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喷磨结合酸蚀对预防性树脂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靳凯璐 马哲 +3 位作者 李涛 赵建英 任建 周露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观察用传统涡轮机和空气喷磨术处理窝沟龋及流体树脂充填后,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选择患有窝沟龋的前磨牙或磨牙100个,随机分为A、B、C、D、E 5组(n=20)。A、B、C组用传统涡轮机备洞,D、E组用空气喷磨备洞;A组酸蚀并涂布粘... 目的:观察用传统涡轮机和空气喷磨术处理窝沟龋及流体树脂充填后,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选择患有窝沟龋的前磨牙或磨牙100个,随机分为A、B、C、D、E 5组(n=20)。A、B、C组用传统涡轮机备洞,D、E组用空气喷磨备洞;A组酸蚀并涂布粘结剂后,用纳米复合树脂充填,最后涂布一层窝沟封闭剂;B、D组酸蚀并涂布粘结剂后,用Z350流体树脂充填;C、E组直接用Constic树脂充填。然后将各组样本进行冷热循环后,用亚甲蓝染色,体视显微镜观察各组微渗漏情况,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充填体与牙体组织的间隙。结果:5组微渗漏程度为A组>C组>E组>B组>D组,D组与其他4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E组的微渗漏均低于A、C组(P<0.05);B组和E组、C组和A组的微渗漏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5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隙宽度为A组>C组>E组>B组>D组,除B、E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空气喷磨技术结合全酸蚀粘结系统,并用Z350流体树脂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止微渗漏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树脂充填 空气喷磨技术 流动树脂 微渗漏 Constic
下载PDF
流动树脂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楔状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慧国 赵文 金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流动树脂修复牙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治疗的90例(患牙264颗)牙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0例,患牙85颗),B组(30例,患牙88颗)及C组(30例,患牙89颗)。A组采...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流动树脂修复牙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治疗的90例(患牙264颗)牙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0例,患牙85颗),B组(30例,患牙88颗)及C组(30例,患牙89颗)。A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B组采用流动树脂修复,C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流动树脂修复,1年后评价临床效果,比较各组患者有效率,修复前后牙龈、牙齿功能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修复1年后,C组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P<0.05),A组和B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牙龈状态A级率及牙龈敏感A级率均提高(P<0.05),C组牙龈状态A级率及牙龈敏感A级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修复后,三组咀嚼功能满意度评分、外观功能满意度评分均改善(P<0.05),C组及B组外观满意度评分优于A组(P<0.05),三组咀嚼功能满意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C组低于B组及A组(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流动树脂修复楔状缺损能更好地改善牙齿和牙龈敏感状态,同时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充填材料 流动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牙龈 牙敏感 牙髓活力
下载PDF
2种穿髓型楔状缺损前磨牙修复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芳 冯广智 +3 位作者 林颖洁 蔡婧 李兵 张楠楠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比较和观察临床中穿髓型楔状缺损的前磨牙,在完善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辅助固位和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充填,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AD/CAM)铸瓷全冠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口腔科修复的196颗穿髓型楔状缺... 目的比较和观察临床中穿髓型楔状缺损的前磨牙,在完善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辅助固位和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充填,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AD/CAM)铸瓷全冠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口腔科修复的196颗穿髓型楔状缺损前磨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93例96颗,对照组94例100颗。2组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研究组采用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充填,对照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及双固化树脂充填,最后均进行CAD/CAM铸瓷全冠修复。参考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标准(USPHS),分别在修复后半年、1年、2年和3年进行复诊检查和评价效果,综合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各复查点2组修复体A级评价百分比都>80%,A级+B级评价和为100%,2组临床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穿髓型楔状缺损的前磨牙铸瓷全冠修复前,可以酌情选择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作为充填方案之一,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髓型楔状缺损 玻璃纤维桩 纳米树脂 流动树脂 铸瓷全冠
下载PDF
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在前牙缺失粘合修复中的应用
4
作者 段丽娜 李雅丽 +1 位作者 董世涛 于波 《粘接》 CAS 2023年第3期44-47,共4页
探讨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在前牙缺失粘合修复中的应用,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进行修复治疗的为观察组,用传统的流动树脂进行修复治疗的为对照组,将2组的修复满意度,前牙的修复状况进行比较。经... 探讨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在前牙缺失粘合修复中的应用,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进行修复治疗的为观察组,用传统的流动树脂进行修复治疗的为对照组,将2组的修复满意度,前牙的修复状况进行比较。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在进行修复治疗后6、12个月后,从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附着丧失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待修复1年后,前牙修复体的舒适度、美观性、发音情况、咀嚼功能以及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前牙缺失修复治疗中,弹性纤维联合流动树脂的修复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流动树脂修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纤维 流动树脂 前牙缺失 修复治疗
