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凉主题的重新演绎和深化——重读苏童《红粉》 被引量:3
1
作者 布超 《山东电大学报》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荒凉”主题为参照对象重新研读苏童的小说《红粉》,并从人物同历史的关系以及比喻和隐喻的运用两个大的方面分析苏童在这篇小说中对荒凉主题的继承、补充和发展。
关键词 主题 演绎 小说 历史
下载PDF
悲凉底色上的淡淡诗意——论刘庆邦小说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2
2
作者 柯贵文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由于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及文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刘庆邦特别钟情于农村和矿区题材。他习惯于将这两种题材所固有的悲凉处理为人物活动的基本背景,而创作的重心则始终落实于对人物心灵诗意的探寻,由此形成了其小说独特的风格——悲凉的... 由于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及文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刘庆邦特别钟情于农村和矿区题材。他习惯于将这两种题材所固有的悲凉处理为人物活动的基本背景,而创作的重心则始终落实于对人物心灵诗意的探寻,由此形成了其小说独特的风格——悲凉的底色上透着淡淡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矿区 农村 悲凉 诗意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被引量:4
3
作者 苟建明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11-114,共4页
张爱玲是一个“看破红尘”的作家 ,她用自己那支冷静到了几近残酷之笔 ,刺到人性的最痛处 ,彻底揭示了被亲情关系掩盖着的惨不忍睹的真实———人间无爱。而张爱玲的文学始终同她的女性观联系在一起 ,循着张氏笔下“真实的人生体验” ,... 张爱玲是一个“看破红尘”的作家 ,她用自己那支冷静到了几近残酷之笔 ,刺到人性的最痛处 ,彻底揭示了被亲情关系掩盖着的惨不忍睹的真实———人间无爱。而张爱玲的文学始终同她的女性观联系在一起 ,循着张氏笔下“真实的人生体验” ,我们可否探索出作为女性文学创作主体的张爱玲内心所期盼与渴求的一种理想状态的女性人生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人物形象 人间无爱 荒凉
下载PDF
《金锁记》中苍凉的人性——谈曹七巧人物扭曲的根由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永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0-71,共2页
张爱玲,是一个专门对女性命运进行深刻思考与冷静剖析的作家,《金锁记》是其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讲述了曹七巧不幸的婚姻遭遇以及被金钱毁灭,到头来又毁灭他人的悲剧故事。文章拟从人性的角度阐述张爱玲苍凉的创作底蕴。
关键词 张爱玲 《金锁记》 人性 苍凉
下载PDF
悲凉世界中的追寻——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3
5
作者 宋珊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9期64-65,共2页
在新旧跌宕之际,张爱玲用女性独有的视角勇敢地揭露人性的本真,无情地颠覆了"母亲"的形象,也不断追寻着女性命运的归宿和价值感。在华美与庸俗之间,张爱玲诉说着女性的传奇,审视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 母亲 悲凉
下载PDF
论张爱玲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波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79-83,共5页
张爱玲像她身上所穿的奇装异服一样是那个时代的传奇,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其内心是凄凉的、孤独的.本文主要从张爱玲作品的故事情节、意象特征与她所处的客观环境、自身的文艺观的密切结合,剖析她的悲剧意识,解构小说中的悲剧文化.
