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补贴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建德和开化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翁夏燕 陶宝山 朱臻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4-331,共8页
利用浙江省建德和开化两个省重点林区县(市)8个村156个农户调查的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实证分析了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林业补贴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林业补贴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据此... 利用浙江省建德和开化两个省重点林区县(市)8个村156个农户调查的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实证分析了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林业补贴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林业补贴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据此,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加强配套措施,完善服务体系;破解农户难题,提升贷款需求;协调相关政策,拓宽融资途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抵押贷款 林业补贴 农户意愿
下载PDF
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的效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调查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伟咏 漆雁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768-774,共7页
林业作为弱质性加强的准公共品,需要一定补贴来提高农户家庭的福利水平。通过博弈方法和效用理论公式计算出林业补贴政策效用,对以林地面积、林业投资和实际产量为依据的补贴模式进行比较,并利用OLS方法对四川省现行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 林业作为弱质性加强的准公共品,需要一定补贴来提高农户家庭的福利水平。通过博弈方法和效用理论公式计算出林业补贴政策效用,对以林地面积、林业投资和实际产量为依据的补贴模式进行比较,并利用OLS方法对四川省现行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效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林业补贴模式对稳态时的资本存量和产量没有影响,对农户消费有正向影响;林业补贴政策效用与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补贴金额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补贴支付方式呈显著性负相关;低收入和林业有收入家庭获得林业补贴政策效用更明显。提出了需要完善林业补贴制度,创新林业补贴政策,林业补贴应更倾向于低收入和林业有收入家庭,加强林业补贴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林业补贴 效用 OLS
下载PDF
林业特色产业发展与林业补贴政策关联度的思考——以临安市山核桃产业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谢思香 陈永富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发展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了临安山核桃产业发展中的扶持措施、存在的问题;通过山核桃产业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反映了产业发展的成果,探讨林业补贴政策对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目前林业补贴政策的缺失。
关键词 林业特色产业 林业补贴政策 关联度
下载PDF
林业补贴政策需求及影响因素分分析——基于林农的视角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燕 翟印礼 王闰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3,共4页
林业补贴政策对林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林农的视角,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和辽宁省199户林农的微观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补贴政策的需求现状,探讨了林业补贴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65%的林农获得林业补贴,户主... 林业补贴政策对林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林农的视角,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和辽宁省199户林农的微观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补贴政策的需求现状,探讨了林业补贴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65%的林农获得林业补贴,户主受教育程度、营林林种与林业补贴需求正向相关,社会资本、林业收入占比、营林面积、营林期限与林业补贴需求负向相关。此外,林业补贴政策需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彰武地区对林业补贴需求显著高于朝阳地区。基于林业补贴的目的,提出一是要提高林业补贴金额,以弥补林农林业生产成本;二是要改变补贴方式,增加对林农免费技术培训的次数,提高技术培训的质量,提供相关林业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补贴方式 林农
下载PDF
营林补贴可以促进林农对营林新技术的采纳吗?--基于浙江省经济林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齐正顺 朱臻 陈雨婕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4,58,共11页
在南方集体林区,营林主体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是阻碍营林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其影响因素众多。实践发现:营林补贴有利于刺激林农营林积极性,继而对营林新技术的采纳及应用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分析营林补贴对林农营林新技... 在南方集体林区,营林主体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是阻碍营林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其影响因素众多。实践发现:营林补贴有利于刺激林农营林积极性,继而对营林新技术的采纳及应用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分析营林补贴对林农营林新技术采纳行为的激励影响,对于提升林农的营林新技术采纳率、提高营林新技术推广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构建农户行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浙江省经济林13县429户林农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营林补贴对林农采纳营林新技术及其差异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营林补贴对林农采纳营林新技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林农获得营林补贴对其采纳新品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应以林补户(营林贴补户)作为主要的营林技术推广对象,及充分发挥林补户资源优势的角度,建立"林补户-普通户"的营林技术推广辐射机制;依托股份制和合作经营模式提升小规模林农营林新技术采纳率,探索多种方式有效结合,加强有针对性的营林技术培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林补贴 技术采纳 营林新技术 二元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多元化林业生态补偿有效性分析——以造林补贴与林业碳汇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薛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基于福建省财政造林补贴和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情况,以52个县(市)为样本,以“碳中和”下减排增汇为目标对政府和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有效性及两者协同作用效应进行分析,发现政府与市场化补偿方式对改善地区林业生态、增加碳汇供给具有正向... 基于福建省财政造林补贴和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情况,以52个县(市)为样本,以“碳中和”下减排增汇为目标对政府和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有效性及两者协同作用效应进行分析,发现政府与市场化补偿方式对改善地区林业生态、增加碳汇供给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两者协同作用效应渐显;政府和市场化补偿方式协同作用有利于增进林企、林农的营林经济收益,进而改善地区林业生态。但是市场化林业补偿对地区环境生态影响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多元化生态补偿对减排增汇的协同作用效应。因此,应以林企和林农经济收益为切入点,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优化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加大政策扶持,为林业碳汇等市场化补偿方式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推进政府与市场补偿作用的有效协同,产生1+1>2的减排增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补偿 造林补贴 林业碳汇 碳中和