下载PDF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对牙齿深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石荣丽 《大医生》 2020年第24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整层充填流动树脂对牙齿深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牙齿深楔状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颗患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9例,39颗)采用常... 目的分析整层充填流动树脂对牙齿深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牙齿深楔状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颗患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9例,39颗)采用常规深楔状缺损修复方法,观察组(41例,41颗)采用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比较修复1周后两组患者的牙齿敏感情况、修复效果及预后。结果充填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牙齿敏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牙齿敏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充填体脱落、边缘染色、继发龋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修复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牙齿深楔状缺损,与常规修复相比,不仅不会增加术后牙齿敏感的发生率情况,还能降低充填体脱落、边缘染色、继发龋齿的发生率,因此,修复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层充填 流动树脂 牙齿 深楔状缺损
下载PDF
3种可流动材料充填人离体牙Ⅴ类洞模型后微渗漏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耿文韬 谢金芳 +2 位作者 张颖丽 刘霞 尹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比较Z350XT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0和PRG Barrier Coat3种可流动充填材料在体外模拟充填人离体牙Ⅴ类洞后微渗漏发生的程度以及唾液污染的影响,筛选适用于临床充填楔状缺损的材料。方法:选取42颗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第... 目的:比较Z350XT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0和PRG Barrier Coat3种可流动充填材料在体外模拟充填人离体牙Ⅴ类洞后微渗漏发生的程度以及唾液污染的影响,筛选适用于临床充填楔状缺损的材料。方法:选取42颗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24颗离体牙用于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6颗,分别为Z350XT流动树脂组、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PRG Barrier Coat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GIC)组;18颗离体牙用于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6颗,分别为Z350XT流动树脂组、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和PRG Barrier Coat组。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各组离体牙在离体牙颈部预备Ⅴ类洞型,充填相对应的材料;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各组离体牙在涂布粘结剂后置于人工唾液中,再充填相对应的材料。各组离体牙样本经冷热循环后,自凝塑料封闭根尖孔,亚甲基蓝染色,制作切片,体视显微镜观察和测量离体牙染料染色深度即微渗漏程度,计算微渗漏程度评分。结果:在无唾液污染条件下,GIC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5),PRG Barrier Coat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高于Z350XT流动树脂组和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P<0.05),各材料组龈壁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均高于同种材料组壁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P<0.05)。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各组材料微渗漏程度和微渗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同种材料组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P<0.05)。结论:Z350XT流动树脂和Beautifil Flow Plus F00比PRG Barrier Coat更适用于楔状缺损的充填,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防止唾液污染对减少微渗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流动材料 Ⅴ类洞 微渗漏 Z350XT流动树脂 Beautifil flow Plus F00 PRG Barrier Coat
下载PDF
流动树脂充填后联合应用多乐氟治疗乳磨牙龋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新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流动树脂充填后联合应用多乐氟治疗乳磨牙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3月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乳磨牙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流动树脂填充... 目的探讨流动树脂充填后联合应用多乐氟治疗乳磨牙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3月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乳磨牙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流动树脂填充,观察组患儿采用流动树脂填充+多乐氟涂抹。比较两组患儿的充填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充填成功率和充填1年后色泽稳定性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牙体形态异常、去除釉质脱矿造成的白垩色斑、继发龋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树脂充填后联合应用多乐氟治疗乳磨牙龋齿的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流动树脂充填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磨牙龋齿 流动树脂充填 多乐氟 并发症
下载PDF
