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艳飞 《理论建设》 2023年第3期36-43,共8页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的重要论断。深刻把握“三个务必”,需要从历史之维洞悉它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从现实之维明晰它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战略举措;从关系...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的重要论断。深刻把握“三个务必”,需要从历史之维洞悉它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从现实之维明晰它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战略举措;从关系之维理解它是一个相互支撑、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从价值之维察知它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的长期执政、激励党员干事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历史之维 现实之维 关系之维 价值之维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志友 章冠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70,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内在的思想特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民大众广泛认同;从价值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政治凝聚、经济服务、社会整合、价值引领等重要功能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历史维度 理论维度 价值维度
下载PDF
“政治纪律”:一个概念史的梳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家彬 吴祖鲲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7,共8页
目前我们党对"政治纪律"的界定主要包括政治路线的纪律、政治工作的纪律与政治生活的纪律三大组成部分,这三部分各有其复杂的历史发展。"政治纪律"最早出现时主要是指维护政治路线的纪律,1927年瞿秋白就以执行"... 目前我们党对"政治纪律"的界定主要包括政治路线的纪律、政治工作的纪律与政治生活的纪律三大组成部分,这三部分各有其复杂的历史发展。"政治纪律"最早出现时主要是指维护政治路线的纪律,1927年瞿秋白就以执行"政治纪律"的名义反对彭述之等人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随后,政治工作的纪律成为"政治纪律"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民主革命时期随着军事斗争的发展,军队政治纪律成为政治工作纪律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提出政治生活的纪律问题,颁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党的组织纪律也是"政治纪律",将维护中央权威作为"政治纪律"的重要内容,军队政治纪律也逐渐向此靠拢。中共十九大在维护党的政治路线的纪律与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纪律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政治纪律"的内涵,概念的重心逐渐向党内政治生活倾斜,更加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更加突出和丰富了新时代"政治纪律"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纪律 政治路线 政治工作 政治生活 概念史 历史维度
原文传递
法律史的反思:法律的历史维度 被引量:6
4
作者 赵立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6,共9页
法律史作为法律学科的一个独立部门,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法律史在法律学科中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地位,似乎也是学界共识。为此,法律史学界进行了长时间的反思,并产生了法律史是历史还是法学的分歧。法律史的边缘地位... 法律史作为法律学科的一个独立部门,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法律史在法律学科中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地位,似乎也是学界共识。为此,法律史学界进行了长时间的反思,并产生了法律史是历史还是法学的分歧。法律史的边缘地位和法律史的身份困惑有关:一方面,法律史往往聚焦于对历史上法律的研究,看起来似乎成了历史研究的一部分,但是研究的范围和视角又使它区别于历史研究;另一方面,尽管其以历史上的法律为研究范畴,但因为不关注现行法,造成与现实法律问题的疏离。因此,如果改变法律史在法律学科的边缘地位,就需要向现行法回归,以现行法为研究对象,将法律史视为一种方法或视角,在现行法中挖掘历史的空间,构建针对现行法的法律史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史 现行法 历史维度
原文传递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文明基本向度的契合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力之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3,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能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实性存在,必须到文明史上去进行确认。由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逐渐形成,文明史呈现向前向好发展的大趋势。关于文明状态本身的评价标准问题,必须以人类中的绝大多数,... 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能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实性存在,必须到文明史上去进行确认。由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逐渐形成,文明史呈现向前向好发展的大趋势。关于文明状态本身的评价标准问题,必须以人类中的绝大多数,在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段之后来回答这个问题。文明分为两个最基本的向度———技术向度和伦理向度,前者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指向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凡是先进的技术成果,无论出自哪个文明圈,只要传入另一个文明圈,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人性的向善性而不是向恶性体现了社会关系运行方向的伦理要求,即人与人的关系总体上在朝着友善和谐的方向走。通过长时间段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当今世界,人性价值观念处在普遍的认同中,人权保护意识对野蛮杀戮、虐待、摧残行为是超越性的,而不是相反。伦理向度主要表现:其一,和平超越战争;其二,规模性的虐待行为受到制约;其三,阶级分化下的底层苦难在改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类共同价值 文明史 技术向度 伦理向度
原文传递
高校校园文化涵育“立德树人”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4
6
作者 孟雪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5-79,共5页
文化育人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渗透功能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观照物化于校园物质文化与人文景观的构建之中。创设“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须以阐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创新课程教学与制度... 文化育人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渗透功能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观照物化于校园物质文化与人文景观的构建之中。创设“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须以阐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创新课程教学与制度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路径,从历史、现实与价值三重维度探索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同时,也应避免德育文化传承与弘扬中的形式化、缺乏创新驱动的制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功能障碍等问题对“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创设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立德树人 历史维度 实践维度 价值维度
下载PDF