下载PDF
黑龙江省林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基于林业职工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韩佳乐 郝宸悦 +1 位作者 李丹 郭章茗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第1期21-25,共5页
从林业职工的视角出发,运用描述性分析,对林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林业职工作为林业补贴政策的直接受益人,对于政策实施具有直观的感受,从职工角度分析林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具有很强说服力。调查结果显示,林业... 从林业职工的视角出发,运用描述性分析,对林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林业职工作为林业补贴政策的直接受益人,对于政策实施具有直观的感受,从职工角度分析林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具有很强说服力。调查结果显示,林业职工对林业补贴介于基本了解和不了解之间,基于职工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补贴内容,较多林区对林补政策较为重视,执行情况较好。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基本不存在补贴费拖欠情况。林区职工希望提高补贴标准的同时,更应让更多的职工参加到造林、育林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职工视角 描述性分析
下载PDF
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研究评述 被引量:5
8
作者 谢思香 陈永富 《中国林业经济》 2009年第2期5-7,共3页
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研究背景的介绍,认为对非公有制林业进行补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界定了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范围。从林业补贴的理论依据、补贴的标准和模式以及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林业补贴政策... 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研究背景的介绍,认为对非公有制林业进行补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界定了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范围。从林业补贴的理论依据、补贴的标准和模式以及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林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国外私有林补贴政策研究的情况。指出目前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研究较为欠缺,补贴资金的分配、发放途径和资金利用监督机制以及研究的数据来源等实际问题,提出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林业补贴资金的配置、林农激励机制以及林业在新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 林业 补贴政策
下载PDF
补贴对林业生产及森林生态效益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20
9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5-612,共8页
不同的林业补贴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提高社会福利,也可能降低社会福利。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补贴使林业生产收益流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林业生产收益最大净现值到来的时间相对于社会最优时间提前或延后。论文建立了一个以林木吸收碳来... 不同的林业补贴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提高社会福利,也可能降低社会福利。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补贴使林业生产收益流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林业生产收益最大净现值到来的时间相对于社会最优时间提前或延后。论文建立了一个以林木吸收碳来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林业生产收益定量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华东某市的一项林场补贴政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该林场最优砍伐时间为第19年,当存在补贴的情况下,林场的最优砍伐时间提前到第11年,而随着碳价格从0增加至1000元/t,社会最优砍伐时间从第19年增加到第31年,造成的社会净损失从7750元/hm2增加到17704元/hm2。鉴于此,合理的林业补贴要能够促使私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森林生态效益 最优砍伐决策模型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林业补贴对浙江省农户林业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舒斌 沈月琴 +2 位作者 贺永波 赵思嘉 刘红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4-542,共9页
林业的弱质性、外部性等特点降低了农户营林积极性。为发展林业,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相继启动了森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等林业补贴政策试点工作。政策实施后究竟能否影响农户的林业投入呢?基于浙江省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试点项目,选取建德... 林业的弱质性、外部性等特点降低了农户营林积极性。为发展林业,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相继启动了森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等林业补贴政策试点工作。政策实施后究竟能否影响农户的林业投入呢?基于浙江省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试点项目,选取建德市与开化县共311户农户,运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林业补贴政策能够显著激励农户增加林业投入,农户获得的造林补贴金额或抚育补贴金额每增加1.00元,将激励农户增加0.13元林业投入,结果分别通过10%及1%的显著水平检验。另外,林业收入、其他非林收入、营林树种及年份差异等变量对农户林业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和林龄对农户林业投入有显著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林业补贴 林业投入 TOBIT模型
下载PDF
基于政策实施理论依据视角的我国林业补贴政策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安胜 林群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文中分析实施林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以现实林业补贴政策与其理论依据之间的吻合性来剖析我国林业补贴政策的适宜性,提出完善林业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经营 生态产品 林业补贴 理论依据
原文传递