百强固位纤维用于前牙外伤松动牙的效果及对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吉蒙蒙 徐斌 汤海峰 《医学综述》 2016年第5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探讨百强固位纤维治疗前牙外伤松动牙的效果及对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患者(164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松动牙固定方法分... 目的探讨百强固位纤维治疗前牙外伤松动牙的效果及对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患者(164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松动牙固定方法分为A组(38例,56颗牙),B组(34例,53颗牙)、C组(36例,55颗牙)。A组采用百强固位纤维联合流动树脂,B组采用钢丝联合树脂,C组采用牙弓夹板。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GI和SBI评价3种固定方式对牙龈和周围健康牙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拆去固定装置6个月后疗效显示,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92.1%(35/38)比6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B组[85.4%(28/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口腔GI评分呈治疗后6周升高,治疗后6个月下降的趋势(P<0.05);A组和C组SBI评分呈治疗后6周升高,治疗后6个月下降的趋势(P<0.05),B组SBI评分呈下降趋势。三组患者GI、SBI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强固位纤维联合流动树脂固定前牙外伤松动牙,疗效显著且稳定,对牙龈和周围健康牙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位纤维 流动树脂 前牙 外伤 松动牙
下载PDF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充填与传统树脂分层充填治疗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胤喆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84-1788,共5页
目的观察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充填与传统树脂分层充填对牙齿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双侧牙齿楔状缺损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左侧为观察组,右侧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 目的观察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充填与传统树脂分层充填对牙齿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双侧牙齿楔状缺损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左侧为观察组,右侧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充填,对照组给予传统树脂分层充填,充填后1周、1个月、1年、3年复诊,使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评价系统(USPHS标准)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敏感发生率和树脂充填的不良结局(包括外形完整度、边缘着色、继发龋)发生率,并在3年复诊时评价树脂充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树脂充填术后1周、1个月、1年的敏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χ2值=7.817、5.327、3.867,P值=0.005、0.021、0.049),术后3年复诊患牙外形完整度、边缘着色、继发龋的不良结局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5.199、3.940、4.245,P值=0.023、0.047、0.039);观察组3年满意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5.983,P值=0.014))。结论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充填在牙齿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短期敏感发生率低,长期不良结局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整层充填 分层充填 流动树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不同脱敏剂对根面龋损充填体边缘封闭性的影响
10
作者 卢冰铃 张梓旻 +3 位作者 李恒弈 宫浩 王挺 徐婧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脱敏剂对根面龋损充填体边缘封闭性的影响。方法:收集90颗前磨牙并在前磨牙根面制备窝洞,所有前磨牙均予以流动树脂充填修复,根据不同脱敏剂使用情况将90颗前磨牙随机分为格鲁玛组(30颗)、DMG组(30颗)和对照组(30颗),其中... 目的:探讨不同脱敏剂对根面龋损充填体边缘封闭性的影响。方法:收集90颗前磨牙并在前磨牙根面制备窝洞,所有前磨牙均予以流动树脂充填修复,根据不同脱敏剂使用情况将90颗前磨牙随机分为格鲁玛组(30颗)、DMG组(30颗)和对照组(30颗),其中格鲁玛组在行流动树脂充填修复前予以格鲁玛脱敏剂对根面牙本质进行表面处理,DMG组在行流动树脂充填修复前予以DMG脱敏剂对根面牙本质进行表面处理,对照组的牙本质表面则不做任何处理,经冷热循环试验后,采用2%亚甲基蓝染色并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各组前磨牙的充填体边缘的染液微渗漏情况,并进行记录和两两对比统计分析。结果:格鲁玛组、DMG组和对照组中,格鲁玛组未渗漏占比相对较高,格鲁玛组优于DMG组和对照组(P<0.05),DMG组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扫描电镜检查格鲁玛组、DMG组和对照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缝隙宽度分别为(0.36±0.03)μm、(0.48±0.05)μm、(0.51±0.08)μm,其中格鲁玛组缝隙距离小于DMG组和对照组(t=11.272,t=9.616,P=0.000,0.000),经方差分析显示,三组缝隙距离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行流动树脂充填修复前予以格鲁玛脱敏剂对根面牙本质进行表面处理后的微渗漏相对较小,格鲁玛脱敏剂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面龋 脱敏剂 流动树脂 微渗漏
下载PDF
弹性粘结固定技术治疗外伤松动牙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然 陈光 孙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强纤维带加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在外伤性松动牙复位的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80例(92颗患牙)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48颗),对照组40例(44颗)。实验组使用超强纤维带加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固定患牙,对照组使用牙弓夹板固定... 目的:探讨超强纤维带加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在外伤性松动牙复位的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80例(92颗患牙)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48颗),对照组40例(44颗)。实验组使用超强纤维带加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固定患牙,对照组使用牙弓夹板固定法固定患牙。结果:复位固定2~4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牙均无松动脱落,但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牙周指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超强纤维带加流动树脂粘结固定的患牙,牙周指数变化少,患者异物感小;弹性固定使得牙齿有功能性动度,有利于牙周膜愈合,更符合口腔生理,固定时间更短,又能尽快恢复美观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纤维带 流动树脂 弹性粘结固定技术 牙周指数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管/氧化锌纳米复合体系改性流体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莘子 孙浩宸 +4 位作者 尚秋颖 闻玉婷 计翔 段亚男 马宇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一维纳米管和零维纳米球复合体系对流体树脂机械性能及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水热法制备氮化硼纳米管和纳米氧化锌,采用原位生长法,利用潜在的静电势使两者合成并改性流体树脂。