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资约束、生产率与企业出口竞争力 被引量:10
1
作者 黎日荣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9,共16页
文章使用企业出口关系持续时间和出口目的地数量度量企业的出口竞争力。通过引入融资约束和生产率异质性构建企业进入退出出口目的地的理论模型,认为融资约束通过盈利性约束和流动性约束两个渠道减少了企业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与出口目... 文章使用企业出口关系持续时间和出口目的地数量度量企业的出口竞争力。通过引入融资约束和生产率异质性构建企业进入退出出口目的地的理论模型,认为融资约束通过盈利性约束和流动性约束两个渠道减少了企业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与出口目的地数量。文章使用中国出口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发现,融资约束确实减少了企业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这种影响在本土企业、低风险目的地和低收入目的地更大;生产率提高会增加企业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这种影响在外资企业、高风险目的地和低收入目的地更大。融资约束也减少了企业出口目的地数量,这种影响在外资企业更大;生产率提高会增加企业出口目的地数量,这种影响在本土企业更大。文章为融资约束降低企业出口参与与出口规模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生产率 出口竞争力 出口关系持续时间 出口目的地
原文传递
产品质量、出口目的地市场与企业加成定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胜旗 佟家栋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7,共14页
加成定价是研究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中国出口企业基于边际成本加成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质量、出口目的地市场、汇率和其它变量对加成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产品质量与加成率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加成定价是研究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中国出口企业基于边际成本加成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质量、出口目的地市场、汇率和其它变量对加成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产品质量与加成率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距离对中国企业出口加成率产生负向影响,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加成率有显著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创业企业和退出企业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出口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在"走出去"的背景下不断拓展产品的国际销售市场,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利于出口企业加成定价,出口企业需要预防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出口目的地市场 汇率 加成定价
原文传递
目的地收入与中国出口企业国际分工地位——论“低端锁定”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雯 黄浩溢 陈鸣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9,共16页
中国与发达国家建立密切贸易关系的同时存在被“低端锁定”的风险。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BACI数据库与全球价值链指标数据,探讨了目的地收入与中国出口企业国际分工地位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随着目的地收入提... 中国与发达国家建立密切贸易关系的同时存在被“低端锁定”的风险。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BACI数据库与全球价值链指标数据,探讨了目的地收入与中国出口企业国际分工地位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随着目的地收入提高,出口企业国际分工地位先升后降,呈倒U形关系,存在“低端锁定”效应。影响渠道分析显示“低端锁定”效应与贸易模式选择、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以及出口结构变动有关。异质性分析显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与高研发密集企业的倒U形趋势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出口目的地 国际分工地位 低端锁定
下载PDF
出口目的地与出口企业生产率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斌 屠新泉 王杰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3-94,共12页
出口目的地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吗?何种类型的企业会在出口目的地的选择中受益?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解释中国企业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原因。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合并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倍... 出口目的地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吗?何种类型的企业会在出口目的地的选择中受益?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解释中国企业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原因。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合并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解决样本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出口市场转变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与只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相比,企业出口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后,生产率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在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2)民营企业和多产品企业在出口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后,其生产率提升更为明显,而且出口阅历的积累更有利于企业出口学习效应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文章结论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目的地选择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目的地 企业生产率 内生性 倾向评分匹配 倍差法
原文传递
出口、出口目的地与工资水平——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证据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方静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17,共14页
文章基于企业技能结构视角,依据企业出口行为决策与技能构成理论模型建立计量模型,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出口目的地与企业工资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密集度、向高... 文章基于企业技能结构视角,依据企业出口行为决策与技能构成理论模型建立计量模型,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出口目的地与企业工资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密集度、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占比与企业工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发现向高收入国家出口显著促进了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出口本身对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因果影响。文章进一步验证了质量升级机制和出口目的地特定服务机制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中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 出口目的地 高收入国家 工资水平
原文传递
