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M教育的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47
1
作者 杨开城 窦玲玉 +1 位作者 李波 公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8,共9页
STEM教育的宗旨是整合创新,这对STEM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我国STEM教育领域却存在课程体系不明、课程目标不清晰、缺乏细致的探究学习设计、专业教师储备不足、未形成健康生态等问题。STEM教育遭遇的困境实... STEM教育的宗旨是整合创新,这对STEM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我国STEM教育领域却存在课程体系不明、课程目标不清晰、缺乏细致的探究学习设计、专业教师储备不足、未形成健康生态等问题。STEM教育遭遇的困境实际上是经验主义的前现代教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表现。STEM教育不是教学法意义上的教育革新,而是全新的教育实践。STEM教育需要与以往不同的教育实践生态。因此只有升级为现代教育,STEM教育才能摆脱上述困境。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发展新教育学,并在新教育学理论指导下组建新的专业团队,构建健康的STEM共同体和企业联盟,开发新的STEM课程并提供STEM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培养STEM专业教师以基于一致性的新方式实施课程,允许教师以教育众筹的方式参与STEM课程升级,最终实现STEM整合创新的教育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STEM课程 STEM共同体 教育困境 新教育学
下载PDF
教育学知识及其辨洽 被引量:23
2
作者 项贤明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5,共11页
每一学科都从其独特角度为我们生产属于该学科的知识,这是一门学科获得独立地位的基础。由于学科发展历史和师资培养实际需要等特殊原因,导致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十分庞杂。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这种逻辑异质性,直接影响了教育学的内在严密性... 每一学科都从其独特角度为我们生产属于该学科的知识,这是一门学科获得独立地位的基础。由于学科发展历史和师资培养实际需要等特殊原因,导致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十分庞杂。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这种逻辑异质性,直接影响了教育学的内在严密性和学科同一性。对教育学知识进行必要的甄别和清理,包括厘清教育学核心知识和外围知识的关系,从而在逻辑上保持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自洽,这不仅是教育学进行有序且有效的知识生产之需要,而且也是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科学化意义丝毫不逊于方法的实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元研究 知识论 科学哲学
原文传递
教育学的出路何在:创建新教育学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开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26-33,共8页
教育学无法成为学科主要是因为找错了研究对象。"目标-手段-结果"是教育实践的整体框架。如果我们把"手段"完整地理解为教育系统,这个系统既是其他学科无法研究的对象,也隐含着对教育的整体理解。在教育系统中,任... 教育学无法成为学科主要是因为找错了研究对象。"目标-手段-结果"是教育实践的整体框架。如果我们把"手段"完整地理解为教育系统,这个系统既是其他学科无法研究的对象,也隐含着对教育的整体理解。在教育系统中,任何局部的信息处理和交互都可以由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解释,但是整个教育系统何以能够具有达到具体教育目标的功能只能由教育学系统机制来解释。研究教育系统能够发展出科学与技术知识,这些知识能提升从教者对教育的理解力和行动力。因此,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这种教育学不再是教育术语意义上的教育学,而是新教育学。新教育学包含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教育价值学三个分支,主张践行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教育学不宣布一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而是为制定清晰合理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提供理论支撑;不关注泛泛的方法模式,而关注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设计教育系统以达到具体的目标;不关注有效性,而关注教育实践中的一致性;不关注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关注教育自身的规律;不关注实践的成功,而关注教育系统的缺陷。新教育学作为后发学科虽已开始,但其走向实践,转化为教育生产力的路还很长,至少需要在人员素质、实情数据以及软件工具等多方面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研究对象 教育系统 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 研究范式 新教育学
下载PDF
教育学要揭示什么样的教育规律?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国庆 杨开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5年第9期25-29,共5页