对西方历史哲学两个命题的评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家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文论述了历史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评析了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和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两个西方历史哲学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历史时间 向度 当代史 思想史
下载PDF
论大学之维 被引量:2
8
作者 荀渊 户翠红 《大学(研究)》 2007年第Z1期18-22,共5页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既是一个自产生至今被持续赋予意义的历史产物,也是在继承与嬗变中逐步确立其制度框架与运行规则的社会结果。而且,大学自身所秉持的理念的变化和丰富使大学日益成为一个具备多种维度的社会实体。因此,从多种维度...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既是一个自产生至今被持续赋予意义的历史产物,也是在继承与嬗变中逐步确立其制度框架与运行规则的社会结果。而且,大学自身所秉持的理念的变化和丰富使大学日益成为一个具备多种维度的社会实体。因此,从多种维度识读大学不仅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大学,把握大学理念在整个历史过程中的衍变,也可以为当下如何发展大学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念 历史之维 制度之维 文化之维 发展之维
下载PDF
不同的向度:中医史研究的内与外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洪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1,共6页
民国时期,现代学术分科模式下的医学史学科开始创立。当时的主流研究方法是以现代科学知识解析旧有医学史料,以求医学进化,这对于中医来说实质是一种"外部"研究。中医出于教育的需要,继续发展其"明系统""分派... 民国时期,现代学术分科模式下的医学史学科开始创立。当时的主流研究方法是以现代科学知识解析旧有医学史料,以求医学进化,这对于中医来说实质是一种"外部"研究。中医出于教育的需要,继续发展其"明系统""分派别""示门径"的史论模式来编写医学史教材,形成其"内部"传统。医学史学科一直以来定位属于"科学史",但若以"科学"建构的眼光看待中医历史,则无论"内史"或"外史",均未足以全面地反映其理论内核的演进历程。超越体系分科,在科学人文视角下从知识研究的角度来探究中医史,有可能达致外部审视与内部自省的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医学史 向度
下载PDF
翻译批评断代史书写的四个面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金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2,190,共9页
翻译批评史研究是对既往翻译批评活动的描写与阐释,是翻译(史)研究的有机构成部分。中国翻译批评活动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批评资源。目前,翻译界对翻译批评历史的系统研究或书写还缺乏关注。论文在总结翻译史和翻译批评研究的基础上,... 翻译批评史研究是对既往翻译批评活动的描写与阐释,是翻译(史)研究的有机构成部分。中国翻译批评活动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批评资源。目前,翻译界对翻译批评历史的系统研究或书写还缺乏关注。论文在总结翻译史和翻译批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时代语境、批评主体、批评特征、批评效应”为核心议题的内容框架,初步勾勒了翻译批评断代史书写的路径方法。翻译批评断代史的书写,不仅有助于研究者回到历史现场,为翻译批评的生成寻觅历史的印迹,更有助于拓展翻译批评研究的视阈、丰富翻译批评研究的政治、文化语境,揭示翻译批评的历史本质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断代史书写 面向
原文传递
“历史民族志”与“历史的民族志”——民族志实践中的历史之纬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8-12,26,共6页
作为新兴的跨学科合作平台,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已渐趋成熟,其依托民族志报告的文本书写,包括两种类型":历史民族志"和"历史的民族志",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呈现不同的研究取向与价值。此二种写作方式,将历时性与共... 作为新兴的跨学科合作平台,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已渐趋成熟,其依托民族志报告的文本书写,包括两种类型":历史民族志"和"历史的民族志",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呈现不同的研究取向与价值。此二种写作方式,将历时性与共时性作为交叉的基轴统一纳入文本写作之中,将"过去"与"当下"融入整体的历史予以建构。但"历史民族志"将时间空间化、历史场域化,在历史的时间维度上做田野行走;而"历史的民族志",更注重将时间维度嵌入空间的延展之中,在当下的田野中把握历史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族志 历史的民族志 过去与当下 历史维度
下载PDF
中外广告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志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59-162,共4页
结合中外广告史教学的现实特点,总结了近几年来对中外广告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的部分相关成果,从尊重历史尺度——寻根究源,结合专业特点——重构体系,开发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等三个方面,以案例剖白的形式,展示了本学... 结合中外广告史教学的现实特点,总结了近几年来对中外广告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的部分相关成果,从尊重历史尺度——寻根究源,结合专业特点——重构体系,开发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等三个方面,以案例剖白的形式,展示了本学科教学的几个重要特点,突出强调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位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尺度 专业特点 创新思维 中外广告史
下载PDF
党史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
13
作者 金海英 金玲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2,140,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牢固树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根本和灵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逐渐积累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牢固树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根本和灵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是在未来还要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实践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做的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进行经验总结是十分必要且具重要现实意义。历史维度回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过程。理论维度回答了中华民族及其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实践维度回答了基层民族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下载PDF
传播思想史书写范式与维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磊 李慧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5-70,共6页
传播思想史内涵和外延界定的不确定性,使得关于传播思想史的书写既困难重重又眼花缭乱。现有的四种传播思想史书写范式如个人传记式、观念统领式、编年史式和宏大体制式,或易于掉入“伟人创造历史”的陷阱,或局限于观念的演变而忽视外... 传播思想史内涵和外延界定的不确定性,使得关于传播思想史的书写既困难重重又眼花缭乱。现有的四种传播思想史书写范式如个人传记式、观念统领式、编年史式和宏大体制式,或易于掉入“伟人创造历史”的陷阱,或局限于观念的演变而忽视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或落入思想史仅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大事年表的窠臼。基于此,围绕着三个维度来进行传播思想史的书写可避免上述弊端,第一个维度是围绕个人传记、思想观念和体制制度的相互交织形成的思想;第二个维度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竞争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第三个维度是回到社会和历史语境中。由此既可以克服单一的写法,又能涉及一个范围更广泛的知识、思想、观念、历史背景,还可以克服漫无边际的危险,是传播思想史书写中可能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思想史 书写范式 书写维度
