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据清宫廷绘画文献再议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山 王娅侨 +1 位作者 王其亨 杨菁 《风景园林》 2019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以考证清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为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借鉴康乾时期避暑山庄皇家园林风格特色。通过比对康熙朝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和乾隆朝《钦定热河志·避暑山庄总图》等清代宫廷绘画史料,对以往冷枚《避暑山庄图》创... 以考证清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为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借鉴康乾时期避暑山庄皇家园林风格特色。通过比对康熙朝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和乾隆朝《钦定热河志·避暑山庄总图》等清代宫廷绘画史料,对以往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的"定论"提出异议。分析冷枚采用夸大主体、舍弃客体的画法,推断其《避暑山庄图》是以表现乾隆纪念其祖康熙对他眷顾提携之恩的"万壑松风"之"纪恩堂"为创作对象。查阅翻译"内务府造办处"等清史汉、满2种语言文献,进而证明冷枚《避暑山庄图》与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分别创作于不同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清宫廷绘画 《避暑山庄图》 冷枚 创作年代
下载PDF
故宫藏弘历“一发双鹿图”研究
2
作者 蒋艺 王幼敏 《故宫学刊》 2022年第1期229-247,共19页
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表现乾隆帝“一发双鹿”题材的绘画作品,内容相同而名称各异。本文即以作品图像及文字信息为线索,并结合相应的史料及实物,对二者的相互关系、原始名称、作者以及各自所表达的主题,均做了较为客观深入的讨论。另外,... 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表现乾隆帝“一发双鹿”题材的绘画作品,内容相同而名称各异。本文即以作品图像及文字信息为线索,并结合相应的史料及实物,对二者的相互关系、原始名称、作者以及各自所表达的主题,均做了较为客观深入的讨论。另外,还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涉及清代宫廷绘画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乾隆帝 清代宫廷绘画 一发双鹿
原文传递
中西框架下的美术渐进——由清宫廷画展开的现代性思考
3
作者 林苗苗 王牧春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27,共5页
关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的论述往往启于五四时期的美术革命,然而中西美术互鉴与融通所带来的美术现代化可追溯至更早的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宫廷画家群体,伴随着西洋艺术的传播与影响,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发展最终走向成熟。唐岱、焦... 关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的论述往往启于五四时期的美术革命,然而中西美术互鉴与融通所带来的美术现代化可追溯至更早的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宫廷画家群体,伴随着西洋艺术的传播与影响,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发展最终走向成熟。唐岱、焦秉贞、冷枚等本土画家基于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价值取向,形成面貌各异的“中西融合”风格。郎世宁、王志诚等外来画家亦反向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同样形成了不同的画风。本文力图探析清朝这些看似“不中不西”的绘画作品对当下中国画如何更好地建立“本土现代性”的意义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变革 清代宫廷绘画 本土现代性
原文传递
“小立体”与“大平面”——谈清宫绘画对西画的吸收与变革
4
作者 杭春晖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53,158,共11页
清中期的宫廷绘画由于西方传教士的介入,呈现出一种特有的中西画学融合之特点,这种对于传统绘画语言的改造,一方面需要迎合东方皇权的平面性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也需要体现出西画关于体积与空间的视觉表现能力,从而迎合满族统治阶层的文... 清中期的宫廷绘画由于西方传教士的介入,呈现出一种特有的中西画学融合之特点,这种对于传统绘画语言的改造,一方面需要迎合东方皇权的平面性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也需要体现出西画关于体积与空间的视觉表现能力,从而迎合满族统治阶层的文化猎奇心理。在这种看似矛盾的语言探索中,产生了一种立体化描绘局部,平面化布局整体的折中方式,而这种"小立体"与"大平面"的语言组合无疑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绘画 渲染法 立体性 平面性 波臣派 中西融合 郎世宁 西画技法
原文传递
康熙朝洋画家:杰凡尼·热拉蒂尼——兼论康熙对西洋绘画之态度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42,158,共15页
西方画家在清宫供职,始于康熙朝。意大利画家杰凡尼·热拉蒂尼(Giovanni Gheradini),是有据可考的最早供职于康熙宫廷的洋画家。他受法国耶稣会邀请来到中国,承担北京天主教北堂的装饰任务,同时为康熙皇帝及其家族绘制肖像,并在宫... 西方画家在清宫供职,始于康熙朝。意大利画家杰凡尼·热拉蒂尼(Giovanni Gheradini),是有据可考的最早供职于康熙宫廷的洋画家。他受法国耶稣会邀请来到中国,承担北京天主教北堂的装饰任务,同时为康熙皇帝及其家族绘制肖像,并在宫内教授油画技巧,后返回欧洲。当时清宫具有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康熙皇帝对绘画实用性的需求并对西画的透视学感兴趣,这奠定了西洋绘画在清宫传播的基础。而西洋绘画一进入清宫,就开始了中国化改造,至雍正乾隆朝,清宫廷绘画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凡尼·热拉蒂尼 耶稣会天主教北堂康熙班达里沙焦秉贞 清宫早期油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