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动态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程超 包艳宇 韩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以动态教学评价理论为基础,综合应用网络技术和教育测量技术,探讨了高校动态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通过网络调查搜集数据确立评教评学指标并实施评教,将多维度、多主体评价相结合、应用模糊评价技术进行统计、再以信度分析等技术进行评... 以动态教学评价理论为基础,综合应用网络技术和教育测量技术,探讨了高校动态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通过网络调查搜集数据确立评教评学指标并实施评教,将多维度、多主体评价相结合、应用模糊评价技术进行统计、再以信度分析等技术进行评价调控,在源头、过程、技术、应用四个层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网络动态教学评价系统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教学评价 评教 高校
下载PDF
促进课程思政高效融合的动态评教持续改进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琰 周锦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7期10-14,共5页
课程思政与常规课程培养目标的高度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与灵魂,然而思政融合的合理度与接受度却难以衡量。随着近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助于及时获取学生反馈,据此设计的思政融... 课程思政与常规课程培养目标的高度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与灵魂,然而思政融合的合理度与接受度却难以衡量。随着近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助于及时获取学生反馈,据此设计的思政融合动态评教持续改进方案克服了事后评价的弊端,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迅速提高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合效果。该文依托特色课程,设计紧扣课程思政定位且动态辅助纠偏的思政融合动态评教持续改进方案并分享该方案的多阶段实践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依托互联网教学条件助推课程思政融合,可以有效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课程的持续改进,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方法针对性强、直观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动态评教 思政融合 持续改进 国际化课程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课堂交互式动态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研究
3
作者 颜正恕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1期205-206,208,共3页
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VR技术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师生交互需求增加,人机交互有效性得到了提升,很好的实现了动态交互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通过VR学习系统可以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虚拟流程进行规划和实施,这就使得每个项目和任务可... 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VR技术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师生交互需求增加,人机交互有效性得到了提升,很好的实现了动态交互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通过VR学习系统可以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虚拟流程进行规划和实施,这就使得每个项目和任务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求进行模块化学习和记录,方便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提升。本文基于VR的动态教学模式的特点而进行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设计,从而实现教与学成果的科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交互式动态教学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成果导向(OBE)视阈下的“三段式验证”动态教学评价模式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盛骑 霍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8期74-75,共2页
依据OBE教育理念,运用'三段式验证'动态教学评价模式,在艺术设计类各专业课程建设中的研究和实践,取得的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的实践 艺术设计类专业 “三段式验证”动态教学评价模式
原文传递
系统科学视角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志雄 叶雪云 +2 位作者 罗鹏辉 吴宁 殷志强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及专业地位,系统分析了课程的地域性、时效性、实践性、规范性四个方面的品质特点。以成果导向、多元化评价理论为基础,建立教学管理渐进发展闭环模型,阐明了课程教学评价的演化过程... 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及专业地位,系统分析了课程的地域性、时效性、实践性、规范性四个方面的品质特点。以成果导向、多元化评价理论为基础,建立教学管理渐进发展闭环模型,阐明了课程教学评价的演化过程与驱动模式。构建课程教学评价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课程评价指标权重,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定量评价,获得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数、等级及评价结论。为同类型高校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系统科学 多元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评教发展动态模型
原文传递
动态教学调整策略对外科临床教学量化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常珺 林燕 +3 位作者 周易冬 茅枫 沈松杰 孙强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教学调整策略对外科临床教学量化评分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临床教学师资团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6月将课程解构、重组、模块化,并根据学员基础知识水平、课程类型、时间安排、新型冠状病毒防疫要求实施动... 目的探讨动态教学调整策略对外科临床教学量化评分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临床教学师资团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6月将课程解构、重组、模块化,并根据学员基础知识水平、课程类型、时间安排、新型冠状病毒防疫要求实施动态教学调整策略,增加线上教学课程比例。对比分析2020年与2019年同期教师总体量化评分、不同年资授课教师教学量化评分、不同类别学员教学量化评分差异。结果共20名教师及181名学员参与本研究。实施动态教学调整策略后,教师总体量化评分显著降低[(1.76±0.84)分比(4.91±1.15)分,t=4.85,P=0.005];不同年资教师教学量化评分均显著降低[高年资组:(0.85±0.40)分比(2.12±0.44)分,t=4.98,P=0.004;中年资组:(0.85±0.29)分比(2.06±0.53)分,t=4.51,P=0.006;低年资组:(0.10±0.16)分比(0.44±0.22)分,t=2.62,P=0.047];住院医/研究生[(0.18±0.34)分比(0.97±0.14)分,t=4.35,P=0.007]、本科生[(1.57±0.55)分比(3.77±1.24)分,t=3.62,P=0.015]教学量化评分均显著降低,但临床医学博士后的教学量化评分无显著变化[(0.00±0.00)分比(0.17±0.41)分,t=1.00,P=0.363]。结论动态教学调整策略对临床医学博士后的教学量化评分影响最小。该策略为节约教学资源、开展个体化高效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教学 动态教学调整 量化评估 师资经验 学员类别
下载PDF
证券投资学开放式教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杰 黄梦桥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8-60,共3页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时代背景及我国证券投资学教材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特殊方式:以问题为原动力,并且在开放式教学基础上,形成一个以学生和专家两面评估的动态反馈教学评估系统。
关键词 证券教学 案例教学 开放式教学 动态反馈教学评估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