下载PDF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三重维度
15
作者 刘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7-32,共6页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领导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对党的领导理论的重要创新。从价值维度上看,党的领导既是革命胜利、建设成功和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保证,更是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领导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对党的领导理论的重要创新。从价值维度上看,党的领导既是革命胜利、建设成功和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保证,更是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和政治基础;从历史维度上看,新形势下突出强调党的全面领导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既是对以往党的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党内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现实反思;从现实维度上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离不开纵向的组织网络和横向的统战网络,并以高效的组织整合和社会整合方式保证党的政治领导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全面领导 价值维度 历史维度 现实维度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哲学维度
16
作者 赖明谷 周鹏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8-64,共7页
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重要哲学维度。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维度以科学性、明晰性和指向性为重要特征;历史维度兼具传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实践维度指向紧迫性、针对性和长期性。通过对江西... 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重要哲学维度。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维度以科学性、明晰性和指向性为重要特征;历史维度兼具传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实践维度指向紧迫性、针对性和长期性。通过对江西省不同层类学校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如何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其植根于青少年学生心坎中,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与传承,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哲学维度 价值维度 历史维度 实践维度
下载PDF
科学认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三个维度
17
作者 高亚龙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9-22,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理论体系。对其科学内涵,本文认为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这三个维度去理解和把握。从理论维度来认识,旗帜鲜明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理论体系。对其科学内涵,本文认为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这三个维度去理解和把握。从理论维度来认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从历史维度来认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从实践维度来认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 理论维度 历史维度 实践维度
下载PDF
教育史学研究的多元价值取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传燧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教育史学作为一门以人类教育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状况及其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客观规律为旨归的人文社会学科,具有察往、鉴今、知来、通变、悦情、怀古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和功能。认识和把握这些价值和功能,对于深化... 教育史学作为一门以人类教育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状况及其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客观规律为旨归的人文社会学科,具有察往、鉴今、知来、通变、悦情、怀古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和功能。认识和把握这些价值和功能,对于深化和拓展教育史研究的领域,开展多元化教育史研究,扩大教育史研究的服务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 研究 多元 功能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从“现实的人”到“人的现实”:主体向度对历史之谜的再解答
19
作者 张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人”的发现是对以往哲学体系“抽象的人”的重要超越,将人从抽象人性论的各种虚构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生成的主体。“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其现实性在马克思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利己... 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人”的发现是对以往哲学体系“抽象的人”的重要超越,将人从抽象人性论的各种虚构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生成的主体。“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其现实性在马克思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利己的人、异化劳动中的人、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到物化的人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人的现实性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蜕变,从“现实的人”走向“人的现实”。这一蜕变不仅规定了人趋向自由状态的必然性,同时回答了历史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谜题,对于澄清非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谬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人的现实 历史 主体向度
下载PDF
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比干文化传播的原理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伟 张静莎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7期28-34,共7页
比干文化是以比干为基点衍生出来的文化,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以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对比干文化进行观照,可以挖掘出比干文化传播的原理:从“文曲信仰”看比干文化的增殖原理,从“财神崇拜”看比干文化的变迁原理,从“杀身成忠”看比... 比干文化是以比干为基点衍生出来的文化,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以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对比干文化进行观照,可以挖掘出比干文化传播的原理:从“文曲信仰”看比干文化的增殖原理,从“财神崇拜”看比干文化的变迁原理,从“杀身成忠”看比干文化的积淀原理,从“谱牒祖训”看比干文化的适应原理,从“郡望堂号”看比干文化的圈层原理,从“迁播繁衍”看比干文化的融合原理,从“谏诤精神”看比干文化的维模原理。因为,比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维模、适应、融合、增殖、变迁、积淀,并以林姓祠堂、文曲神庙和文财神庙等祭祀场地为依托逐渐形成比干文化圈,故能影响深远,传播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干 历史 文化 文化传播 维模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