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划行为和规范激活理论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丽丽 张晓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92-98,共7页
基于S市407名居民的调查,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构建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个体规范对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意... 基于S市407名居民的调查,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构建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个体规范对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增;主观规范通过个体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对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结果认知正向影响行为态度及主观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环境治理 影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规范激活理论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崔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69,共7页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的治理策略面临着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并重的转型困境。在这一转型背景下,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主...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的治理策略面临着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并重的转型困境。在这一转型背景下,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地方政府自身的环境治理行为、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治理行为、地方政府与民众的环境协作治理行为。每一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激励或制约。本文通过对官员晋升锦标赛、短任期制与官吏分途的分析,环境治理合作的群集型网络和松散型网络的探讨,以及对邻避抗争与公民参与的分析,提出地方政府自身环境治理行为的选择受到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短任期制与官吏分途的影响;地方政府间的环境协作治理行为受到彼此权衡合作风险与收益结果的制约;地方政府与民众的环境协作治理行为受到地方政府与民众环境风险信息沟通情况和协商缓解机制建立与否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需要在构建与地方官员治理动机相兼容的激励机制、地方政府间高度集群型协作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以及民众对地方环保政策的参与机制和邻避冲突的缓解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政府 协作治理 环境治理行为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意愿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28
3
作者 赵新民 姜蔚 程文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7,共9页
基于新疆北疆371份微观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民的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进行了研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农民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其中环境治理重要性认知、媒体... 基于新疆北疆371份微观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民的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进行了研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农民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其中环境治理重要性认知、媒体信息传播力度和政策补贴是显著影响农民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的共同因素;环境污染认知、政府投入力度、开展乡村旅游显著影响农民的支付意愿;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影响显著但方向不同。建议强化宣传力度,培育农民环境意识;建立并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制定完备有效的村规民约;动员基层干部党员、乡贤能人发挥带头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参与意愿 支付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双变量Probit模型
下载PDF
中央环保督察效用逻辑中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调适 被引量:27
4
作者 韩艺 谢婷 刘莎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6,共9页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对于改进地方环境治理,提升环境绩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环保督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取得显著成绩,但现有研究却缺少对环保督察运作与效用逻...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对于改进地方环境治理,提升环境绩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环保督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取得显著成绩,但现有研究却缺少对环保督察运作与效用逻辑的深入研究。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31个省份对外公布的《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进行三级编码,构建了一个“压力-调适-产出”模型,以阐释中央环保督察的压力传导与地方政府的行为调适,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中央环保督察的效用逻辑。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在实施过程中,层层传导出强制性与规范性制度压力。首先,通过“一竿子插到底”的下沉督察、督察组的“高配”设置以及整改的“双重监督”体系,对地方政府传导出服从、问责、整改三重强制性制度压力;其次,通过环保督察背后所彰显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地方政府形成规范性压力。面对环保督察的制度压力,地方政府从“内部与外部”“纵向与横向”四个维度积极调适环境治理行为。通过对内调整注意力与资源分配,对外吸纳社会与市场力量,横向整合部门资源,纵向贯彻环保压力,实现了环境治理多元共治、协调联治、上下齐治的新格局。正是在环保督察压力下的地方政府的行为调适,推动了环境治理绩效的改进与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在既有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发挥制度效力,应从建立容错机制、周期性督察嵌入常规环境治理体系等维度持续完善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督察 环境治理 扎根理论 压力传导 行为调适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变迁与企业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绿色信贷指引》出台前后的实证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泽众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绿色信贷政策是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引导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通过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出台前后的实证比较,从微观层面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整体上提... 绿色信贷政策是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引导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通过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出台前后的实证比较,从微观层面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投资和绿色创新,抑制了其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信贷约束是重污染行业企业生产规模受到负向影响的传导机制;同时,企业会出于创造竞争优势的动机提高环保投资和绿色创新。