使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表... 目的研究一维纳米管和零维纳米球复合体系对流体树脂机械性能及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水热法制备氮化硼纳米管和纳米氧化锌,采用原位生长法,利用潜在的静电势使两者合成并改性流体树脂。使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纳米体系成分,测试改性树脂的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X射线衍射等验证了氮化硼纳米管/氧化锌纳米复合体系成功合成。改性树脂最优实验组的压缩强度、显微硬度、挠曲强度较原样分别提升了68.33%、52.02%和30.21%,最大抗菌率为(73.06±0.56)%。结论成功合成了氮化硼纳米管/氧化锌纳米复合体系,对流体树脂的机械性能、抗菌性能可起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纳米管 纳米氧化锌 流体树脂 机械性能 抗菌材料
下载PDF
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在乳磨牙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姚 万宏坤 沈海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通过1年随访观察评价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应用于乳磨牙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适应症选择60例5岁儿童120颗龋坏乳磨牙,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两组,去龋备洞后试验组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后再用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 目的通过1年随访观察评价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应用于乳磨牙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适应症选择60例5岁儿童120颗龋坏乳磨牙,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两组,去龋备洞后试验组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后再用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直接用同种流动树脂充填。术后跟踪随访6、12月观察充填体完整性、继发龋和牙髓敏感程度。结果 6、12个月评价结果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治疗乳磨牙龋时,增加酸蚀粘接表面处理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自粘接 流动树脂 乳磨牙 表面处理
下载PDF
铒激光备洞后不同流动树脂的充填效果分析
14
作者 李雅 齐凤娜 +4 位作者 胡永青 齐雅丽 郭静 任思伟 李淑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832-1835,共4页
目的分析铒激光备洞后不同流动树脂的充填效果。方法临床实验:选取早期窝沟龋90颗,进行3种流动树脂充填,在3个时间点记录修复体和患牙情况。体外实验:选择离体前磨牙60颗,随机分3组,均进行铒激光备洞后充填,A组constic充填,B组3M^(TM) E... 目的分析铒激光备洞后不同流动树脂的充填效果。方法临床实验:选取早期窝沟龋90颗,进行3种流动树脂充填,在3个时间点记录修复体和患牙情况。体外实验:选择离体前磨牙60颗,随机分3组,均进行铒激光备洞后充填,A组constic充填,B组3M^(TM) ESPE^(TM) Filtek^(TM) Z350 XT纳米流动树脂充填,C组松风Beautifil Flow PlusF03加强型流动聚合体,然后均进行冷热循环试验500次以及亚甲基蓝染色24 h,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各组的微渗漏情况和测量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缝隙宽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充填后在1、3、6个月时点记录,结果显示:修复体破损、边缘密合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渗漏实验结果显示:B组与C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体组织间缝隙宽度结果测量显示:A组与B、C组相比,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缝隙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nstic充填组用时最短;微渗漏最大且修复体与牙体间缝隙最宽的是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ic 流动树脂 窝沟龋 微渗漏
下载PDF
RTM工艺中树脂流动管道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金良 吴晓青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3,40,共4页
RTM工艺中,树脂在管道中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的条件为流体的层流运动且雷诺数小于1。本文通过改变RTM工艺中管道的出入口长度和直径大小,采用有限元法,对管道中树脂的流动进行模拟,得出出口的速度与雷诺数的关系式和常用管道中树脂的流... RTM工艺中,树脂在管道中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的条件为流体的层流运动且雷诺数小于1。本文通过改变RTM工艺中管道的出入口长度和直径大小,采用有限元法,对管道中树脂的流动进行模拟,得出出口的速度与雷诺数的关系式和常用管道中树脂的流动速度范围。结果表明,出口速度跟长度关系不大,但跟管道的直径比有关。当进口直径分别为6mm、10mm、16mm、20mm,出口段的直径分别为6mm、10mm、16mm时,速度的最大值分别为694.442mm/s、416.667 mm/s和260.414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 雷诺数 树脂流动速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种材料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胜 周媛 胡飚 《广州医药》 2011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流动树脂Grandio Flow和前牙充填玻璃离子LonofilPlus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共136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A组)、流动树脂Grandio Flow(B... 目的观察比较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流动树脂Grandio Flow和前牙充填玻璃离子LonofilPlus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共136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A组)、流动树脂Grandio Flow(B组)和前牙充填玻璃离子Lonofil Plus(C组)充填修复,观察1年后疗效。结果 A组成功率92.00%,B组96.00%,C组75.00%;A组与B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与C组之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和流动树脂Gran-dio Flow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VOCO纳米树脂Grandio 流动树脂Grandio flow 前牙充填玻璃离子Lonofil PLUS
下载PDF