出口目的地、市场竞争与资本品质量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爱贞 赵冬颜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0-158,共19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出口目的地市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已实现资本品比重超过消费品的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资本品主要出口到发达目的地但质量提升乏力。本文基于2000—2013年企业—产品—目的地层面数据分析发现,高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出口目的地市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已实现资本品比重超过消费品的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资本品主要出口到发达目的地但质量提升乏力。本文基于2000—2013年企业—产品—目的地层面数据分析发现,高质量资本品会自我选择出口到发达目的地,但来自出口到发达目的地的“质量溢出效应”和更低的“市场竞争负效应”,使得出口到欠发达目的地的质量提升效应更大。机制检验表明,中国资本品出口企业主要通过产品结构和目的地结构调整而不是创新来应对目的地市场竞争,制约了产品质量提升;其中,发达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带来高质量产品占比和出口份额下降,欠发达目的地的市场竞争主要引致产品种类和出口份额扩张。进一步分析发现,目的地市场竞争对中国资本品出口质量的抑制效应主要出现在远、中技术距离行业。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但质量提升乏力的理解,而且能为突破上游资本品质量升级困境进而促进产业链质量提升提供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品质量 出口目的地 市场竞争 质量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目的地收入与中国出口企业高技能劳动需求
7
作者 陈鸣 陈雯 李锴 《经济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8,共20页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模式是否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本的持续提升和长期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出口目的地特征对企业行为影响的视角出发,聚焦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变动如何影响出口企业的劳动技能结构。首先,将出口目的...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模式是否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本的持续提升和长期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出口目的地特征对企业行为影响的视角出发,聚焦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变动如何影响出口企业的劳动技能结构。首先,将出口目的地特征纳入企业技能选择的理论模型,通过比较优势和质量偏好机制解释出口目的地收入与企业高技能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U型关系。其次,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海关进出口企业和工业普查的技能结构数据进行检验,并通过内生性以及稳健性检验保证该结论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中质量偏好机制和比较优势机制的存在。此外,还使用上市企业数据,将结论拓展到2015年,保证了本研究的外部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新的视角阐释了出口目的地特征对我国出口企业高技能劳动使用的影响,表明在继续加强与高收入经济体贸易往来的基础上,扩大与中低收入经济体贸易活动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结构 出口目的地 比较优势 质量偏好
原文传递
目的国市场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出口目的国市场消费者偏好对企业最终产品与中间投入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的微观数据,同时控制出口成本、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密集度等变量,验证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会随着...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出口目的国市场消费者偏好对企业最终产品与中间投入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的微观数据,同时控制出口成本、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密集度等变量,验证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会随着出口目的国市场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升级。最后,分别采用海关数据与世界银行数据构建相关替代指标与目的国收入水平的工具变量,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情形下,进一步考察目的国市场对于出口企业产品升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目的国 最终产品 中间投入品 质量升级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企业生产率:出口目的地真的很重要吗?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杰 刘斌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4,共7页
本文根据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进出口海关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出口发达国家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出口... 本文根据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进出口海关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出口发达国家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出口发达国家,并且使出口发达国家企业的生产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基于工具变量法及扩大发达国家或地区界定范围的估计结果都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影响并没有因为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出口目的地 企业生产率
下载PDF
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出口产品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曦 王君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共16页
由于受到出口成本的约束,一些中小企业和低效率企业会选择通过贸易中介间接出口产品。世界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促使一些间接出口的企业转向直接出口,贸易中介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然而,现有文献较少从贸易... 由于受到出口成本的约束,一些中小企业和低效率企业会选择通过贸易中介间接出口产品。世界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促使一些间接出口的企业转向直接出口,贸易中介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然而,现有文献较少从贸易中介角度对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尤其缺乏其异质性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改革会降低国外企业对其出口产品的门槛,弱化贸易中介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使出口国间接出口产品的比重降低;由于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通常呈现递减趋势,对于间接出口占比较高(贸易相对不便利)的目的地和出口产品,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更为显著。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等,以2007—2015年中国对近150个目的地出口的约4700种产品为样本的分析表明,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中国对其产品出口额(量)中间接出口的占比,导致中国产品出口贸易中介作用下降。进一步设置若干目的地类型和出口产品种类的虚拟变量,通过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相对来讲,贸易不便利、收入水平较低、发展水平较低、未与中国签订FTA、不属于“一带一路”地区的样本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对中国产品间接出口额(量)占比的负面影响更大,必需品、低技术复杂度产品、特别贸易关注产品的间接出口额(量)占比在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时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一是探究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及其目的地异质性和出口产品异质性,拓展关于贸易便利化经济效应的研究视角;二是以中国的出口产品为研究样本,为目的地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贸易中介 间接出口 出口目的地
下载PDF
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企业“稳出口”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浩 张文倩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4,共17页