研究结论证明了《指引》具有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对重污染企业能够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共同助力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环境治理 企业行为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从信息结构视角解析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行为——以“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龚梦洁 齐晔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9-46,共8页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核心的地方环境监管工作绩效显著。以国家环保部为代表的中央政府通过统计、监测、考核等一系列规则的设计改变了环境监管过程中的信息结构,从而改变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地方政府作为环...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核心的地方环境监管工作绩效显著。以国家环保部为代表的中央政府通过统计、监测、考核等一系列规则的设计改变了环境监管过程中的信息结构,从而改变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地方政府作为环境目标实现的第一责任人加入信息观察体系,信息观察对象的聚焦与考核内容的设计倒逼地方环境监管行为的落实,政府间、政府与环保部门间、环保部门内部以减排目标为信号,构成了以考核与审核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状信息流动机制。以国家环保部及其区域督查中心为信息获取窗口的中央政府掌握了信息的最终核定权,同时将信息举证责任下放到地方政府。基于此,"中央政府没能力监督,地方政府没动力行动"的环境监管僵局得以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结构 地方政府 环境监管行为 "十一五"减排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环境治理主体行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齐晓亮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187,共10页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未能准确把握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政府监管效果的具体影响,致使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及监管的相关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背景下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求解...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未能准确把握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政府监管效果的具体影响,致使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及监管的相关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背景下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探究了多元主体参与对环境治理系统稳定演化结果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环境治理中的参与对政府监管效果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组织对环境治理系统达到最优情形具有更大贡献;公众参与过多可能会造成政府“懒政”现象的出现。研究结果有利于明晰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政府监管效果的具体影响,为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监管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多元主体 环境治理 行为策略 演化博弈
下载PDF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4-347,共4页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有效的问题,采用博弈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非环保行为者的风险损益与环境治理政策主体的博弈策略,以及风险偏好对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能够实现博弈的纳什均衡的环境政策才是有效的,才能遏制非环...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有效的问题,采用博弈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非环保行为者的风险损益与环境治理政策主体的博弈策略,以及风险偏好对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能够实现博弈的纳什均衡的环境政策才是有效的,才能遏制非环保行为的发生;防范非环保行为的环境治理政策最有效的手段是对非环保行为进行"重力度"的处罚,而"轻力度"的处罚或"加大查处率"都不是有效的手段;对于案值巨大的环保案件则应以"提高查处率"为主要对策。该结论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政策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政策 非环保行为 政策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自我概念的农户环境角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翁艺青 黄可扬 黄森慰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农户环境角色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自我概念理论为基础,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3个方面构建一套农户环境角色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NP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中农户环境角色评价框架,利用Super Decision软件对各指标进... 农户环境角色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自我概念理论为基础,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3个方面构建一套农户环境角色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NP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中农户环境角色评价框架,利用Super Decision软件对各指标进行赋权。研究表明:精神自我、社会自我、物质自我依次是农户环境角色的主要评价维度。据此提出3条政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凝聚农户生态情感,开展农户环境知识教育增强农户环保认知,利用农村社会资本助建农户生态保护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行为 环境角色 自我概念
下载PDF
集体认可、干群沟通与公众水环境治理行为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洪松 彭伟容 李倩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94-100,共7页
以沱江流域内江段为试验区,基于493个案例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验证集体认可、干群沟通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对公众水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体认可和干群沟通均正向影响公众水环境治理行为,且干群沟... 以沱江流域内江段为试验区,基于493个案例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验证集体认可、干群沟通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对公众水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体认可和干群沟通均正向影响公众水环境治理行为,且干群沟通通过影响集体认可对公众水环境治理行为有进一步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是:多途径开展环境教育宣传,培育公众集体参与意识;健全公众环境决策参与机制,重视干群良性关系的培育;加快环境电子政务建设,畅通公众环保参与渠道;甄别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参与对象,进一步加快培养“民间河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认可 干群沟通 环境治理行为 多元有序分类Logistics模型
下载PDF
环境治理领域机会主义行为的识别与治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希晖 梁思源 《中国审计评论》 2016年第1期71-86,共16页