关键词 意象 荒凉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残缺的色彩——论张爱玲的色彩语言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5,共3页
色彩语言是张爱玲自我确认的独特感觉表达方式,她游刃有余地运用着各种色彩来展示作品人物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在她笔下,色彩呈现出了超出传统的许多种独特表情,透露出她作品中的感伤情调和苍凉心态。
关键词 张爱玲 色彩语言 残缺 苍凉
下载PDF
崔白与宫廷花鸟画之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强 《艺术探索》 2013年第2期13-16,4,共4页
崔白既长于花鸟画,又能作山水画、人物画。他在继承徐熙的基础上,吸收了宫廷黄氏画风的精妙之处与院外画家赵昌、易元吉等人的优点,受到了文人画艺术观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萧条、荒寒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与北宋宫廷流行的极度写实、富贵... 崔白既长于花鸟画,又能作山水画、人物画。他在继承徐熙的基础上,吸收了宫廷黄氏画风的精妙之处与院外画家赵昌、易元吉等人的优点,受到了文人画艺术观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萧条、荒寒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与北宋宫廷流行的极度写实、富贵艳丽的黄氏画风相去甚远,为花鸟画从宋初色彩斑斓的工笔形态到明清时期水墨淋漓的大写意形态作好了前期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白 绘画 荒寒 写意
下载PDF
张爱玲的散文世界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颖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86-87,共2页
张爱玲散文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琐屑、细微的东西加以描绘,她对这些东西有很敏感的感官体验。也常涉及文化、文学批评,往往直指事物本质。她的散文意境苍凉,有一种超越尘世的意蕴。
关键词 张爱玲 俗世 意象 苍凉
下载PDF
试析姜夔感伤词风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秀秀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85-89,共5页
姜夔的词作悲伤凄婉,形成独具特色的感伤词风。这与其早年宦游时的情感经历、布衣终身却清雅脱俗的个性气质、风雨飘摇时代引发的忧国情怀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文章结合这三方面对其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词风的感伤性,了解一代词人的创作... 姜夔的词作悲伤凄婉,形成独具特色的感伤词风。这与其早年宦游时的情感经历、布衣终身却清雅脱俗的个性气质、风雨飘摇时代引发的忧国情怀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文章结合这三方面对其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词风的感伤性,了解一代词人的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夔 词风 感伤 凄凉 创作心理
下载PDF
乱世中的奇葩——浅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8-92,共5页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她的小说善于用细腻而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意象情境来搜集、见证殖民社会中病态的人与事,呈现出一种挥之不去的荒凉意味。从"庸人俗事中的艺术体现"、"细致入微的细节描述...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她的小说善于用细腻而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意象情境来搜集、见证殖民社会中病态的人与事,呈现出一种挥之不去的荒凉意味。从"庸人俗事中的艺术体现"、"细致入微的细节描述"、"悲悯苍凉的美学风格"、"精巧别致的意象设置"四方面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世俗 细节 意象 苍凉
下载PDF
文人画美学风格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云芳 《德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一个民族绘画风格及其美学理论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文人画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尚意、尚趣、追求“逸”格,具有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借景抒情为创作目的,谋求景情合一,“尚意”是文人画... 一个民族绘画风格及其美学理论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文人画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尚意、尚趣、追求“逸”格,具有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借景抒情为创作目的,谋求景情合一,“尚意”是文人画的美学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趣 简约 雅逸 萧疏 士气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视域及审视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丽珊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1-74,共4页
张爱玲以女性感性的心理以及敏锐的文学天赋,对时代变动中都市世俗人生的虚无感进行描摹,对女性的精神内涵及人性予以精深洞察和深切关注,以其富有张力的女性书写,丰富了女性文学的建构,同时以她所绘制的极具个性的“苍凉”境界,映现出... 张爱玲以女性感性的心理以及敏锐的文学天赋,对时代变动中都市世俗人生的虚无感进行描摹,对女性的精神内涵及人性予以精深洞察和深切关注,以其富有张力的女性书写,丰富了女性文学的建构,同时以她所绘制的极具个性的“苍凉”境界,映现出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现代人某种普遍而共通的情感,从而为现代都市文学和人类存在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女性观照及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视 世俗人生 女性 苍凉
下载PDF
南宋散文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14
作者 闵泽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9-613,共5页