基于2000—2015年中国企业样本,本文考察了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人民币汇率对我国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提高会导致我国企业出口规模下降,人民币贬值会促进企业出口规模增加,但是,我国出口企业对出口... 基于2000—2015年中国企业样本,本文考察了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人民币汇率对我国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提高会导致我国企业出口规模下降,人民币贬值会促进企业出口规模增加,但是,我国出口企业对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变化的反应大于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反应。(2)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主要通过影响出口企业退出出口市场和出口数量这两条路径影响企业的出口规模。(3)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的提高和人民币贬值都会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企业出口目的地数量、降低企业出口密度,但是,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提高会显著降低企业平均出口额,人民币贬值对企业平均出口额没有显著影响。(4)我国企业对低收入地区的出口、消费品出口、低技术产品出口对人民币汇率变化更为敏感,对中高收入地区的出口、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的变化更为敏感。在出口目的地进口关税不稳定的背景下,本文为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服务"稳出口"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目的地 进口关税 人民币汇率 出口规模 出口四元边际
原文传递
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与出口贸易额——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方静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5,共9页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市场特征与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地和出口贸易额之间的相关关系。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产值以及人均工资水平等都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和...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市场特征与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地和出口贸易额之间的相关关系。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产值以及人均工资水平等都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和出口贸易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出口目的地的GDP、人均GDP、英语虚拟变量也与企业出口目的选择以及出口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本国的地理距离则与企业出口行为决策呈负相关关系。因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个体特征差异导致的企业出口贸易成本差异是促成以上相关关系的核心因素。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当期的出口行为决策显著受到前一期的出口行为决策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目的地 出口贸易额 企业人均增加值 贸易成本
原文传递
外部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明志 何鸿亮 《国际贸易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共19页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外部需求冲击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需求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外部需求冲击促使企业更多地选择出口目的地进入固定成本较低的市...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外部需求冲击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需求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外部需求冲击促使企业更多地选择出口目的地进入固定成本较低的市场,从而抑制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外部需求冲击对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从2000—2006年期间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显著抑制作用转向了2007—2013年期间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显著抑制作用;外部需求冲击显著抑制了出口规模较大企业的出口市场多元化,对出口规模较小企业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本文研究对于如何积极应对外部需求冲击以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需求冲击 出口市场多元化 出口目的地进入固定成本
原文传递
出口目的地收入水平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昭玲 李红阳 王小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8-159,共12页
出口目的地收入水平可以通过产品质量选择和技术创新渠道提高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并且出口目的地收入水平对于大企业、多产品、高出口强度企业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策略,可以考虑从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出口... 出口目的地收入水平可以通过产品质量选择和技术创新渠道提高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并且出口目的地收入水平对于大企业、多产品、高出口强度企业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策略,可以考虑从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出口产品多样化、提高出口强度和扩大企业规模等方面着手,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加大技术创新是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目的地收入水平 产品质量 研发创新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论陶瓷出口目的地文化追踪机制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立煌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4-98,共5页
本文旨在从文化适应性角度,探讨在陶瓷出口行业建立出口目的地文化追踪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探索出建立陶瓷出口目的地文化追踪机制的途径。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是否适应文化给出口陶瓷产品的销量带来的影响,归纳总结了建立文化追... 本文旨在从文化适应性角度,探讨在陶瓷出口行业建立出口目的地文化追踪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探索出建立陶瓷出口目的地文化追踪机制的途径。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是否适应文化给出口陶瓷产品的销量带来的影响,归纳总结了建立文化追踪机制给陶瓷行业带来的益处。然后,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子证明了建立追踪机制需要设定参照物,设立文化禁忌、文化偏好指标体系,确立目的地对各种中国文化元素的接受程度指数。最后,本文具体给出了机制建设的三大途径并得出结论:对出口目的地的文化适应性决定了陶瓷产品的竞争力和陶瓷出口企业的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追踪机制 文化适应性 陶瓷出口企业 文化指标的设定 陶瓷出口目的地
下载PDF
外向型企业拓展内需市场的“出口目的地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课题组 李申禹 +2 位作者 黄蓉 晁钢令 张莹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5,共9页
在我国实行以扩大内需市场为主的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曾以生产出口产品的外向型企业如何成功地转向内需市场,面临着各种策略上的选择。本研究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出口目的地效应",即我国消费者对出口到不同目的地国家的产品因其... 在我国实行以扩大内需市场为主的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曾以生产出口产品的外向型企业如何成功地转向内需市场,面临着各种策略上的选择。本研究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出口目的地效应",即我国消费者对出口到不同目的地国家的产品因其国家形象不同而引发的产品质量感知差异。本文通过实验调查的方法论证得出以下结论:(1)相对于仅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产品,我国消费者对于出口到国家形象较好的目的地国家的产品感知质量会更高;(2)相对于仅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产品,我国消费者对于出口到国家形象较差的目的地国家的产品原有的感知质量没有变化;(3)出口目的地国家的形象构成因素中的设计因素和创新因素是形成"出口目的地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发现,原产地效应对我国消费者的影响有所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目的地效应 原产地效应 消费者行为