教育规律的言说存在着胡乱随意地言说教育规律、张冠李戴地言说教育规律、演绎概要地言说教育规律、痴人说梦地言说教育规律等种种混乱现象。正确地揭示教育规律,首先要明确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要认识到教育规律主要包括教... 教育规律的言说存在着胡乱随意地言说教育规律、张冠李戴地言说教育规律、演绎概要地言说教育规律、痴人说梦地言说教育规律等种种混乱现象。正确地揭示教育规律,首先要明确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要认识到教育规律主要包括教育系统的运转机制、整体特征、生存条件等。教育规律并不直接指导教育实践,而是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解教育的教育学视角和知识。揭示这样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是由教育现象学、教育价值学和教育技术学三部分组成的新教育学,它具有巨大的学科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研究对象 教育系统 教育规律 新教育学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开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
任何学科都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且具有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和方法、研究范围、概念系统等特征。学科最核心的静态特征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其动态特征便是知识创生。是否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是"是否是学科"的核心判据。知识体系的... 任何学科都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且具有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和方法、研究范围、概念系统等特征。学科最核心的静态特征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其动态特征便是知识创生。是否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是"是否是学科"的核心判据。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可以用于判定学科的独立性。按照这样的准则,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不是一门学科,而只有以教育技术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学才可以称为一门学科。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学中,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技术,是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特征 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 评判标准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何以可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开城 邓钰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2,21,共7页
任何领域的现代化都意味着这个领域核心过程的技术化。教育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应用现代装备或者采用所谓的现代教学方法模式。教育实践的核心过程不是课堂教学,而是课前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以及课后的教育系统分析。只有运用新... 任何领域的现代化都意味着这个领域核心过程的技术化。教育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应用现代装备或者采用所谓的现代教学方法模式。教育实践的核心过程不是课堂教学,而是课前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以及课后的教育系统分析。只有运用新教育学提供的课程开发技术、教学设计技术、教育系统分析技术将这些教育核心过程技术化,我们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是数据驱动的,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数据储备包括知识对象库、知识建模图库、知识组件库、FC知识图库、学习活动库、教学设计库、过程机制图库,等等。现代教育同时需要一种由政府、学校、课程生产商等多种主体组成的行政与市场相混合的交往关系,并且需要专业教师以教育众筹的方式参与教育系统生存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新教育学 教育数据 教育众筹
下载PDF
我们需要何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视角的回答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开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6期23-26,共4页
教育实践需要这样一种教育学,它是一种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的构造、系统的内在规律和整体特征为研究内容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由三个分支构成: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其中,教育技术学关注教育系统的构造,教... 教育实践需要这样一种教育学,它是一种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的构造、系统的内在规律和整体特征为研究内容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由三个分支构成: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其中,教育技术学关注教育系统的构造,教育现象学关注教育系统的事实性效应,教育价值学关注教育系统的价值性效应。对于这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学科不是教育学的组成成分,而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系统 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从“外国化”、“中国化”到“中国特色教育学”——中国教育学发展主体性增强的历程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明东 黄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13,共8页