不同修复材料用于恒磨牙窝沟龋修复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王广航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修复材料用于恒磨牙窝沟龋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184例(335颗患牙)恒磨牙窝沟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牙分为A组(100颗患牙,采用富士Ⅸ玻璃离子充填)、B组(113例颗患牙,采用幻彩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C组(122颗患...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修复材料用于恒磨牙窝沟龋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184例(335颗患牙)恒磨牙窝沟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牙分为A组(100颗患牙,采用富士Ⅸ玻璃离子充填)、B组(113例颗患牙,采用幻彩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C组(122颗患牙,采用加强型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3充填)。随访6~12个月,比较三组治疗效果,观察三组修复失败原因。结果 随访6~12个月, A组修复成功率为82.0%, B组修复成功率为82.3%, C组修复成功率为92.6%。C组修复成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充填物全部或部分脱落12颗,充填后敏感症状4颗,继发龋或微渗漏2颗;B组充填物全部或部分脱落11颗,充填后敏感症状5颗,继发龋或微渗漏4颗;C组充填物全部或部分脱落5颗,充填后敏感症状3颗,继发龋或微渗漏1颗。结论 采用加强型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3充填修复恒磨牙窝沟龋,对于预防术后敏感及保持充填体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磨牙窝沟龋 修复 加强型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3 幻彩光固化复合树脂 富士Ⅸ玻璃离子
下载PDF
两种树脂材料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江艳 吴子忠 +1 位作者 张苗 田晓光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77-278,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通用复合树脂和3M Z350 XT流动树脂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患者共220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通用复合树脂和3M Z350 XT流动树脂充填,观察2年后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观察比较通用复合树脂和3M Z350 XT流动树脂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患者共220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通用复合树脂和3M Z350 XT流动树脂充填,观察2年后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M Z350 XT流动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通用复合树脂 3M Z350 XT流动树脂
下载PDF
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纳米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姗姗 杨丹 杨广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纳米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30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流动纳米树脂治疗,63例)和观察组(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67例),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纳米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30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流动纳米树脂治疗,63例)和观察组(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67例),对比两组治疗后1年和治疗后2年的充填体状态、充填体脱落情况、牙体修复及牙周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年、2年,两组USPHS各项类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2年,观察组充填体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两组牙体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缺损率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两组龈沟液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治疗后1年,且不同时期两组龈沟液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齿楔状缺损患者,修复及美学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水门汀 流动纳米树脂 楔状缺损 充填体
下载PDF
玻璃纤维带+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固定在牙齿外伤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李松辉 王瑞远 《辽宁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带+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固定在牙齿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录的100例外伤致牙齿松动与未完全脱落的牙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牙弓...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带+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固定在牙齿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录的100例外伤致牙齿松动与未完全脱落的牙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牙弓夹板进行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带+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8个月的术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牙齿治疗效果以及牙周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最终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80.76%,观察组95.83%,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龈沟出血指数、牙龈乳头指数和改良菌斑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评分综合评分为对照组(6.81±1.86)分,观察组(7.92±1.7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带+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的治疗方式相比传统治疗方式来说对牙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术后对于口腔内部的清洁更方便,外表更美观,维护更简易,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夹板 玻璃纤维带 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 牙齿外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