林业补贴政策对浙江林农营林投入和收入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领先 齐正顺 +3 位作者 应悦 季容 周永芳 朱臻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基于浙江省3县36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实施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对林农营林投入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林业补贴政策可以显著增加农户的营林投入,但对农户的营林增收没有显著带动作用,这证明林业补贴能够... 基于浙江省3县36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实施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对林农营林投入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林业补贴政策可以显著增加农户的营林投入,但对农户的营林增收没有显著带动作用,这证明林业补贴能够有效刺激林农的营林积极性,但增收效果仍有待观察。因此,选取林业补贴对象应注重"普惠+特惠"制、林业补贴政策需长期稳定执行、政府部门应加强林业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双重差分模型 营林投入 营林收入 浙江省
下载PDF
南方集体林区营林规模对林业补贴政策实施的公平和效率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2 位作者 徐志刚 刘梦欣 杨丽霞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5-164,共10页
自2009年以来在南方集体林区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项目已逾六年,针对项目实施主体的选择影响到该政策执行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对该问题探讨有助于完善今后林补政策的瞄准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2014年浙江省案例点151户有效... 自2009年以来在南方集体林区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项目已逾六年,针对项目实施主体的选择影响到该政策执行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对该问题探讨有助于完善今后林补政策的瞄准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2014年浙江省案例点151户有效样本调查数据,运用Logit和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营林规模对林补政策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发现在林补政策实施中,地方林业部门从降低监督交易成本和追求管理效率出发,会尽量鼓励让规模大户参与林补项目实施,从政策受益面而言的确存在不公平情况;另一方面,相对于非补贴户,林补政策的确刺激了补贴户营林投入,提升其营林积极性,但相对于小规模林补户,对规模林补户重点倾斜的林补政策实施效率没有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鼓励专业合作社和小散户联户承包林补项目、监督与验收交由社会第三方等相关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效率 公平 营林规模 南方集体林区
原文传递
林地经营规模对林业补贴政策实施对象选择及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两县市调查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梦欣 朱臻 +2 位作者 沈月琴 李博伟 余康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91,共10页
自2009年以来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旨在促进营林主体的投入和降低营林活动的风险,但在具体实施中是否达到预期政策目标仍值得讨论。本文重点分析林地经营规模对林业补贴政策实施对象的选择及其效果的影响,继而讨论林业补贴政策的... 自2009年以来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旨在促进营林主体的投入和降低营林活动的风险,但在具体实施中是否达到预期政策目标仍值得讨论。本文重点分析林地经营规模对林业补贴政策实施对象的选择及其效果的影响,继而讨论林业补贴政策的公平性与有效性问题,这对于今后完善林业补贴政策,明确林业补贴项目实施主体,判断林业补贴政策的瞄准度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基于浙江省调研点数据,运用Logit和三重差分模型分别分析了林地经营规模对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实施对象选择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增大,成为林业补贴户的概率增加。现有林业补贴政策实施中,地方相关部门从降低监督交易成本出发,在实施对象选择上会尽量鼓励让规模户参与,从而就受益面而言,该政策实施难以确保公平性。(2)相对于普通农户,林业补贴政策的确刺激和提升了规模户生产要素投入和收入,但并不显著。从目前来看,现有政策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政策设计效果,瞄准度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具有"特惠+普惠"性质的林业补贴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透明度、强化林业补贴项目监管机制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三重差分模型 林地经营规模 浙江省
原文传递
林业补贴对山区农户风险态度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0
15
作者 沈月琴 舒斌 +2 位作者 朱臻 白江迪 刘红妍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31-38,共8页
林业补贴是发展林业的一项重要财政手段,而林业补贴能否影响农户的风险决策呢?基于2014年浙江省建德和开化92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算农户风险态度即风险偏好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序次Logit模型实证分析林... 林业补贴是发展林业的一项重要财政手段,而林业补贴能否影响农户的风险决策呢?基于2014年浙江省建德和开化92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算农户风险态度即风险偏好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序次Logit模型实证分析林业补贴对农户风险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0%统计水平下,获得造林补贴农户处于高风险偏好程度的可能性是未获得造林补贴农户的2.46倍;相对于未获得抚育补贴农户,获得抚育补贴农户处于高风险偏好程度的可能性提高2.03倍。其他个体特征变量及家庭特征变量对农户的风险偏好程度均有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风险态度 序次Logit模型
下载PDF
林业补贴政策实施结构特征与微观效果评价——基于黑龙江省的跟踪调查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国双 邹玉友 +1 位作者 任月 刘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9期1090-1094,1152,共6页
利用黑龙江省省域2013—2015年林业补贴政策实施跟踪数据,从县(局)层面揭示林业补贴政策实施结构特点:龙江森工下属机构补贴资金总额高于林业厅下属机构;黑龙江省主要实施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和生态效益补偿三类。其中,森林抚育补贴... 利用黑龙江省省域2013—2015年林业补贴政策实施跟踪数据,从县(局)层面揭示林业补贴政策实施结构特点:龙江森工下属机构补贴资金总额高于林业厅下属机构;黑龙江省主要实施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和生态效益补偿三类。其中,森林抚育补贴总额最大,造林补贴次之,各类补贴实施标准均达国家要求;公益林、天然林是林业补贴政策实施客体。从职工层面进行林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林业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木材蓄积总量,促进地区就业;对职工家庭收入有异质影响,获补贴职工家庭更易从事林下经营;各部门准备充分,上级指导有力,林场履职规范;补贴规模小、标准低,职工承包意愿强与自身条件弱现象并存。基于此,提出完善林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结构特点 效果评价 异质化
下载PDF
我国林业补贴与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协调性分析及优化
17
作者 吴守蓉 张子璇 张颖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农业补贴和林业补贴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促进农林业增产提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存在林业与农业补贴政策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农户在... 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农业补贴和林业补贴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促进农林业增产提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存在林业与农业补贴政策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农户在林业经营中享受的补贴不足、林业补贴政策效果受到侵蚀。为进一步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文中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安全”视角出发,阐述农林补贴政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对农林补贴政策体系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优化林业补贴与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协调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农业补贴 协调性 差异性 政策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公益林可持续建设补助政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帅帅 陈卫洪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2,106,共8页