原文传递
减税与退税并举是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新动源吗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劲 刘啟仁 《国际贸易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4-70,共17页
本文从产品层面增值税税率视角测度了“减税与退税并举”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强度,并采用2002—2013年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利用双向高维固定效应模型验证该政策对企业内产品出口数量集约边际和出口目的国扩展... 本文从产品层面增值税税率视角测度了“减税与退税并举”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强度,并采用2002—2013年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利用双向高维固定效应模型验证该政策对企业内产品出口数量集约边际和出口目的国扩展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与退税并举”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推了产品出口数量集约边际的扩张;随着产品距离的增加,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产品出口数量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加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同样促进了产品出口目的国扩展边际的扩张。总的来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的新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减税与退税并举” 出口数量 出口目的国
原文传递
出口强度、资源错配与产品质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爱贞 闫中晓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4,共14页
产品质量水平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立足中国存在资源错配的现实基础,可从企业内部产品层面分析出口强度增大过程中产品结构和出口目的地结构调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机理。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 产品质量水平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立足中国存在资源错配的现实基础,可从企业内部产品层面分析出口强度增大过程中产品结构和出口目的地结构调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机理。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出口强度增大会抑制其产品质量提升,特别是对一般贸易、出口到中等收入国家的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更大;基于2000—2011年数据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计量检验验证了资源错配会强化出口强度对产品质量的抑制效应;同时,出口强度增大会进一步加重企业资源错配,进而抑制产品质量提升。可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产品质量升级的关键,为此,需要促进资源在区域间、行业间、行业内企业间、企业内产品间的有效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强度 资源错配 产品质量 出口目的地 产品结构
下载PDF
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变化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抗 张艳秋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7期14-25,共12页
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储量、产量、剩余产能、原油出口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对国际石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近年来又加快了炼油业和油气化工的发展。自上世纪末以来,沙特石油出口的地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向北大西洋地区输出为主转... 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储量、产量、剩余产能、原油出口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对国际石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近年来又加快了炼油业和油气化工的发展。自上世纪末以来,沙特石油出口的地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向北大西洋地区输出为主转变为向以亚太地区的东亚—南亚弧形地带为主。其主要原因为:欧美的石油输入国由于注重节能和石油替代,石油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还受到北海油气区及俄罗斯等石油出口的"挤占";亚太地区以中国、印度、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进口量持续上升,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历史性地东移,决定了至少在近20~30年东亚—南亚弧形地带将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最快的区域。自2002年起沙特成为中国原油进口首要来源国,进口量从2002年的1139×104t增至2010年的4463×104t,年均增长率18.61%,但2010年中国进口量占沙特出口的比例也仅为13.4%,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在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方面明显优于地缘条件相近的石油进口大国日本和韩国,甚至也优于地缘条件较好的印度。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加大从沙特的原油进口量,另一方面继续关注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是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实施的进口对策。同时,适当进口价格上优惠的油品和基础化工原料,或与其合作在中国或沙特合资建厂对我国是利大于弊的。中国应全面进入沙特油气市场,推进两国间在油气市场、油气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合作。全面提升中沙经济合作水平有利于油气合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石油出口 地区格局 来源多元化 进口对策 合作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时空演化与出口增衰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昕鸣 贺灿飞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8-597,共10页
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出口数据研究分析中国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地理格局演变。研究发现,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在数量和出口贸易额呈现增长的趋势,出口产品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 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出口数据研究分析中国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地理格局演变。研究发现,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在数量和出口贸易额呈现增长的趋势,出口产品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存在从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由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逐渐扩散的特征,外资企业出口国家也变得更加多元。构建出口城市-目的国面板模型,对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出口的增长和衰退因素分别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出口增长与出口衰退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演化经济地理学、集聚外部性、邓宁折衷理论的研究框架。并验证了3个假设:第一,路径依赖产生的溢出效应对出口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出口衰退。第二,本地实际情况在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政策对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政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出口导向型 出口地-目的国关联 区位选择 增衰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