文章从主体性的角度对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进行了探索。通过教育学主体性的觉醒、主体性的反思和主体性的解放的分析 ,认为中国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外国化”、“中国化”到“中国特色教育学”三个发展阶段 ,这一历程也是中国教育学主体性... 文章从主体性的角度对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进行了探索。通过教育学主体性的觉醒、主体性的反思和主体性的解放的分析 ,认为中国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外国化”、“中国化”到“中国特色教育学”三个发展阶段 ,这一历程也是中国教育学主体性螺旋式、曲折式增强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主体性 外国化 中国化 中国特色教育学
下载PDF
论信息化教育的数据基础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开城 陈宝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5,共7页
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数据驱动。具体的教育学理论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驱动教育的数据。在新教育学的“设计-行动-反思性分析”视野中,教育实践即教育系统的设计与真实运转,它直接依赖教育数据。在线教育的情境下,最基本的数据对象是... 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数据驱动。具体的教育学理论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驱动教育的数据。在新教育学的“设计-行动-反思性分析”视野中,教育实践即教育系统的设计与真实运转,它直接依赖教育数据。在线教育的情境下,最基本的数据对象是信息对象,信息对象通过增加知识属性而演变成知识对象,知识对象通过增加学习目标属性、学习交互以及学习行为感知和分析方法而演变成学习对象。学习神经元可以看作是这类学习对象的基本概念原型。线下教育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学设计过程数据、IIS图分析的信息流、教学过程机制图都是重要的教育数据。无论哪种情境,知识建模图都是最重要的基础数据。现实地看,有了这些教育数据我们才能谈得上数据驱动,进而讨论教育大数据。只有构建和完善教育学理论,才能从教育数据出发看到当下的教育真相,才能产生大数据下的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 数据驱动 学习对象 新教育学
下载PDF
一名教育学研究生的学术苦旅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建国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0,113,共6页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学研究者具有浓厚的"学科情结"。这种情结深深地扎根于教育学的地位窘境,它使大量的教育学研究生陷入迷惘和尴尬之中。笔者通过回顾和反思自身八年研习教育学的经历后认为,教育学的地位困境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学研究者具有浓厚的"学科情结"。这种情结深深地扎根于教育学的地位窘境,它使大量的教育学研究生陷入迷惘和尴尬之中。笔者通过回顾和反思自身八年研习教育学的经历后认为,教育学的地位困境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教育学知识在积累、独立性、逻辑特征等方面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宿命"。教育学研究者一方面应意识到基础学科的价值和局限,并至少掌握一门基础学科;另一方面应认识到教育学的价值和限度,努力贡献出自己的洞见,从而树立学科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学研究生 学科情结 学科地位
下载PDF
高校科研评价中的教学促进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洋 朱少强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0年第1期54-60,64,共8页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职能居主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科研及其科研评价往往强调教学和科研的和谐互动和相互促进,这一点是与其自身职能相适应的。在实践中,高校科研评价中的教学促进因素...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职能居主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科研及其科研评价往往强调教学和科研的和谐互动和相互促进,这一点是与其自身职能相适应的。在实践中,高校科研评价中的教学促进因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高校内部对于教职人员的评价,往往与教学相联系;二是对于高校科研绩效的评价,加入研究生数、学位完成数等统计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评价 教学研究
下载PDF
论教育学眼中的教育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开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11-20,共10页
实践与理论处于协同进化的关系之中。教育学理论是教育实践的言说语境,离开了教育学理论,我们对教育实践所言不多。旧教育学只是职业规范,不是理论,因此以旧教育学为背景,我们无法言说教育实践。要细致地理解教育实践,必须以新教育学为... 实践与理论处于协同进化的关系之中。教育学理论是教育实践的言说语境,离开了教育学理论,我们对教育实践所言不多。旧教育学只是职业规范,不是理论,因此以旧教育学为背景,我们无法言说教育实践。要细致地理解教育实践,必须以新教育学为语境。新教育学关注的是教育实践中的设计与反思性分析环节,创生的是教育技术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新教育学在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教育实践中创建和检验教育技术知识,有技术人造物分析法可用;在教育系统分析实践中创建和检验教育科学知识,有IIS图分析法可用。这种新教育学所解释和指导的教育实践是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育系统分析,这类教育实践必是由数据驱动以及专业软件工具支撑的专业性教育实践。如此,理论研究者与一线行动者便可以构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创生并检验知识,另一方学习并运用这些知识,同时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更多更新的教育学事实。二者没有谁指导谁的问题,因为是教育学在观照教育实践而非教育学者在观照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旧教育学 新教育学 协同进化
