12月,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分泌物标本(NPS),所有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用套式RT-PCR的方法检测NPS中HPIV3基因。结果300例患儿中HPIV3阳性46例,阳性率为15.33%。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1月、2月出现感染高峰。随机选取11份阳性标本送检测序,测得的核苷酸序列经过Blast软件比较,与Gene Bank中的已知的HPIV3序列同源性在91.0%~99.6%之间。结论HPIV3在兰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所占比例较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呼吸道病原,其所致呼吸道感染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尤以1岁以下为多,但男女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上下呼吸道感染中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检标本中,每个月均有HPIV3的检出。但于冬春出现感染高峰。用套式RT-PCR检测用于HPIV3的基因诊断具有特异性强的优点。兰州地区HPIV3 HN基因比较稳定,变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人副流感病毒 基因 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原文传递
人副流感病毒HPIV多重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德 邹丽容 +5 位作者 莫艳玲 李晖 陈秋霞 黄平 方苓 柯昌文 《华南预防医学》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人副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获取副流感病毒的PCR引物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评估,同时设计合成半巢式PCR引物。提取分离病毒的总RNA,以RNA抽提物为模板,一步法一次反转录扩增HPIV-1,2,3,4...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人副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获取副流感病毒的PCR引物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评估,同时设计合成半巢式PCR引物。提取分离病毒的总RNA,以RNA抽提物为模板,一步法一次反转录扩增HPIV-1,2,3,4等4种型别的副流感病毒。以多重RT-PCR产物作为模板,用半巢式PCR进一步扩增确认。结果利用多重RT-PCR方法一次扩增出人副流感病毒的4个不同型别,条带大小分别是317、507、189和451bp,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半巢式PCR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条带,条带大小分别是261、340、145和390bp,扩增结果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结论人副流感病毒多重RT-PCR快速检测方法已初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多重RT—PCR
下载PDF
广州地区2007年423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人副流感病毒1~3型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翊 钟家禹 +4 位作者 林涛 朱冰 连广琬 陈焕辉 周荣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647,共2页
人副流感病毒(HPIV)1-3型在婴幼儿中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气管炎和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实时荧光PCR检测是公认的核酸分子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标准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检测HPIV 1~3型的方法,并对2007年广州地区的4238... 人副流感病毒(HPIV)1-3型在婴幼儿中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气管炎和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实时荧光PCR检测是公认的核酸分子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标准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检测HPIV 1~3型的方法,并对2007年广州地区的423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