受托环境责任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之中,它要求政府采用管制、信息工具和市场激励的手段履行环境治理义务。环境治理领域政府和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背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危害,最终威胁人类可... 受托环境责任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之中,它要求政府采用管制、信息工具和市场激励的手段履行环境治理义务。环境治理领域政府和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背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危害,最终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舞弊三角理论识别环境治理中企业、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合谋的机会主义行为动因,为环境治理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提出相关建议;环境审计作为环境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在抵御、揭示、预防环境机会主义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治理环境领域机会主义行为的重要工具。加强环境审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我国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机会主义行为 舞弊三角理论 环境审计
原文传递
从评价到参与:乡村居民环境参与行为及生成机制
12
作者 龚文娟 范丽娜 张金波 《社会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166,共21页
在有关美丽乡村生态环境"谁来治?如何治?效果如何?"的讨论中,培育村庄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和促进乡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被视为实现乡村环境社会良治的重要路径。本文提出"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环境参与意愿-(社区归属感)-环... 在有关美丽乡村生态环境"谁来治?如何治?效果如何?"的讨论中,培育村庄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和促进乡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被视为实现乡村环境社会良治的重要路径。本文提出"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环境参与意愿-(社区归属感)-环境参与行为"解释框架,利用田野调查数据加以检验,发现:乡村居民的环境参与行为包括生态环境参与行为、生产环境参与行为和生活环境参与行为;村民对环境治理效果的评价直接影响其生态环境参与行为,同时通过环境参与意愿间接影响三类环境参与行为;社区归属感差异化地调节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环境参与意愿与不同环境参与行为的关系。因此,通过村庄空间再造,带动村民创业创收,激发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其参与乡村环境治理的意愿和积极性,提升其环境参与行为,是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效果评价 环境参与意愿 环境参与行为 社区归属感
原文传递
空气污染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产权性质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迟铮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9,共9页
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使得企业的外部制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污染企业的环境治理行为既取决于外部制度因素的驱动,同时也受企业内部产权性质的深刻影响。以沪深A股377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空气污染、产权... 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使得企业的外部制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污染企业的环境治理行为既取决于外部制度因素的驱动,同时也受企业内部产权性质的深刻影响。以沪深A股377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空气污染、产权性质与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程度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行为显著正相关,即企业所在地空气污染越严重,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力度越大;产权性质在空气污染程度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驱动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产权性质 企业环境治理行为 重污染企业 制度环境
下载PDF
环境共治视角下中国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盛光华 岳蓓蓓 解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从规范激活理论的责任归因视角,引入环境责任感、环境关心和价格敏感性三个变量,构建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来研究环境共治视角下中国居民的绿色消费行为。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BOOTSTRAP置信区间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责... 从规范激活理论的责任归因视角,引入环境责任感、环境关心和价格敏感性三个变量,构建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来研究环境共治视角下中国居民的绿色消费行为。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BOOTSTRAP置信区间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责任感对绿色消费意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环境关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环境责任感和绿色消费意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价格敏感性在环境责任感、环境关心与绿色消费意图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为企业进行绿色市场细分与精准绿色营销提供参考,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共治 环境责任感 环境关心 价格敏感性 绿色消费行为
下载PDF
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友宾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第1期29-30,共2页
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公众参与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本文在对公众... 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公众参与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本文在对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及当前工作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下一步继续营造生态环保公众参与的制度和社会氛围提出具体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环境社会治理 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 公民环境行为
下载PDF
社会资本、感知价值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影响分析——基于SOR理论模型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水太 陈美玲 +1 位作者 袁北飞 顾东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60,共13页
农户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基于感知价值和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模型,从社会资本和感知价值双重视角构建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 农户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基于感知价值和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模型,从社会资本和感知价值双重视角构建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社会规范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网络效应最大;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认知价值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功能价值效应最大。(2)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认知价值水平。表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感知价值最为关键的因素。(3)感知价值在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农户的社会资本,提高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感知价值水平,进而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参与意愿 社会资本 感知价值 SOR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