下载PDF
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楚廷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11,共5页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的出现较晚。把关于教育及其相关的学问归结为社会科学,表现了社会本位的强势。社会本位的强势严重影响中国的教育,教育方针强调的"面向"、"服务"使教育处于从属或附属的地位,这些提法没...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的出现较晚。把关于教育及其相关的学问归结为社会科学,表现了社会本位的强势。社会本位的强势严重影响中国的教育,教育方针强调的"面向"、"服务"使教育处于从属或附属的地位,这些提法没有服务人,没有面向人的发展。教育是因人而生,因人而长的,并因此去影响社会。同时也不能因教育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就说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把教育学归为综合学科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助于人们去分析不同学科的属性。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是经典的、正式的人文科学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属性 人文学科 社会本位 综合学科
下载PDF
我们到底应该实现什么样的教育产业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开城 窦玲玉 张慧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4,共8页
教育产业化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学术话题。经过二十多年的讨论,人们认识到教育的产业化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产业化。受旧教育学的局限和误导,以往的教育产业化虽然解决了一部分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比如经费问题,但由于将技术化的努力聚焦于学... 教育产业化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学术话题。经过二十多年的讨论,人们认识到教育的产业化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产业化。受旧教育学的局限和误导,以往的教育产业化虽然解决了一部分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比如经费问题,但由于将技术化的努力聚焦于学校组织而成了一种异化力量,这种异化的力量使得教育生活更加机械化、算法化。现代社会的确需要教育产业化,但它需要的是一种新型教育产业化,我们称之为教育产业化2.0。教育产业化2.0以新教育学为理论基础,是新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自然展开。教育产业化2.0主张将教学之前的教育系统设计开发和教学之后的教育系统分析这两项工作产业化,因为这两项工作不但追求效率和质量,也需要高额的资本投入和智力投入。将二者产业化,不但不会干扰学校组织的教育功能,还会使教育实践的总体质量和效率提升,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而造就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的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产业化2.0 新教育学 教育现代化 教育系统
下载PDF
重探教育哲学性质及其与教育实践的关联——兼及对中国教育哲学当下研究与教学反思 被引量:4
15
作者 简成熙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7,共17页
教育哲学是从哲学视野探究教育的一门学科,但衡诸20世纪英美教育哲学的发展,却一直存在着学科认同的问题。哲学家认为教育哲学深度不足,一般教育人员则认为教育哲学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20世纪中叶分析教育哲学发展前,布鲁巴赫、布劳... 教育哲学是从哲学视野探究教育的一门学科,但衡诸20世纪英美教育哲学的发展,却一直存在着学科认同的问题。哲学家认为教育哲学深度不足,一般教育人员则认为教育哲学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20世纪中叶分析教育哲学发展前,布鲁巴赫、布劳迪、普莱斯及《哈佛教育评论》对此已有深入讨论。分析范式虽然进一步确认教育哲学的学术性格,但仍无法完全促进教育实践。英国1990年代后仍有赫斯特与卡尔关于教育哲学是理论哲学还是实践哲学之辩。教育哲学的性质以及如何指引教育实践,英美的学术讨论可以提供我们建构教育哲学的宝贵启示。中国教育哲学史的发展应该从教育议题出发,一方面从中西古典学等“大传统”汲取智慧,同时不要忽略“小传统”如民间故事戏曲等所载负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也必须更深入理解西学,融会中西。同时,中国也应该引领世界马克思教育思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哲学 教育史 教育实践
下载PDF
教育学能否立于大学之林?——三十年代教育学者与傅斯年的大论战之回顾与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礼永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3,113,共8页
教育学是否为一门学科,自其诞生之日就存有争议。20世纪30年代,傅斯年与众多教育学者就这一问题也打起了笔墨官司。众人就教育学是否应在大学教育中拥有一席之地、教育学院是否应继续存于大学之中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充满意气... 教育学是否为一门学科,自其诞生之日就存有争议。20世纪30年代,傅斯年与众多教育学者就这一问题也打起了笔墨官司。众人就教育学是否应在大学教育中拥有一席之地、教育学院是否应继续存于大学之中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充满意气。这场论争,对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影响较大,消极方面如所计划的中央研究院教育研究所一直未能成立、大学教育学院陆续取消建制,积极方面则促使了中国教育学会的诞生。在众多大学纷纷设立教育学院的今日,探析这场80多年前的论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大学教育 教育学院 教育研究所 中国教育学会