南宋散文研究的沉寂,与南宋理学家之文备受冷落有密切关系。南宋散文的繁荣,在淳熙前后的中兴时期;中兴时期的散文作家,主要是学者而非爱国志士;其时散文创作的主体,是理学家衡道论事之文而非志士抒愤之作。理学与古文之间不存在难以逾... 南宋散文研究的沉寂,与南宋理学家之文备受冷落有密切关系。南宋散文的繁荣,在淳熙前后的中兴时期;中兴时期的散文作家,主要是学者而非爱国志士;其时散文创作的主体,是理学家衡道论事之文而非志士抒愤之作。理学与古文之间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沟壑,南宋理学家大多对文章的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往往致力于道统与文统的会融,将学术思想、艺术精神与散文创作统一起来,从而对唐宋散文艺术传统的确立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散文 冷落 理学 古文 古道
下载PDF
生命无法承受之沉重与苍凉:活着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玲宽 《嘉应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余华通过底层民众在苦难中的"活着",揭示了他们的悲剧性命运,也深刻展示了民族传统中的特别性格。他们承担着生存的重负,深深体会着生命的苍凉,在无助的守望中淡然地活着。温情的加入增强了对人性的表现力度和批判力度,也使... 余华通过底层民众在苦难中的"活着",揭示了他们的悲剧性命运,也深刻展示了民族传统中的特别性格。他们承担着生存的重负,深深体会着生命的苍凉,在无助的守望中淡然地活着。温情的加入增强了对人性的表现力度和批判力度,也使叙事在沉重与迷乱中走向明快。苦难之沉重与生命之苍凉共同构筑了余华长篇小说的感情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沉重 苍凉
下载PDF
钟嵘《诗品》刘琨条疏证
16
作者 史小贺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29-32,共4页
王粲和刘琨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故其诗作皆以忧身忧国为主题,且风格凄清。刘琨诗的"风力"得到了钟嵘的肯定,但又因缺乏典雅和文采而被列之于中品。笔者认为,钟嵘的品评是合理的。
关键词 刘琨 凄清 悲壮
下载PDF
悲凉与洁净——《雪国》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克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33-,35,共2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而《雪国》是他倾心打造的小说力作。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多为年轻貌美的女性,主题是表现他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字里行间贯穿着一种凄凉的美丽和淡淡的忧伤。《雪国》的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而《雪国》是他倾心打造的小说力作。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多为年轻貌美的女性,主题是表现他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字里行间贯穿着一种凄凉的美丽和淡淡的忧伤。《雪国》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对两个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幽情、物哀的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国》 悲凉 洁净 女性形象 探析
下载PDF
“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现当代文学中职业没落文本艺术魅力探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敏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传统职业的没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身处其中的人们不得不在从众与坚守之间艰难地选择。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文学,便有了这种生生灭灭的人的文化历史的书写。转型期旧有职业坚守者的心灵阵痛、对所事职业宗教般的虔... 传统职业的没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身处其中的人们不得不在从众与坚守之间艰难地选择。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文学,便有了这种生生灭灭的人的文化历史的书写。转型期旧有职业坚守者的心灵阵痛、对所事职业宗教般的虔诚及其悲凉心境,使此类文本承载着动人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守 艺术魅力 探寻 现当代文学 文本 悲凉 虔诚 中职 职业 流水
下载PDF
论倪瓒山水画的意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山水画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讲究意境,而意境的创造是客观景物与画家主观精神的妙合无间。由于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艺术修养、人生体验不同,所以体现在作品里的意境也不尽相同。倪瓒作为元代山水画的扛鼎者,他运用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创造出... 山水画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讲究意境,而意境的创造是客观景物与画家主观精神的妙合无间。由于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艺术修养、人生体验不同,所以体现在作品里的意境也不尽相同。倪瓒作为元代山水画的扛鼎者,他运用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创造出一种萧条淡泊、荒寒简远的艺术意境。这种意境,既是当时汉族知识分子闲适无奈、哀愁冷淡心境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又是他个人孤傲与超脱情感的抒发,对明清两代山水画影响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倪瓒 简疏 冷逸
下载PDF
凝重压抑与荒凉悲哀——曹禺、张爱玲家族情结之比较
20
作者 聂俊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曹禺与张爱玲的作品中都有着浓厚的家族情结,但风格各异,一个是压抑沉闷,显得凝重,充满着对家的强烈的排斥;一个是充满着深深的怀旧情绪,用雍容华丽的文字彰显着“家”中人性的扭曲,透视出“家”中的悲哀与荒凉。文章主要从两位作者的... 曹禺与张爱玲的作品中都有着浓厚的家族情结,但风格各异,一个是压抑沉闷,显得凝重,充满着对家的强烈的排斥;一个是充满着深深的怀旧情绪,用雍容华丽的文字彰显着“家”中人性的扭曲,透视出“家”中的悲哀与荒凉。文章主要从两位作者的身世与童年经历的角度探讨两位作者作品的异同,从家庭场景在作品中的再现和作品中“母爱缺失”的意象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作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张爱玲 凝重 压抑 荒凉 悲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