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和2017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8村公益林建设微观调查,分析了公益林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公益林建设存在生态补偿标准低且筹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一刀切"、地区间公益林补偿承受能力差别明显... 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和2017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8村公益林建设微观调查,分析了公益林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公益林建设存在生态补偿标准低且筹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一刀切"、地区间公益林补偿承受能力差别明显、地方生态补偿财政压力大等问题;农户对公益林建设认知不足、生态补贴期限短、农(林)户林地面积小而分散不利于进行公益林管护、护林员任务重工资低等问题。因此,提出增强农(林)户生态意识;上调护林员工资;组建村民护林队;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依据;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弹性生态补贴标准;地区之间进行转移支付;加强生态林经营管理和提高森林碳汇储量;推进森林碳汇市场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建设 公共产品 外部性 林业补贴 森林碳汇 市场化
下载PDF
林业补贴对农户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OLS模型及分位数回归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培锋 卢素兰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第5期44-48,共5页
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LS模型及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林业补贴对农户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林业补贴确实增加了农户的家庭林业收入;但林业补贴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林农的影响存在差异:在50%、... 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LS模型及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林业补贴对农户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林业补贴确实增加了农户的家庭林业收入;但林业补贴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林农的影响存在差异:在50%、70%和90%分位上对林农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影响系数分别为0.613、0.165和1.419,即林业补贴对家庭林业收入高的林农的激励效应最大,对中等收入的激励效应次之,对较高收入者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补贴 家庭林业收入 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optimal harvesting decision model to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forestry economic policy 被引量:1
20
作者 Xin Jiang Xiujua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年第4期333-344,共12页
This paper firstly extends the single period forest optimal harvesting decision model to infinite periods,in order to indicate how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otation period aimed at maximizing forest revenue in all dir... This paper firstly extends the single period forest optimal harvesting decision model to infinite periods,in order to indicate how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otation period aimed at maximizing forest revenue in all directions when repeat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trees on the same plot of earth till infinite future.The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scounted rates,timber price,harvesting costs,planting costs,and tax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rotation period;and how the optimal rotation period will change when we introduce the factors of continuously rising timber price and ecological revenue.Secondly,the authors introduce the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principle into the above model to design a resource-exploiting mode which satisfies bom the dynamic efficiency principle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principle.Last but not least,the research applies the above model to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forestry economic policy and explains 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s such as Government Purchasing Ecological Forest,Tree Compensation,and Forestry Subsidization,which provides a necessar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ture application of these new institutions.Besides,in regard to mis theoretical framework,the authors analyze the necessity of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and Grain for Green projects which are currently being implemented in China.We also point out the emphasis of work to insure the project sustainable and successful.Finally,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enterprise's incentive to over-the-quota harvesting and the government's means of restricting such behavior,which highlights the fact mat improved supervision and higher penalties are helpful in restricting over-the-quota harv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rotation perio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ECOLOGICAL forest PURCHASE tree compensation forestry SUBSID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