下载PDF
教育学地位问题评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瑞迎 张建国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18年第2期90-108,141-143,共22页
教育学地位偏低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学人的重要问题。不少学者对此提供了自己的思考。本文回顾了对该问题的主要解释,指出了它们的贡献与不足。其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认识论、本体论、社会关系三个维度的解释;强调教育学地位问题是一个... 教育学地位偏低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学人的重要问题。不少学者对此提供了自己的思考。本文回顾了对该问题的主要解释,指出了它们的贡献与不足。其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认识论、本体论、社会关系三个维度的解释;强调教育学地位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认为教育学地位问题并非孤立的问题;指出教育学地位与其研究者的地位存在密切关系;认识到决定教育学地位的机制之复杂。反思这些解释与贡献,其不足体现在:鲜有学者将其作为普遍性问题探讨;它们没有探讨一个前提性问题:知识因何会有地位;对围绕教育学地位的争论之意义揭示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地位 独立性 教育学院
下载PDF
论现代教育与教育众筹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开城 张慧星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0,共8页
教育的现代化过程是教育实践核心过程的技术化过程。现代教育实践的核心是教育系统的生存期管理,而这个教育系统必须是技术性地设计出来的,且需要在一线教师的微观调适下完成。为了降低实践成本,教育系统的生存期管理需要是一种被称为... 教育的现代化过程是教育实践核心过程的技术化过程。现代教育实践的核心是教育系统的生存期管理,而这个教育系统必须是技术性地设计出来的,且需要在一线教师的微观调适下完成。为了降低实践成本,教育系统的生存期管理需要是一种被称为教育众筹的过程,它是一种学校组织中能手教师与教育企业中的专业团队合作、贡献设计智慧以维护教育系统的过程。教育众筹需要特定的平台、算法,需要社会多组织之间的配合,需要新教育学作为专业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 教育众筹 基于行动的设计力 新教育学
下载PDF
教育研究的庸乱根由与出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开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0,共7页
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呈现出表面"繁荣昌盛",实质选题普遍猎奇求新、质量普遍平庸低下的庸乱之局。究其原因,是旧教育学(Pedagogy)错误地将学术视野聚焦于教育行动且拒绝创生知识的自然结果。教育问题之解决需要教育学独创知识,... 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呈现出表面"繁荣昌盛",实质选题普遍猎奇求新、质量普遍平庸低下的庸乱之局。究其原因,是旧教育学(Pedagogy)错误地将学术视野聚焦于教育行动且拒绝创生知识的自然结果。教育问题之解决需要教育学独创知识,而创生教育学知识的前提是正确定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界长期以来误把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问题当作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研究既不生产知识也无所谓运用教育学知识。教育研究要想走出庸乱之境,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将教育学研究回归知识创生,二是教育实践实现专业化和现代化。这两方面努力又是一体两面。教育学理论是教育实践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知识前提;同时,离开了教育实践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教育学知识便没有了用武之地。教育学者的首要责任便是创生教育学知识。回归知识创生的教育学不再是旧教育学,而是新教育学(Educology)。它以可重现的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创生的是关于教育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知识,包括教育技术学和教育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旧教育学 新教育学 庸乱之局 知识创生
下载PDF
教育学与大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楚廷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2,112,共3页
教育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大学的历史不到1000年;教育学的历史不到400年,高等教育学的历史更短。教育学这个学科在中国大都设在师范院校,教育学应该设在综合大学里,而且教育学对综合大学发展作用十分重要。教育学不能孤立地发展,... 教育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大学的历史不到1000年;教育学的历史不到400年,高等教育学的历史更短。教育学这个学科在中国大都设在师范院校,教育学应该设在综合大学里,而且教育学对综合大学发展作用十分重要。教育学不能孤立地发展,孤立地发展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学;教育学有两个重要基础,心理学和哲学,此外,教育学还与美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并以这些学科为依靠。另一方面,最高水平的大学都是最自由的大学,要办出最自由的大学,校长必须对大学有正确的理解与把握,艾略特和蔡元培对大学都有正确的理解与把握;这种理解与把握,是关于大学的学问,是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大学健康发展需要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